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骨碎补是骨伤科常用的一味中药,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设计了该实验以期为临床运用骨碎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生理盐水组(A)、骨碎补组(B)、伤科接骨片组(C)。按标准骨折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外固定,分笼饲养,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骨碎补组每天以骨碎补水煎液分早晚2次灌胃,伤科接骨片组每天给药2次,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第7天、14天、21天每组分别处死动物4只,取出骨标本。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及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骨碎补组骨痂组织形成丰富,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TGF-β1表达量及阳性定位与伤科接骨片组相同,均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骨碎补能增加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增加TGF-β1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是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血生化指标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A)、骨碎补组(B)和伤科接骨片组(C)3组,造成骨折模型后,分别给于生理盐水、骨碎补水煎液、伤科接骨片混悬液。术后第7、14和21天每组各处死动物4只,取血并取出骨标本,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切片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碎补组血钙、磷浓度乘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LP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TGF-β1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提高血钙、磷的浓度乘积 ,促进钙磷沉积;②增强机体内成骨活动,提高血清ALP的活性;③增加TGF-β1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伤科接骨片对家兔骨折模型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学参数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36只雄性新西兰家兔制成右侧桡骨中上1/3标准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伤科接骨片组,每组18只.每组实验动物又分3个亚组,即11天处死组(Ⅰ组)、21天处死组(Ⅱ组)和35天处死组(Ⅲ组),每亚组6只.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于术后第11、21、35天分别处死各亚组动物,取骨痂上下共1 cm的骨组织进行不脱钙骨切片,用计算机半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测量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成骨的计量学静态参数在11天时,伤科接骨片组骨小梁数量(Tb*N)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21和35天时,伤科接骨片组骨计量学静态参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是通过增加骨折愈合早期膜内成骨过程中骨小梁的数量和使骨小梁结构变得致密,而促进骨折愈合的.  相似文献   

4.
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应用鹿茸后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二天灌药,于术后7、14、21天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痂厚度及骨痂组织中TGF一/3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二周,对照组出现在第三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和加快TGF-β1在骨痂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对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d灌药,于术后7、14、21d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痂厚度及骨痂组织中TGF-β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和加快TGF-β1在骨痂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对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d灌药,于术后7、14、21d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痴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痴厚度及骨痴组织中TGF-β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和加快TGF-β1在骨痴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痴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36只行右侧桡骨骨缺损手术造模的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伤科接骨片组,每组18只。再将每组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6只。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至12、21和35天,按给药截止时间分3批将动物处死(即3个亚组),取血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ImS/AP),~4定血清中微量元素钙(Ca)、磷(P)、铜(Cu)、铁(Fe)、镁(Mg)的含量。结果:两组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伤科接骨片组血清中微量元素Ca含量随着服药时间增加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P和Cu元素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其中Ca和P元素含量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和Mg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同空白组一致。结论:伤科接骨片可明显提高家兔骨折模型血清中Ca和P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这可能是其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跌打接骨片促进实验性骨折愈合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跌打接骨片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56只8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跌打接骨片高剂量组、跌打接骨片低剂量组和伤科接骨片对照组4组,每组14只,所有家兔均行双侧桡骨骨缺损手术。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连续用药至术后第22天和42天时处死动物,测定桡骨骨折端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用药22天时,跌打接骨片高、低剂量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矿化骨痂面积、骨质面积、活性成骨面%及成骨细胞指数值均大于模型组(P<0.05),而矿化表面积则小于模型组(P<0.05)。用药42天时,上述3组的成骨细胞活性和矿化延迟时间时间则分别大于和短于模型组,而其它骨计量动力学参数值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跌打接骨片能明显促进家兔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和BMP-2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后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BMP-2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天灌药,于术后7、14、21天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表,制成切片.测量骨痴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BMP-2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痴厚度及骨痴组织中TGF-β1、BMP-2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大鼠骨折端骨痴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并能增加TGF-β1、BMP-2在骨痴组织中表达,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后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BMP-2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天灌药,于术后7、14、21天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痴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BMP-2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痴厚度及骨痴组织中TGF-β1、BMP-2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并能增加TGF-β1、BMP-2在骨痴组织中表达,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跌打接骨片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将56只8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跌打接骨片高剂量组、跌打接骨片低剂量组和伤科接骨片对照组4组,每组14只。