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检查准确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60个病灶(单纯型36例,共36个病灶;混合型22例,共24个病灶)的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灶、肿块内部血流情况及腋下淋巴结受累情况。 结果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中有44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9%(44/58);9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2~3级,其中1例误诊为脂肪瘤,2例误诊为囊肿,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或腺病,1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另外5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BI-RADS分级为5级,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 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单纯型黏液癌具有良性乳腺肿块的一些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与乳腺良性肿块鉴别;混合型黏液癌具有浸润性导管癌的部分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2.
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9月-2006年12月期间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癌的36例病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乳腺导管内癌在超声上主要表现为导管型、结节伴钙化型及肿块型(包括混合性肿块及实质性肿块)。声像图特征多表现为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无包膜的略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部分可测及较丰富血流信号。伴有细钙化的病灶仍较有意义。结论乳腺导管内癌没有特异性超声诊断特征,但部分特征有一定提示性,可帮助检出病灶,对早期发现术后复发病灶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乳腺导管内癌病变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图中各种表现,探讨二者对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7例乳腺导管内癌病灶,术前经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病变的灰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弹性图特征。结果17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均为假阴性,余16例灰阶声像图表现为肿块型11例,局部乳腺结构紊乱型;无血流者2例,中等血流8例,血流丰富6例,病灶范围较大者(≥2cm)血流相对丰富(P=0.011);16例病变常规超声诊断均诊断为恶性(7例为BI-RADS4级,9例为BI-RADS5级)。16例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表现为3级1例,4~5级15例。结论DCIS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肿块或局部乳腺结构紊乱。弹性成像可识别DCIS和正常组织间的弹性差异,可能对于准确识别DCIS病变、鉴别诊断方面有潜在的用途。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内癌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利用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超声版(BI-RADS-US)进行最终评估,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9例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征,并依照BI-RADS-US进行最终评估。结果根据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5大类:(1)结节肿块型;(2)导管扩张填充型;(3)结构紊乱型;(4)囊实性混合回声型;(5)无占位的单纯钙化点型。利用BI-RADS-US评估乳腺导管内癌,得到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7.9%。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乳腺导管内癌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10例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将乳腺导管内癌按声像图特点分为肿块型及非肿块型两大类,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肿块型89例,其中水平位生长81例、边界清晰72例、细点状钙化66例.非肿块型21例,细点状钙化17例(单纯细点状钙化4例;细点状钙化伴导管扩张8例;细点状钙化伴导管扩张、导管内见实质样低回声5例);无钙化4例(单纯导管扩张2例;导管扩张、导管内见实质样低回声2例).结论 超声检查在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超声及病理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就诊的40例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钼靶表现微钙化阴性病灶。分析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超声表现,并根据声像图特征将其分为肿块型与非肿块型。同时,分析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病理学亚型及核级。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超声表现为微钙化比例及病理学核级与亚型情况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40例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病灶中,钼靶未发现异常者16例(40.0%),而超声未显示异常者仅1例(2.5%)。超声下,病灶更多表现为肿块型(75.0%,30/40),形状以圆形或卵圆形及不规则形为主,边缘呈细小分叶,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与等回声,后方无回声特征,而非肿块型病灶(22.5%,9/40)则多表现为不均质中等回声合并导管扩张。40例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5例(12.5%)超声下表现为微钙化。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病理学上更多为中低核级(85.0%,34/40)与非粉刺亚型(87.5%,35/40)。肿块型病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3.3%(22/30),非肿块型病灶为33.3%(3/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肿块型与非肿块型病灶在超声下表现为微钙化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3/30)vs 22.2%(2/9),P=0.572]。肿块型与非肿块型病灶病理学核级及亚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70)。结论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超声表现以肿块型为主,病理表现更多为中低核级与非粉刺亚型,超声更容易发现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应作为钼靶X线检查的补充,协助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导管内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乳腺导管内癌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乳腺导管内癌分为三型:导管增宽型(9例)、实质团块型(12例)、囊实混合型(4例)。