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海洋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产物宝库。占地球面积 71%的海洋中生活着约 40万种生物 ,占地球生物物种的 80 %。生长在海洋这—特殊环境 (高盐、高压、缺氧、缺少光照等 )中的海洋生物 ,在其生长和代谢过程中 ,产生并积累了大量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并具特殊生理活性和功能的物质 ,是开发新型海洋药物和功能食品的重要资源。目前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发展方向。研究开发海洋天然产物 (海洋药物、功能食品、生物材料等 )对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发展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2.
药物流行病学是近十年来新兴的学科,它是将流行病学知识、方法和推理,用于评价药物的应用及效果。抗菌药物是近代药物研制与开发最活跃的一个领域,这类药物在医院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关于抗菌药物利用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试述抗菌药物利用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和进展。1 药物利用流行病学的兴起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逐渐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药物利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来。到本世纪80年代中期,药物利用流行病学作为一个新的边缘学科出现了。目前已建立了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  相似文献   

3.
海洋生物作为药物的来源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用海洋生物治疗人类疾病可以追溯到《神农百草经》的记载。近二、三十年来,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国日益浓厚的兴趣,特别是60年代以来对不同的海洋生物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先后发现从鲨鱼、海藻、珊瑚、软体动物、被囊动物和微生物等可分离得到具有各种各样生理活性的物质。据报道,从海洋生物中已经找到了250多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化工具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人类探索、研究开发海洋天然产物的历史,尤其是国外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的“来自海洋的药物(drugs from sea)”雄心勃勃的研究开发规划以来,人们从生物医学角度研究海洋天然产物的工作大致可归纳为4个方面:①筛选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作为先导化合物(Leadcompounds)并进行结构优化(Structuraloptimization),以期合成结构新颖疗效独特的新药;②从营养和保键的角度科学地系统地分析研究海洋生物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和营养成份,利用先进的制药工艺和手段研制海洋保健药品和海洋健康食品;③以现代分析  相似文献   

5.
犤本刊讯犦山东省青岛市依托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药物和海洋保健品研制生产的大本营。到目前为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和山东省海洋药物研究所相继在青岛建立,中科院海洋所、青岛海洋大学、海洋一所等科研单位和院校,也都在从事海洋药物和海洋保健品的研究开发。与此同时,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为代表的科技精英队伍为海洋药物和海洋保健品研制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国风药业集团为代表的一些大企…  相似文献   

6.
欧洲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对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尚远未获得有效开发的海洋生物资源。向海洋要食物、要药物,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及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竞争的又一热点。本文综述了欧洲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并对我国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从中寻找海洋药物的前景及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海洋药物是指以海洋生物及矿产资源为药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制得的有效药物。海洋药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包括海洋植物药、海洋动物药和海洋矿物药。由于陆生资源的日益匮乏和化学药物开发的难度和投入的加大,世界各国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海洋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常晓红 《中国药业》2000,9(10):60-60
海洋是地球上早期生命的诞生地,环境独特,包括了高压、低营养、低温、无光照以及局部高温、高盐等所谓生命极限的环境。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海洋药物,70、80年代又开展了大规模的筛选,发现了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90年代随着国际海洋研究的日益深入,多种海洋天然产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药理研究结果显示,许多海洋天然产物不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而且具有高效的活性和特殊的药理作用机制,是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生物资源,目前,其主要药理活性侧重于抗癌、抗真菌两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抗癌方面的研究进展。1现已进入临…  相似文献   

9.
用途广泛的紫球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紫球藻(Porphyridium spp.)是红藻门中唯一的单细胞类群;常常多个细胞聚生,外被粘质的鞘膜。自6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围绕紫球藻的分类、生态、营养、培养、食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进入80年代,紫球藻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不少国家怀着极大兴趣进行研究和开发。国内除1986年华汝成先生在其著作《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与利用》中对国外紫球藻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海洋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海洋是地球上资源最丰富的领域 ,开发海洋药物 ,研究海洋天然产物越来越受到重视 ,自 70年代以来 ,在海洋生物中已分离出在抗菌、抗病毒、止血、镇痛、抗炎、抗肿瘤和心血管病等方面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数千种 ,其中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或临床应用。下面将近几年海洋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研究简述如下 :1 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1 .1 藻酸双酯钠 (PSS) PSS系从褐藻中分离提取 ,经处理并人工添加一定官能团组成一种半合成的多糖硫酸酯 ,具有抗凝血 ,降低血粘度 ,降低血脂 ,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 ,以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目前临…  相似文献   

