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干细胞局部移植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物理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根据是否接受干细胞治疗分为3组:脐血干细胞治疗组采用脐血干细胞+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康复治疗,对照组未行有效治疗。结果与结论:3组患儿入组前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各能区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脐血干细胞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各能区中A、B、D能区分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脐血干细胞治疗组A、B能区分值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各能区分值无变化(P〉0.05)。表明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物理康复治疗治疗小儿脑瘫疗效优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物理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自体骨髓干细胞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脑瘫治疗缺乏系统有对照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4例脑性瘫痪者按其家长是否同意使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做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GMFM评分均增高,而GMFM评分增加量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治疗组GMFM评分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是有效的,对促进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大量研究证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可被诱导分化为表达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细胞,对神经系统疾病起到替代修复的作用。目的:观察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正常足月剖腹产胎儿的脐血,经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并经腰椎穿刺注入3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体内。结果与结论:移植后患者肢体的肌肉痉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与移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和随访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持久生成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能力,在肝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参与补充因损伤而减少的肝细胞数量,参与修复因损伤破坏的肝组织结构。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以及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和肝组织CD163、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制备急性肝衰竭模型。随机分为2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移植后24,120,168 h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结果与结论:在移植后120,168 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 CD163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 <0.05),且二者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果可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CD163、白细胞介素10的基础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行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补益肾气利湿法治疗ChildA、B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hildA、B级肝硬化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益肾气利湿法治疗。观察患者术前(0月)、术后第3、6、12个月血清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红细胞免疫相关指标水平,对比第0、12个月炎症和纤维化计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指标改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补益肾气利湿法治疗ChildA、B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脐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6.
背景:自体骨髓干细胞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脑瘫治疗缺乏系统有对照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4例脑性瘫痪者按其家长是否同意使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做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GMFM评分均增高,而GMFM评分增加量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治疗组GMFM评分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是有效的,对促进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秀芬 《妇幼护理》2022,2(11):2539-2541
【摘要】目的 研究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月在本科室进行治疗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40例患儿,试验组为其余40例,联合穴位贴敷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对比疗效,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以及IgA、IgG、IgM等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啰音消失、发热消失、咳嗽消失、气喘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免疫指标的比较显示,治疗前各组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穴位贴敷和小儿推拿配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提高疗效,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提高免疫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是儿童时期最常见且终生存在的运动性残疾,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治疗此类疾病带来了希望.近两年国内外出现有关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的撤道,这给脑性瘫痪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阐述了小儿脑性瘫痪的神经干细胞机制,并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在动物实验及临床中的有效应用,为神经干细胞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可行性提供依据.但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还存在一些问题:移植仍然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如何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快速增殖;如何实现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如何评价神经干细胞移植以后患儿的改善情况,移植时机,移植量,移植部位,移植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均有待于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共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背景: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动物脑血肿继发脑水肿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新生鼠实验性脑血肿继发脑水肿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新生7dSD大鼠分为未进行干预的空白对照组、仅制作脑出血模型的脑血肿对照组和制作脑出血模型后给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移植组。3组大鼠均于移植后1周处死,提取脑组织进行指标检测。结果与结论:脑血肿形成后,脑系数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增加,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明显小于脑血肿对照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1周后,各组鼠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均未见植入反应和其他任何负作用。提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能有效减轻实验性脑血肿继发的脑水肿,对其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地透过血脑屏障,在病灶脑组织周围迁移、扩散、整合,从而在病灶脑组织存在并分泌大量保护性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已有较多的研究证明脐血细胞能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成功的运用脐血治疗脑卒中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已有报道,能否应用脐血干细胞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尚未可知.目的探讨应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帕金森病的可行性及其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18只,清洁级,体质量220~260 g.脐血标本取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每个标本60~120 mL.干预制备6-羟多巴胺帕金森病偏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6).②PBS组(n=6)在每只大鼠右侧纹状体移植10 μL的PBS.③间充质干细胞组(n=6)将3×106个用BrdU标记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大鼠右侧纹状体,4周后用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试验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植入细胞的存活情况及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前后各组大鼠旋转圈数.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存活,与对照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行为[每30钟大鼠旋转圈数为212±60比340±30]显著改善(P<0.05),但右侧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能改善帕金森大鼠的行为缺陷,可作为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一种潜在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11.
