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以恶性脊髓压迫症为首发症状的肿瘤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以恶性脊髓压迫症为起始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诊断后给予手术、放射治疗和对症治疗。结果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5例患者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好转,截瘫1例手术前、后各项功能无改善;18例行放射治疗,放疗后疼痛缓解16例、感觉障碍改善8例、运动障碍改善6例、排尿及排便障碍改善7例,截瘫1例放疗后运动及感觉障碍无变化;9例行对症支持治疗,逐渐出现截瘫及大小便障碍等症状。结论恶性脊髓压迫症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确诊依赖于X线平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放疗及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恶性脊髓压迫症有效。  相似文献   

2.
脊髓压迫症是由于脊椎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引起脊髓、脊神经根及供应脊髓的血管受压迫引起的以背痛、运动障碍、感觉改变、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急性脊髓压迫是肿瘤科常见的急症,放射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应用放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脊髓压迫症25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脊髓压迫症(Compressivemyelopathy)患者早期的平衡功能,验证平衡功能定量检测指标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日本产人体摆动平衡测试仪定量测试34例早期脊髓压迫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并对所获定量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脊髓压迫症患者总轨迹长(LNG)、包络面积(Envarea)等平衡功能检测参数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早期脊髓压迫症患者平衡能力明显降低。结论人体动摇平衡测试仪作为一种定量分析平衡功能障碍的检测手段,可以为临床了解脊髓压迫症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以及判定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脊髓压迫症患者早期静态平衡功能的定量测评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津存  万琪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102-1103
目的:了解脊髓压迫症(Compressive myelopathy)患早期的平衡功能,验证平衡功能定量检测指标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日本产人体摆动平衡测试仪定量测试34例早期脊髓压迫症患和30例正常人患的静态平衡功能,并对所获定量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脊髓压迫症患总轨迹长(LNG)、包络面积(Envarea)等平衡功能检测参数与正常人相比有显性差异,早期脊髓压迫症患平衡能力明显降低。结论:人体动摇平衡测试仪作为一种定量分析平衡功能障碍的检测手段,可以为临床了解脊髓压迫症患病情的轻重程度,以及判定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脊髓压迫症解除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髓压迫症是由于谁管内的占位性病变而产生脊髓受压的一大组病症。脊髓压迫解除后,绝大多数患者出现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对42例脊髓压迫症术后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并用Kenny指数分期评定,治疗效果显著。1资料和方法1.2对象42例脊髓压迫症术后患者均于1995年1月~12月转入我科治疗。男24例,女18例。年龄18~70岁。脊柱病变24例(骨折14例、脱位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脊膜病变2例,脊髓病变16例(脊髓肿瘤11例、脊髓空洞症1例,髓内血管畸形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其中单肢瘫12…  相似文献   

6.
慢性脊髓压迫症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脊髓压迫症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其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方法对本组共158例慢性脊髓压迫症的并发症及术前、术后康复治疗的疗效进行综合分析和随访。结果本组158例术后获得随访6—28个月,平均15.40±4.10个月,术前颈脊髓压迫症病例JOA评分平均10.34±1.26分,胸段和胸腰段脊髓压迫症病例8.24±1.48分,术后颈脊髓压迫症病例JOA评分平均15.43±1.66分,胸段和胸腰段脊髓压迫症病例10.38±2.03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76.43%和77.54%、加重3例、并发症26例。结论影响慢性脊髓压迫症术后疗效的因素很多,手术治疗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术前、术后的康复治疗应该引起骨科医师的足够重视。提高对整个围手术期处理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更好地降低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地中海贫血的并发症主要有铁过荷、心包炎、链球菌感染机会增加、脾切除后IgM减少和自身免疫性溶血。并发脊髓压迫症很罕见,自Gatto等1954年首次报告1例以来,文献资料共有11例。作者报告12例β°地中海贫血(HbE)并发脊髓压迫症,就其临床和治疗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范围17~40岁。4例已作脾切除,6例脊髓压迫症发作一次以上,最多1  相似文献   

8.
张蕾 《天津护理》2013,(6):556-557
脊柱转移癌脊髓压迫症是癌症的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病理改变为硬膜外转移性肿瘤压迫硬膜囊及内容物(脊髓或马尾神经),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轻度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直到严重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和截瘫。有严重症状的脊髓受压应予急症处理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减少神经损伤和保留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胸段脊髓压迫症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漏诊、误诊的胸段脊髓压迫症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椎管内髓外肿瘤中,神经纤维瘤5例,神经鞘瘤4例,脊膜瘤2例,误诊为尿路结石2例,不典型冠心病2例,漏诊为胆囊结石1例,胆囊炎1例,行胆囊切除无效;慢性浅表性胃炎2例,药物治疗无效;原因不明的胸腹部疼痛3例,其中1例于剖腹探查手术前要求放弃。结论 上述原因可导致胸段脊髓压迫症的漏诊、误诊,应避免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脊髓压迫症是恶性疾病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出现神经损伤时才被确诊为肿瘤 ,因此错过了良好的治疗时机 ,所以常常引起不可逆性瘫痪。但由于神经损伤的程度是决定预后水平的重要因素 ,因此 ,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这种状况常常是可逆的 ,所以 ,脊髓压迫症应该是一种临床急症。脊髓压迫症的病理生理学 大约 5 %的癌症患者存在脊髓压迫 ,这些癌症患者包括发生于肺、乳腺、前列腺和肾脏的癌症 ,淋巴瘤 ,骨髓瘤和肉瘤以及其它的恶性肿瘤。因为这些肿瘤存在较强的远处转移倾向 ,因此 ,在一些病例中 ,存在脊髓压迫症首先高度怀疑存在…  相似文献   

