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背景:研究报道在特定的体内外环境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诱导分化成为包括神经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组织细胞。目的:评价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经腰穿途径移植后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鞘内注射法将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到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余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分别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前、移植后3,9,12个月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改良Asworth肌肉痉挛程度分级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MRI变化;同时对随诊患者行胸片、心电图及血生化检查,客观评价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的安全性。结果与结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3,9,12个月,治疗组Asworth肌肉痉挛程度分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移植后9,12个月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尸〈0.05)i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在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相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12个月MRl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MRI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示鞘内注射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疗效优于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2.
背景: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一类移植细胞日益引起关注,但多为基础研究。目的:就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合并重度心力衰竭1例进行报道。方法: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合并重度心力衰竭女性患者1例,经冠心病介入治疗置入3枚支架及内科药物系统治疗,仍有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使用冠脉微导管经左冠前降支将含有脐血单个核细胞2.4×108个,总计50mL干细胞悬液注射到梗死相关血管。结果与结论:干细胞移植后随访近4个月,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射血分数从术前22%,移植后42%,到移植后21d升高至53%。血脑钠肽从术前1730ng/L,移植后854ng/L,到移植后21d降低至264ng/L。移植后4个月患者无胸闷、气短、乏力、呼吸困难发生,可以从事日常活动。说明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合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背景: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一类移植细胞日益引起关注,但多为基础研究。目的:就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合并重度心力衰竭1例进行报道。方法: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合并重度心力衰竭女性患者1例,经冠心病介入治疗置入3枚支架及内科药物系统治疗,仍有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使用冠脉微导管经左冠前降支将含有脐血单个核细胞2.4×108个,总计50mL干细胞悬液注射到梗死相关血管。结果与结论:干细胞移植后随访近4个月,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射血分数从术前22%,移植后42%,到移植后21d升高至53%。血脑钠肽从术前1730ng/L,移植后854ng/L,到移植后21d降低至264ng/L。移植后4个月患者无胸闷、气短、乏力、呼吸困难发生,可以从事日常活动。说明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合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透过血脑屏障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脑屏障对脐血单个核细胞的选择性通透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Elsevier全文数据库1996/2004与脐血单个核细胞及血脑屏障相关文章,检索词“umbilieal cord blood cells,mononuclear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Intravenous,Intraarterial,intracarotid,blood brain barrie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2002/2004期间的文章,检索词“脐血细胞、单个核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血脑屏障”,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血脑屏障和脐血单个核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向脑实质定向迁移的文献。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8篇相关文献,其中10篇因系重复研究而被筛除。选取的28篇分别选自19种不同的杂志。资料综合:28篇文献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如何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移植脐血单个核细胞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在宿主中枢神经系统内存活、分化为神经细胞,并迁移到病变部位与宿主神经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整合而改善感觉、运动和认知等神经功能的缺损。不同的病理生理情况下血脑屏障对其有选择性通透作用,脐血单个核细胞进人脑组织的主要机制为黏附分子介导的特异性转移、血脑屏障固有簿弱环节、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及病变组织的趋化作用等。结论:已证实脐血单个核细胞经外周血管输入可透过血脑屏障,并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这为移植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学者认为麻醉状态可提高脐血采集分离质量,目前尚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 方法:选择顺产新生儿及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新生儿脐血标本各20份,分别列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在胎儿娩出后抽取脐血分离接种脐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每份标本常规培养3 d后分别进行非诱导分化培养和向神经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培养。对培养前后细胞进行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标志性Nestin、GFAP抗原免疫组化鉴定。 结果与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后表达 Nestin、GFAP 抗原阳性细胞,与顺产新生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阻滞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一种更适合治疗脊髓损伤的细胞源。方法:采集新鲜人脐带血和脐带,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和MSCs。将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单个核细胞移植组、MSCs移植组和低糖必需培养基(L-DMEM)培养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移植后1—4周细胞在脊髓内的存活情况和迁移情况,使用BBB行为学评分评估大鼠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L-DMEM培养液组在术后各时间点观察评分无明显差异,而细胞移植组脊髓功能处于逐渐恢复过程,与L-DMEM培养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个核细胞移植组对损伤脊髓功能的修复作用较MSCs移植组显著,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与MSCs相比较,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更适合作为治疗脊髓损伤的细胞源。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发现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自闭症具有一定的效果。目的:观察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自闭症患儿脑脊液中神经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经腰穿蛛网膜下腔途径,以2×106/kg异体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30例儿童自闭症患者,1次/周,共治疗3次。结果与结论:第2次移植1周后患儿脑脊液中神经生长因子较移植前、第1次移植1周后水平增高(P<0.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均较移植前、第1次移植1周后水平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自闭症患儿脑脊液中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明显增高,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李迎 《中国临床康复》2014,(28):4588-4592
背景: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是临床研究热点。目的:分析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天津红桥医院儿科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80例,按治疗方法分别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和单独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治疗后脑性瘫痪综合功能评定表及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分值均有所提高(P<0.05),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P <0.05),且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儿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说明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重症脑性瘫痪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脐血移植已显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如何采集脐血,分离和保存脐血单个核细胞,以缩小体积,降低费用;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以适用于成人是建立脐血库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大量研究关注脐血细胞可能对肿瘤细胞有杀伤和抑制作用,人们尝试利用脐血细胞移植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这为临床医生们提供了抗癌的新途径.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与肿瘤细胞体外共培养后,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流式检测细胞表面Marker表达,将单个核细胞与胃癌细胞进行共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种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了乳酸脱氢酶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找出抗肿瘤细胞效果最好的效靶比.结果与结论:加入脐血的贴壁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2 d后,肿瘤细胞的脱落明显,贴壁细胞实验组肿瘤细胞排列不规整,细胞密度低.酸脱氢酶法显示部分脐血贴壁细胞确有较强的抗肿瘤能力,但个体间抗肿瘤的能力差异较大,最大可相差4倍.脐血单个核贴壁细胞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杀伤作用,其最适的效靶比为2:1.  相似文献   

11.