结论 乳腺高频彩超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癌有效的检查手段,但当肿块为实质团块型及混合性肿块型时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超声及病理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就诊的40例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钼靶表现微钙化阴性病灶。分析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超声表现,并根据声像图特征将其分为肿块型与非肿块型。同时,分析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病理学亚型及核级。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超声表现为微钙化比例及病理学核级与亚型情况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40例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病灶中,钼靶未发现异常者16例(40.0%),而超声未显示异常者仅1例(2.5%)。超声下,病灶更多表现为肿块型(75.0%,30/40),形状以圆形或卵圆形及不规则形为主,边缘呈细小分叶,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与等回声,后方无回声特征,而非肿块型病灶(22.5%,9/40)则多表现为不均质中等回声合并导管扩张。40例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5例(12.5%)超声下表现为微钙化。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病理学上更多为中低核级(85.0%,34/40)与非粉刺亚型(87.5%,35/40)。肿块型病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3.3%(22/30),非肿块型病灶为33.3%(3/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肿块型与非肿块型病灶在超声下表现为微钙化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3/30)vs 22.2%(2/9),P=0.572]。肿块型与非肿块型病灶病理学核级及亚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70)。结论钼靶微钙化阴性乳腺单纯性导管内癌患者超声表现以肿块型为主,病理表现更多为中低核级与非粉刺亚型,超声更容易发现钼靶微钙化阴性病灶,应作为钼靶X线检查的补充,协助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检查的604例乳腺肿块的声像图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4例乳腺肿块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4.8%(512/604)、误诊率15.2%(92/604)。乳腺囊肿符合率达到94.1%(80/85),乳腺纤维腺瘤符合率为92.2%(141/153),导管内乳头状瘤符合率仅为72.3%(73/101),良性病变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5.9%(410/4177),而恶性病变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0.3%(102/127)。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病变25例,其主要声像图特征:边界不清楚、内部均为低回声、血供不丰富、不伴钙化。结论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良性乳腺肿块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恶性病变,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准确性较高,但部分病例仍难区别。病灶声像图不典型,检查者对少见病种声像图特点认识不足,对临床表现重视不够及对仪器性能参数调节不当等是造成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病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方法对照手术病理回顾性分析203例经超声检查的乳腺肿块中38例误诊病例。结果乳腺恶性肿块超声误诊良性病变主要原因是肿块的边界,形态和后方回声方面与良性肿块间交叉重叠;超声误诊为恶性肿块者其病理结果往往不是单一的良性病变,声像图错综复杂,乳腺导管内癌超声易漏诊。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合理的调节仪器和分析声像图,有助于减少误诊的发生。但部分病例仍难区别,需进一步结合超声新技术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I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s,TIC)的临床意义.方法 析53例乳腺磁共振扫描患者的MRI表现.MR扫描机为Signa Excite HD 3.0 T超高场装置.扫描序列包括轴面T1WI,轴面和矢状面反转恢复脂肪抑制(STIR)T2W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BMRI)诊断为BI-RADS4类病灶中的良恶性比例,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院经DBMRI诊断为BI-RADS4类的781例患者的资料,参照美国放射学BI-RADS分类标准.结合我院临床经验,认为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两项指标,一项表现为非良性.则将病灶归为BI-RADS4类。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为BI-RADS4类病灶中的良恶性比例及“误诊”原因。结果:DBMRI诊断的781例患者的781个BI-RADS4类病灶(BI-RADS4A类301个,BI-RADS4B类226个,BI-RADS4C类254个),病理结果均提示异常.检测灵敏度达100%。其中,病理证实为良性的病灶共457个,恶性病灶共324个。DBMRI考虑为良性fBI-RADS4A类),而病理结果为恶性的病灶(27个)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37.04%)和导管原位癌(33.33%);DBMRI考虑为恶性(BI-RADS4B、4C类),而病理结果为良性的病灶(457个)主要为纤维腺瘤(32.24%)、乳腺腺病(27.87%)及导管内乳头状瘤(25.68%)。结论:DBMRI因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高对比度.能为临床BI-RADS4类亚分类病灶的不同处理提供依据。然而DBMRI仍存在其局限性,对于非肿块样病灶性质的判定仍较困难。建议非肿块样强化病灶.一定要结合乳嚎Y线髓韶亩榆杏棍高苴诊断准确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超声及钼靶特征,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二者联合对诊断DCIS的准确性。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DCIS的超声和钼靶特征,并利用BI-RADS第4版分别进行评估。结果超声表现为Ⅰ型结节肿块型9例,Ⅱ型导管扩张填充型15例,Ⅲ型结构紊乱型3例,Ⅳ型囊实性混合回声型1例,V型无占位的单纯钙化点型2例。钼靶表现为钙化者23例,表现为局部密度增高或等密度肿块者11例,表现为结构紊乱者13例,未见明确占位病变1例。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为66.6%,钼靶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8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0<χ02.05,1,P>0.05),二者联合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0.0%,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钼靶和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χ02.05,1,P<0.05)。结论超声和钼靶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4.
