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失眠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0年11月,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509名患者作为Meta分析的对象。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4.03,95%CI[3.03,5.36],P0.00001),亚组分析提示,与其他中成药或针灸疗法、西药相比,血府逐瘀汤加味疗效优势更明显(OR=2.83,95%CI[1.56,5.13],P=0.0006、OR=4.46,95%CI[3.22,6.18],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5,95%CI[0.08,1.51],P=0.16)。结论:Meta分析初步证实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有一定疗效,能显著提高有效率,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四磨汤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四磨汤治疗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2月28日),并手动检索相关文献。运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656例便秘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四磨汤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OR=4.29,95%CI(2.71,6.80),P0.00001],亚组分析儿童总有效率[OR=6.68,95%CI(3.05,14.62),P0.00001],远期复发率率[OR=0.32,95%CI(0.16,0.66),P=0.002],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治疗便秘疗效显著,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且纳入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本研究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WF)、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并辅以手工检索暨南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收集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关于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国内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资料并利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篇,累计患者11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项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OR=3.99,95%CI(2.83,5.63),P0.00001]、治愈率[OR=2.67,95%CI(2.03,3.53),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受制于纳入文献质量偏低等因素影响,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Pub Med、CNKI、万方数据库、CBM数据库,查找2010~2016年公开发表的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与西医对照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2位检索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项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OR=3.84,95%CI(2.56,5.77),P0.00001],心电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OR=2.83,95%CI(2.05,3.92),P0.00001]。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优于西药常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及手工检索的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3篇RCT,对照组为西药的28篇,对照组为中药的3篇,对照组为安慰针刺的3篇(其中1篇文献对照组既有安慰针刺,又有西药)。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治疗偏头痛有效率优于西药组[RR=1.24,95%CI(1.16,1.34),P〈0.00001],优于中药组[RR=1.29,95%CI(1.14,1.45),P〈0.00001],优于安慰针刺组[RR=1.87,95%CI(1.17,2.98),P=0.009]。结论目前研究提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率高于西药、安慰针刺及中药治疗,但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维普、万方、CBM、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应用中药复方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应用Cochrane 评价员手册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对其临床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篇文献,共涉及230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181例,对照组11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复方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总有效率[OR=4.53,95%CI(3.02~6.81),P<0.00001],优于西药对照组; 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总有效率[OR=4.96,95%CI(3.13~7.87),P<0.00001],优于西药对照组; 在改善IRLS和PSQI评分方面中药复方联合西药组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WMD=-3.00,95%CI(-8.22~2.23),P=0.26; WMD=-3.84,95%CI(-7.68~-0.01),P=0.05],安全性方面亦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及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对比西药治疗均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尚需更多规模较大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作为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目前研究现状并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库以及国外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自建库以来至2016年5月所有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利用Cochrane评分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累计患者8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RR=1.34,95%CI(1.25,1.44),P0.000 01]、显效率[RR=1.68,95%CI(1.39,2.02),P0.000 01]、洼田饮水试验[WMD=1.07,95%CI(0.46,1.6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受到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所限,该研究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内针刺与西药比较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BM,并且手工检索针灸类杂志及综合期刊。纳入有关针刺与西药比较治疗紧张型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研究员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软件对所有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56篇,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598例受试者。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表明针刺总有效率优于西药[OR=3.94,95%CI=(2.37,6.56),Z=5.28(P0.0000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降低幅度针刺优于西药[MD=-0.58,95%CI=(-0.63,-0.52),P0.00001]。结论:现有国内临床证据提示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与西药比较有一定优势,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CG)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资源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自建库以来至2017年3月公开发表的与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应用改良版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全部为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痊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8,95%CI(2.34,4.61),Z=6.89(P0.00001)];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28,95%CI(0.40,0.81),Z=3.13(P0.00001)]。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但是由于纳入试验的研究方法有待改进以及文献质量不高,所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 Fang Data),检索时限为各库建库时间至2015年6月,查找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对比治疗IPF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文献包括中文和英文,由2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5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相比,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IPF可显著提高有效率[OR=4.3,95%(2.61,7.08),P0.00001];提高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OR=14.29,95%(12.11,16.47),P0.00001];提高患者的CO弥散量(DLCO)[OR=3.23,95%(2.59,3.86),P0.00001];减少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OR=-1.88,95%(-1.95,-1.81),P0.00001];提高患者的通气量[OR=0.22,95%(0.17,0.28),P0.0000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IPF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患者Pa O2、DLCO、通气量,降低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但是,现有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和报告质量较低,还需要大样本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以“针刺”和“癫痫OR羊角风OR羊癫风”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资源数据库,以“acupuncture OR needling OR prod”and“epilepsy OR epilepsies OR seizure disorder OR single seizure”等词组合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资料,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以及STATA 14.0软件对其总有效率效应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合计82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或联合其他常规药物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常规药物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4,95%CI(2.49,6.24),Z=5.85,P0.000 01];针刺对比西药治疗癫痫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4,I2=60%),本部分不可行Meta分析;针刺联合中药优于中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61,95%CI(2.18,9.74),Z=4.01,P0.000 1];针刺联合西药优于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7,95%CI(1.24,7.65),Z=2.41,P=0.02]。