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在胸腔积液诊断、定位、穿刺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美国百胜AU4ACT型超声诊断仪,对152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定位、穿刺。结果 152例胸腔积液患者中,左侧胸腔积液75例,右侧胸腔积液61例,双侧胸腔积液16例,诊断符合率及穿刺成功率均为100%。结论 二维超声对胸腔积液诊断、定位、穿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玲  滕卓艳  李玉 《浙江临床医学》2014,(12):2019-2020
胸腔积液在临床中较多见,常并发于结核性胸膜炎及肺癌、肺癌晚期等疾病。大量胸腔积液需要反复穿刺抽液,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恶性胸腔积液占全部胸腔积液的38%~53%[1]。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当大量胸腔积液挤压产生呼吸、循环障碍时,通过胸腔穿刺抽液术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其胸腔积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为胸腔穿刺抽液术,而胸腔穿刺针较粗,直径为0.5cm,在穿刺过程中不易固定,操作繁琐,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本科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胸腔积液是内科常见疾病,大量胸腔积液需行胸腔穿刺抽液。笔者用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反复排放胸腔积液,与传统的反复穿刺排放法比较,有更安全、简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在胸腔积液穿刺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超声诊断定位的104例胸腔积液穿刺定位的结果。结果:本组中游离性积液65例,包裹性积液15例,多房性积液12例,肺间积液3例,粘连性积液5例,肺底积液4例。超声对胸腔积液检出阳性率可达100%,积液量较多及包裹性积液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成功率100%。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在胸腔积液穿刺定位中可迅速确定最佳穿刺部位,可确定其深度及大致定量,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静脉穿刺套管针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2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宝琦 《新医学》2001,32(6):382-382
顽固性胸腔积液除病因治疗外,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消除胸腔积液,容易导致局部疼痛、感染和胸膜增厚。本院应用静脉穿刺套管针代替常规胸腔穿刺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2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28例为1993年10月至1999年5月本院内科住院病人。男17例,女11例,年龄18岁至78岁,中位年龄56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治疗前胸片、B超检查提示有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经2次以上常规胸腔穿刺抽液,1周后胸片复查仍为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其中癌性胸腔积液25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置管引流术间断引流控制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9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置管引流为研究组,48例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人均胸腔穿刺次数、平均每次手术所需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人均专项治疗费用、及穿刺不良事件人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人均胸腔穿刺次数、平均每次手术所需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人均专项治疗费用、及穿刺不良事件人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不良事件人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应用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负90例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负压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观察和护理压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是在传统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基础上开创的避免反复穿刺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法治疗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5-02-2011-08在解放军第309医院住院的156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老年患者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法和同期住院148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老年患者用常规穿刺抽吸法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法治疗胸腔积液成功率高,疗效快,有效率100%,并发症极少,减少了胸腔穿刺,明显优于常规穿刺抽液法.结论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法治疗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好,既安全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对胸腔积液较多者,进行胸腔穿刺比较容易,但对少量胸腔积液、叶间积液、包裹性积液及肺底积液等,单纯依靠胸部透视或X线照片进行定位穿刺,往往定位不准确,给治疗带来困难,本院1994年~1997年对200例少量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B超的配合下,进行定位穿刺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术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新式组,每组25例。传统组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术,新式组采用新式胸腔置管引流术。观察胸水抽吸或引流干净情况及有无脱管、气胸、感染等情况,比较2组穿刺次数、穿刺费用及穿刺时间。结果 50例胸腔积液患者,未发生脱管、气胸、感染等,胸水均抽吸或引流干净出院。传统组穿刺次数、穿刺费用、穿刺时间均多于新式组(P〈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术简单、安全、效果好,可减少患者痛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大量胸腔积液是一种临床急症,一旦确诊应急时行胸腔穿刺。常需反复胸腔穿刺放液及检查,以解除呼吸困难并提供诊断信息。为避免多次胸腔穿刺给患者带来感染和痛苦, 本院于2004年2月~9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为42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行经皮穿刺胸腔内留置导管引流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置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后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A(n=30)、B(n=28)2组,分别进行微创置管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并均于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结果A组胸腔积液控制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B组的57.1%(P〈0.05)。结论应用微创置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操作安全、简便,能最大限度地排净胸腔积液,对控制癌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8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基顺  李浩  林立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0):904-905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替代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各种病因所致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各种病因的胸腔积液病例中经胸部X线和/或超声检查确诊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病例585例,分别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和反复多次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这两种治疗方法、效果、出现胸膜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需反复多次胸腔穿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可以从导管反复多次往胸腔内注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结论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少、费用较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及注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抽液并注药治疗.结果 36例共穿刺抽液或注药196次,成功率100%,经多次抽吸和注药后积液消失、分隔减少、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可提高抽液成功率,药物注入治疗包裹性积液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有肺炎旁胸腔积液的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2年4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院伴有较大量肺炎旁胸腔积液的肺炎惠儿的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病原学分析、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发病年龄2~11岁,平均7.5岁.其中支原体性胸腔积液发病年龄6~11岁;细菌性胸腔积液发病年龄2~10岁.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支原体性胸腔积液21例;细菌性胸腔积液病原菌为肺炎球菌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病原不明8例.影像学改变均为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为非包裹性,细菌性胸腔积液4例为包裹性.全部病例均行穿刺引流治疗,其中支原体性胸腔积液仅行1次穿刺引流,细菌性胸腔积液行3~5次穿刺引流.经随访全部病例均已痊愈.结论:伴有肺炎旁胸腔积液的小儿肺炎好发于年长儿,秋冬季发病,高热中毒症状明显,肺部呈实变体征.病原以肺炎支原体、肺炎球菌常见.影像学改变均为大叶性肺炎.穿刺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好,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经皮穿刺胸膜活检技术经过不断地改进,已成为渗出性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采用的技术方法不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较大差异。本组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旨在探讨其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悦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7):645-646
目的:探讨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17例,均经胸部平片证实胸腔积液。其中9例行胸腔穿刺治疗,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果: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患者胸水引流充分,合并症少且疗程明显小于胸腔穿刺组患者。结论: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应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9例肝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和分析。结果:经综合治疗,39例中胸腔积液消失11例,胸腔积液减少22例,胸腔积液不变4例,死亡2例。结论:肝性胸腔积液应采取综合治疗、基础治疗。胸腔穿刺放液只有在压迫症状时进行,宜采用胸腔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2例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病人,经B超定位后,采用心静脉穿刺导管引流.并进行相应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人置管全部成功,导管留置时间为5 d~14 d,无穿刺并发症中.全部病例均消除了胸腔积液.[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的疗效优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方便、有效、安全.避免了反复的胸腔穿刺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及心理压力,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管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 胸腔积液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传统引流法组60例和中心静脉穿刺包引流组90例,经CT或彩超定位后,分别予以传统闭式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观察疗效.结果 与传统引流法相比,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具有穿刺位置选择面广、创伤小、痛苦小、不易阻塞、不遗留瘢痕、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结论 本方法是一种良好的胸腔积液引流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