李丽  赵博 《中国临床康复》2014,(19):3094-3099
背景: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在趋向分化作用下可以分化成胰岛β细胞,进而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目的:观察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6只作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中24只按45 mg/kg的剂量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等分为移植组和糖尿病组,移植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30 d,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高于对照组(P 〈0.05)。造模后,与糖尿病组相比,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0.05),体质量显著增加(P 〈0.01),45 d时移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与体质量接近对照组水平(P 〉0.05),而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维持较高水平,且体质量持续下降。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治疗大鼠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樊志刚  乔蕾 《中国临床康复》2014,(50):8088-8092
背景:大量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神经细胞功能的途径和方式鲜见报道。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对照组、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1μg/L)和高浓度右美托咪定组(10μg/L),MTT法检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中ERK1/2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Neu N/DAPI、GFAP/DAPI和Nestin/DAPI双染细胞比例,观察细胞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干细胞活性及EKR1/2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高浓度右美托咪定组干细胞活性及EKR1/2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及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明显降低(P〈0.05);高、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中Neu N、GFA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Nestin阳性细胞则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低浓度右美托咪定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而高浓度右美托咪则抑制其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EKR1/2磷酸化而实现的;高、低浓度右美托咪定均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认为Rho激酶可致使神经生长锥塌陷,对神经修复具有抑制作用。目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同时联合RNAi介导的RhoA基因沉默,观察两者对脑损伤大鼠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84只,采用液压颅脑损伤仪,给予253.3125-303.975kPa液压冲击力,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为对照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联合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RhoA基因沉默)。CM-Dil标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系统(mNSS)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创伤性脑损伤后21-28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4周后处死并行全脑冷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CM-Dil标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和分布情况,采用RT-PCR检测各组损伤区脑组织RhoA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2,3,4周,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试验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联合组3-5d时平均潜伏时间较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缩短(P〈0.05),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联合组穿越平台次数及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P〈0.05)。移植4周后,脑组织冰冻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和CM-Dil阳性细胞数联合组多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多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RhoA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显著降低(P〈0.05)。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联合应用RhoA基因沉默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更原始,扩增能力更强,且免疫原性弱,无伦理问题,对于年老体弱的糖尿病患者更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6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与结论:观察组临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温、经皮氧、踝肱指数值均有好转表现,观察组踝肱指数值好转更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背景:动物实验中已多次验证,脐带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帕金森大鼠的旋转行为,且免疫排斥反应低。目的:以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帕金森病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52-76岁,帕金森病H&amp;Y分级3-5级。在产妇知情同意情况下,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取足月妊娠产妇的脐带,无菌收集脐带,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自第2周起应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颈动脉穿刺移植治疗。移植前及移植后1个月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对患者移植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与移植前相比,移植后1个月患者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降低(P<0.05),主要集中在对震颤、强直的改善,而运动迟缓、姿势不稳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均未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背景:干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与少突胶质细胞,可能从根本上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神经元缺失及神经胶质细胞变性,进而改善患儿脑功能障碍,从理论上达到根治目的。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来源干细胞经不同途径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2/2011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脑性瘫痪的治疗及不同来源干细胞在治疗脑性瘫痪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在动物神经功能损伤中的修复作用已有很多国内外报道,但目前其在人体的临床应用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虽然胚胎、骨髓血、胎儿脐带血、脐带来源的干细胞已在部分医院应用到脑性瘫痪患儿中,并取得了初步的疗效,其具体评定标准及长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背景:周围神经断伤后生长缓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及运动终板纤维化,导致肢体功能不可逆障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学科研究,但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中延缓大鼠失神经肌肉萎缩鲜有报道。目的:观察异种异基因脐带间充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坐骨神经断端,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效果。 方法:新鲜脐带采集于健康足月产妇,分离鉴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大鼠坐骨神经SunderlandⅣ度损伤模型,去神经束5 mm,神经外膜修复,5 mm小间隙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仅在小间隙内注入同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坐骨神经干潜伏期、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波幅,以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4,8及12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右侧小腿三头肌湿质量及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12周肌电图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坐骨神经干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波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 &lt;0.001)。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离断的坐骨神经断端,可促进神经生长,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维持失神经肌肉形态及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背景:已有实验证实脐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损伤区域,存活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目的:探讨经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大鼠脑缺血的疗效以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48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造模1d后经尾静脉注射脐血干细胞和PBS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治疗后3,7d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4,21d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未见BrdU阳性细胞,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可见BrdU阳性细胞,对侧半球也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大鼠缺血侧凋亡细胞显著多于治疗组(P〈0.05)。提示经静脉移植的脐血干细胞可迁移至大鼠缺血侧脑组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