结论:临床上针刺治疗癫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文献太少,其可靠性偏低,因此上述结果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毫火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毫火针治疗KOA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共计17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毫火针与常规针刺相比,可提高总有效率[RR=1.14,95%CI(1.07,1.23),P=0.0002],愈显率[RR=1.66,95%CI(1.33,2.08),P<0.00001],降低VAS评分[SMD=-0.96,95%CI(-1.26,-0.66),P<0.00001],WOMAC评分[SMD=-0.91,95%CI(-1.28,-0.54),P<0.00001];毫火针与西药相比,可提高愈显率[RR=1.90,95%CI(1.45,2.49),P<0.00001],降低VAS评分[SMD=-0.53,95%CI(-...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三伏贴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8月18日,检索所有有关三伏贴治疗哮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三伏贴治疗哮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OR=3.27,95%CI(2.19,4.87),Z=5.82,P0.00001],最大呼气流量(PEF)[OR=0.28,95%CI(0.08,0.47),Z=2.81,P=0.0050.05],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OR=7.28,95%CI(5.97,8.60),Z=10.87,P0.00001],三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OR=-0.05,95%CI(-0.21,0.21),Z=0.01,P=0.99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伏贴治疗哮喘有效且优于其他诸如西药、针刺等疗法,可改善PEF、FEV1/FVC,但对FEV1无明显影响。由于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缺乏高质量临床RCT研究,文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故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增效作用。方法: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1年6月,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14篇,共计1182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Meta分析对象。结果显示,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腰腿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OR=5.29,95%CI[3.32,8.43],P<0.00001]、[MD=-1.05,95%CI[-1.51,-0.59],P=0.00001]);两组治疗效果在腰椎功能JOA评分上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MD=1.65,95%CI[-0.13,3.44],P=0.07)。结论:穴位注射加针刺更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缓解腰腿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搜集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6月12日。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应用天麻素相比,应用天麻素联合异丙嗪可以显著提高眩晕症治疗的临床有效率[OR=6.97,95%CI(4.18,11.61),P<0.00001],缩短起效时间[SMD=-2.72,95%CI(-3.86,-1.58),P<0.00001],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OR=0.21,95%CI(0.04,0.98),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比单独应用天麻素治疗眩晕症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以清热利湿立法之中药组方与单纯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来验证此中医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制定随机对照高敏感性检索策略和对国内主要数据库检索,分别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对文献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及系统分析。结果 (1)共6篇572例随机对照实验纳入研究,清热利湿法的总有效率为[OR=0.11,95%(CI)为[0.06,0.21],P0.00001]显效率为[OR=6.67,95%(CI)为[3.79,11.75],P0.00001],胃镜病理总体改善情况[OR=0.21,95%(CI)为[0.14,0.33],P0.00001]。结论 (1)经Meta分析显示清热利湿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有效率、愈显率以及胃镜病理学均优于单纯西药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9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中文文献13篇,共1558例患者。(2)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产后缺乳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及中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54>1,95%CI[4.38,9.76],P<0.00001);在血清泌乳素(PRL)方面(MD=39.82,95%CI[19.40,60.23],P=0.0001);泌乳量方面(MD=68.01,95%CI[18.35,117.67],P=0.007);乳房充盈程度方面(MD=2.1,95%CI[1.55,2.66],P<0.00001)均优于常规护理及中药。结论:针灸疗法对产后缺乳有一定疗效,可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乳房充盈情况。但由于此次纳入文献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故需谨慎对待此结论,仍需要临床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方法检索关于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 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计627例中风后丘脑痛病例,结果显示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OR=3.32,95%CI(2.25~4.90),Z=6.02,P0.000 01;针刺治疗有效率:OR=2.72,95%CI(1.29~5.73),Z=2.62,P=0.009;恶化率:OR=0.24,95%CI(0.08~0.69),Z=2.63,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有效,对照其他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但纳入文献中RCT文献质量较低,还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用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BM、CNKI等数据库自建库起发表的针刺治疗T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文献筛选后,以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个RCTs,均为低质量文献,累计患儿2325例。Meta分析显示:针刺或联用常规西药相对于常规西药,均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2.94,95%CI(2.24,3.85),P<0.000 01][OR=2.98,95%CI(1.53,5.82),P=0.001],减少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总评分[SMD=-1.29,95%CI(-1.87,-0.70),P<0.000 1][SMD=-0.71,95%CI(-1.11,-0.32),P=0.000 4];针刺联合心理行为疗法降低YGTSS总评分优于常规西药联用心理行为疗法[SMD=-0.47,95%CI(-0.84,-0.11),P=0.01],而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针刺联用常规西药与心理行为疗法提高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西药联用心理行为疗法[OR=2.11,95%CI(1.04,4.27),P=0.04],而YGTSS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仅有2项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可作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单一疗法或常规治疗(常规西药及心理行为疗法)的辅助疗法,但因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部分亚组纳入文献数量较少,且存在发表、信息等偏倚的可能,使得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李雪莹 《陕西中医》2011,32(6):669-672
目的:评价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年限从1989年~2009年。纳入以通腑法为主要组方依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修改后的Jadad量表。提取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根据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并根据以通腑法为主合并的不同方法对有效率进行亚组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个RCT,纳入文献的质量均较低。疗效评价,按对照措施分临床亚组时,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OR合并=3.19(95%CI:2.46,4.14),显著性检验Z=8.76,P<0.00001;两组治疗前后血肿吸收情况的比较:OR合并=3.82[95%CI:1.95,7.50],显著性检验Z=3.90,P<0.0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比较:WMD合并=-3.72[95%CI:-4.62,-2.82],显著性检验Z=8.10,P<0.00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通腑法为组方依据,能提高出血中风有效率,增加血肿吸收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