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不同术式上睑下垂矫正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睑下垂的矫正方法很多,为了评价各种方法的疗效,对我院1994年6月~1999年6月所做上睑下垂矫正术随机抽取38例46眼进行了手术后随访观察,现将远期疗效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文38例46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术式Ⅰ)9例11眼;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术式Ⅱ)18例21眼;提上睑肌腱膜—额肌吻合术(术式Ⅲ)11例14眼。男20例,女18例。年龄3~21岁,平均10.5岁。单眼30例,双眼8例。随访时间1~4年,平均2年。1.1  术前上睑下垂下垂量测定  双眼自然向前平视,测量上睑缘覆盖角膜…  相似文献   

2.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及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及远期疗效;方法 本文收集1988~1995年间本疾病住院患者123例156眼,其中行“额肌瓣悬吊术”为78例84眼,行“筋膜悬吊术”为45例72眼,术后随访时间为4~11年,从而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结果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成功满意者为76眼,不满意者为8眼。筋膜悬吊术的成功满意者为45眼,不满意者为27眼;结论 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应以额肌瓣悬吊术为佳。  相似文献   

3.
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采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105例,均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收集1995~1997年行额肌瓣悬吊术105例。男性61例,单眼50例,双眼11例,共72眼;女44例,单眼40例,双眼4例,共48眼。年龄最小3岁,最大42...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以来我院行两种术式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93例122眼,对两种术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93例122眼,男57例,女36例。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53例6眼,5-10岁15眼;10-20岁23眼;20岁以上28眼,行双方形缝线悬吊术40例56眼,5-10岁12眼;10-20岁21眼;20岁以上23眼。93例经0.5-5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下垂程度正常平视时,消除额肌力量测量上睑遮盖角膜的量,再减去2mm,即为下垂量。轻度:下垂l-2nun;中度:下垂3mm;重度:下垂4nun或以上。手术方法:(l)额肌筋膜瓣悬吊术:选择重睑线切口,分离皮下及…  相似文献   

5.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59例(73眼)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男35例(44眼),女24例(29眼)。单眼45例,双眼14例。轻度6例(6眼),中度18例(20眼),重度35例(47眼)。结果73眼中66眼效果良好(90.41%),7眼好转(9.59%)。术后早期多有睑裂闭合不全,1—3个月后逐渐消失,随访6个月-3年,59例未见严重并发症,无复发者。结论额肌瓣有丰富的血供及神经支配,并且有足够的肌力提起上睑,具有符合生理和解剖的优点。改良额肌瓣悬吊术能矫正畸形及改善外观,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白内障切割并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4例34只眼穿孔性眼外伤所致白内障行晶体前玻璃体切割,并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矫正视力达0.8及以上者7只眼(20.6%);0.3-0.7者14只眼(41.2%);005-02者8只眼(23.5%);0.05以下者5只眼(14.7%)。未发现人工晶体倾斜。主要并发症有:术中后房少量出血6只眼,虹膜后粘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5只眼,悬吊线残端暴露1只眼,黄斑囊样水肿2只眼,视网膜脱离1只眼。  相似文献   

7.
自1990年至今,我们采用牛心包作额肌悬吊矫正上睑下垂12人,14眼,术后经1~15个月的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除术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74例眼外伤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结果。其中外伤性白内障9例(行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除),外伤性玻璃体出血混浊23例,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29例,眼内异物存留11例,外伤性眼内炎2例。手术方法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环扎、气-液交换及晶体切割等。术后玻璃体清亮者69只眼(93.2%);视力增加者52只眼(70.3%);术中或术后发生并发症者8只眼(10.8%)。  相似文献   

9.
孙宗信  刘凤仙  张鑫 《眼科》1999,8(1):24-24,52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3年来,我们共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15例19只眼,其中3只眼为阔筋膜悬吊术失败,1只眼为提上睑肌缩短术失败者。年龄8~45岁,均为提上睑肌肌力不足5mm的中重度上睑下垂[1],额肌肌力均大于8mm,Bel氏征阳性。12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完全性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完全性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8例(21只眼)完全性上睑下垂患者施行额肌瓣悬吊术。平均随访18个月,观察其睑裂高度、上睑弧度、闭眼状态和角膜情况。结果 15例(17只眼)效果理想,3例(4只眼)效果显著,总有效率100%。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完全性上睑下垂效果良好,并有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两种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70眼(53例)3~13岁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其中30眼应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术后达正矫16眼(53.34%),40眼应用额肌悬吊术,术后达正矫33眼(82.50%)。比较二种手术的效果,得出额肌悬吊术优于上睑提肌缩短术。文中分析了缩短术效果差的原因;讨论了儿童上睑下垂手术的年龄,认为3~6岁合适。  相似文献   

