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叶天士说:“其热传营,舌色必绛”。为什么在临床上有时温病邪已入营,却舌色红而不绛呢? 答:舌诊是温病的重要诊断手段,前人有“温病重舌不重脉”之说。所以叶天士对营分的舌诊,谆谆告戒后人:“舌色必绛”。但在临床中(包括前人的温病医案),常有病已入营而舌色不绛。究其原因,约有如下三种:  相似文献   

2.
绛舌在温病临床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部分 ,绛舌是诊断温病病邪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从绛舌的成因 ,绛舌的机理与见证、绛舌兼苔的机理与见证及营热舌不绛等几方面来说明绛舌在温病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温病营血分证的病理及治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温病营血分证的病理特点温病营血分证是热邪深入 ,劫灼营阴 ,扰乱心神 ,甚或引起耗血动血之变而产生的一系列证候。临床上营分证以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为辨证要点 ;血分证以舌质深绛、斑疹显露及出血为辨证要点。营分与血分的温热证都是以身热夜甚、口干反不渴饮、舌绛为共同特征 ,但有程度不同之别。营分证时有谵语 (浅昏迷 )、斑疹隐隐、舌质红绛 ;血分证有时时谵语或昏愦不语 (深昏迷 ) ,斑疹显露 ,咳、吐、衄、便血 ,舌质深绛。营分证的病机是营分热盛 ,热损营阴 ,心神被扰 ,而血分证的病机是热甚迫血 ,热瘀交结 ,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4.
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部分,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有关舌诊的论述颇多。本文从舌色、舌苔、舌形、舌态、舌下脉络等几方面来探讨温病热入营分证中所见的不同舌象及其对温病热入营分证不同证型的辨别方法,从而进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部分,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有关舌诊的论述颇多。本文从舌色、舌苔、舌形、舌态、舌下脉络等几方面来探讨温病热入营分证中所见的不同舌象及其对温病热入营分证不同证型的辨别方法,从而进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对121例次温病患者和21例健康人舌尖微循环、舌粘膜脱落细胞学和舌面干湿度检测分析,研究总结了郭振球教授关于温病微观舌诊的学术经验,表明温病卫、气、营、血四类证型在舌微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与各类证型病理本质相应的时相性特征;舌微观指标异常程度呈现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递增趋势,反映了温病病情演变的连续性特征。作者认为,微观舌诊为温病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有效的舌微观指征。  相似文献   

