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其中13例CT检查,8例MRI检查,17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讨论了颅咽管瘤的病理及分型、临床及预后,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肿瘤累及鞍上9例、鞍内15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14例;CT、MRI表现多样,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I有助于显示肿瘤范围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结论:CT与MRI相辅相成,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影像诊断率。方法:利用CT和MRI检查方法,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讨论了颅咽管瘤的病理及分型,临床及预后,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囊性者6例,CT为边界清低密度影,伴钙化,呈环形或岛状强化。实性者1例,为混杂密度影。囊实混合者3例。MRI见T1WI成低、等或高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结论;CT及MRI对颅咽管瘤的定位诊断率达100%,定性诊断率89%。为临床准确提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CT与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其中11例CT检查,5例MRI检查,2例同时做CT和MRI。结果肿瘤累及鞍上12例、鞍内4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2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可三维成像,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 CT与MRI相辅相成,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病人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其MSCT、MRI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检查及MRI检查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与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颅咽管瘤的MSCT和MRI表现,记录肿瘤平扫和增强后的相关数据。结果 60例患者中T_1WI上呈低信号34例,混杂信号19例,高信号7例。T_2WI以高信号为主,31例内有低信号区;有49例钙化,囊肿壁钙化呈弧线状、蛋壳状,实质肿块钙化呈点状、斑点状。结论 MSCT检查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颅咽管瘤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上诊断和鉴别颅咽管瘤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并与临床病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和磁共振(MRI)检查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手术后病理确诊的101例鞍区肿瘤患者的术前C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和MRI检查判定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计算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学评价指标。结果 CT与MRI对垂体瘤、脑膜瘤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T检查颅咽管瘤、胶质瘤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59.09%)、(47.37%)显著低于MRI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P0.05)。CT检查术前诊断垂体瘤的敏感度(88.89%)、特异度(92.31%),诊断颅咽管瘤的灵敏度(59.09%)、特异度(82.28%),诊断脑膜瘤的灵敏度(79.17%)、特异度(89.61%),诊断胶质瘤的灵敏度(47.37%)、特异度(85.37%);MRI检查诊断垂体瘤的灵敏度(91.67%)、特异度(93.85%),诊断颅咽管瘤的灵敏度(86.36%)、特异度(92.31%),诊断脑膜瘤的灵敏度(95.83%)、特异度(96.10%),诊断胶质瘤的灵敏度(94.74%)、特异度(96.34%)。结论对于垂体瘤、脑膜瘤CT、MRI的诊断能力差异不显著,MRI诊断颅咽管瘤、胶质瘤的能力强于CT,总体上MRI的诊断学评价指标诊断鞍区肿瘤优于CT。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颅咽管瘤的MRI及CT表现,评价MRI及CT对颅咽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MRI和CT检查,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讨论颅咽管瘤的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12例颅咽管瘤中,位于鞍上6例,鞍内1例,鞍上鞍内5例。囊性3例,囊实性8例,实性1例。囊变部分T1WI可表现为低、中、高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CT表现为低、等密度;实性部分MRI多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CT表现为等密度;Gd-DTPA增强扫描,囊壁呈环状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CT增强扫描病灶的强化模式与MRI相同。结论MRI、CT是诊断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MRI具有很好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价值,CT具有定性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方法作者收集了国内1999年~2004年9月五年间。在51种省级以上杂志发表的80篇有关颅咽管瘤的文章,所报道颅咽管瘤病例共3601例,来自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家医院。根据如下条件进行病例选择:1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2依照文章的作者。所报道病例的来源医院以及住院时间剔除重复病例,最后得到59篇文章的59组病例,共2837人,作者对其描述的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颅咽管瘤的年龄特点是发病不受年龄限制,年轻人稍微偏多。颅咽管瘤的性别特点是男多于女,男女人数比为1.4:1。颅咽管瘤肿块的特点是容易囊变,影像学平均囊变率为83.5%,实际囊变率更高;容易钙化,影像学平均钙化率为58.3%。实际钙化率更高;肿块的位置,按照yasargil的分类,最常见的是鞍上-视交叉旁-脑室外型,占一半以上。其次是鞍内-鞍上型和脑室旁型。其余三型。相对偏少。结论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有利于更深刻地了解颅咽管瘤。  相似文献   

8.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曹立新,李文辉,崔自强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肿瘤,组织学上虽属良性,但临床过程常表现为恶性过程。我科1985年至1993年对10例颅咽管瘤病人进行显微手术全切除,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  相似文献   