12.
一种简便有效的皮瓣额肌悬吊术湖南省辰溪县人民医院眼科(419500)曾祥发易丽华1993年7月至1995年3月,我科共收治各种类型眼睑下垂28例,共31眼,其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32岁,最小5岁。先天性25例,后天性3例,其中肌源性1例,...  相似文献   

13.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lvekeratectomy,PRK)后,部分病例存在远期屈光回退、角膜雾浊(Haze)影响疗效。我院PRK中心于1996年8月~1997年2月对6例8眼PRK术后屈光回退伴角膜Haze病例行再次PRK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眼病例为我院PRK中心治疗后随访11.2±1.4mo出现屈光回退伴角膜Haze的近视眼患者,男6眼,女2眼,年龄24.0±4.06a(19~40a)。首次PRK术前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为一…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美国CHIRON公司keracor117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68例130眼近视患者行PRK治疗。术前屈光度(等值球镜)为-2.00—-9.75D(x±s:-5.11±1.81D)散光度0—-4.0D。结果:术后3—6个月残留屈光度为+0.08±0.29D,裸眼视力≥0.8者占94.2%,≥1.0者占90.4%。术前屈光度-2D—-6D患眼,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5.2%,≥1.0者占94.2%;术前屈光度-6.25D—-9.75D者,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1.7%,≥1.0占65.4%。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测矫正度±0.5D范围内者占84.6%,0.8%的术眼有2级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1.5%术眼角膜有丝状物,1.5%术眼用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5.2%。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稳定性好,预测性强,值得临床应用。但术后应注意护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脱离术后脉络膜脱离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1993年1月-1994年1月共行网脱手术251例254眼,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31眼占12.2%。其中出血性脉络膜脱离3眼占1.1%,浆液性脉络膜脱离28眼占11.1%。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PRK术后并发症对用VISX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行PRK手术306例(529眼)近视、散光患者作观察分析。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为-1.00—16.00D(-6.55±3.19D),随诊3—12月。术后6—12月,全组7.1%术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以上,22%术眼视力进行性下降超过2行。术后1年,在低、中度近视眼中,欠矫(>1D)、过矫(>1D)、屈光回退(≥1D)、角膜雾状混浊的发生率分别为6.3%、1.3%、5.0%、8.8%,而在高度近视眼中分别为50.8%、6.6%、24.6%、62.1%。术后还出现了激素性高眼压、偏中心、角膜“中央岛”、眩光及夜间视力下降、重影等并发症。结果表明,低中度较高度近视有良好的预测性、稳定性,而且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角膜接触镜在PR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明  麦才铿 《眼科》2000,9(2):72-74
评价PRK术后角膜接触镜在角膜上皮愈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1998年8月-12月PRK术后病例,以术后配戴角摹间154例为研究组,以术后涂抗生素眼膏、敷料包盖18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上皮愈合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三天角膜上皮痊愈299只眼(98.03%),角膜出现丝状物1只眼(0.33%),角膜出现膜状沉积物11只眼(3.63%);对照组,术后三三角膜上皮痊愈196只眼(57.48%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0a,因右上睑先天性睑下垂20a于1998年11月30日收入院。体检:左上睑位于上方角膜缘,右上睑下垂遮盖瞳孔大于2/3。右上睑肌力收稿 19990706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643100 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为0,张口或下颌移向左侧右上睑抬高达角膜缘上约2mm,明显高于健眼,下颌运动出现瞬目运动,患眼快于健眼。诊断Marcus-Gunn综合症。于1998年12月4日在局麻下行右提上睑肌切断、额肌瓣悬吊术加左眼重睑术,术中切开眶膈见提上睑肌发育良好,切除部分提上睑肌后患者仍出现…  相似文献   

19.
额肌瓣下移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制备完整的复合额肌瓣,将额肌瓣止点下移悬吊于睑板,用此方法治疗33眼(27例)中、重度上睑下垂,观察近期、远期疗效。结果经治疗的33眼(27例),术后3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眼睑闭合不全,6个月闭合自如,外形自然、美观、无复发,术后对16例20眼随访12个月,有效率100%,优良率95%。结论额肌瓣止点下移悬吊于睑板的方法是传统额肌悬吊术的改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较传统方法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0.
陈伟芳  王家平 《眼科》2000,9(2):104-104,103
我们对1997年1月~1998年11月间3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例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本组31例31只眼,男性18例,女性13例;右18只眼,左13只眼;年龄12~67岁。出现自觉症状到就诊时间3天~3年,约半数患者在1个月内就医。18只眼( 58. 1%)有近视史,其中9只眼 (29.1%)≥-6.00D,2例有明确的外伤史,1例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天发生视网膜脱离。 眼部情况:绝大多数病例玻璃体混浊,脱离范围:1个象限5只眼,2个象限10只眼,3个象限8只眼,全脱离8只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