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顽固性鼻出血行DSA栓塞治疗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均一次彻底止血,随访3~6个月未再出血。6例出现同侧头面部疼痛,1例张口受限,经对症处理,均于术后1~2周内消失。结论:DSA栓塞治疗能有效阻断并永久性栓塞出血部位供血分支,严密观察及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1998.2003年,我科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行血管造影栓塞术10例,效果良好,现将DSA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顽固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危重急症之一 ,1995年 12月~ 2 0 0 4年 2月 ,我科对 5 1例鼻出血患者实行血管栓塞治疗 ,并就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95年 12月~ 2 0 0 4年 2月 ,我科对 5 1例经反复鼻腔填塞无效的鼻出血患者实行介入治疗 ,其中男 39例 ,女 12例 ,年龄 4 1~ 6 2岁 ,平均年龄 4 6岁。2 .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数字减影造影 (digitalsubtrac tionangiography ,DSA)时进行栓塞 ,整个过程是在DSA监视下进行。3.结果。本组 5 1例栓塞治疗后 ,除 1例患者同时伴有筛前动脉出血 ,因筛动脉不能栓塞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措施 ,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方法 :总结 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DSA治疗前的准备及治疗后的护理。结果 :本组经行DSA治疗均一次止血成功 ,仅 1例出现右侧中枢神经性面舌瘫及右侧上肢偏瘫 ,经内科治疗后痊愈。结论 :DSA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良好 ,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业务技术 ,这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栓塞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血管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咽纤维血管瘤27例,上颌窦血管瘤4例,难治性鼻出血4例(其中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鼻咽癌放疗后难治性鼻出血1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动脉插管行DSA、栓塞进行诊断和治疗,分析DSA及栓塞术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5例均成功进行DSA及栓塞治疗。单纯栓塞治疗的5例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及其他难治性鼻出血3例均一次栓塞治愈,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Ⅳ期因颅底广泛破坏和颈内动脉供血仅行姑息性栓塞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瘤体明显缩小。余2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及4例上颌窦血管瘤栓塞后再予手术治疗,28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平均出血量仅470 ml,2例Ⅳ期鼻咽纤维血管瘤因由颈内、外动脉同时供血单纯行颈外供瘤动脉栓塞,术中出血量较多。结论 DSA能清晰显示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供血动脉、异常交通支、动静脉瘘等动态图像,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对颈外动脉系统的难治性鼻出血、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血运丰富需手术治疗的肿瘤,术前栓塞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顽固性鼻出血介入治疗中栓塞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介入栓塞材料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搜集的1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及其供血动脉。超选择插管进入出血分支动脉近端,透视下低压缓慢注入栓塞剂,血流缓慢后进行造影复查。3个月后随访鼻出血复发情况。结果:1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造影复查异常染色消失,出血停止。随访发现1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其中10例治疗效果良好,2例在介入栓塞后2~3个月内鼻出血复发,出血量及次数有所减少,行射频治疗后未再出血。结论:栓塞剂的选择直接影响鼻出血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328-1330
回顾性总结55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进行DSA诊断与介入性治疗情况,分析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对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临床疗效与价值。DSA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主要分布在胃动脉、肝动脉、肠系膜动脉、脾动脉、膀胱动脉、肾动脉、支气管动脉等。DSA表现:26例患者可见造影外溢,出现局部"血湖"征象,逐渐弥散变淡;27例可见血管聚集、扩张、扭曲、畸形、点状显影、浓染征象,均明确诊断为动脉出血;2例患者造影并未显示明显的出血征象,提示小囊状血管扩张、扭曲;DSA诊断出血率达96.36%。通过导管向病变动脉注入相关栓塞材料或缩血管物质进行止血治疗,55例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止血效果明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适用于急性外周出血性疾病,且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预见性护理在减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46例均先行出血侧颈外、颈内动脉DSA检查,确定出血动脉后再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术。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介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均配合良好,1例穿刺点渗血血肿,2例撤出外填塞后仍鼻腔出血,立即行对侧上颌动脉栓塞血止,1例因合并筛前动脉出血,经外科筛前动脉结扎止血成功,15例出现栓塞侧颜面部肿胀、4例出现牙疼。本组均积极采取预见性护理,无出现未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顽固性鼻出血的介入成功止血和并发症的预防与预见性护理的配合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内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介入治疗技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23例顽固性咯血患者进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或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栓塞.结果 23例患者达到立即止血目的 ,4例患者24 h后出现少量咯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咯血得到控制,1例出现脊髓缺血,2例肋间动脉缺血,脊髓缺血和肋间动脉缺血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栓塞者,随访3年,2例再次咯血,经再次支气管动脉栓塞,咯血得到控制.结论 在数字减影技术和介入治疗技术下,对顽固性咯血进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是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盆腔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各项技术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盆腔动脉DSA.重点探讨体住设计、各项造影技术参数的选择应用。结果:32例患者,子宫肌瘤13例、恶性肿瘤7例、肿瘤出血3例、产后大出血5例、不明原因出血4例,共行DSA175例次,157例次清晰显示病变,18例次造影失败。31例患者成功进行介入治疗.1例产后大出血栓塞不全。结论:盆腔动脉DSA技术因素的正确运用有助于病变的显示、诊断与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严重鼻出血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行股动脉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出血血管并行栓塞。