11.
恶性脊髓压迫症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病人出现全身转移时,约5%~10%的病人有转移性肿瘤压迫脊髓,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即恶性脊髓压迫症(malignantspinalcordcompressinon,MSCC)[1]。我院自1989年4月~1998年6月共行急诊手术治疗恶性脊髓压迫症32例,随访1~9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音叉震动觉检查在急慢性脊髓压迫症初步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及方法。【方法】对临床可疑患者用128Hz音叉从踝骨开始依次向上检查骨突部位,以音叉震动觉时间≤5s为异常,以上下脊髓节段支配区音叉震动觉时间相差1倍以上处为中心行MRI检查。【结果】慢性胸椎压缩性骨折3例,颈部黄韧带骨化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19例,颈椎间盘突出1例.腰椎间盘突出10例均得到准确定位诊断。【结论】音叉震动觉异常可作为脊髓压迫症初步定位诊断的依据,尤其是对无感觉障碍平面的患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脊髓肿瘤约占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1%。(1)高颈段脊髓肿瘤常常产生脊髓压迫症,严重时可导致高位截瘫或四瘫、肋间肌及膈神经麻痹发生呼吸困难及排汗障碍与高热等而威胁病人生命,特别是累及延髓者还可有后组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所致脊髓压迫症的急诊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3例脊柱转移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3(6~24)个月,34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提高1~3级;3例术前没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术后亦无神经功能损害出现;6例患者神经功能没有恢复。【结论】对脊柱转移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能缓减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治截瘫,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脊髓病变包括脊髓肿瘤、脊髓非肿瘤样病变和脊髓发育异常。脊髓病变会引起脊髓压迫症。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和横贯性损害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可不同程度受累。脊髓受损经常是一永久性的严重残障,它可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障碍,使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1])。故早期适当的护理介入,可增进家属及个人对疾病的认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兔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动物模型脊髓减压术后bcl-2和bax的表达,以期了解脊髓减压术治疗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作用机制。方法:21只患有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中国大白兔,改良Tarlov运动功能评分均为3分,随机分为两组:①减压组15只:退出螺钉进行减压。其中1只兔发生急性脊髓损伤,改良Tarlov运动功能评分降至1分,排除实验。②压迫组6只:不施行减压术。另取6只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健康大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减压后第1,7,15,30,60天,观察减压术后脊髓的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脊髓减压术后凋亡细胞逐渐减少。脊髓减压术后第1天,bcl-2和bax阳性细胞均较减压前增多。减压后第7天,bcl-2阳性细胞明显增多,bax阳性细胞减少。减压后第15,30天和第60天,bcl-2和bax阳性细胞均逐渐减少。至减压后第60天,bcl-2和bax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脊髓减压术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脊髓压迫症合并截瘫患者在护理上有很大矛盾,临床上为了维护脊柱稳定,预防病理性骨折,常给患者睡硬板床,但必须2h翻身一次,已成为预防褥疮的护理常规。我院2006年1~5月对168例脊髓压迫症合并截瘫患者按入院顺序,放置喷气气垫床,分别在2h、3h、4h给予翻身护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脊髓压迫症合并截瘫患者使用气垫床翻身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修君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874-1874
脊髓压迫症合并截瘫患者在护理上有很大矛盾,临床上为了维护脊柱稳定,预防病理性骨折,常给患者睡硬板床,但必须2 h翻身一次,已成为预防褥疮的护理常规.我院2006年1~5月对168例脊髓压迫症合并截瘫患者按入院顺序,放置喷气气垫床,分别在2 h、3 h、4 h给予翻身护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髓受到压迫后出现的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统称为脊髓压迫症 ,其常见原因是硬膜外肿瘤的转移[1,2 ] 。不同部位的肿瘤均可经血行侵犯脊椎骨 ,累及脊髓如颈 (C)、胸 (T)、腰 (L)、骶 (S)髓。临床除原发肿瘤症状外 ,还有背部疼痛、压痛、相应节段的麻木与束带感、大小便异常、感觉、运动障碍 ,常由下肢开始 ,逐渐加重致截瘫[3] 。高位截瘫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将我院 1997~ 1998年治疗的 8例患者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附表 )附表  8例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资料病例性别年龄原发癌脊髓受累部主要治疗结果1男 …  相似文献   

20.
脊髓压迫症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椎管内病变。当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发展较严重时,患者机体血管遭受压较重,最终可造成脊髓水肿、变性等后果,甚至出现脊髓功能的丧失,这也就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脊髓压迫症[1]。该病多见于高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