背景:干细胞局部移植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物理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根据是否接受干细胞治疗分为3组:脐血干细胞治疗组采用脐血干细胞+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康复治疗,对照组未行有效治疗。结果与结论:3组患儿入组前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各能区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脐血干细胞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各能区中A、B、D能区分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脐血干细胞治疗组A、B能区分值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各能区分值无变化(P〉0.05)。表明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康复治疗治疗小儿脑瘫疗效优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物理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以自体骨髓、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对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损伤所致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对糖尿病足也有较好的疗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病缺血及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至2012年住院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32例,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稀释后行双下肢肌肉内注射,每个注射点间隔约3cm,每个肢体移植(5.02±1.37)×108个。于3个月和6个月后评价其下肢缺血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并检索CNKI数据库,对国内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移植后踝肱指数升降不一,移植后6个月疼痛评分及冷感评分明显改善,间歇性跛行及皮肤温度、经皮氧分压治疗后3,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对神经病变损伤自觉症状评分、临床检查评分、振动感觉阀值移植后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腓浅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移植后3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6个月与移植前相比较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糖尿病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文献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的研究中治疗结果都比较理想,多数研究中的移植方法为进行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3.
背景:如何获得较为纯化、高活性的干细胞,目前未见深入研究报告,也未见一个标准化操作流程方案。目的:探讨两步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最佳分离条件。方法:观察羟乙基淀粉在20,30,40,50,60,70min不同时间沉淀脐血中红细胞的效果;使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别在800,700,600,500,400g/min,离心30,25,20min的条件下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结果与结论:6%羟乙基淀粉沉淀脐血60min效果最好;使用密度为(1.0770±0.0001)g/mL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在4℃条件下以700g/min离心力,离心30min,洗涤3次,这样获得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效果最好,所得细胞沉淀中混杂细胞如红细胞及其他细胞碎片较少,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得率及活力比较高。提示应用羟乙基淀粉沉淀和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两步法,在最佳时间条件下可提高脐血干细胞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脐血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已成为研究热点,脐血输注辅助治疗已在国内使用,临床已将脐血输注用于纠正尿毒症患者的肾性贫血。目的:评价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与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途径对肾脏病的治疗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门诊部收治的6例肾性贫血患者,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6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以无菌塑料采血袋密闭式采集足月新生儿脐血80-140mL,分离获得的人脐血间质干细胞通过手背浅静脉输注入肾性贫血患者体内,细胞数≥1×108/份,2份/次,间隔4d后再次输注,共3次,观察治疗前后血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尿中红细胞、肾血流量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红细胞压积、尿中红细胞、肾血流量显著增加(P〈0.05)。经手背浅静脉多份输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简便且安全有效,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一种新方法。但此次临床研究设计为自身前后对照,数据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于乐  ;张明 《中国临床康复》2014,(50):8103-8107
背景:多项基础研究证实人脐血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但目前尚未有该方法用于临床治疗的报道。目的:观察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25例,其中12例患者冠脉造影后通过微导管将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注入到冠状动脉远端,13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规范应用药物治疗,急性期均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指标为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比较,移植组治疗后12,24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高,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12,24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移植组各个时间点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增高(P〈0.05)。各随访期间均未发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果表明利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临床报道已有关于自体骨髓有核细胞、嗅细胞、脐血源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报道。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对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第1,3,6个月神经功能改变(FIM、Norris、Bathel评分)及肌电图改变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自我症状改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移植前,短期内效果明显,肌电图呈现改善趋势。结果初步表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及组织器官修复方面具有更强的扩增能力及低免疫原性,其成集落生长潜能及成骨时间早于骨髓等其他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及移植治疗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组织块贴壁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行成骨诱导并通过光镜观察、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Ⅰ型胶原的表达等证实其体外成骨能力;对临床骨缺损病例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定期复查骨缺损部骨痂生长状况。结果与结论:体外诱导证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明确的成骨作用。骨缺损患者在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2个月X射线见左股骨髁上骨折部位骨块间隙模糊,骨折外周形成明显的骨痂,骨折断端相连,断端骨折线依然存在;移植后3个月见骨痂间已经形成明显骨性连接。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体外诱导成骨及体内移植修复骨缺损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并且已在体内外实验中得到证实。临床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出血患者45例按照入院单双日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10~18d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治疗组通过介入途径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及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获12个月随访。两组治疗后1,3,6,12个月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有协同并弥补其不足的优点,通过颅脑MRI检查及各项相关生化检查表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提示来源于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无特殊不良反应,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可达到功能恢复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