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盛丽先教授拟定的71 首治疗小儿遗尿症的处方,利用Excel、SPSS Modeler 18、IBM SPSS Statistics 25.0、Cytoscape 软件,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数以及药性、药味、药物归经的使用频数、高频药物用量情况、常用药物组合等,并对全部药物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结果:71 首处方中共含有90 味中药,使用频数≥15 次的高频药物共20 种。药物归经以肺经、脾经、肾经为多,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居多。8 味高频药物的最大剂量为12 g,最小剂量为6 g,常用剂量为9~10 g。按照药物组合出现的频数由高到低排序,前5 位分别是益智仁-乌药、益智仁-桑螵蛸、山药-乌药、山药-桑螵蛸、桑螵蛸-乌药。采用组间连接的聚类分析方法,共得到5 类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所得的核心处方则涉及缩泉丸、四君子汤。结论:盛丽先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拟方以缩泉丸合四君子汤加减为主,临证用药以归肺经、脾经、肾经,性温、平,味甘、辛的药物为多。  相似文献   

2.
白学斌  张世萍 《陕西中医》1996,17(12):532-533
采用家庭指导、膀胱功能锻炼、夜间叫醒等生理疗法,结合中医温补肾阳、佐以固涩之法,以菟丝子散合缩泉丸加减(菟丝子、肉苁蓉、制附子、补骨脂、益智仁、桑螵蛸、牡蛎、五味子、山药、乌药等)治疗小儿遗尿症30例,总有效率93.33%。提示本综合疗法对遗尿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中医辅助传承平台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全国名中医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8年陈如泉教授门诊中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123首处方,将方药信息录入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软件,得到药物的使用频次、组方规律,并进行新方分析。结果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常用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消肿之柴胡、延胡索、赤芍、甘草、黄芩、川楝子、忍冬藤、猫爪草、重楼、天葵子等药,常用药对为黄芩与柴胡、延胡索与川楝子等,演化新方5个。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了陈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柳宝诒医案》中治疗温病的组方规律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柳宝诒医案》中治疗温病的中医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开展研究,分析处方中各个药物和药对组合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等。结果: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处方86首,涉及中药116味,常用药物有黄芩、枳实、厚朴、杏仁、生地黄、白茅根、豆卷、滑石、茯苓、黄连等;分析核心药物的性味归经结果显示寒性、苦味药物使用频率较高;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黄芩-豆卷,黄芩-厚朴,黄芩-杏仁,黄芩-枳实,黄芩-茯苓。结论:柳宝诒治疗温病用药特色是泄热逐邪为主,强调攻下,步步兼顾阴液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分析贵州省名中医陈云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5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云云教授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病历,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处方数据库,对录入处方进行分析,得出用药频次、中药分类,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提取核心组合与新方,分析陈云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用药规律并总结其学术思想。结果:本研究共收集陈云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病历94份,涉及中药142种,药性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三味为主;药物归经以归肝、肾、脾三经为主;以白芍、淫羊藿、巴戟天、当归、茯苓、知母、黄柏、柴胡、熟地黄、仙茅等为核心药物;演化得到10个核心组合,5首新处方。结论:陈云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主要从补肝肾、调脾胃着手,肝肾亏虚是其主要病因病机,以二仙汤或滋水清肝饮为主方,辨证加以活血药、凉血药、安神药等,各药配伍以达补肝肾、调冲任之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版,探究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当代中医使用中药治疗IgA肾病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收集CNKI中采用中医方剂治疗IgA肾病的相关文献,建立IgA肾病方剂数据库,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探索用药规律。结果:CNKI中名老中医治疗IgA肾病方剂共118首,包含中药227种。其中以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活血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组合为黄芪-茯苓。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4个,新处方7首。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CNKI数据库筛选出的治疗IgA肾病的方剂进行分析,得出组方以清热利咽、滋阴补肾活血为主,同时不忘顾护脾肾。进而揭示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22-127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张珍玉治疗头痛的辨证和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张珍玉治疗头痛处方274首,将辨证和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肝气逆证是张珍玉辨证头痛的主证;处方涉及中药110味,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核心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8首。结论:张珍玉治疗头痛以疏肝理气、降逆止痛为主,体现了诸病皆可从肝治的诊疗思想,并为中医临床治疗头痛提供理论依据和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19)
