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IF在细胞中的表达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IF在29例胃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细胞株中(低分化胃癌细胞株MGC-803、中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AIF的表达量高于胃上皮细胞株(胎儿胃上皮细胞株HFE-145、胃上皮永生细胞株GES-1);AIF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38%、10%,胃癌组织中AIF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右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姜(P〉0.05)。结论:AIF的表达量上调可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环氧化酶-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11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mRNA在72.3%(34/47)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0.619±0.033),癌旁组织表达也增高(0.175±0.084),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COX-2 mRNA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70.2%(33/47)的胃癌组织COX-2蛋白呈阳性表达,58.3%(27/47)癌旁组织COX-2蛋白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正常胃粘膜组织未见COX-2蛋白表达.胃癌的COX-2过度表达与其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结论:COX-2 mRNA和蛋白表达在人胃癌组织中明显增高,并与胃癌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OX-2的过度表达在人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FAF1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FAF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FAF1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27±0.12)明显低于癌旁(0.40±0.06)和正常组织(0.48±0.08)(P<0.01).FAF1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FAF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FAF1异常表达在胃癌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Survivin基因上调对Caspase-3表达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Survivin过表达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 mRNA在79例胃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urvivin和Caspase-3 mRNA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和Caspase-3 mRNA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46.8%(37/79)和29.1%(23/79),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为16.7%(5/30)和53.3%(1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 mRNA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Caspase-3 mRNA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和Caspase-3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Survivin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urvivin的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促进胃癌的演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维吾尔族人群人类抗原R (human antigenR,HuR)蛋白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集胃癌组织蜡块标本30例和对应癌旁组织蜡块标本23例,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HuR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SCC的含量;分析HuR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HuR在胃癌组织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胞核中Hu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3.3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52.17% (P<0.05),但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无相关性;胞质中HuR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34.78%(P<0.05),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并且与肿瘤标志物CA199相关(P<0.05).结论:在维吾尔族人群胃癌中,HuR在胃癌细胞胞核和胞质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胞质中Hu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标志物CA199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RASSF1A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ASSF1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40例胃癌及40例配对的癌旁组织(距癌2 cm)和40例配对远离胃癌的手术切缘正常组织(距癌5cm以上)RASSF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ASSF1A mRNA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3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7.5%)和正常组织(100%)(P均<0.05),癌旁组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且早期胃癌RASSF1A mRNA表达明显高于进展期胃癌(P<0.05)。结论: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明显缺失或低下,且与胃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FAF1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FAF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FAF1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27±0.12)明显低于癌旁(0.40±0.06)和正常组织(0.48±0.08)(P<0.01)。FAF1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FAF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FAF1异常表达在胃癌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丽  于淑霞  秦旭 《现代肿瘤医学》2017,(22):3635-3639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HIF-2α)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62例胃癌患者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1α和HIF-2α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HIF-1α 和HIF-2α 的表达均较癌旁组织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胃癌组织中HIF-1α 和HIF-2α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相关分析发现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T分期、肿瘤直径及胃癌不同发病部位有显著相关,并且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均为HIF-1α表达异常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HIF-2α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T分期、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HIF-1α与HIF-2α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高表达并无明显相关.结论:HIF-1α和HIF-2α在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但无明显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4和TLR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解放军第174医院手术切除的42例胃癌及其癌旁(距癌灶边缘5 cm)组织标本。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组织中TLR4、TLR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1.29±0.03 vs 0.53±0.02,0.99±0.04 vs 0.22±0.05;均P<0.05),Ⅲ期+Ⅳ期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mRNA表达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5),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 mRNA表达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TLR4和TLR9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没有相关性。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1.36±0.05 vs 0.48±0.04,1.12±0.05 vs 0.34±0.03;均P<0.05),Ⅲ期+Ⅳ期胃癌组织TLR4和TLR9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5)。结论:TLR4和TLR9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胃癌分期、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表明TLR4和TLR9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抑制剂1(TIMP-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免疫组化、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定量检测200例结肠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MMP-9、TIMP-1 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MMP-9 mRNA的表达上调者141例(70.5%),癌旁组织为21例(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MP-9 mRNA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TIMP-1 mRNA表达上调者分别为104例(52.0%)和121例(6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TIMP-1 mRNA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MMP-9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为1.79±0.11,高于癌旁组织的1.22±0.05(P=0.002),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结肠癌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TIMP-1蛋白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均较MMP-9蛋白表达弱,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在结肠癌组织中MMP-9与TIMP-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r=-0.63,P<0.01)。 结论 MMP-9表达在结肠癌的进展中具有促进作用,而TIMP-1表达则可能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钠耦合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SNAT1)和上皮膜蛋白1(EMP1)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67例对应癌旁组织样本中SNAT1和EMP1的蛋白表达情况,根据二级计分法分为低表达(<5分)和高表达(≥5分),分析两者不同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2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 1和胃癌不同分化细胞株(未分化BGC823、低分化AGS、中分化SGC7901和高分化MKN28)中SNAT1和EMP1的蛋白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的SNAT1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7.1% vs. 34.3%, P<0.05),而EMP1高表达率则低于癌旁组织(40.2% vs. 62.7%, P<0.05)。