所有家兔均行双侧桡骨骨缺损手术,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分别于术后第22天和42天分两批处死(每次每组7只动物),对其桡骨骨折端行X线摄片观察、组织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及抗折力观察。结果表明,跌打接骨片能明显促进家兔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跌打接骨片促进实验性骨折愈合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跌打接骨片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将56只8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跌打接骨片高剂量组,跌打接骨片低剂量组和伤科接骨片对照组4例,每组14只。每组实验动物又随机分为前期处死亚组和后期处死亚组,每来组7只。所有家兔有家兔均行双侧桡骨骨缺损手术。术后第2d开始给药,连续用药至术后第22d时处死每组中的前期处死亚组动物,测定桡骨骨折端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再连续用药至术后42d时处死每组中的后期处死亚组动物,测定桡骨骨折端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表明跌打接骨片能明显促进家兔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TGF-β_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骨碎补是骨伤科常用的一味中药 ,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 ,设计了该实验以期为临床运用骨碎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3 6只 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 :生理盐水组 (A)、骨碎补组 (B)、伤科接骨片组 (C)。按标准骨折模型方法造模 ,不作任何外固定 ,分笼饲养。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 ,骨碎补组每天以骨碎补水煎液分早晚 2次灌胃 ,伤科接骨片组每天给药 2次 ,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第 7天、1 4天、2 1天每组分别处死动物 4只 ,取出骨标本。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及 TGF-β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骨碎补组骨痂组织形成丰富 ,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 ;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 TGF-β1表达量及阳性定位与伤科接骨片组相同 ,均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骨碎补能增加骨痂厚度 ,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增加 TGF-β1 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 ,可能是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苍术丸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探索祛风除湿,养血活血方法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将大骨鸡60只,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伤科接骨片组,苍术丸组。造成实验动物右腿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模型,用自制小夹板外固定。空白组不喂药,组2喂食伤科接骨片,组3喂食苍术丸,观察鸡步态变化。实验后3周后将实验动物处死取样,通过放射学、生物力学、组织学方法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论1、苍术丸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作用强于伤科接骨片。2、祛风除湿,养血活血方法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关俊辉  谭淑珍  邱剑鸣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05-2207
目的:评价促骨愈方汽化药热疗法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新鲜股骨中下段、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促骨愈方组(39例)、伤科接骨片组(40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观察各组肿胀消退、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程度。结果:促骨愈方组临床愈合时问较对照组提前12.62天(P〈0.001),较伤科接骨片组提前10.11天(P〈0.01)。X线片观察骨痴表明:促骨愈方组骨折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至28天,其疗效优于伤科接骨片组(P〈0.01)。结论:促骨愈方汽化药热疗法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冲剂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48只实验用家兔随机分为中药复方冲剂组、伤科接骨片组和空白组,麻醉后于左前肢桡骨中段造成3mm~5mm骨折缺损模型,术后按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冲剂、伤科接骨片和蒸馏水灌胃,术后第10、20、30、40天分别做HE染色和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结果:血ALP和Ca水平及HE染色显示中药复方冲剂组的骨痂形成速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冲剂能够加快血肿机化的吸收和骨痂形成速度,调节血ALP和Ca水平,加速钙盐沉积,对骨折的愈合和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方接骨木胶囊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敏  梅娇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06-1306,1336
目的观察复方接骨木胶囊对股骨颈骨折愈合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服复方接骨木胶囊,对照组29例予以伤科接骨片;两组均以90d为1疗程。结果从骨痂X线评定、疼痛改善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接骨木胶囊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史达许潇  李振宇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75-1877
目的:探讨生骨紫金丹的作用机理,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72只造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空白组,生骨紫金丹组,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后第2周、3周、4周取局部骨痂制成石蜡切片,以免疫组化技术显示TGF—β1和bFGF,进行图象定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骨痂中可见TGF—β1和bFGF的阳性表达,灰度测定结果显示在第2周、3周TGF—β1和bFGF的阳性表达强度生骨紫金丹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空白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骨紫金丹能促进TGF—β1和bFGF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接骨活血颗粒对实验型骨折愈合中BMP-2 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A(正常组),B(生理盐水组),C(伤科接骨片组),D(接骨活血颗粒低剂量组),E(接骨活血颗粒高剂量组).除A组,其它各组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二天灌药,于术后1、2、3周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A组于3周集中处死,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BMP-2 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痂厚度及骨痂组织中BMP-2 TGF-β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二周,对照组出现在第三周.结论:高剂量接骨活血颗粒能够增加和加快BMP-2 TGF-β1在骨痂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七跌打止痛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不需手术治疗的新鲜闭合性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的基础上,治疗组100例采用三七跌打止痛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伤科接骨片治疗.对两组进行5周的治疗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骨痂X线评分比较方面,14 d两组的骨痂改变没有明显差异(P>0.05);21 d、28 d、35 d两组的骨痂改变均有明显差异(P<0.05, P<0.01).结论:三七跌打止痛胶囊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疗效优于伤科接骨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