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83例临床拟诊冠心病(CHD)的老年人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超声心动图(UCG)及心电图(ECG)检查。分别以冠脉固定狭窄≥50%、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和ST-T异常为阳性标准,并以CAG阳性作为诊断CHD标准来评价UCG、ECG对老年CHD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UCG诊断老年CHD的敏感性低、特异性高,ECG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二者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是诊断老年CHD的较可靠的无创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常规静息心电图(ECG)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ECG,2D-UCG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分别以ST-T异常、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固定狭窄≥50%为诊断标准,将77例有发作性胸痛并拟诊冠心病病人的ECG,2D-UCG资料与CAG结果对比分析。结果77例胸痛病人CAG阳性53例,CAG阴性24例。ECG敏感性88.7%,特异性66.7%;2D-UCG敏感性58.5%,特异性83.3%。结论ECG仍是简便和较为敏感的诊断方法,2D-UCG诊断冠心病敏感性较低而特异性较高,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60例拟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超声心动图(UCG)检查,以冠状动脉狭窄≥50%为CAG阳性来评价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U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50%和82.14%;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在室间隔、左室前壁出现率高(80%),下壁、后壁出现率低(20%)。结论:UCG在冠心病的诊断中特异性高,特别是对左前降支或多支病变(包含左前降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显像(ECT)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诊断标准,对67倒已确诊为冠心病者进行心电图(ECG)、ECT厦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 三种心脏检查结果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ECG为57%和69%;UCG为61%和71%;ECT为91%和94%。ECT对冠脉主要分支病变的检出率达90%以上。结论 ECT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阴性可基本排除心肌缺血,可作为CAG检出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张科林  冯燕  高歌 《心脏杂志》2001,13(2):163-164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已作为冠心病(CHD)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CAG尚未广泛普及,心电图(ECG)仍是基层医院常用的CHD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以ECG的ST-T改变为标准,但其敏感性不够强,特异性不够高[1]。作者以CAG为CHD的诊断标准,探讨ECG左心房终末电势(PtfV1)对CHD的诊断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拟诊CHD的住院患者175(男109,女66)例,年龄28~74岁,平均57.3岁。临床上均有胸痛和(或)胸闷等症状,并排除心肌病、瓣膜病及瓣膜反流。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56例,其中心功能Ⅱ级28例,Ⅲ级17例,Ⅳ级11例。 1.2 方法本组均行12导静息ECG、超声心动图(UCG)、CAG等检查。诊断标准:ECG ST-T阳性标准[2]: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 mV及损伤性ST段抬高,T波振幅<1/10R。PtfV1≤-0.02 mm*s为阳性。UCG: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阳性。CAG阳性标准:冠脉固定狭窄≥50%。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575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均行18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575例病人中有392例病人CAG阳性,临床符合率68.2%.ECG检查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34.9%.心电图ST-T改变伴典型胸痛病人,CAG阳性率85.1%,心电图ST-T改变伴不典型胸痛病人,CAG阳性率43.3%,典型胸痛无心电图ST-T改变,CAG阳性率74.7%,不典型胸痛无心电图ST-T改变,CAG阳性率35.8%.结论典型胸痛伴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要优于不典型胸痛伴心电图ST-T改变,无心电图ST-T改变的典型胸痛病人不能排除冠心病,CAG检查可避免ECG检查对冠心病诊断造成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胸痛者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两者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TET采用改良Bruce方案,所有患者均进行CAG。结果TET阳性37例中CAG阳性14例,假阳性率16.6%;TET阴性125例中CAG阳性10例,假阴性率41.6%,敏感性58.3%,特异性83.3%。结论临床医师对TET阳性者应结合临床表现,冠心病易患因素等综合分析TET阳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检测确定的冠状动脉钙化(CAC)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同期行EBCT和ECG检查的临床怀疑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20例,其中:同期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195例,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56例,作3种检查的有38例。结果:CAC率和积分(SC)在ECG、UCG各组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01)。CAC、CS在冠脉造影显示的不同狭窄程度与病变支数各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0.01)。CAC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分别达到79.3%、74.1%、76.8%,均显著高于ECG、UCG组(P<0.05)。结论:EBCT检测的CAC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等指标高于ECG、UCG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UCG)示室壁节段运动异常(RWM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征中的心电图(ECG)异常、症状与CAG结果的关系,并探讨其能否成为CAG的适应证。方法:术前按有无胸痛和(或)胸闷、ST-T等异常及RWMA分为症状、ECG、UCG的阳性组及其阴性组,以CAG结果作为标准,进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以及相对工作特征(ROC)曲线的计算与分析。结果:症状、ECG、UCG组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4.7%、77.3%和86.6%;症状、ECG、UCG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3、0.63和0.62,与0.5比较,P>0.05、<0.01、<0.01;3组比较,P<0.05,诊断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UCG与E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效率相当;UCG、ECG分别与症状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诊断效率不相当;UCG与ECG诊断效率相当,但均比症状高。结论:UCG诊断RWMA可以作为CAG的适应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1例冠心病患者,全部病例均行冠脉造影(CAG)及UCG。UCG利用左室16节段法通过多切面检测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冠脉病变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检出率的关系。结果:1U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56.1%,特异性为64.8%,准确性为57.8%,阳性预测值为86.3%,阴性预测值为27.1%。其中心绞痛组的敏感性为44.1%,而心肌梗死组为77.1%。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脉病变分为单支、双支、3支病变,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诊断的敏感性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UCG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而提高,当闭塞时敏感性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无创性的检查,UCG诊断冠心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阳性预测值高达86.3%,但敏感性、特异性不高,阴性预测值低,在临床工作中需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在医疗上的发展,诊断冠心病的手段日益增多.本文将63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CAG)结果与心电图(ECG)、磁共振成像(MRI)、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ECG、MRI和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28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和18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进行等负荷运动心电图(运动ECG)、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试验。