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脂素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8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最终确诊为STEMI的30例设为STEMI组,慢性心绞痛45例设为慢性心绞痛组,另选择20例行冠脉造影检测的非CHD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调查三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包括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 BNP)、心肌肌钙蛋白(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内脂素含量。Person相关分析内脂素与其他临床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患者WBC、CRP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TEMI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NT-pro BNP、c Tn I、CK-MB和MYO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TEMI组患者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Ds)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TEMI组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内脂素与WBC、CRP、NT-pro BNP、c Tn I、CK-MB、MYO、LVEDs均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STEMI患者血浆内脂素显著升高,且与WBC、CRP、NT-pro BNP、c Tn I、CK-MB、MYO、LVEDs和LVEF密切相关,其可作为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潜在性标志物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衰患者92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脂联素、TNF-α、CRP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心衰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14±1.23)μg/L比(9.25±1.74)μg/L,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心功能Ⅱ级组(5.30±0.72)μg/L,心功能Ⅲ级组(4.17±0.97)μg/L,心功能Ⅳ级组(2.98±0.74)μg/L,P<0.01],心衰患者不同病因组之间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NF-α、CRP、HOMA-IR呈负相关(r=-0.608,P<0.01,r=-0.592,P<0.01,r=-0.668,P<0.01).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并与心衰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准确地评价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脂素、脂联素以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水平与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3组:微量蛋白尿组29例,UAER为每分钟21~200μg;正常蛋白尿组34例,UAER为每分钟不足20μg;大量蛋白尿组34例,UAER为每分钟超过200μg;同时,健康体检3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选择氧化酶法对FPG检测,胶体滤过法对Hb A1c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BUN、TG、HDL-C、TC、LDL-C、SCr以及BUN检测;免疫比浊法对CRP检测,高效免疫比浊法对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 3组血清内脂素与CRP水平比对照组高;正常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比对照组低,微量蛋白尿组与大量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比对照组高;病程、UAER、BUN、TC、LDL-C、SCr、TG、SBP、FPG、Hb Alc均与内脂素与CRP存在正相关;内脂素、CRP与HDL-C间存在负相关;病程、LDL-C、SCr、BUN、UAER、SBP均与脂联素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中,血清内脂素、CRP、脂联素都可能参与,对三者水平共同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联素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前脑钠肽(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及生物标志物指标的相关性,以及脂联素与心衰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203例,分为伴有糖尿病组93例和不伴有糖尿病组110例。健康对照组60名。将患者全因死亡、猝死作为终点事件,随访1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脂联素、pro-BNP及hs-CRP水平。结果:心衰组脂联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心衰伴糖尿病组较心衰不伴糖尿病组脂联素水平有所下降(P<0.05)。体质量指数(BMI)、心功能分级、慢性肾功能不全、pro-BNP、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是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脂联素是心衰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心功能分级)正相关,但伴有糖尿病者脂联素水平有所降低,脂联素是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间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6例)和糖尿病肾病组(60例)。同时,以同期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和比较各组受试者的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筛选可用于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血清标记物。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和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可能预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或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HOMA-I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心衰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三亚组:NYHAⅡ级34例;Ⅲ级32例;Ⅳ级34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NF-α与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心衰组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心衰程度加重,APN水平降低更加明显.APN与TNF-α、hsCRP、HOMA-IR呈负相关(r=-0.118,P<0.01;r=-0.578,P<0.01;r=-0.446,P<0.01).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降低更加明显.脂联素在心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与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评价脂联素在慢性心衰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5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对照者血清脂联素、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心衰组血清脂联素的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随着心衰患者的NYHA级别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01).对数转换的血清脂联素值与对数转换血浆BNP值呈正相关(r=0.513,P<0.001).高脂联素血症组(脂联素≥14mg/L)有更低的6 min步行距离、血浆pH值、PO2和血钠水平和以及更高的PCO2(均P<0.05).在1.5年的随诊期间内,高脂联素血症组较非高脂联素血症组有明显高的心衰复发住院次数(P<0.05).结论 血清脂联素水平是预测老年心衰严重程度有价值的指标.高脂联素血症对慢性心衰可能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肥胖患者内脂素、脂联素(APN)在腹部网膜、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和血清水平改变及其与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和血脂的关系.