目的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探索迟莉丽教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临证收集迟莉丽教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验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利用软件“方剂分析”“用药模式”等功能,对迟莉丽教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纳入处方158首,用药频次前10位药物分别是茯苓、炙甘草、麦芽、半夏、白术、白芍、柴胡、薏苡仁、香附、党参;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关联分析得出关联系数 0. 06的药对28对;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6组,新方3首。结论 迟莉丽教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以健脾和胃为根本,同时重视情志致病,善于以心、肝二脏论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IBS-D相关的中医证治方面文献,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之后构建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用药规律。结果:此次研究一共纳入处方186份,涉及到的中药142味,用药频数最高的前10味药依次是白术、白芍、甘草、茯苓、陈皮、防风、党参、柴胡、木香、山药。中药治疗IBS-D的药物四气分类以温性最多,五味以苦味最多,其次为辛、甘;药物主归脾、胃、肺、肝、大肠经。得到了治疗IBS-D的核心药物为茯苓、白术、党参、白芍、陈皮、防风、甘草,核心组合10个,并推演出新处方5首。结论:通过文献挖掘及归纳分析,提示健脾化湿、疏肝解郁、温补脾肾是治疗IBS-D的核心治法,总结出了核心药对和新处方,对IBS-D的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筛选及纳入CNKI中中药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文献,并将其中组方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建立数据库,运用平台中关联规则分析、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大肠癌方剂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56首组方,279味中药进行分析,其中高频用药为补气类中药,如白术、甘草、黄芪、党参等;高频药对有白术-茯苓、茯苓-薏苡仁、黄芪-茯苓等;进一步聚类分析得到药物核心组合20个、新处方9个。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大肠癌的临床辨治特点以扶正为主,攻补兼施,合用抗癌中药,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其挖掘的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可为临床治疗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司国民教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旨在为继承其学术经验提供相关量化数据支持。方法:收集司国民门诊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处方共186首,涉及中药123味,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基于药频统计、规则分析和熵聚类等算法,分析司国民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用药经验。结果:用药频次≥30次的中药有23味,前5味为陈皮、茯苓、清半夏、知母、柴胡,常用药物组合28个,主要关联规则是二陈汤合小柴胡汤,演化出核心药物组合18组,新方9个。结论:司国民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总治法为健脾化痰、滋阴疏肝,临证加减,辅以滋肾、清热、消积、舒筋。  相似文献   

12.
马三才  马丽丽 《光明中医》2008,23(9):1369-1369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止遗汤(党参、黄芪、麻黄、菖蒲、桑螵蛸、金樱子、故子、覆盆子、菟丝子、益智仁、鸡内金)配合敷脐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本疗法对小儿遗尿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丁甘仁临证医集》与《丁甘仁医案续编》中治疗湿热类温病的医案,提取医案中的处方,将数据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建立数据库,分析数据。结果:搜集病案83个,处方100首,药物共计141味,挖掘出高频(频次≥14)药物26味,高频(频次≥20)药物组合32组,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首。结论: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以脾胃为关键,用药寒温并用,以祛湿为主,清热为辅,兼顾调理气机,注意顾护脾胃,标本兼顾;茯苓、竹茹、半夏、枳实为其治疗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14.
现将临床治疗小儿遗尿症有效方法报道如下。1中成药五子衍宗丸,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g,用于肾气不固之遗尿症。2经验方2.1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之遗尿症①乌药9g,山药18g,益智仁9g,五味子6g,桑螵蛸12g,熟地9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②菟丝子、肉苁蓉、桑螵蛸各10g,附子6g,五味子(先煎)30g,益智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③怀山药30g,莲子10g,益智仁、金樱子、覆盆子各8g,桑螵蛸6g,红枣10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连服3~5剂。④益智仁12g,麻黄、石菖蒲各9g,桑螵蛸15g,猪膀胱1个,将猪膀胱洗净先煎半小时,纳诸药再煎半小时,去渣取汁,分2次服,连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中药处方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用药规律,从而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处方269首,中药267味,共3314味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前十位高频药为菊花、白芍、钩藤、牛膝、生地、石决明、夏枯草、茯苓、天麻、黄芩,与10味高频药物同用的药物主要有钩藤、白芍、生地、牛膝、菊花5味。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是以补虚扶正、清热为主.兼顾理气、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常用药以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平肝熄风药、理气药和活血化瘀药次之。  相似文献   

16.
