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衰在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26例进行再同步化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3d,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右室同步性差值、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血浆脑钠肽(BNP)。结果心衰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经比较,QRS波时限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变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变宽,左右室同步性差值与手术前比相比明显减少、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高于手术前步行的距离,血浆脑钠肽(BNP)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手术后的指标与手术前的指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衰再同步化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降低心衰患者的猝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1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12例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QRS波时限缩短,心胸比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加。3例心功能无明显变化,另有1例在随访期间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心脏再同步化起搏能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联合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基础上治疗高血压合并轻度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福辛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衰,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合并轻度慢性心衰患者中,福辛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有效血压达标并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切口心外膜左心室电极置入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方法 6例心力衰竭患者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冠状窦途径失败后采用小切口心外膜置入左心室电极,同时经静脉置入右心房、右心室电极.术后随访1年,评价心功能和左心室电极参数.结果 经小切口心外膜途径,所有患者均成功将左心室电极置入到理想部位.无术中并发症,无住院期间死亡,无膈肌刺激征.术中,左心室起搏阈值为(1.2±0.5)V;术后12个月,左心室起搏阈值为(1.1±0.4)V.12个月随访时,6 min步行[(327±77)m比(267±68)m,P=0.001]明显增加,纽约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26.1±6.0)%比(38.2±4.7)%,P:0.004],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少[(72.2±6.8)mnl比(84.1±7.2)mm,P=0.001].结论 小切口心外膜置入左心室电极安全、有效,可以作为经冠状窦途径置人失败患者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5.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对左、右心室收缩或舒张不同步的患者,通过植入右心室及左心室电极达到同时起搏左、右心室,恢复心室同步收缩或舒张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心室失同步的患者,CRT可以改善左室的整体功能.有研究证实CRT可以降低心衰伴心室不同步患者的住院率及病死率[1,2].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脉冲起搏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例心功能NYHAⅢ~Ⅳ级、起搏前心电图QRS平均时限≥140ms患者,植入CRT起搏器。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CRT起搏器植入前和术后1年后左心功能变化。结果:植入CRT起搏器后,NYHA分级、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舒张充盈增加,心电图QRS时限缩短。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7月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病人41例,比较病人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期末期容积、每博输出量等左心功能超声指标,术后6个月病人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结果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收缩期末期容积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及每搏输出量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5)。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指导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2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患者行CRT治疗,其中2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同时行房室结消融术。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对AV和VV间期进行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返流量(MRA)及心脏同步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心功能均得到改善,6min步行距离增加,LVEF增加,LVEDD缩小,MRA减少,心脏同步化指标得到改善。结论在超声指导下对AV、VV间期进行优化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改善心功能和逆转左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5%,伴QRS波时限≥130ms。随访1~36个月,观察和分析术前、术后相关参数的基准水平及参数基准水平的变量。结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1~3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二尖瓣返流、QRS波时限减少,NYHA分级提高到Ⅰ~Ⅱ级,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结论对于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或Ⅳ级伴有室内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能逆转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心室同步化重建起搏对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充血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2例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心衰 ,合并左束支阻滞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观察术中、术后 3个月、6个月左室电极的起搏参数 ,以及术前、术后 3个月的 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 (L VDD)、二尖瓣反流量、最大氧摄取量 (VO2 max)与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随访 3~ 2 0个月 ,患者左室电极的起搏阈值、阻抗及感知各参数值稳定 ,起搏功能良好。与术前相比 ,术后 3个月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 (P <0 .0 5 )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改善。随访期间猝死 1例 ,接受心脏移植 1例。结论 心室同步化重建是治疗室间传导异常充血性心衰的有效新方法。三腔起搏器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心衰症状。左室电极植入成功率高 ,性能稳定 ,安全可靠。三腔双心室同步房室顺序起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 (ICD)不仅可治疗心衰 ,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室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衰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超声心电图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左室舒张期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镜心外膜电极技术完成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同步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10例心肌病心衰患者经心电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明确诊断心衰伴心脏不同步运动。患者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放射线引导下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右房和右室心内膜电极。