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96例318只眼术后晶体前膜形成的观察及处理,分析晶体前膜形成原因及处理有效方法。方法 观察296例318只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给以散瞳、应用激素及r—tpA等药物治疗。结果 发现外伤性、先天性、并发性(青光眼术后及同时患青光眼、糖尿病、葡萄膜炎等疾病)白内障,术后前膜形成发生率高,经保守治疗后多好转,必要时行激光或手术治疗,其中以r—tpA前房内注射效果明显。结论 人工晶体前膜形成是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以外伤性、先天性、并发性(青光眼术后及同时患青光跟、糖尿病、葡萄膜炎等疾病)白内障为高,除病人的自身条件外,还与术者水平及手术因素有关,通过适时、恰当治疗,均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膜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53例339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观察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形成.结果前膜形成17例22眼,发生率为6.5%.结论人工晶体前膜的发生率及形成时间与白内障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白内障手术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67例,术中同期(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2例,后房型人工晶体18例,术后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7例,术后随访1-3年,结果,术后最佳视力达0.5以上38例,其中I期前房型人工晶体5例(占22.7%),后房型人工晶体15例(占83.3%),术后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8例(占66.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95.5%(21/22),后房型人工晶体33.3%(6/18),术后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8.5%(5/17),认为对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尽量采用同期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安全有效,若无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尽量采用II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手术方法简洁,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对62例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随记3-3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0.5才占51.6%,〉1.0者占20.9%,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及前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进行了探讨,认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处理好术并发症,选择合适的晶体,可以减轻术后并发症,使病人恢复更好视力  相似文献   

5.
汪迎  李辉  陈霞琳  朱文华 《华夏医学》2002,15(2):182-183
目的:了解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调查27眼AC-IOL植入术后并发症,随访期为2月至2年,手术对象为老年性,外伤性白内障及无晶体眼,手术方式为白内障摘除结合前段玻璃体切除与虹膜根部切除联合AC-IOL植入,结果:术后人工晶体前纤膜形成发生率为11.11%,前房积血发生率为14.81%,继发青光眼发生率为7.41%,结论:新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难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安全有效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后囊破裂的人工晶体植入方法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的处理及后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的方法。方法:对12例老年性白内障,2例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导致后囊破裂者,采用烛泪式注粘弹剂压住裂口卷边,使裂口闭合或缩小,14例外伤性白内障外伤导致后囊破裂者则以压路机样推注粘弹剂,使前膨之玻璃体及前表面机化膜后退复位,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28例后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全部成功,并随访3月-18个月,人工晶体位置固定良好,视力大于等于0=5者21例*75%),0.1-0.4者7例(25%),结论:对后囊破裂8毫米以内或伴有晶体悬韧带断离<1个象限者均可不作缝线固定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并能获得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周坚强  王毅等 《嘉兴医学》2001,17(4):226-228
目的:讨论对16例(1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行二次撕囊术(Secondary capsulorhexis)的方法 作用。方法;对6例因皮质膨胀或液化眼行计划性的二次撕囊(二阶段连续曲线撕囊术,Two-stage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3例因囊口过小难于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体,3例因超声乳化白内障除时前囊膜切迹破裂,4例因撕囊口偏中心为防止囊膜收缩综合征发生以及遮盖孔区而行二次撕囊。结果:二次撕囊术后完成前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14眼,16只眼均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体。结论二次撕囊术可使因晶体皮质膨胀或液化白内障眼易于完成丧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避免白内障术中前囊膜切迹破裂进一步放射状撕裂,维持完整曲线形撕囊口边缘,防止发生人工晶体植入后光学部偏中心,囊襻异位;使过小撕囊口易于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体;减少或避免过小前囊膜撕囊口或明显偏中心撕囊口发生囊膜收缩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小儿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刘素坤(锦州市中心医院)儿童期白内障及弱视已成为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早期手术及植入人工晶体是儿童术后复明的关键。一个成功的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除与术者的手术技巧,患者的眼部及全身条件有关外,还取决于手术前、中...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行人工晶体植入的探讨附属医院眼科周亮,马科,汪东升关键词白内障;青光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目前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药物又不能使其眼压降低时,能否做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问...  相似文献   