乳腺X线钼靶摄影对隐匿性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乳腺钼钯摄影对隐匿性乳腺癌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乳腺摄片发现不可触及的乳腺癌肿的病人实行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或定位染色手术病检。结果 23例隐匿性乳腺病灶均经手术病检证实,其中导管原位癌7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小叶原位癌2例、单纯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癌4例,硬癌1例,腋下转移性腺癌1例。结论乳腺钼钯摄影是目前诊断隐匿性乳腺癌肿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与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间的分子生物学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超声征象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DCIS患者的术前完整超声影像资料及可供分析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Ki-67指数等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比较2组间分子生物学表达的差异,并探讨其与患者超声表现间的相关性。结果:199例患者中,DCIS为123例(61.8%),DCIS-Mi为76例(38.2%)。DCIS组与DCIS-Mi组间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CIS-Mi组的HER2阳性率及Ki-67指数均高于DCIS组(P<0.05)。2组病灶的各超声征象中,微钙化的存在与HER2阳性表达相关,而肿块的最大径及Adler血供分级与Ki-67指数高表达相关(P<0.05)。结论:DCIS-Mi患者较DCIS患者在分子生物学表达方面预后更差,而部分超声征象与DCIS及DCIS-Mi预后差的分子生物学表达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超声检查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的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乳腺原位癌患者(原位癌组)和30例乳腺增生(腺病)患者(良性组)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并与钼钯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块型、片状低回声型、导管扩张型、单纯微钙化型,分别占55.81%(24/43)、30.23%(13/43)、9.30%(4/43)、4.65%(2/43).7例(16.28%)伴有微浸润,均为导管原位癌,其中1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正确诊断原位癌34例,乳腺增生 24例,其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9.45%、80.00%和79.0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和72.73%.原位癌组与良性组的微钙化数、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乳腺原位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患有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所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的肿瘤发生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7例符合AAN诊断标准的肿瘤患者,分析其服用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中药的情况、肾脏病理、肿瘤的类型和病理特点。结果:17例患者服用含AA中药时间为(3.40±2.52)年,服药后至血液透析的时间为(8.74±11.14)年,服药至肿瘤发生时间为(12.59±11.29)年;其中,4例服用含AA的中草药汤剂,4例服用甘露消毒丸,3例服用龙胆泻肝丸,3例服用冠心苏合丸,2例服用排石汤,1例服用含AA的减肥药。肾脏病理检查光镜示肾小球结构大致正常,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小管萎缩、坏死及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电镜示肾间质胶原纤维增多。肿瘤发生情况为:泌尿系肿瘤10例,包括肾透明细胞癌4例,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3例,肾盂乳头状移行细胞癌1例,输尿管乳头状移行细胞癌1例,尿路上皮癌1例;消化道肿瘤4例,包括结肠腺癌2例,肝细胞癌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例。其中,复合性肿瘤4例,包括膀胱癌合并肾盂癌2例、膀胱癌合并输尿管癌1例、乳腺癌合并膀胱癌1例。结论:AAN可导致ESRD和多脏器肿瘤,以泌尿系肿瘤高发,常合并复合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乳腺慢性炎症的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0例乳腺慢性炎症的术前超声(20例)与X线(16例)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病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乳腺慢性炎症病灶超声表现与钼靶X线表现差异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检查示本组20个病灶纵横径比值平均为O.47±0.15;17个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不均质低回声;13个病灶后方回声增强:10个病灶血流0-I级,10个病灶血流Ⅱ~Ⅲ级。钼靶X线检查示病灶形态、边缘是否清晰、密度均质性等表现与超声表现较相似(P值分别为1.00、1.00、0.61)。超声检查发现5个病灶内点状强回声,但同时行X线检查均未见明确钙化灶;而X线检查发现1个病灶内散在钙化灶,超声检查漏诊。超声检查发现5例患者腋窝淋巴结肿大,而X线检查仅检出1例患者腋窝淋巴结增大。本组乳腺慢性炎症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0%(8/20),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的6%(1/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3)。结论乳腺慢性炎症具有一定的声像学特征,超声检查联合钼靶X线检查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及前驱病变肿瘤分子标记物联合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乳腺癌、104例癌前病变(28例导管非典型增生ADH、31例低级别原位癌LG-DCIS、45例高级别原位癌HG-DCIS)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5-3、TPS、CA125的水平,化学显色法检测TSGF;ELISA法检测OPN分子标记物水平,并与30例正常乳腺组对照,结合ER、PR、c-erbB-2、Ki-67等临床病理因素统计分析。结果:与癌前病变组、正常乳腺对照组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标记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LG-DCIS、ADH及正常对照组比较,HG-DCIS血清CAl5-3、TS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DCIS与ADH、正常对照组肿瘤标记物血清水平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肿瘤大小(1cm为界)、患者年龄(50岁为界)、肿瘤部位、灶数(单灶、多灶)无关(P〉0.05);与ER、PR、c-erbB-2、Ki-67差异相关,ER、PR阳性程度高,肿瘤标志物低负相关(P〈0.05);c-erbB-2、Ki-67(20%为界)高则肿瘤标志物高正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各单项检测相比,联合检测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CA15-3、TPS、CA125、TSGF、OPN是乳腺导管癌诊断和监控转移的较好指标,对乳腺高级别粉刺型原位癌诊断和治疗、随访有-定价值,但对癌前病变诊断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MRI表现特征,加强对其认识,提高临床检出率及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5例经病理证实男性乳腺癌患者的MRI表现,总结MRI表现特征及诊断要点。结果 5例病灶均为浸润性导管癌。病变位于乳晕后方3例、中央区后上方1例、占据整个乳腺1例;肿块形状为圆形2例、卵圆形2例、分叶状1例;边界清楚4例、边界不清1例;T1WI大部分表现为低信号(4/5);T2WI大部分为不均匀高信号(4/5),部分病灶可见包膜(3/5);增强后均匀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2例、环形强化2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皮肤增厚伴乳头凹陷2例。结论男性乳腺癌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对其认识有望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