然后利用微创胸腔镜和心外膜电极技术,在术中组织多普勒食管监测下测试左室侧壁不同位置,寻找同步化效果最理想的位置,并使用无损伤缝线固定左室心外膜电极。围术期监测心脏结构、功能和同步化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电极放置顺利,一般心外膜电极尝试贴附3~4次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位置均在左室的侧后面。右房和右室电极起搏阈值为0.5~0.8V,左室心外膜电极阈值为0.5~1.5V,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除1例发生肺炎外,无膈肌刺激、电极脱位等并发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顺利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左室最大收缩延迟时间缩短,左室不同步指数降低,心室间机械延迟。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室舒张末径降低(P均0.05)。结论应用微创胸腔镜心外膜电极技术完成心衰同步化治疗安全可行,可获得良好的同步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化右心室起搏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5例扩张性心脏病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心力衰竭病史(4.1±09)年,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1.5%±11%,平均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63.2±16.5)mm,QRS宽度:(143±32)ms。所有患者均符合(CRT)植入Ⅰ类适应证。左心室起搏导线根据心脏静脉分布尽可能置于心源性休克(CS)左心室侧枝或后侧枝,右心室起搏导线置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术后观察起搏QRS波图形,LVEF变化及随访观察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心脏分级(NYHA)心功能,生活质量及心脏重塑变化。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CRT,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机制及目前存在问题.方法 选择43例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三腔起搏器治疗,其中4例患者安装双心室同步房室顺序起搏自动复律除颤器,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QRS波时限、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右室同步性差值、B型脑钠肽水平及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随访3~6个月,1例患者发生猝死,其余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能显著改善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衰病人使用心脏同步化治疗手段的临床价值,为心衰患者治疗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实验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2018年1-12月心衰患者共计44例,使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患者22例。实验1组患者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2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增加再同步化治疗法(CR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与心功能指标数据,通常包括QRS时限、左心室射血(LVEF)与步行实验等。结果实验1组QRS波时限、LVEDD与YNHA数据更高,而LVEF与六分钟步行实验2组数据相比实验1组更低,可见,实验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性功能指标更佳,两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患有心理衰竭患者增加心脏同步化治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增加治疗和预后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和除颤器(CRT-D)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关于心衰患者植入CRT-D后长期随访的数据还较少。笔者观察植入CRT-D超过5年患者的随访情况,重点在装置相关的事件。方法:前瞻性入选219例登记的CRT-D患者,有49例(22%)植入超过5年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基线特征,观察装置相关参数(电池寿命、电极问题,隔神经刺激,感染,起搏阈值)。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情况,死亡率,左室射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扩张性心肌病严重心衰的患者,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逆转左心室重塑、改善1年生存率。本文观察逆转左室重塑是否改善长期预后,逆转重塑的程度与临床的关系。方法与结果:141例接受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衰患者,平均年龄(64±11)岁,73%为男性,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35、体表心电图QRS时限≥120 ms、窦性心律的心衰患者26例,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后,以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模式治疗7天,以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第7天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QRS波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N末端脑钠肽为疗效评价指标,观察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衰的短期疗效.结果: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治疗术后第7天较术前比较,6分钟步行距离由术前的( 279±46)m提高至(312±37)m;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的(28±7)下降至(22±5);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由术前的(167±22)ms缩短至(132±8)ms;左心室射血分数由术前的(0.29±0.07)提高至(0.33±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术前的(75±8)mm减小至(69±7)mm;左心室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由术前的(105±29)ms下降至(62±8)ms;N末端脑钠肽由术前的(3 086±1 265)pg/ml下降至(1 976±760)pg/ml;患者的各疗效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慢性心衰患者右心房、左心室起搏的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升级为双心室起搏后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改善情况。方法 14例安装双腔起搏器后出现或加重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的老年患者,在原有右心室起搏的基础上升级为双心室起搏,追踪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同时测量升级前及升级后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QRS波时限、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等。结果与升级前比较,患者升级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明显升高,心功能分级、QRS波时限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心室起搏升级为双心室起搏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绍兴第二医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行右心房加CRT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植入右心房、右心室和冠状静脉左心室分支电极导线,行房室顺序CRT;3例心房颤动患者植入右心室和冠状静脉左心室分支电极导线。所有患者均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剂量(62.45±18.25)mg。术后4周、12周跟踪随访患者,观察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二尖瓣反流。结果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导线感知和起搏参数均符合起搏要求,随访中亦未发现导线移位和功能障碍。起搏后QRS间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6±18)ms vs.(156±23)ms,P<0.05]。术后随访4周心功能分级提高到Ⅱ~Ⅲ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2.5±17.6)mm,射血分数40%±13%,二尖瓣中度反流,6 min步行距离(486±189)m;12周时随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6.5±12.4)mm,射血分数46%±17%,二尖瓣轻中度反流,6 min步行距离(565±139)m。结论CRT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可以缓解老年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减轻二尖瓣反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