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其使用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供应、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和使用频度比较高;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4位,抗菌药物口服制剂基本合理,注射剂有滥用现象。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部分品种的应用缺乏合理性,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郭云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15-1416
目的:观察我院2011年上半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WHO规定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我院2011年1~6月的药物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并对药物金额前20名进行排序、分析。结果:2011年上半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是头孢菌素类,其次为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应用金额前20位抗菌药物的DUI<1,每个月总用药金额和总DDDs基本稳定。结论:我院上半年应用最多的抗生素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基本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3.
王丹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28-343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应用频度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2006年1月至6月我院住院患者的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06月注射用抗菌用药金额共计4629 487元,从用药频度(DDDs)数据和用药金额看,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品种,占全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86.63%。结论: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4~2006年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06年医院抗菌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限定日用量、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每年抗菌药金额占西药总金额的份额分别为37.64%、34.06%、24.64%,构成比逐年下降;其中头孢菌素类零售金额各年均超过全年抗菌零售金额的50%,占主导地位;DDDs前10名药品中头孢菌素种类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药物的治疗日费用(DDC)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用药过度、集中的问题。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倡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和评价我院2009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ABC分析法对我院2009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金额及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类35种(20.47%),金额占抗菌药物的72.96%;B类30种(17.54%),金额占抗菌药物的19.61%;C类106种(61.99%),金额占抗菌药物的7.43%。A类药品主要是头孢菌素类,且使用金额和频数前20位的药品多是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孙静  李馨 《中国医药导报》2014,(22):107-110
目的:对比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对照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临床应用情况的变化,旨在了解我院采取的管理措施所取得的成效。方法统计2011-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品种数、销售金额及DDDs等数据,对每年抗菌药物各品种的DDDs进行排序,结合临床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2012年较2011年抗菌药物品种数以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构成比均明显下降,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3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及构成比连续两年排在前3位。注射用抗菌药物中头孢替唑的DDDs排在首位,2012年氨曲南、氟氯西林的DDDs排序跃升前10位。口服抗菌药物中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DDDs占明显优势,抗真菌类药物DDDs偏高。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渐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元礼 《中外医疗》2009,28(5):110-11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药房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住院部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药物出库记录,统计抗菌药物应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金额排序等指标,对2007年我院住院药房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7年住院部抗菌药物的消耗占总药品金额的27.53%,使用抗菌药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占,其次为喹诺酮类。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医院抗菌药物的品种、消耗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27.46%,各类抗菌药销售金额列前三位的依次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销售金额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法克)、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邦达)、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迈力普)。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HIS系统中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并对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DDDs值进行排序。结果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广泛,共涉及7类81种,β-内酰胺类占主导地位,其次为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抗菌药物用药品种趋向集中,但个别品种的应用缺乏合理性,建议临床医师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东南大学医院2008年至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姬妍妍 《现代医学》2011,39(6):701-704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促进和指导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抗菌药物的用药品种、数量、金额、用药频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用药频率排序居前,日用药金额较低。70%的抗菌药物用药总金额和用药频率排序比值接近1。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防范抗菌药物滥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出院病例400例,分为非干预组(2011年)和干预组(2012年)各200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品种、联合用药率和抗菌药物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99.5%下降到84%,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 〈 0.05);联合使用率从12%降至8%,抗菌药物费用从(419.64±63.68)元降至(347.41±43.20)元;用药品种均以一二代头孢为主.结论 我院对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所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有效可行,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药费,但使用率还是过高,需进一步加强宣教和监管.  相似文献   

12.
吴振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23-12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的应用现状,评价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并给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评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用DUI值作为评价医院用药是否合理的依据。结果:抗菌药使用占统计处方22.05%,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处方26.90%,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8种DUI≤1.0。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徐文芳  王华飞  贾萍  肖廷英 《当代医学》2010,16(28):140-14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门诊处方1200张,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6.5%。以口服给药为主,单用药物为77.06%,二药联用为20.79%,三药联用为2.15%,不合理用药占9.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符合门诊患者特点,但也存在某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管,促进安全、合理、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何炳洪  谭妙娟 《现代医学》2012,40(4):436-438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西药房的13 606张处方,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为指标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统计处方的20.40%,联合用药处方占抗菌药物统计处方13.69%,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6.33%.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应继续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开展“药敏”实验,明确用药指征.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9年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鑫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45-4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门诊药房2009年1月~2010年1月门诊处方39984张,对其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与2008年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7325张,占总处方数的18.32%。药物以单用为主,占89.52%,二药联用占10.21%,二药以上联用占0.27%。不合理用药占1.76%。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药物联用不当和用量用法不合理。2009年在单药应用方面与2008年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合理用药方面与2008年存在差异(P0.05)。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较2008年有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医务人员用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医院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采购计划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该院2009~2010年抗菌药物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限定日剂量法、销售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抗菌药物品种数比2009年下降了13.64%,销售金额上升了6.01%;口服抗菌药物中克拉霉素缓释片、头孢地尼胶囊、头孢他美酯片连续2年销售金额居前3位;注射用抗菌药物中头孢替安、氨曲南、头孢硫脒连续2年销售金额居前3位.结论:2009~2010年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显著减少,占总体用药比例较为合理,建议继续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宣传,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2008年10月~2009年9月收集到的14750张处方,统计抗菌药物处方,并对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2.82%,抗菌药物单独使用比例为92.45%,静脉给药比例为32.92%。涉及抗菌药物6类,头孢菌素类及复合制剂使用最多,占抗菌药物的62.33%,其次大环内酯类占26.33%,青霉素类及复合制剂占10.77%。联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23%,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论:我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抗菌原则,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3792例,对抗菌药物的适应症、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持续时间等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2013年到2015年,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分别为48.2%,78.9%,90.1%,医院专项整治成效显著。结论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愈趋规范,但仍存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指征把握不严、术后使用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贯彻落实抗菌药合理应用的相关规定,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
社区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焱  杜淑贤 《河北医学》2011,17(2):199-201
目的: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促进医院的科学管理和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中心门急诊电子处方共47578张,对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所用抗菌素种类和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值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0952张,占总处方数的23.02%,涉及抗菌药物共7类36种;抗菌药销售金额占西药销售总金额的31.04%;其中头孢菌素类零售金额超过全年抗菌药物零售金额38%,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中加替沙星胶囊、头孢拉定胶囊和头孢氨苄胶囊居前3位。结论: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需重视其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