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结果:5、6、7、8、9月5个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多糖含量分别为:3.14%、3.82%、5.36%、6.07%、4.59%.结论: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多糖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以8月采收的半枝莲中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杜仲叶中杜仲醇含量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杜仲叶中杜仲醇含量在不同季节的动态变化,为确定杜仲叶的最佳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同一种植区域,不同采收期的杜仲叶中杜仲醇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显著水平上,不同采收期杜仲叶中杜仲醇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杜仲叶中杜仲醇的含量在9月中旬最高(1.450%),5月最低(0.173%),以杜仲醇为指标的杜仲叶最佳采收期应为9月中旬前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广西不同采收期喜树果中喜树碱成分的动态积累情况,确定喜树果药材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广西部分地区同一植株不同采收期喜树果中喜树碱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Dikma Diamonsil(钻石)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5∶45),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4nm。结果:测得喜树碱在0.112~0.672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16%,RSD=2.91%(n=6)。不同采收期喜树果中喜树碱含量在0.065%~0.21%之间。结论:广西不同采收期喜树果中喜树碱成分的动态积累有一定差异,广西产喜树果最佳采收期应为每年的8,9月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剪刀股和桃叶鸦葱地上部分在不同采收期黄酮及多糖含量的动态累积,为适时采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得出超声辅助提取黄酮及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剪刀股和桃叶鸦葱地上部分不同采收期的黄酮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剪刀股和桃叶鸦葱地上部分不同采收期的多糖含量。【结果】剪刀股地上部分黄酮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为120 W,提取温度为60℃,液料比为30∶1,提取时间为45 min,溶剂为80%;桃叶鸦葱地上部分黄酮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为120 W,提取温度为80℃,液料比为30∶1,提取时间为60 min,溶剂为70%。剪刀股和桃叶鸦葱地上部分多糖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为120 W,提取温度为80℃,液料比为30∶1,提取150min。随着采收期的延后,2种植物中总黄酮及总多糖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其中7月10日采收和8月10日采收的剪刀股和桃叶鸦葱地上部分中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均较高。【结论】用于剪刀股和桃叶鸦葱黄酮、多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7月到8月应为剪刀股和桃叶鸦葱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唇香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唇香草多糖含量在不同采收期的动态变化。方法在对料液比、浸提温度以及浸提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唇香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最佳提取工艺对不同采收时期的唇香草进行多糖提取,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的唇香草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唇香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1∶40,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4 h,其含量在幼苗期最高。结论唇香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可用于规模化生产;不同生长期唇香草多糖的变化可为唇香草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金樱子不同采收期多糖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考察贵阳近郊不同采收期金樱子中多糖的含量变化,以确定最佳采收时间。方法:硫酸一苯酚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测定波长491nm。结果:时间相同而产地不同,金樱子中多糖的含量不同。金樱子多糖的含量,惠水11月份最高,花溪高坡12月份最高,而惠水11月含量大于花溪高坡12月含量。结论:花溪高坡和惠水采收期同为当年10月至第二年1月,而最佳采收时期分别为花溪高坡12月,惠水11月。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域和采收期宁夏枸杞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宁夏不同地域、不同采收期枸杞多糖的含量。方法对宁夏中宁、黑城、七营夏秋两季枸杞,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多糖的含量。结果夏果较秋果枸杞多糖含量高,黑城夏果中多糖含量为10.08%,中宁夏果中多糖含量为13.57%,固原七营夏果中多糖含量为最高,达到14.40%。结论宁夏枸杞中多糖含量均值高于10%,并且固原七营枸杞夏果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云南不同地区回心草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回心草冻干粉的最佳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多糖的含量测定,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最佳水提工艺为煎煮2次,一煎30 min,加水24倍,二煎25 min,加水22倍。葡萄糖在0.01~0.05 mg/mL范围内与其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4.29x+0.2097(R2=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8%,15批回心草水煎液中的多糖含量范围在15.75%~65.96%。结论 该提取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精确度高,可用于回心草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栽培玉竹以及野生玉竹进行了玉竹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应用分光光度法。结果 :以湖南玉竹基地新邵 3年生 10月上旬产的玉竹多糖含量最高 ,达 8 0 5 % ;其野生品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结论 :3年生 10月上旬为栽培玉竹的最佳采收时间。  相似文献   

10.
