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卵巢早衰(POF)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1α、IL-1β、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的水平,探讨POF免疫致病机制。方法:调查时点内本中心就诊的POF患者3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月经周期规律,尿黄体生成激素或B超监测有正常排卵,因男性因素或输卵管因素不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血清中上述指标的水平。结果:两组IL-1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B+NK、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水平均无差异(P均>0.05)。结论:POF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低于非POF妇女,可能提示POF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2的浓度变化及其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表型和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围手术期血清IL-10、IL-12的浓度;用MTT法测定其围手术期血清对CIK细胞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围手术期血清培养的CIK细胞表型(CD3、CD56分子)进行分析,以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IL-10浓度升高,术后血清IL-10浓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IL-12浓度降低,术后血清IL-12浓度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其血清培养的CIK细胞活性及CD3+CD5+6CIK细胞表型平均百分率术后高于术前,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细胞可分泌IL-10,抑制IL-12,进而对CIK细胞表型的表达产生影响,活性产生抑制。术后血清IL-10浓度逐渐下降,IL-12浓度逐渐上升,CIK细胞活性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与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P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CD8 +/CD3+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3+、CD4+ CD25、CD4 +/CD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CD3+、CD4 +/CD3、CD4+ CD25+、CD4 +/CD8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入院时,观察组IFN-γ、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IL-17水平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细胞亚群发生失衡,同时出现细胞因子紊乱,ITP患者血液中T细胞亚群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与免疫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15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吸入麻醉组50例(A组),全凭静脉麻醉组50例(B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50例(C组),比较各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后感染、免疫功能及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 C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苏醒及拔管时间短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感染率、苏醒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后6h、1dCD3+、CD4+、CD4+/CD8+水平较术前低,而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而C组术后6h、1dCD3+、CD4+、CD4+/CD8+水平高于A组、B组,而A组、B组术后6h、1d、3d 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术后6h、1d、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术后6h、1d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有利于外科手术患者早期拔管,减轻患者免疫抑制,降低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8 (CXC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sCD20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与治疗乳腺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及40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40例女性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XCL8、IL-1β、sCD200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乳腺良性增生组与对照组,而CD8~+、IgG水平高于乳腺良性增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乳腺良性增生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而CD8~+、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 3组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乳腺癌组及乳腺良性增生组CXCL8、IL-1β、sCD20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乳腺癌组显著高于乳腺良性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乳腺癌Ⅲ期、Ⅳ期CXCL8、IL-1β、sCD20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而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者CXCL8、IL-1β、sCD20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远处转移者CXCL8、IL-1β、sCD20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机体处于较低免疫功能状态,血清CXCL8、IL-1β、sCD20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推测三者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病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继发肺部感染的炎性因子及Toll样受体7/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Toll like receptor-7/Interleukin-23/Interleukin-17,TLR7/IL-23/IL-17)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1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分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部分置于含有EDTA的抗凝管中,部分离心上清,-80℃保存待测。取部分血液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7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C及T细胞亚群比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结果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IL-6、IL-17、IL-23、TNF-α、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未感染组,CD8^+低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结论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TLR7表达上升,抑炎因子水平下降,促炎因子分泌增加,提示炎症反应持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补体C3、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68例和银杏达莫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分别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补体C3、IL-6及IL-8。同期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参考组。结果ACI患者治疗前血清补体C3、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后血清补体C3、IL-6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3、IL-6及IL-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I患者应用银杏达莫治疗使补体C3、IL-6及IL-8显著降低,具有明显抗炎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VE)脑脊液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8例VE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同期收治的同年龄段脑脊液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介素-2(IL-2)、IL-8、IL-10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指标对VE患儿病情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脑脊液IL-2、IL-8、IL-10、CD_8+、CD_(19)+、CD_(1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_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儿神经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脑脊液中CD_3+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儿神经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脑脊液中CD_3+、CD_4+、CD_4+、CD_4+、CD_4+/CD_8+/CD_8+均低于轻度组,IL-2、IL-8、IL-10、CD_8+均低于轻度组,IL-2、IL-8、IL-10、CD_8+、CD_(19)+、CD_(19)+均高于轻度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IL-2、IL-8、IL-10、CD_3+均高于轻度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IL-2、IL-8、IL-10、CD_3+、CD_8+、CD_8+、CD_(19)+、CD_(19)+及CD_4+及CD_4+/CD_8+/CD_8+指标对VE患儿病情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831、0.859、0.615、0.636、0.872、0.731。结论 VE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情况,IL-2、IL-8、IL-10及CD_8+指标对VE患儿病情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831、0.859、0.615、0.636、0.872、0.731。结论 VE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情况,IL-2、IL-8、IL-10及CD_8+等可能参与了VE患儿中枢神经损伤过程,监测上述指标可能有助于临床对病情的辅助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12月胃癌患者370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胃黏膜正常患者3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血清和胃液IL-2和IL-8水平。