10.
葡萄膜炎常并发白内障,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广泛开展,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已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症。但是葡萄膜炎反复发作导致虹膜后粘连及瞳孔膜闭,在小瞳孔下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02年1月一2006年12月共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12例(12眼)均行白内障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两种人工晶体植入的安全性研究方法对60例(60眼)白内障患者因不同原因造成后囊破裂而分别植入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ACL)及后房型悬吊式人工晶体(PCL)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总结。结果ACL组中视力0.5以上,占52.6%:PCL组中视力0.5以上,占50.1%,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只要技术娴熟,植入两种人工晶体均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林洪文  余析儒 《广东医学》2000,21(2):154-155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除部分因外伤致前囊膜严重破损无法撕囊外,其余全部采用连续弧形撕囊术和囊袋内植入全PMMA一体式人工晶体。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至2a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只要方法得到当和掌握好手术技巧,2岁以上儿童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对62例(62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随访3~3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516%,≥10者占209%。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及前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进行了探讨。认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处理好术中并发症,选择合适的晶体,可以减轻术后并发症,使病人恢复更好视力。  相似文献   

14.
朱骥  王元贵 《安徽医学》1993,14(3):31-32
<正> 自1949年Ridley首次植入人工晶体以来,现在世界各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从开展此手术以来,已成功植入46例(46只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仅就植入不成功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术前计划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的17例老年性成熟期白内障病人,术中15例发生后囊破损而放弃植入人工晶体,2例因术中眼压控制不理想。后囊膜前膨,前房不能形成,造成手术困难,放弃植入。  相似文献   

15.
曹征  陈硕 《医学文选》2002,21(2):160-161
目的 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外伤性白内障因后囊破裂不能按常规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而行后房型人工晶状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 术后23例人工晶体位置正常,2例人工晶体轻度倾斜;5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经散瞳、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逐渐吸收,术后视力达0.2-0.6。结论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因后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巩膜缝线固定术,对10例(10眼)白内障囊内术后或白内障囊外伴后囊破损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获得较好视力,这表明白内障术后矫正视力较好者均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7.
分析25例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11例获随访,结果显示,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时机与年龄,角膜创口,晶状体损伤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手术以2周内为宜。手术效果因外伤性白内障的特殊性,低视力发生率较高,角膜混浊,人工晶体前膜后囊混浊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黄明汉梁式森谭少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南宁530021)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常规方法[1]。并且此种手术方法使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患者能迅速恢复视力。我们通过多年来对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晶体囊张力环(Capse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晶体半脱位的囊袋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1~2007年间10例晶状体半脱住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晶体囊张力环,然后常规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9例术后人工晶体位置良好,无偏住。1例明显偏位。矫正视力术后2周〉0.8者2眼,0.5~0.8者5眼,0.1~0.4者2眼。并发症1眼高眼压,2例玻璃体脱出。1例人工晶体取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结论晶状体囊张力环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新型辅助工具,它在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塞米松联合散瞳治疗人工晶体前膜形成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工晶体植入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一种安全、疗效显著的手术方法,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形成是手术的早期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从1994年以来,我们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8例有人工晶体前膜形成者,应用地塞米松联合散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男6例,女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3岁。右5眼,左3眼;老年性白内障6例,外伤性白内障2例。前膜形成时间最短术后第1天,最长为5天。 1.2人工晶体前膜分级:前膜形成程度按0—4级分级法。0级:人工晶体表面无膜形成,Ⅰ级:前膜占据瞳孔区1/4面积,Ⅱ级:前膜占据瞳孔区1/2面积,Ⅲ级:前膜占据瞳孔区3/4面积,Ⅳ级:前膜复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