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患者对急诊就诊流程的满意度,分析该流程的不足,优化急诊就诊流程。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诊就诊流程满意度调查表对急诊就诊的1 425例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导诊台、建卡挂号处、分诊台、候诊区、抽血处、输液室设施标识满意率均在70.00%以上;导诊、建卡挂号、分诊等流程等候时间满意率均在70.00%以上;而候诊及使用平车等候时间满意率仅56.56%和57.60%;80.00%以上患者在导诊、建卡挂号、分诊、抽血、输液流程等候时间5min,而27.68%患者候诊时间10min。就诊最不便的流程包括候诊、平车使用、抽血及输液4方面。结论急诊科亟需改善抽血处、候诊区、输液室的设施标识,缩短候诊及平车使用流程的等候时间,大力改进急诊就诊流程不便之处,持续优化急诊就诊流程,以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疼痛是患者就医时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就医过程中,很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医务人员能解决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各种疼痛和不适.在此背景下,无痛医院应运而生.无痛医院就是要让患者在没有痛苦和恐惧的环境下就诊、检查及治疗,使就医成为一个无痛和舒适的过程,是医院提供给患者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建设无痛医院,既要对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又要免除那些不是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疼痛以及焦虑、紧张、恐惧等不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方便门诊肿瘤患者快捷精准就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法 引入光学字符识别、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建立肿瘤专科分诊网络平台,于2020年9月开始用于肿瘤专科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统计2021年应用实况及患者(调查230例)满意度。结果 2021年使用网络平台预约就诊1 140例,分诊预约准确率为95.00%;患者预约满意度得分为8.52±1.85。结论 人工智能肿瘤专科分诊网络平台用于门诊,有利于肿瘤患者精准预约,改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4.
疼痛是患者就医时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就医过程中,很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医务人员能解决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各种疼痛和不适.在此背景下,无痛医院应运而生.无痛医院就是要让患者在没有痛苦和恐惧的环境下就诊、检查及治疗,使就医成为一个无痛和舒适的过程,是医院提供给患者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建设无痛医院,既要对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又要免除那些不是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疼痛以及焦虑、紧张、恐惧等不适.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疗信息的迅速发展,多数医院已实行持卡就医,即每例患者就医前先办理射频卡.就诊完毕,根据患者意愿,一部分卡将退还医院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10):I0004-I0004
明年年底,您到医院看病就必须先办张类似身份证一样的实名卡才能挂号。日前,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议案办理三年目标实现情况时透露,北京将实行实名制就诊卡,就诊挂号实现“对号入座”,届时,号贩子将没有可乘之机。就诊卡记载了患者身份、就诊记录等信息,挂号时实现对号入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门诊就诊一卡通的应用与管理方法.方法 在建立门诊医生站的基础上,由计算机中心与银联合作,建立门诊患者就诊一卡通系统,具有建卡、挂号(包括预约取号)、充值、支付、查询、打印报告等功能.同时,合理布局,科学筹划,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广泛宣传、加强培训,设立试点,启动志愿者服务,加强科室间沟通等管理制度.结果 实施1年后,门诊量、患者满意度及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建立门诊患者就诊一卡通,可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加快就诊速度,有效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缩短门诊患者候诊的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口腔科门诊实施分时预约就诊服务,包括周密计划、广泛宣传,制定流程和制度并实施。结果门诊分时预约服务1年后,患者挂号和候诊时间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护理质量指标提升。结论门诊分时预约就诊,可节省患者候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资源利用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减少急诊患者繁琐的就医程序,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效率.方法 在评估入院流程现状基础上重组骨科医院急症患者就诊流程.结果 重组后护士工作内容减少,诊疗环节简洁,患者或家属到达接诊室耗时显著减少(P<0.01).结论 从患者方便、满意的角度考虑设计入院流程,能节省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疝和腹壁外科患者就医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医院高质量的门诊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2份,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目的、来本院就诊原因、下一步诊疗是否选择本医院及对待互联网医疗的态度等。 结果患者选择本医院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为医疗技术、就诊路程和专科影响力三个方面;前来就诊患者中有87.26%的患者会选择在本医院接受下一步诊疗;18.63%的患者为复诊或单纯来医院开药;在互联网就医选择上,患者年龄和教育程度是影响患者是否选择的主要因素,30岁以下和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更容易使用互联网医疗。 结论加大医院医联体建设,将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于疑难疝疾病患者;持续改善患者服务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重视医师专业特长培养,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扩大互联网医疗的诊疗项目和服务内容,加快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疗信息的迅速发展,多数医院已实行持卡就医,即每例患者就医前先办理射频卡。就诊完毕,根据患者意愿,一部分卡将退还医院重复使用。我院对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卡随机抽样105张作细菌培养监测,其细菌总数均〉10cfu/m^2,根据《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相关规定,细菌菌落计数严重超标,易引起交叉感染。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有射频卡消毒方法的报道。对此,我院在不破坏射频卡磁性基础上自创了乙醇浸泡消毒法,细菌培养监测合格率100%,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强眼科门诊患者就诊相关环节的护理风险管理,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建立门诊护理风险控制小组,改变患者治疗体位,加强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使用门诊预约系统,有计划地安排住院患者到门诊进行各项检查,开通门诊"绿色通道"等改进措施,确保患者就医安全,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结果 2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院联合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宜昌市城区7个社区中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教育组由综合医院联合社区医院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由综合医院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施1年后使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就医行为.结果 研究结束时联合教育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教育组患者年人均综合医院就诊次数和年人均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而年人均社区医院就诊次数和年人均自行购药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医院联合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优化患者的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14.