7.
<正> 绛舌为温热之邪深入营血的重要特征.正确地掌握这一辨证,对于及时地抢救温病中危重病人有着特殊的意义.由于心、肝肾、脾诸脏的经络,均与舌相通,当着温病发展到营血阶段,气血耗伤的程度,都可通过绛舌的瞬间变化反映于外.据观察,它不仅可以客观地,较早的和准确地反映营分阶段的病理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而且容易辨认,可以说绛舌,就是营分证的缩影.祖国医学认为:绛舌的产生,是温热之邪深入心营,灼伤营阴,耗损津液所造成.《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当着营阴被损,必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梅国强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拓展了叶天士《外感温热篇》"绛舌""白苔绛底"等舌象的代表意义及应用范围,将本是应用于外感温病的舌象用于指导内伤杂病的辨治。临证时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详察舌质之淡、红、绛、紫,舌苔之厚、薄、润、干等,以寻求病机之苗窍,拟定适宜的治法方药。应对慢性、疑难病患者则依据舌象的动态变化判断病机的发展趋势,把握时机及时调整处方以契合病机变化。将舌象作为部分经方的使用要点之一,为准确选用经方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临床资料证实了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是温病营分证的辨证要点。首次提出年老、阴虚体质、宿疾和热盛阴伤是温邪传营的重要因素;温病营分证实质与血液牯度增高、内毒素血症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并从临床、实验结果论证了黄氏凉营透热法是温病营分证的有效疗法,具有清热、养阴、活血、解毒等综合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绛舌在温病临床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绛舌是温病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舌色之一,是温病热入营血的客观征象。热在营分,舌色红绛,邪热深入血分,舌色深绛。细审其色泽变化,润燥程度,兼苔有无,可判断疾病部位,病情轻重,津液存亡和予后良恶。因其能较早地反应机体内在变化,故在温病临床上对诊断和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六种常见病理舌色的定量方法以及与高血压病及其证候的相关性。方法用尼康5000数码相机拍摄舌象,输入计算机,建立舌色、高血压病舌象、证型数据库,作定量分析。结果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红绛舌、青紫舌可以用量化值表示,不同舌色比较,数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高血压病舌色出现频率依次为红>暗红>淡红>红绛>青紫>淡白。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发病率最高的证型。不同证型舌色相应变化。结论Hue定量法更符合人眼对颜色的心理感知,各舌色可以用数值来量化,其定量值能反映不同的舌色,具有特异性。不同舌色在高血压病中出现的频率说明肝火与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基本病理机制,高血压病各证型其舌色的定量值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痰浊阻遏,营卫不和兼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73例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以辨证分型分组,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并进行1年随访,观察2组间差异。结果:173例患者中属痰浊阻遏,营卫不和兼证者73例,与其他患者相比其BMI、血清TC、TG及皮损局部无汗、憋闷不舒、头重如裹、肢体沉重、固定性疼痛、嗜睡、舌体胖大、舌质紫暗、舌下经脉曲张、舌苔腻、脉弦等体征的比例明显偏高(P0.05),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痰浊阻遏,营卫不和兼证患者较一般患者存在症状及治疗难度上的差异,应予以区分,并探寻对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明确血瘀证诊断的400例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冠心病、肺心病、中晚期胃癌等患者的舌象主要客观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淡紫、紫、青紫、绛紫、淡晦而暗、黄瘀等舌色,均系人体血瘀证舌色;瘀斑、瘀点、条纹线,舌下静脉宽度,静脉形态及隆起物,B 超所提示的舌内静脉宽度、舌组织透声度,舌尖微循环的主要血瘀改变,舌阻抗波形的改变等,对诊断血瘀证均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各项指标的血瘀组与非瘀证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均<0.01~0.001。  相似文献   

14.
王赟华  关小英  艾军 《河南中医》2012,32(10):1292-1294
目的:探讨清营解郁活瘀汤对营分证家兔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温病营分证家兔模型40只,随机分为药物A组(清营解都活瘀汤)、药物B组(清营养阴汤)、模型组(造模后予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各10只,检测各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给药6h后,模型组有明显血液流变学改变和血液高凝,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清营解郁活瘀汤可显著降低营分证家兔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延长APTT、PT、TT时间,降低FIB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清营解郁活瘀汤疗效优于清营养阴汤,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营解郁活瘀汤能显著改善温病营分证家兔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小鼠舌象的显微拍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舌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舌象承载着丰富的辨证信息。因此,实现小鼠舌象的标准观察与分析,是小鼠四诊客观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我们探索并初步建立了小鼠麻醉状态下舌象的显微采集和计算机图像红色色素提取,特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20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不同病期的舌象特点,并初步探讨了几种舌象形成的机理,认为紫舌可能与微循环障碍及舌下出血等有关;绛舌和光剥舌可能与高氮质血症有关,体会到舌诊对出血热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判断病情的轻重,估计转归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脂多糖注射法制作兔温病实验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地观察研究脂多糖注射法制作温病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观察实验兔接受单次、两次和多次脂多糖静脉注射后的体温与其它症状、体征的变化,分析动物病情特点及其与温病证型之间的联系,对部分实验动物进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和肺脏、肝脏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绝大部分实验兔出现了伴随不同症状、体征特点的发热,符合温病实验动物制作的要求。结论:实验兔单次注射后类似温病卫气分证候,两次注射后类似营血分证候,多次注射后类似留恋气分或肝肾阴伤证,大剂量注射后类似于内闭外脱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舌象特征.方法选择94例符合临床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同步记录其舌质与舌苔变化.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各证型的舌象特征分布较广,且多数证型的主要舌象与证型的内在病理本质相吻合.结论舌象反映消化性溃疡各证型的内在病机变化,是临床诊治过程中确定分型证候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