冬凌草不同采收期迷迭香酸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冬凌草最佳采收期。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冬凌草中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的含量进行测定。HPLC条件 :ShimpackCLC -ODS柱 (6 .0mm× 15 0mm) ,流动相 :甲醇 - 0 .5 %磷酸水溶液 (5 0 :5 0 ) ,流速 0 .8ml/min ,柱温 30℃ ,检测波长 :335nm ,回归方程为 :y =4 895 84 8.4 2x +36 75 1.5 7,r =0 .9996 ,线性范围 0 .11~ 0 .5 6 μg ,平均回收率 98.5 6 % (RSD =2 .16 % ,n =5 )。测定结果 :6月初采收的冬凌草茎叶中迷迭香酸的含量较高。结论 :6月初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植株初长成 ,枝叶茂盛 ,产量高 ,是比较好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太空莲叶中荷叶碱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太空莲叶不同生长期和采收期荷叶碱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0μm),乙腈-水-三乙胺-乙酸(27∶70.6∶1.6∶0.78),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荷叶碱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0.01-0.2 mg/mL。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采收期荷叶中荷叶碱含量差异明显,8月初的初生嫩叶荷叶碱含量最高。结论不同采收期的近成熟叶荷叶碱含量普遍大于成熟叶,8月至9月的近成熟叶荷叶碱含量高于其他时间段的近成熟叶,因此综合考虑建议最佳采集时间为8月至9月,实验结果为荷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时期及不同品种枣叶中几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确定枣叶的最佳采收期。方法:总黄酮、总酚酸、总多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花青素的含量采用p H示差法测定。结果:5种抗氧化活性物质种间含量变化呈现出大体相似的趋势,但不同采收期的含量变化并不一致。结论:若从总黄酮、总酚酸、总多糖含量方面考虑,枣叶于10月份采收最佳;若从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方面考虑,则7月份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苍术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北苍术粉末中提取水溶性多糖,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北苍术水溶性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北苍术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结果:多糖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3.06x-0.0324,(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3.1%(n=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86nm处测定北苍术水溶性多糖的含量为4.56%。各因素对北苍术多糖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为每次3h,提取次数3次。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北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简单,提取率高,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好、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猪牙皂中刺囊酸的含量变化,为确定猪牙皂药材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9月至12月采集湖北随州猪牙皂共10批,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C18柱(25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36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体积比72 28(磷酸调pH3.2),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5 nm。结果不同采收期猪牙皂药材中刺囊酸含量差异显著。10个批次猪牙皂中刺囊酸的含量分别为0.158%、0.164%、0.179%、0.204%、0.200%、0.201%、0.186%、0.183%、0.177%、0.168%(质量分数g.g-1)。其中10月中旬的含量最高达0.204%。结论猪牙皂的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承德地区不同采收期山里红叶中牡荆素-4″-O-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四氢呋喃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牡荆素-4″-O-葡萄糖苷的线性范围是0.001-0.16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2.8%);5-10月承德不同产地山里红叶中牡荆素-4″-O-葡萄糖苷的含量均值分别为滦平县3.00mg/g,双桥区4.00mg/g,承德县2.84mg/g。结论:承德地区山里红叶中牡荆素-4″-O-葡萄糖苷的含量在8月份达到最高,为最佳采收期,以承德市双桥区产的山里红叶含量最高,为最佳产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金丝桃苷为含量测定指标对不同采收期的红旱莲进行测定,以期为确定红旱莲药材的最佳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360 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1.0 mL/min、在柱温30时对不同采收期红旱莲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6批不同采收期红旱莲药材中金丝桃苷含量分别为0.053 24%、0.103 6%、0.132 1%、0.109 0%、0.086 8%、0.065 7%。结论不同采收期红旱莲药材中金丝桃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其中7、8月份红旱莲药材中含量测定指标金丝桃苷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芡实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纯化芡实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纯化芡实多糖,并以硫酸-蒽酮法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以三氯乙酸法脱蛋白的多糖损失率为25.75%,以Sevag法脱蛋白的多糖损失率为56.91%;吸收度与葡萄糖浓度在2.0-1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414 C-0.0331(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0.4%(n=6)。纯化后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73.27%。结论三氯乙酸法用于芡实粗多糖的脱蛋白是可行的。硫酸-蒽酮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芡实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并测定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初步探讨最佳包封的药量。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离心分离法测定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离心法所得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100 mg/L。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的最佳包封的药量为50 mg/L,包封率为37.99%。结论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的制备需要分别处理,不同浓度的羧甲基茯苓多糖脂质体有不同的包封率,测定过程中需按要求进行,明确最佳包封药量。  相似文献   

19.
UV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总酚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不同生长采收期总酚酸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总酚酸的含量以5月份最高,5月份之后随生长采收期的延长逐渐降低直到8月份,8月份后逐渐升高。结论以总酚酸含量为指标,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确定水红花子最佳采收期,提高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10个不同采收期水红花子中的花旗松素进行测定。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水(40∶6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90 nm。结果花旗松素线性范围为0.247~2.47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83%。水红花子中花旗松素的量在10月中旬最高。结论10月中旬为水红花子的最佳采收期,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