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TIA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52例TIA患者随机分成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过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发生率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比较,判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TIA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3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TIA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统计显示,氯吡格雷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联合组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随访6个月时,出血等不良反应3组无明显差异;12个月时,联合组出血风险增加(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TIA治疗和二级预防中效果确切,优于两种药物单用.短时期内联用出血风险未增加,而长期应用时,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其中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观察2组血小板聚集率与纤维蛋白原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14d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改善(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12—2014-12收治的12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外周血血小板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经过3个月连续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方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65例TIA患者33例,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为治疗组,32例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均持续3个月。结果随访3个月,治疗组33例T1A发作在10d内完全控制无复发32例,有效率96.97%(32/33),无1例发展为脑梗死,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32例TIA发作完全控制18例,有效率56.25%(18/32),有11例发展为脑梗死。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安全有效,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03-2013-08间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糖尿病患者9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痊愈37例(77.08%),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痊愈23例(47.92%),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FG、TpP、CPR等各项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糖尿病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6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20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随访12个月TIA复发次数、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基本痊愈率(75.76%)显著高于对照组(5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TIA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可快速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并阻止TIA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其中氯吡格雷组68例,阿司匹林组74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30、60和90天对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评分(ESS) 和疗效评定.结果 氯吡格雷组缺血性卒中或TIA发生率(6.25%)低于阿司匹林组(22.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吡格雷组ES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阿司匹林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减少再次发生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脑梗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确诊为非心源性TIA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5例,予以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并随访6个月以观察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7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3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2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牙龈、皮肤黏膜出血和脑梗死等。结论 TIA后,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在合理风险的范围内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8)给予单用阿司匹林,观察组(n=48)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a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治疗TIA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安全性较好且近期随访复发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58)单纯给予阿司匹林,实验组(n=58)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24h、7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4.83%)高于对照组(77.59%),且治疗后血小板功能指标(CD63、CD62p)、凝血功能指标(APTT、PT、FIB)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蚓激酶(lumbrukinase,LK)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并糖尿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观察2组临床疗效、实验室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显效率6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g)、血栓前体蛋白(TpP)、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早期治疗TIA并糖尿病疗效好,优于单用氯吡格雷,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TIA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泰嘉(氯吡格雷)治疗。对比2组治疗6个月后的血脂和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同时对比2组治疗1a内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HD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CD62p和CD63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CD62p和CD6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a内再次TIA脑出血、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TIA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TI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基础用药相同,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75mg,1次/d口服,连用14d。观察治疗前后TIA发作的频率变化、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皮肤、消化道情况、血脂、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病例。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基本痊愈6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血小板(PLT)、血小板聚集率(PA)及全血黏度(高切、低切)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老年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早期脑梗死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老年早期脑梗死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具备一定安全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疗效。方法收集入院治疗的102例TIA患者,按ABCD3-I评分法分为低(4)、中高危(≥4)2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双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和抗凝(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组。观察7d内2组TIA控制率,记录不良反应,随访1个月。结果低危组的双抗组有效率(97.6%)略高于抗凝组(95.1%,P=0.556);中高危组的抗凝组有效率(90.0%)高于双抗组(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抗组不良反应均低于抗凝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BCD3-I评分≤4的低危患者优先选择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ABCD3-I评分≥4的中高危患者,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的近期疗效可能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1%,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PT、APTT、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T、AP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显著改善凝血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合用氯吡格雷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 )的疗效。方法80例频发的T 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静滴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 ,1次/d ,合用氯吡格雷片75 mg ,1次/d;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片75 mg ,1次/d。观察其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以及 TCD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 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脑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 IA效果肯定,优于单用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9例TIA患者随机分为3组:(1)氯吡格雷组(n=29),口服氯吡格雷75mg/d:(2)阿司匹林组(n=30),口服阿司匹林100mg/d;(3)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组(n=30),口服水蛭素0.32g,3次/d,阿司匹林100mg/d。观察治疗后90d内TIA复发或进展为脑梗死的病例数,观察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90d内总的脑梗死发生率为4.5%,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90d内的TIA复发风险分别较单用阿司匹林降低69%(P=0.0078)和65%(P=0.0170)。总的出血发生率为2.25%,均发生在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组。结论:水蛭素合用阿司匹林可降低90d内TIA复发率的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与单用氯吡格雷相似,但出血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他丁类降脂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TCD检查200例急诊TIA患者,对比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2组患者用药6个月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趋于正常,搏动指数明显下降(P<0.05),而2组之间对比指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分别联合他丁类降脂药在治疗TIA患者脑动脉硬化、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预防发作方面有同等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