方法 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41例肥胖患者和20例非肥胖对照脂肪组织内脂素和APN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和APN浓度,并测量腰围(WC)、臀围(HC)、血压(BP)、空腹血糖(FPG)和血脂等.结果 ① 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在肥胖组与非肥胖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肥胖组APN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对照组(P<0.05);内脂素、APN在两组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部位差异;血清内脂素肥胖组显著高于非肥胖对照组(P<0.05),APN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 肥胖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均显著高于非肥胖对照组(P<0.01和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非肥胖对照组(P<0.05).③ 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表达量与血清内脂素、BMI和TG显著正相关,APN mRNA表达量与血清APN显著正相关,与BMI、LDL-C显著负相关.结论 维吾尔族肥胖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部位差异;APN mRNA在网膜脂肪组织的表达显著降低,内脂素和脂联素可能在维吾尔人中心性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联合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两种炎症指标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正常对照组30名、稳定型心绞痛(SA)组2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3例,将ACS患者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1例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32例两组.分别检测各组CRP、肌钙蛋白I(cTnI)及全部样本血清脂联素的水平.结果 CRP水平ACS组与SA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PN水平ACS组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cTnI水平ACS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ACS组血清APN与CRP呈负相关(r=-0.516,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相关.SA组APN与其他指标亦无显著相关.结论 脂联素在冠心病中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水平显著降低可预测ACS的发生及发展,动态监测血清APN水平有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观察病情、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Xsp I位点多态性与内脂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LDL-R基因第2外显子Xsp I位点基因多态性,将224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照基因型分为三组:X+X+组;X+X-组;X-X-组。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内脂素的水平。结果 1高胆固醇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腰围、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内脂素明显升高(P0.05)。2X+X+组体重、腰围、BMI、LDL、ox LDL较X-X-组和X+X-组明显升高(P0.05)。3血清内脂素水平在X-X-组、X+X-组、X+X+组中依次升高(P0.05)。4血清内脂素与体重、腰围、BMI、总胆固醇(TC)、LDL-C、oxLDL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6、0.277、0.272、0.332、0.348、0.372,P0.05)。结论 1高胆固醇血症组较正常对照组体重、腰围、BMI、ox LDL、内脂素升高。2LDL-R基因Xsp I X+X+基因型组体重、腰围、BMI均高于X-X-组和X-X+组。3血清内脂素水平与LDL-R基因多态性有关,X+X+组内脂素水平最高。4内脂素与血清TC、LDL-C、ox LDL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脂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CHD)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排除糖尿病的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冠心病诊断标准为冠状动脉至少一支血管狭窄程度≥50%。将80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0例)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根据冠脉造影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27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80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水平。结果 ACS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血浆内脂素和MMP-9高于与稳定型心绞痛(P<0.05),三支病变组内脂素与MMP-9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单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内脂素水平与MMP-9水平显著正相关(r=-0.763,P<0.05)。结论内脂素、MMP-9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且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组37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常组36例;分别测定其血浆内脂素和脂联素,分析两者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变化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组高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常组(P<0.01)。2型糖尿病组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组低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常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内脂素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内脏脂肪厚度、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脂联素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内脂素、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结论血浆内脂素增高及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脂联素水平ACS组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CRP水平ACS组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C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下降.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CR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AC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其与CRP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脂素、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8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34例)、双支病变亚组(36例)和多支病变亚组(19例);另选41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入选人群的血浆内脂素、CRP和HCY水平;同时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TG、TC、LDL-C、HDL-C;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浆内脂素、CRP和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心病组各亚组间比较,血浆内脂素、CRP和HCY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心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与BMI、FPG、TG、LDL-C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内脂素、CRP和HCY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提示上述指标可能共同参与或介导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结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探讨血清内脂素在预测冠心病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 对入选对象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步进行心电图、外周血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Ⅰ参数检测和常规身体检查后设正常对照组(25例)和冠心病组(78例);再将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24例);同时也将78例冠心病病例分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4例)与多支病变(54例).