结果表明:单项负荷试验以SPECT敏感性最高、2-DE的特异性最高,而运动ECG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则介于二者之间;联合负荷试验三项均阳性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最大,二项阳性有诊断冠心病的可能.一项阳性诊断冠心病的可能性小,阳性意义需结合临床考虑,三项阴性者可排除冠心病。认为三项等负荷试验联合判定是筛选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探讨心电图(ECG)、平板运动试验(TET)、心脏彩超(UCG)等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362例疑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彩超结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36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阳性者226例,阴性者136例。以上3种检查方法敏感性最高者为ECG,达76.11%,UCG最低,为45.13%(P〈0.01);特异性最高者TET,达60.71%,UCG最低,为43.38%,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性ECG及TET皆较高,分别为65.19%和63.01%,UCG最低,为44.48%(P〈0.01)。而ECG、TET及UCG的阳性检出率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ECG、TET、UCG等无创性检查方法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且价格低,适宜人群普查、初诊及随诊。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未能开展冠脉造影的基层医院,结合以上3种检查可提高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中的价值。方法112例患者接受标准方案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和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相隔时间小于1个月。其中33例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6~29个月接受以上检查。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阳性标准是原有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加重或出现新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双盲原则,由两位独立的诊断者进行评价,比较以上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83%,准确性为75%: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79%,准确性为76%。结论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可用于无创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并且方法简单,费用低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M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有可疑冠心病44例,将其常规心电图(ECG)、TMT、和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CAG为标准计算TMT和ECG的敏感性等指标。结果 TMT检出冠心病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比ECG高,但特异性较差,假阳性较高(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TMT可提供冠心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磁图(M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①冠状动脉造影(CAG)的104例患者,分为CAG阳性的冠心病组及CAG阴性的非冠心病对照组,对照观察MCG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②收集所有同时行超声心动图(UCG)、CAG及MCG检查患者共205例,以UCG检查为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93例,室壁厚度≥12 mm)和对照组(112例,CAG阴性,室壁厚度〈12 mm).确定QRS波最大磁通量(R1)、QRS波最小磁通量(R2)、QRS波最大磁通量与QRS波最小磁通量的差值(R1-R2)在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并观察MCG在诊断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结果 ①以CAG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MCG7项参数中任意2项以上阳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1.25%,特异性为59.72%,任意3项以上阳性,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5.63%,特异性为69.44%.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79.20%.②确定R1、R2及R1-R2诊断左室肥厚的标准为〉18.5pT,〈-10pT及〉28pT,三项参数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分别为58.82%、55.88%、55.88%,特异性分别为68.75%、80.36%、71.43%.MCG 7项复极参数中任意3项以上阳性,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为64.71%,特异性为69.64%.结论 ①心磁图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相似,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MCG绝对无创,更易于临床推广应用.②心磁图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中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5,(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2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非心肌梗死组包括:心绞痛,无症状冠心病1 000例;心肌梗死组422例),全部病例均行冠脉造影及超声心动图(UCG)。超声心动图利用左室16节段法通过多切面检测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冠脉病变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1UCG诊断非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为44.0%(318/723),特异性为65.3%(181/277),阳性预测值76.8%(318/414)。2UCG诊断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为77.24%(319/413),阳性预测值98.7%(319/323)。心肌梗死组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非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脉病变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诊断的敏感性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无创性的检查,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阳性预测值高达76.8%,但敏感性、特异性不高,阴性预测值低,在临床工作中需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96例有胸闷、胸痛者,进行TET和CAG,对比两者结果,分析TE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96例中,TET阳性192例,其中CAG阳性158例,CAG阴性34例。TET阴性204例,其中CAG阴性156例,阳性48例。TET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82.1%,预测准确性为81.35%,假阳性率为17.9%,假阴性率为23.3%。双支、三支冠脉病变的TET敏感性为81%和95%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的63.5%。结论 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并可估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且操作简单,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性检查方法,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和平板运动心电图(TET)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DSE及TET检查,以CAG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比较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和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是86.2%vs 62.1%(P<0.05),特异性是88.2%vs 76.5%(P>0.05),准确性是87.0%vs 67.4%(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已诊断或疑似冠心病住院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以CAG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室壁的节段性运动异常、瓣膜钙化、室壁增厚及左室顺应性降低的发生率.及与CAG结果的关系。结果:超声心动图指标心肌的节段性运动异常和瓣膜钙化与CAG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分别<0.01,<0.05).而心室肥厚和左室顺应性下降与CAG结果没有相关性。结论:超声心动图的心肌的节段性运动异常和瓣膜钙化可作为冠心病诊断依据,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