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浮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干骨折)5例,ⅡC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髁骨折)2例。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分别闭合复位股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单个切口平均长度、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数据。随访拍摄患者下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87.2 min,单个切口长度平均为2.8 cm,失血量平均为471 mL,透视次数平均为37次。所有患者术后X线均显示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关节面平整。7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末次随访时患者HSS评分结果显示:优6例,良1例。结论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可分别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侧骨折及胫骨侧骨折,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置入双钢板治疗后内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评估复位质量及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收治的后内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37~73岁,平均56.71岁。均采取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置入双钢板治疗术后给予X线及三维CT再次评估复位情况。同时随访评估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1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1例切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切口愈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优14例,良3例。 结论应用双反牵引、微创技术植入钢板及双钢板raft技术固定治疗后内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术中快速复位,软组织并发症少,可避免骨折塌陷,畸形愈合优点。这种方法是治疗后内侧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张氏牵引复位器顺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应用顺势牵引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例(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3±14)岁。根据Schatzker分型,包括Ⅱ型4例,Ⅳ型1例,Ⅴ型2例,Ⅵ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张氏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胫骨平台骨折;对于合并关节面塌陷患者,应用经皮顶压技术复位塌陷骨折;应用带易断槽加压螺栓纠正平台宽度。骨折复位后采用经皮微创置入接骨板固定。采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数据。术后随访行影像学检查,末次随访根据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估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8个月,平均(6.6±0.7)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110°~140°,平均(124.5±9.8)°。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良率达100%。膝关节HSS评分81~96分,平均(86.3±5.1)分。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顺势牵引复位技术实现了各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最大限度减少了软组织的损伤,可有效保护其生物学活性及生理特性,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干骨折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均闭合复位顺行置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术后复位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术后均愈合良好,无主钉或锁钉断裂,无肢体短缩、功能障碍、感染。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自行研制一种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髓内、外复位器,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外复位器械由髓内复位器及髓外复位器组成。自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共11例患者使用我们自行设计的髓内、外复位器械结合骨科手术牵引床下行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固定,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髋、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结果 11例病例均成功使用髓内外复位器械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功能获得了良好的恢复,术后平均7个月均恢复原来的工作水平,髋、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髓内、外复位器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学习曲线短,对患者创伤小,充分发挥了微创治疗股骨骨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3 a,骨折愈合时间2.5~8.6个月,骨折愈合率94.59%(35/37),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48%(31/37)。随访期内未发生髋内翻、钉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能提高骨折愈合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颈干角正常,无下肢短缩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6例,良2例。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以及患肢可早期负重下地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应用PFNA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4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效果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25.80 min。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X片检查显示,骨折处对线良好。均获随访10~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17周。按髋关节功能Haeeis评分标准,本组优良率97.92%(141/144),随访期间未发生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切割等并发症。结论 PFNA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内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PFNA微创内固定术治疗63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术前住院时间0.5~7 d;手术时间35~90 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骨折愈合时间10~24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2个月。无髋内翻畸形、螺旋刀片切割或退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根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评定:优49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5.2%。结论闭合复位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前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对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01—2017-01间收治的4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实施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28±0.62)周。术后随访3~18个月,6个月时依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3.75%(45/48)。随访期间未发生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神经血管损伤、肘外翻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关节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顺势反向牵引复位微创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32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组(传统组)15例;顺势反向牵引复位经皮固定组(微创组)17例。均采用股骨外侧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位时间、透视次数、术后一周膝关节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为(170±27)ml,手术时间为(76±7)min,复位时间为(14.4±2.7)min,透视次数为(7.9±1.6)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均优于传统组[(377±92)ml、(84±11)min、(25.2±4.6)min、(13.2±3.