胃癌组织中SNAT1与EMP1表达呈负相关(r=-0.272, P=0.014),且两者表达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均有关;另外,SNAT1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关,EMP1与浸润深度有关。胃癌细胞株中的SNAT1蛋白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和CES-1细胞,而EMP1蛋白水平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AT1表达在胃癌组织及细胞株中分别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高,EMP1则相反,胃癌组织中两种蛋白均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提示两者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辅助胃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过氧化物还原酶Ⅱ(peroxiredoxinⅡ,PrxⅡ)是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蛋白,相关研究提示其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该实验通过研究人类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PrxⅡ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45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胃正常细胞(GES-1)及胃腺癌细胞(MGC-803、MKN-45和MKN-28)的PrxⅡ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中116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rxⅡ的表达量,分析PrxⅡ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做生存分析.结果:RT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Prx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胃癌细胞中Prx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正常细胞(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PrxⅡ蛋白的表达阳性率(76.7%)同样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30.1%,P<0.01).PrxⅡ蛋白表达与胃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PrxⅡ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时间要显著低于低表达者(P<0.01),PrxⅡ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rxⅡ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是胃癌的不良预后因素,其研究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及相对应的癌旁标本中PDGF-D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DCF-D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98.2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7.93%)(P<0.05),胃癌组织中PDGF-D表达水平(0.703±0.33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465±0.208)(P<0.05).PDGF-D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复发及无瘤生存期长短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特征无关(P>0.05).结论:PDGF-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PDGF-D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和复发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RASSF1A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ASSF1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40例胃癌及40例配对的癌旁组织(距癌2 cm)和40例配对远离胃癌的手术切缘正常组织(距癌5cm以上)RASSF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ASSF1A mRNA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3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7.5%)和正常组织(100%)(P均〈0.05),癌旁组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且早期胃癌RASSF1A mRNA表达明显高于进展期胃癌(P〈0.05)。结论: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明显缺失或低下,且与胃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FRAT1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112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胃黏膜组织中FRAT1的表达及其在不同病理级别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FRAT1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8%,明显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3,P=0.000。FRAT1在高、中、低分化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72.1%和78.9%,χ2=6.300,P=0.043。且FRAT1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P=0.013)和淋巴结转移(P=0.032)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FRAT1蛋白的表达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随着TNM分期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IP3、TNF-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5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IP3 mRNA及TNF-α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相关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IP3及TNF-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RI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的mRNA的表达情况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进一步分析RIP3 mRNA及TNF-α mRNA在胃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492,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RIP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67.3%);TNF-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61.8%)明显高于对照组(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淋巴结转移越多、TNM分期越高、浸润越深,RIP3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但TNF-α与之相反,两者均与性别、年龄无关.RIP3与TNF-α呈负相关(r=-0.489,P<0.05).结论:胃癌中可能存在RIP3/TNF-α信号通路上调,RIP3参与细胞程序化坏死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PIP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探讨乳腺组织特异性基因PIP(prolactin-inducible protein)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检测乳腺癌微小转移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利用RT-PCR检测PIP mRNA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44例,以及胃癌、大肠癌、食管癌、肺癌、卵巢癌标本各5例中的表达.分析PIP 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44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43例表达PIP mRNA,其中有69.8%(30/43)的癌组织相对正常组织低表达;而胃癌、大肠癌、食管癌均未表达.肺癌、卵巢癌各1例PIP阳性.在乳腺癌组织和其它癌组织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IP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状态不相关(P>0.05).结论:PIP mRNA作为乳腺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可能成为检测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在胃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和慢性胃炎中的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为HSP27应用于临床胃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病理诊断明确的34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及相对应的距胃癌组织边缘1.5 cm处的组织、距胃癌组织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组织以及胃炎组织中HSP27的表达,RT-PCR法对8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胃溃疡组织和慢性胃炎组织的HSP27 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比较组织芯片中胃癌与癌旁以及胃癌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之间HSP27蛋白的表达差异,并比较HSP2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SP27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少量表达于细胞核及细胞膜;HSP27蛋白在胃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及胃炎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94%、11.78%、14.71%和5.88%,过表达率分别为38.24%、11.77%、11.77%和5.88%.HSP 2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胃癌旁组织、胃炎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在mRNA水平,胃癌组织的HSP27表达也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1).结论:胃癌中HSP 2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癌旁组织,胃炎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HSP27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性的用于鉴别良恶性胃黏膜病变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胃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内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actin基因碱基序列为内参照,检测8例正常胃组织、56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内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未检测到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56例胃癌患者中表达阳性41例(73.2%),癌旁组织仅有15例(26.8%)表达阳性,其表达值30.44%±10.46%显著低于胃癌组织的59.37%±15.11%,(P<0.001)。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直径大于5cm、浸润超过肌层,有静脉侵犯、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者有关,而且表达值也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高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