9.
颅咽管瘤系颅内先天性肿瘤,亦称拉克氏(Rathke)囊肿、鞍上囊肿、垂体蒂瘤等。肿瘤来自胚胎发育过程中颅咽管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这些细胞多在垂体蒂部出现,故肿瘤多发生于鞍上,亦可发生于胎生期颅咽管曾经存在过的任一部位。有关颅咽管瘤发病率的报道不一:刘德华(1)报道占颅内肿瘤的7.8%,赵以成(2)为3.5%。我院自1973年5月至1980年7月共收治42例,均经手术与病理检查证实,占同时期  相似文献   

10.
笔者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颅咽管瘤35例,其中12例为不典型颅咽管瘤,CT诊断困难,笔者就其不典型颅咽管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经临床病理证实的74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关节囊内滑膜病变及多发游离体为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结论 X线平片是确诊本病的最简单方法,而CT、MRI检查可清楚显示游离体数目,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颅神经损伤绝大多数伴有骨折片压迫,多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从硬脑膜外进行手术,早期干预减压效果好,因此,对颅神经损伤进行早期正确的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颅神经通过颅底的自然骨孔和裂隙与外界相通,人类颅骨中存在一些有颅神经走行的特殊骨性结构,包括视神经管、眶上裂、面神经管、颈静脉孔等,颅神经损伤在很多情况下与这些结构损伤有关,但由于它们位置深在,走行曲折,结构细小,普通影像学检查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诊断。为了进一步了解颅脑创伤合并颅神经损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本文就人类颅骨一些特殊骨性结构的影像学检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特点,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经双盲法分析确认.结果 在40例滑膜软骨瘤病例诊断中,X线平片、CT和MRI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2.5%,97.5%和100%,准确率分别为72.0%,94.8%和97.5%.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从不同方面反映滑膜软骨瘤的病理改变,三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可更全面显示滑膜软骨瘤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定性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相应关节X线检查,其中36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结果 X线平片、CT和MRII均能显示关节周围及关节内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游离体,X线平片和CT均可显示游离体的钙化,MRI可显示早期软骨游离体,CT和MRI可发现关节腔积液.结论 不同影像学检查能从不同方面反映滑膜软骨瘤的病理改变,几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可更全面地显示滑膜软骨瘤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定性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儿童颅咽管瘤1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儿童颅咽管瘤的病理特点以及手术切除和下丘脑损害的防治。方法对189例儿童颅咽管瘤的CT、MRI影像学资料,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等进行分析。结果189例中,囊性瘤体187例,其中钙化76例,实性瘤2例;牙釉质型颅咽管瘤188例,鳞状上皮乳头型1例。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各种影像学方法在颅咽管瘤诊断中作用 ,笔者对我院 1988— 2 0 0 0年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 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我院 1988— 2 0 0 0年共收治颅脑肿瘤 40 2 7例 ,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 118例 ,占同期颅脑肿瘤的 2 .9%。其中男 6 0例 ,女 5 8例。年龄 2~ 6 8岁 ,其中 <15岁 31例 ,占 2 6 .3% ,≥ 35岁 5 6例 ,占 47.5 % ,成年人 87例 ,占 73.7%。病程最短 15d ,最长达 30年。肿瘤部位 :鞍上 97例 ,占 82 .2 % ,鞍内 12例 ,占 10 .2 …  相似文献   

17.
对1997年1月至今收治的21例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术前心理护理、充分准备手术,术后病情观察及预防并发症是促进病人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及临床综合确诊的8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累及膝关节5例,髋关节2例,肩关节1例,影像学表现为关节均有轻度肿胀,关节周围见大小不等的小结节样钙化或骨化影。结论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颅咽管瘤病人术后并发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护理重点监测出入量、血电解质、中心静脉压、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的变化。经过精心观察和护理,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和病灶范围,对收集的病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术后经病理诊断均明确为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有关节区疼痛的症状,其中3例开口受限、3例关节区肿胀、5例患者X线平片见关节间隙增宽、5例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关节内占位性改变.采取开放性关节手术方案,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区无病灶残留.关于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在临床上的研究极为罕见,文献报道极少,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在诊断过程中常常需结合影像学、关节镜和病理学等检查,其中游离体是该疾病的重要特征,且多发于关节上腔.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需行手术治疗,临床常用手术方案为关节切开后行游离体和受累滑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