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和血清IL-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和IL-8水平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和胃液中IL-2水平下降、IL-8水平升高,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IL-2水平下降和IL-8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对乳腺癌手术妇女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7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n=304)和未并发感染组(n=56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感染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T淋巴细胞4(T Cell response,CD_4~+)、T淋巴细胞8(T Cell response,CD_8~+),分析血液中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抗体含量。采用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外周血TLR7 mRNA表达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血清IL-2、IL-6、IL-8、IL-10、IL-17-IL-23、TNF-α、CRP指标水平分别高于感染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前后CD_4~+免疫细胞含量、IgA免疫抗体含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CD_8~+免疫细胞含量、IgG、IgM免疫抗体含量低于感染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单个核细胞TLR7 mRNA表达为(0.76±0.08),TLR7蛋白表达为(0.49±0.04),低于感染前单个核细胞TLR7 mRNA表达,TLR7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血清IL-17、IL-23指标水平明显上升,且肺部感染抑制机体TLR7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TLR7表达量下降会促进乳腺癌患者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12月胃癌患者370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胃黏膜正常患者3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血清和胃液IL-2和IL-8水平。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和血清IL-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和IL-8水平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和胃液中IL-2水平下降、IL-8水平升高,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IL-2水平下降和IL-8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岽(IL)-10、IL-12的浓度变化及其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表型和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围手术期血清IL-10、IL-12的浓度;用MTT法测定其围手术期血清对CIK细胞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围手术期血清培养的CIK细胞表型(CD,、CD56分子)进行分析,以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IL-10浓度升高,术后血清IL-10浓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IL-12浓度降低,术后血清IL-12浓度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其血清培养的CIK细胞活性及CD3 CD56 CIK细胞表型平均百分率术后高于术前,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细胞可分泌IL-10,抑制IL-12,进而对CIK细胞表型的表达产生影响,活性产生抑制。术后血清IL-10浓度逐渐下降,IL-12浓度逐渐上升,CIK细胞活性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4例MPP患儿(研究组)和3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结果 研究组MPP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8分别为(29.22±1.26)、(20.18±1.32)、(28.01±1.38)pg/ml,高于对照组的(7.98±2.30)、(6.21±0.72)、(7.82±2.0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恢复期血清TNF-α、IL-6、IL-8分别为(11.02±1.46)、(8.86±1.02)、(10.54±1.07)pg/ml,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虽然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MPP肺纤维化患儿胸水TNF-α、IL-6、IL-8分别为(49.02±2.20)、(32.28±2.54)、(45.90±2.86)pg/ml,较无肺纤维化者的(28.80±1.92)、(26.06±1.77)、(28.86±2.75) pg/ml,显著增高(P<0.05),12例MPP肺纤维化血清中TNF-α、IL-6、IL-8分别为(30.18±2.86)、(27.84±2.86)、(28.42±3.20)pg/ml,低于其胸水(P<0.05);6例存在胸腔积液但无肺纤维化改变的患儿,胸水中TNF-α、IL-6、IL-8水平与血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IL-6、IL-8在MP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且与肺部有无纤维化形成有关,故在诊断、治疗、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27(IL-27)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54例骨肉瘤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8、IL-10及IL-27水平。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不同临床特征IL-8、IL-10、IL-27水平。结果研究组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及IL-2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Ⅲ~Ⅳ期IL-8水平高于Ⅰ~Ⅱ期,IL-27水平低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远处转移患者IL-8水平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IL-27水平低于无远处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患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IL-10及IL-27表达异常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L-8水平升高与IL-10、IL-27水平降低促进骨肉瘤病情进展及转移过程。三者水平变化对骨肉瘤机制研究以及诊断、病情评估、治疗药物研发等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IL-32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29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设为急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6和IL-32两种细胞因子的分布水平。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比例、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乙型肝炎患者IL-6和IL-3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患者IL-6和IL-32水平与CD8+比例、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呈正相关,与CD4+比例、CD4+/CD8+比值和血清白蛋白(ALB)呈负相关。结论 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普遍存在,机体免疫异常与IL-6和IL-32水平升高有关,二者通过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促进肝组织损伤及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梅香  刘晓龙  颜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94-5095
目的 探讨在急性期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某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期哮喘患者34例对为观察对象(哮喘组),按照月份及性别均等抽取样本,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正常成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清中IL-18、IL-4、INF-γ进行测定.结果 IL-18、IL-4水平哮喘组明显比较对照组升高,而INF-γ水平哮喘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L-18、IL-4、INF-γ检测结果在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IL-4、INF-γ参与了急性期哮喘患者所依赖的变态反应过程,在治疗中如能考虑增加IL-18、IL-4代表的Th1及抑制INF-γ代表的Th2细胞免疫功能,对于哮喘的治疗有望带来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以探讨是否与癫痫的发病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6例癫痫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人血清IL-8、IL-10、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癫痫患者血清IL-8、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抗癫痫药物对血清IL-8、IL-10、TNF-α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细胞因子IL-8、IL-10、TNF-α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胃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胄癌患者162例以及同期在本院就诊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抽取患者外周血并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8、IL-1β,同时测定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清IL-8和IL-1β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IL-8和IL-1β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的胃癌患者血清IL-8和IL-1β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癌患者血清IL-8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8与IL-1β联合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敏感度为92.59%、特异性为80.27%。结论血清IL-8和IL-1β在胃癌发展过程中呈升高趋势,与胃癌生长、浸润及转移明显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50例丙肝(丙肝组)和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L-2、IL-6水平。结果慢性丙肝患者CD4细胞、CD4/CD8及IL-2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细胞和IL-6水平则高于对照组;血清IL-2水平随病情进展而降低,而IL-6的水平随病情进展而升高(P值均0.05)。结论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通过改变Th1/Th2型细胞因子浓度,扰乱机体正常的细胞免疫功能,可导致丙肝感染患者发生慢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