余媛 《护理学杂志》2012,27(3):15-16
目的探讨分诊分片管理模式在内科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传统门诊分诊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实施分片管理,即调整岗位和职责、完善服务设施、全面落实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分诊分片管理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及环境卫生各项护理指标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分诊分片管理模式适合内科门诊工作特点,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就医指导护理,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就诊秩序,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诊分片管理模式在内科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传统门诊分诊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实施分片管理,即调整岗位和职责、完善服务设施、全面落实健康教育.结果 实施分诊分片管理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及环境卫生各项护理指标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分诊分片管理模式适合内科门诊工作特点,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就医指导护理,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就诊秩序,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基于出院评估单的医院-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延续护理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2019年1~5月心内科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评估、出院指导和随访;2019年6~10月心内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处置基础上,出院前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根据出院评估单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准备度、家庭自我管理、复诊、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非计划就医和再入院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准备度得分、家庭自我管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复诊情况高于对照组,而非计划就医和再入院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出院评估单的医院-社区-家庭三方联动延续护理的实施,可加强医院-社区-家庭三方的互联互通,完善冠心病患者的院外管理,改善患者预后,减少非计划就医和再入院,并提高患者的基层就诊率,促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联合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宜昌市城区7个社区中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教育组由综合医院联合社区医院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由综合医院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施1年后使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就医行为。结果研究结束时联合教育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教育组患者年人均综合医院就诊次数和年人均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而年人均社区医院就诊次数和年人均自行购药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医院联合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优化患者的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18.
我院地处鄂西北山区,是一家拥有1300张病床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周边相邻6个县市,人口300万。各县市交通不便,人们就医信息不通,有时患者赶到医院,经常会碰到专家无门诊或者当天专家号已挂完的现象。为方便患者,我科设计制作了专家预约卡,经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制作及使用方法:专家预约卡大小、材料如名片,正面公布专家预约电话及拨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00~15:30),背面列出各科专家姓名及门诊时间供患者选择。使用:将名片向周边县市发放。在承诺时间内由专人负责接听电话,并记录患者姓名、联系电话及预约就诊时间,与被约专家联系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患者的就医流向、选择就诊医院的影响因素及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开展慢性伤口医疗协作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专科联盟内1所牵头医院及6所基层医院的800例慢性伤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9.5%的患者首选三级医院就诊,60.5%选择基层医院;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地、病程、自理能力的患者,其选择就诊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选择三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高、有专业的伤口治疗师和伤口产品,选择基层医院的主要原因是医保报销比例高、就近方便。90.3%的慢性伤口患者对基层医院有卫生服务需求。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对就医医院的选择不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较高。牵头医院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帮扶基层医院,促其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口腔医院患者就诊的相关因素.了解消毒隔离的地位在影响因素中的变化及患者对其认知情况。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医疗技术、消毒隔离以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影响患者就诊的3大因素(分别占24.6%、20.6%、17.4%);患者时消毒隔离的概念认知不足(占77.0%)。结论 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院应该持续关注的问题;口腔科的消毒隔离在患者就诊影响因素的排序中较前,提示加强口腔科消毒隔离工作是提升医疗质量、吸引患者就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