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巨刺灵骨、大白穴缓解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巨刺灵骨、大白)和对照组(针刺夹脊穴)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1次后的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巨刺灵骨、大白组和针刺夹脊穴组都可以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P〈0.01)。治疗组缓解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疼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巨刺灵骨、大白穴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蠲痹汤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 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 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蠲痹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 评分法(VAS) 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磷脂酶A2(PLA2) 水平。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83.33% (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IL-6、 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IL-6、PLA2水平低于 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蠲痹汤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 神经痛疗效确切,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痛经舒汤加减联合董氏奇穴常规穴针刺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痛经发作期予董氏奇穴常规穴针刺治疗,痛经缓解期予痛经舒汤加减,对照组106例予月月舒冲剂治疗。2组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痛经及其他主要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96%,对照组总有效率66.0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痛经程度评分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停药3个月后,对照组痛经评分较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痛经程度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痛经舒汤加减联合董氏奇穴常规穴针刺治疗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根据治疗前后腰腿疾患治疗成绩评分(JOA)计算改善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视神经模拟疼痛评分(VAS)作为疼痛评定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以治疗组为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之76.32%(P〈0.05);各疗程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腹针疗法治疗FBSS疗效肯定,具有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针刺无疼痛、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龙氏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龙氏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评定腰椎功能,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JOA差值及改善指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VAS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VA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龙氏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理疗,比较两组患者JOA、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LD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为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同时配合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头穴丛刺为主针刺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经秩和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 指数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丛刺为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仅能够改善其运动功能,还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傍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ao Y  Wang GL 《中国针灸》2011,31(5):425-428
目的:比较傍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傍针刺组采用傍针刺环跳穴,常规针刺组穴取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等,行常规针刺.观察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及结束治疗3个月后随访的数字疼痛评分(NPRS)、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结果:两组随访时总有效率均为100.0%(30/30),两组疗效相当;傍针刺组治疗后JOA评价分级总改善率为100.0%(30/3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80.0%(24/30);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时NPRS疼痛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傍针刺组2项评分较常规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傍针刺环跳穴较常规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刘明明  马勇  程建 《新中医》2012,(12):59-61
目的:观察扶阳通络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麻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术后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扶阳通络汤口服。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4周,记录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计算4周后功能改善率。结果:术后1周、4周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4用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术后1周、4周2组I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4周治疗组JO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功能改善优秀率、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扶阳通络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麻痛等神经麻痹症状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陈晞 《新中医》2011,(5):111-112
目的:针刺颈夹脊配合腕骨、束骨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双侧C3~C7夹脊穴及双侧腕骨、柬骨穴治疗,对照组予双侧C3~C7夹脊穴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2组止痛起效的时间、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止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颈夹脊配合腕骨、束骨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正天丸治疗颈椎病型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椎病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正天丸治疗,对照组口服正天丸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间VAS评分,根据治疗前后头痛指数变化,采用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05);在中医症候体征的改善方面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正天丸冶疗颈椎病型头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服用正天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王国华创立的椎间孔穴刺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椎问孔穴刺激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以VAS疼痛评分、JOA下腰痛评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JOA下腰痛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常规针刺治疗方法比较,王氏椎间孔穴刺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明显,实用性强,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武娟  章薇 《中医药导报》2013,(10):57-59
目的:观察针刺二环穴配合腰夹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针刺二环穴配合腰夹脊为主要治疗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刺二环穴配合腰夹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针刺夹脊穴为主穴,配合四神聪、安眠穴治疗;对照组以口服舒乐安定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 PSQI)评定两组的睡眠质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为9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田金艳  张晓静  谢斯炜 《新中医》2013,(11):104-106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三阴交、昆仑穴在足月孕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缩短产程,减轻产痛的作用。方法:将80侧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针刺组针刺双侧合谷、三阴交及昆仑;对照组不予任何催产镇痛及其他治疗措施,待其自然分娩。观察总产程及各个产程时间;潜伏期及活跃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子宫活动力;宫口扩张速度;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结果:2组总产程、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2组潜伏期和活跃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子宫活动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宫口扩张速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gAS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促进产程进展方面的总有效率针刺组81.5%,对照组55.0%..提示针刺组在总产程及各个产程时间、VAS评分、子宫活动力、宫颈扩张速度、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合谷、三阴交、昆仑穴针刺对足月孕产妇具有催产镇痛作用、能减少产程及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并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温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5例。针刺温灸组针刺腰阳关、腰夹脊穴、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等穴位,加用温和灸大椎、命门、关元穴;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操作同针刺温灸组中的针刺治疗方法。两组均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JOA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262,P〈0.01)。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改良JOA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002,P〈0.01)。针刺温灸组总有效率为88.57%,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8.57%,针刺温灸组疗效优于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安贵霞  田玲玲 《河南中医》2014,34(1):134-136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8.
许玉皎 《新中医》2011,(2):29-30
目的:观察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28例单独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疗程均为4周。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临床疗效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总体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3.3%,对照组为2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护〈0.01)。结论: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巨刺灵骨、大白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予巨刺灵骨、大白治疗,对照组44例,针刺肾俞、腰阳关、腰眼、委中、阿是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0.9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72.72%,总有效率为93.18%,两组之间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即时)的VAS和腰部功能活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天,两组患者的VAS和腰部功能活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治〈0.05,P对〈0.05),治疗组同时段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刺灵骨、大白治疗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常规取穴相比,具有取穴少,起效快,疗效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宁夏的特色回医烙灸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回医烙灸疗法,用自制铁质灸灸具,直接灸从梁丘、血海到阴陵泉、阳陵泉的部位,使膝关节局部皮肤轻微发红为度,每次30min,每天1次;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主穴为内外膝眼、血海、梁丘、委中、阳陵泉,每次30min,每天1次。两组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对照组为76.8%,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回医烙灸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在改善膝关节、减轻疼痛、运动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