比较组间外周血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评价两者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血清内脂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内脂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多支病变组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内脂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预测冠心病中有重要价值,它们在冠心病外周血中浓度的升高可以提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但两者无相关性;高敏C反应蛋白在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面有一定作用,但还不能以内脂素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38例(A组)、单纯2型糖尿病32例(B组)及正常对照组38例(C组),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并分析血清脂联素浓度与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RP等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1),A组脂联素又显著低于B组(P<0.01);脂联素与BMI(r=-0.50,P<0.01)、HbA1c(r=-0.56,P<0.01)、CRP(r=-0.24,P<0.05)呈负相关,与HDL呈正相关(r=0.35,P<0.01);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BMI(b=0.04,P<0.05)、HDL(b=-0.29,P<0.01)、HbA1c(b=0.03,P<0.01)、CRP(b=0.02,P<0.01)、脂联素(b=-0.32,P<0.01)。结论低脂联素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白藜芦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脂联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白藜芦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2003年8月长治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CHF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白藜芦醇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藜芦醇2 mg,2次/日;另设15例健康人作对照(正常对照组)。所有CHF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左心室舒张未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未期内径(LVD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脂联素、sICAM-1、CRP、IL-6等指标。结果:①CHF患者脂联素水平较健康人降低,sICAM、IL-6与CRP水平增加,彼此之间紧密联系。②脂联素与sICAM-1、IL-6和CRP均呈负相关(r=-0.43,-0.51,-0.47,P<0.05);CRP与sICAM-1及IL-6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r=0.63,0.53,0.54,P均<0.01)。③白藜芦醇组治疗2个月后与对正常照组比较脂联素水平提高,sICAM-1、IL-6和CRP水平降低(P<0.01),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优于常规CHF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明显升高CHF患者血清脂联素及显著降低CRP、sICAM-1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血浆和肽素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心衰组)和同期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29例(正常组),比较两组和肽素及氨基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 BNP)水平。结果心衰组血浆和肽素水平[(16.26±2.48)pmol/L]显著高于正常组[(14.08±1.86)pmol/L,P<0.001],心衰组根据其合并的基础疾病(心肌病、心房颤动、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糖尿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各个亚组与正常组相比,和肽素水平差异显著(P<0.05)。在各心功能分级之间血浆和肽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 BNP水平在各心功能分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浆和肽素可能会成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病情评估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Gal)-3及正五聚体蛋白(PTX)-3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清Gal-3、PTX-3、心肌肌钙蛋白(c 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室重构指标,对比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以及未发生心血管事件不同生存率患者的血清Gal-3、PTX-3、c Tn I、NT-pro BN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al-3、PTX-3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不同心功能患者Gal-3、PTX-3、c Tn I、NT-pro 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部分缩短(LVFS)水平整体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n 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Gal-3、PTX-3、NT-pro BNP、LVEDd、IVST水平随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升高而升高,LVEF、LVFS随心功能NYHA分级升高而降低(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al-3、PTX-3与LVEDd、IVST、NT-pro BNP呈正相关(P<0.05),与LVEF、LVFS呈负相关(P<0.05),与c Tn I无相关性(P>0.05)。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血清Gal-3、PTX-3、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生存率<2年的患者血清Gal-3、PTX-3、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率≥2年的患者(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Gal-3、PTX-3的敏感度分别为73.8%、78.6%,特异度分别为63.7%、65.9%。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al-3与PTX-3水平异常升高,随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其水平与心室重构和患者预后有关。检测患者血清Gal-3与PTX-3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对术后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血管内皮功能、炎症介质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CI术前7 d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脂联素、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脂、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术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较之同期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血清脂联素、NO、HDL-C和FMD均显著增高(P<0.05);血浆ET-1、hsCRP、TC、TG、LDL-C、CK-MB、cTnI和MACE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和增加脂联素水平来减少PCI术后的心肌损伤及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