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 w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顺势反向牵引复位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复位时间短、透视次数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顺势牵引复位技术是否能为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提供更好的牵引复位、提高手术效率并减少手术创伤。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6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法随机分为顺势牵引复位组和牵引床复位组,各30例。顺势牵引复位组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牵引复位,牵引床复位组使用牵引床辅助复位。观察指标包括:股骨正侧位X线片、VAS评分、SF-36评分、手术时间(麻醉完成至牵引拆除)、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失血量、复位切口长度、股骨畸形程度。 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顺势牵引复位组均实现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牵引床复位组26例实现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4例因无法复位延长切口纳入切开病例,顺势牵引复位组无切开,复位困难发生率低于牵引床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顺势牵引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121±22)min]少于牵引床复位组[(147±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6,P<0.001)。顺势牵引复位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20±50)ml]少于牵引床复位组[(410±55)ml,t=6.632,P<0.001],围手术期失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3±115)ml,(474±100)ml,t=1.833,P=0.073]。 结论双反牵引复位技术能提供符合下肢力线的牵引方向,准确的牵引调整更方便复位和纠正旋转成角畸形,足够的牵引强度显著提高了复位效率与复位精确程度,减少术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是值得推广的术中牵引复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崔岩  雷钧  王国庆  杨军  梁水彬 《中国骨伤》2023,36(3):268-270
目的:探讨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器辅助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A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远端MüllerA型骨折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9~58(41.23±7.0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7(3.41±1.71) d。按Müller分型:A1型4例,A2型10例,A3型8例。术后膝关节功能采用Schatzker-Lambert股骨远端骨折标准评价。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发生。22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18(14.50±2.02)个月。术后愈合时间3~6(4.64±1.14)个月。根据Schatzker-Lambert股骨远端骨折标准评定:优12例,良6例,中4例。结论: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 A型骨折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装置结合钢针撬拨闭合复位,骨膜外置入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应用双反牵引、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Schatzker分型为Ⅴ型、Ⅵ型的胫骨平台骨折23例,术中应用双反牵引装置,在膝关节周围韧带及关节囊的自身张力牵引下,结合钢针撬拨闭合复位,骨膜外置入双钢板固定,术后根据Rasmussen影像学评价标准进行评分,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9±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平均(125±9)°,伸直平均(2.7±2.1)°。所有患肢均恢复正常力线,患膝稳定。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18例,良5例,优良率100%;HSS评分平均为(86±8)分,其中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5.7%。 结论双反牵引装置可以提供有效牵引力,并能维持断端,给术者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皮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单纯桡骨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单纯桡骨茎突骨折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两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22例均获得8~16周的随访,平均12周。临床骨性愈合时间为4~7周,平均5.2周。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占72.7%;良5例,占22.7%;一般1例,占4.5%。优良率为95%。结论经皮闭合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茎突骨折的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MIPO)技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骨盆骨折患者行复位后采用MIPO技术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患者术后骨折复位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36个月。手术时间96~190 min,术中出血量160~380 ml。患者术中均未发生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未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肺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例术后6 d伤口发生脂肪液化,加强换药后一期愈合。术后1周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19例。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21例,良13例,可1例,优良率97.14%。结论应用MIPO技术治疗骨盆骨折安全有效,通过间接复位减少了对骨折部位骨膜血供的影响,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钢丝捆扎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微创关节镜技术复位,克氏针钻孔后经套管法置入一道或两道钢丝捆扎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20例,纳入标准为新鲜骨折,排除陈旧性骨折及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Ⅱ型以上),男12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38.1±2.6)岁,交通伤14例,运动伤4例,砸伤2例。依据Meyers & Mckeever和Zaricznyj分型标准,Ⅱ型6例,ⅢA型10例,ⅢB型2例,Ⅳ型2例。 结果20例病人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6月,平均(15.5±2.1)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得分为82~96分,平均(91±7)分。 结论关节镜下用钢丝捆扎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免除了二次关节镜取手术,是一种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 on extremity fractures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June 2005 to March 2008, 40 children with extremity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 in whom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occurred in 26 cases, tibiofibular fractures in 8 cases, radial capitular fractures in 4 cases, ulnoradial fractures in 2 case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closed reduction and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Results: All the fractures gained satisfactory reduction and healing. The average duration needed for fracturehealing was 1-2 months. Postoperative follow-up confirmed a sound functional recovery.
Conclusions: The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and effective surgical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extremity fractures in children. It allows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s after operation and secures a satisfactory bone un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