结果:DSA证实1例颈内动脉虹吸部假性动脉瘤,1例为蝶窦海绵窦假性动脉瘤,其余20例患者均存在颌内动脉末梢分支畸形或出血征象。本组均行栓塞治疗,鼻出血症状消失,有效率100%。结论: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颌内动脉或颈内动脉引起的严重鼻出血,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在急诊动脉出血紧急止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8例急诊动脉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栓塞出血动脉。结果 DSA可以清晰显示出血立即停止。结论 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对急诊动脉出血患者的止血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颌内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部位不明鼻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8例部位不明鼻出血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颈外动脉及颌内动脉选择性造影,显示出血区域动脉增粗、分支增多、扭曲。以明胶海绵颗粒经导管栓塞病变区域的末梢动脉中断。结果8例患者栓塞成功,造影示末梢血管已闭塞。术毕拆除鼻腔填塞物,有6例患者出血完全停止,2例有少量渗血,对症处理症状亦消失。随访3个月,8例患者均无再出血。结论颌内动脉栓塞对顽固性、部位不明鼻出血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因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行DS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DSA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造影,分析造影征象以对出血部位和病因作出诊断。根据不同出血原因采用栓塞、药物收缩血管等方法进行介入治疗,并对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导丝或导管进行术前定位。结果:DSA检测出血病灶的阳性率为43.3%,其中小肠出血占37.9%,结肠出血占62.1%。手术和造影证实,肿瘤性出血8例(27.6%),非肿瘤出血21例(7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并且在造影中发现出血部位后置入标记物,可以为手术中寻找病变部位提供很有效的定位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SA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在急性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临床急性出血患者的DSA造影表现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15~82岁。全部患者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超选入可疑出血动脉内,先行DSA造影明确出血有无及部位,再将同轴微导管超选入出血动脉内,栓塞出血动脉,达到止血目的。结果33例患者经DSA造影明确诊断为血管出血,经栓塞治疗后,均达到止血目的;2例患者DSA造影未见明确出血征象而放弃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治疗的33例患者术后1周随访,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DSA造影加栓塞是诊断和治疗急性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急性顽固性鼻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急性顽固性鼻出血的介入操作技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的血管造影后,选择适当栓塞材料栓塞双侧病变区供血动脉血管床,随访30d观察动脉栓塞疗效及并发症。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31例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治疗有效率91.17%。2例(6.25%)栓塞后1个月内复发出血。19例(55.9%)术后出现颜面部麻木、肿疼、张口受限等轻度并发症,1例(2.94%)术后肿疼明显须对症治疗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双侧动脉内栓塞是治疗急性顽固性鼻出血的有效介入方法,细致、规范操作和栓塞材料的合理选择是保证治疗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及介入治疗在急性动脉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6例急性动脉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及动脉栓塞、药物灌注的治疗经验。结果本组患者26例,包括胃肠道出血15例,泌尿系出血3例,盆腔出血3例,大咯血3例,外科术后出血2例。所有患者DSA检查结果均呈阳性,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动脉瘤、畸形血管团等。25例患者经栓塞或药物灌注治疗后出血立即停止,其中1例患者灌注止血后,因腹膜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对急性动脉出血的定位、定性有重要价值,选择性动脉栓塞及药物灌注止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征及急诊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3例经CT检查、B超检查及腹腔穿刺等方法证实为肝癌自发破裂并行急诊肝动脉造影栓塞的病例,分析肝癌破裂出血的DSA造影表现特征,根据DSA显示情况,经肝外寄生动脉或肝动脉急诊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中,10例为真性出血、3例为隐性出血。隐性出血DSA表现为肿瘤周边血管缺损,没有明显造影剂外渗现象。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短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有特殊的DSA特征,同时也存在假阴性病例,在临床上应重视。急诊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治疗鼻部疾病围手术期护理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2 0 0 3年 ,我科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1](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行血管造影栓塞术 10例 ,效果良好 ,现将DSA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顽固性鼻出血 6例 ,鼻咽纤维血管瘤 10例 ,其中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16~ 75岁 ,平均年龄 39岁。顽固性鼻出血者均为单侧鼻腔后部出血 ,反复 1个月。CT示鼻咽纤维瘤位于鼻咽部及一侧鼻腔者 8例 ,位于鼻咽部及双侧鼻腔翼腭窝者 2例。2 .操作方法。所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最新生产的LCV新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兼容性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60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0例肝癌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并对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兼容性血管造影检查,以肝动脉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研究对比多层螺旋CT兼容性血管造影的效果。结果: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12例患者肝动脉起源走行及解剖存在变异; 50例患者影像结果显示肝癌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改变,其中21例患者肿瘤染色,13例患者肝动脉-门静脉分流。38例患者门静脉造影显示肿瘤病灶侵袭门静脉; 12例患者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腹腔动脉分支或肝动脉分支起源走行及解剖变异结果、肝癌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改变结果和DSA基本保持一致,符合率达100%。DSA门脉造影显示,肿瘤病灶侵袭门静脉的影像可见主干充盈缺损,门静脉分支中断、闭塞,部分患者分支显示不清,影像的清晰度不及门静脉造影,但大体上保持一致。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多层螺旋CT兼容性血管造影切实可行,可为介入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