11.
尹晖  魏丽娟  尹刚 《中国海洋药物》2011,30(2):65-70-70
目的旨在了解该领域世界研究进展,揭示研究重点和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对1990~2009年期间发表的海洋药物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出版年份、作者关键词、附加关键词、学科类别、国家、文献类型、出版语言、研究机构、基金资助机构、来源出版物。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药物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现三次多项式增长趋势(y=10*z3+22*z2+44*z+66 where z=(x-2e+0.03)/5.9),主要研究成果来自美国。以"海洋抗肿瘤药物"、"海洋心脑血管药物"、"海洋抗菌、抗病毒药物"、"微生物技术"等为主题的研究是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从3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海洋生物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中,对具心血管药理作用的活性产物作系统、概括的报道。从1968年以来获得的55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对每一种天然产物分别概括其来源、化学成分,并重点阐述其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系统报道这些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对进一步开展海洋心血管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药物经济学是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医生、药剂师和政府官员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评价药物的关键指标是保证上市药品无毒性;20世纪60~70年代,评价药物除毒性指标外,还必须证明临床疗效;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国普遍感到医疗保险的压  相似文献   

14.
海洋是全球药物研发的重要宝库,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蓝色经济”战略,加大开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逐步构建“蓝色药库”。传统海洋中药是中国“蓝色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丰富的海洋药物资源,传统海洋中药亟待创新和发展。传统海洋中药的创新工程是针对制约海洋中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尤其是海洋中药新资源开发和创新药物研制的理论和方法学瓶颈,在传承历代海洋中药用药经验和临床思辨基础上,以创新海洋中药理论和研发模式,构筑以海洋中药为主体的传统“蓝色药库”,建设1个国内外传统海洋中药信息资源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公共知识服务平台为目标,对海洋中药性效毒评价和质量控制技术难题展开攻关,推动资源量大、功效机制和物质基础明确的海洋中药进入《中国药典》,精准开发一批临床确有疗效的海洋中药复方新产品;同时借鉴和创新青蒿素研发模式,发现一系列海洋中药来源的活性化合物,促进海洋中药原创新药的研发,扩大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本文对发展传统海洋中药创新工程的研究现状、关键问题和构筑传统“蓝色药库”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海洋药物》杂志自1982年创刊以来,一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外主要检索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联合国水科学和渔  相似文献   

16.
海鞘(ascidians)是一种海洋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es)、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海鞘纲(ascidiacea)。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海鞘中发现了许多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微生物以及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的物质,海鞘化学成分的研究逐渐成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近年来海鞘的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药及天然药物抗白血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造血系统中以白细胞系统为主的异常增生,并广泛浸润全身各种组织和脏器,引起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临床上常见感染、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迄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等,都因毒副作用较强而制约了其应用。本世纪60年代以来,应用传统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取得了一定进展。8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以细胞培养、动物实验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药及天然药物的抗白血病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这方面的资料较多,本文拟就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提…  相似文献   

18.
杨今祥  李莉 《中国药师》1999,2(6):287-289,301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rmacy)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人或实验动物体内动态过程的一门科学。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及药物制剂的广泛应用,剂型对药物在体内产生药效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般药物进入体内需经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及临床药师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药物静脉治疗是临床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患者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使用比例>70 % ,高于国外2 0~3 0 % [1 ] 。由于新药的层出不穷,药物之间的配伍越来越复杂,更增加了临床用药的困难。一直以来,静脉药物配置都是由护士在病区开放环境中进行,对药物质量影响很大,特别是在配置细胞毒性药物时,对人体和周边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2 ] 。从2 0世纪60年代末起,世界各国医院开始研究静脉药物配置方式的改革。静脉药物集中配置显示出其明显的优越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随之诞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  相似文献   

20.
开发源自海洋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作为医药决不是什么新的想法.中国人利用海藻治疗许多严重的疾病至少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西方系统地、科学地寻找这样的海洋天然产物,或称为源自海洋的药物,大概是由耶鲁大学Bergmann在五十年代开始的.作者从1974年起致力于海洋机体的抗微生物活性物质分布的考察,随后又开展了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研究.现在已有许多学者开创了源自海洋机体的心肌调节活性、抗炎症活性以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物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