黄镛  李成辉  王琳  朱晨 《新中医》2023,55(13):52-57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真实世界中医药治疗小儿疳积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 年 1 月—2021 年10 月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门诊病案资料,运用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 析中医药治疗小儿疳积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216 个医案,处方216 首,涉及中药193 味。小儿疳积主要 临床证型有肝旺脾虚证、脾虚湿困证、虚实夹杂证、脾肺两虚证等。中医药治疗小儿疳积高频药物有白术、甘 草、茯苓、白芍、芒果核、陈皮等;治疗中药的药性为平、温性为主,以甘、苦、辛、酸味多见,多归于脾、 胃、肺、肝经。关联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甘草、白术-茯苓、甘草-茯苓等。聚类分析得到防风-陈 皮-木香、鸡内金-山药-柿蒂-砂仁-孩儿草-糯稻根、甘草-白术-茯苓、麦芽-白芍-芒果核-布渣叶-莱菔子- 钩藤-山楂-稻芽4 个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核心处方为白术-甘草-茯苓-白芍-芒果核-陈皮-布渣叶-莱菔子-山 楂-稻芽-麦芽-砂仁-钩藤-柿蒂。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疳积以健脾消食、柔肝为主要治法,辅以行气化湿, 临床常采用木香顺气散、四君子汤、保和丸等加减方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9,(1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慢性肾衰竭内服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慢性肾衰竭医案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方法,对471首口服方剂,302味药物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分析其药物频次。结果挖掘出核心组合14个及演化出新方7个。脾肾气虚证为慢性肾衰竭主要本证,湿浊、血瘀为主要兼证。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以补益脾肾,化瘀降浊为主论,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岭南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中药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关于岭南地区医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文献,将纳入文献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规范为痰瘀互结、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脾肾两虚证,提取有疗效的处方的中药,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各证型用药频数、药物性味归经及组方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有效处方97首,涉及药物127味,其中痰瘀互结证的处方有34首,湿浊内停证30首,肝郁脾虚证15首,湿热蕴结证12首,脾肾两虚证6首。结论:总结出岭南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础方为山楂、丹参、茯苓、泽泻、柴胡、白术,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辨证论治中药配伍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吴鞠通《温病条辨》[1]《吴鞠通医案》[2]治疗湿病的组方规律,为当代医家临证提供处方思路。方法将《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中治疗湿病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154首治疗湿病的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吴鞠通治疗湿病的高频药物为茯苓、厚朴、人参、附子、杏仁、半夏、桂枝等,药性多为辛、苦、甘,归经多属脾、胃、肺。对出现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关联较大的药对,如半夏-茯苓,茯苓-薏苡仁,厚朴-茯苓,茯苓-杏仁等。结论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多角度分析,表明吴鞠通治疗湿病多从三焦辨治,处方以宣化肺气、健脾燥湿、利水渗湿为治疗总则,且重视顾护中州脾胃,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医案的数据挖掘分析,总结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收集、整理古今医案云平台病案库、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和《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中国近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等医案类书籍中有关癫狂的医案,建立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的医案数据库,提取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和SPSS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利用Gephi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分析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的高频药物、关键药对、常用方剂、核心处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8篇病案,363首中药方剂,包含276味中药。高频中药为甘草、半夏、石菖蒲、大黄、远志、郁金、柴胡、茯苓、陈皮、黄芩等,常用药物配伍包括半夏-陈皮、石菖蒲-远志、龙骨-牡蛎等,聚类结果分为8类,包含了癫狂梦醒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等方剂,核心处方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和十味温胆汤加减。结论:数据分析显示近现代医家治疗癫狂时,认识全面,明辨气血虚实,辨证选择理气、活血、治痰、解郁、降火、安神等不同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