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估金湖县前锋镇肠道线虫病防治效果,为下阶段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995年起在前锋镇采取药物驱虫、健康教育、改水改厕与环境整治等相结合的措施,对肠道线虫病进行综合防治。开展防治效果监测,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每年监测1个村,每村整群调查500人,统计人群感染率、单虫感染率。结果 1989年前锋镇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8.55%,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1.72%、41.02%、33.62%;1999年人体寄生虫感染率为10.53%,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55%、5.26%、3.10%;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下降了8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9,P〈0.01)。2002年起,肠道线虫感染率降至5%以下,2012年总感染率为0.79%,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20%、0.40%、0.20%。与1989年相比,2012年肠道线虫感染率下降了9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78,P〈0.01);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8.29%、99.02%、9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蛔=59.85,χ2钩=207.00,χ2鞭=128.47,P均〈0.01)。完成驱虫服药104 600人次,人均服药达3.61人次。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5.60%,卫生行为正确率达96.40%。疏浚河道46条,整治村庄河塘23个,自来水受益率达98.12%,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73%。结论金湖县前锋镇肠道线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传播风险尚未完全消除,仍应继续采取对重点人群驱虫服药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10年来武平县中山镇人体感染肠道线虫变化及原因。[方法]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结果]1999年人体肠道线虫感染54.3%,比1988年73.8%下降26.4%,其中蛔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下降53.1%、19.5%,而钩虫则上升98.5%。[结论]武平县中山镇10年来人体感染肠道线虫有了明显降低,其原因在于经济水平提高、卫生厕所增加和施用人粪减少有关。由于旱地作物增加,钩虫感染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杭州市郊区与城区幼儿园儿童肠道线虫感染的状况。【方法】对杭州市郊区3所、城区4所幼儿园,共1 162名3~6岁儿童进行肠道线虫感染的调查,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粪便检查蛔虫卵、钩虫卵和鞭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1 1 6 2名儿童中肠道线虫感染1 4 6例,总感染率为12.56%;郊区幼儿园儿童感染率为15.0%,城区为9.58%。郊区幼儿园的感染率比城区幼儿园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本次共查见肠道线虫4种,为蛔虫、蛲虫、鞭虫、钩虫,它们的感染率分别是8.09%、4.30%、0.34%、0.52%。【结论】杭州市郊区幼儿园儿童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区幼儿园,说明肠道线虫感染率高低与儿童所处的幼儿园环境、卫生设施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漳州市芗城区肠道蠕虫流行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对3~12周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结果 1989年、2002年和2014年的肠道蠕虫感染率分别为83.23%、44.45%和3.40%,2002年、2014年感染率分别比1989年下降了46.59%和95.92%。主要感染虫种为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钩虫为感染优势虫种。各年龄组肠道蠕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989-2014年,漳州市芗城区肠道蠕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钩虫为感染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外来学龄儿童肠道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象山县1所私立民工子弟学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学生肠道线虫感染情况,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学生蛲虫感染情况。结果改良加藤厚涂片检查407人,肠道线虫感染率20.39%,蛔虫、鞭虫和钩虫3种肠道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3.51%、8.85%和4.67%;蛲虫检测536人,感染率27.43%。结论象山县外来学龄儿童肠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桐乡市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感染情况,掌握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评估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碘液直接涂片法检查肠道原虫,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外加调查蛲虫卵。结果 1989年、1997年和2015年人体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58.62%、11.81%、0.40%,每次调查感染率较前一次均有大幅下降,各年份之间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20.39,P0.01)。感染线虫、原虫及绦虫的构成比分别为87.86%、11.94%及0.21%,人群感染以线虫为主。感染的虫种数量和多重感染率也逐次减少。结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农村普及改水改厕,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并采取以集体驱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桐乡市人体寄生虫感染已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柏林庄镇少年儿童肠道线虫感染情况,为集体防治该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于1999年3月~6月对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柏林庄镇2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的全体在校学生3700人为调查对象。共收集粪便及粘贴标本3587人份。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查蛔虫、钩虫、鞭虫卵,用透明胶带粘贴法查蛲虫卵。结果,采检的3587人中,肠道线虫感染1829人,感染率为5099%。4种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蛔虫4001%(14353587),钩虫602%(2163587),鞭虫499%(1793587),蛲虫399%(1433587)。其中混合感染者63人。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5644%(10251816)和4540%(8041771),男生高于女生,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宁化县东、西、南、北、中的各1个村为调查点,每村抽取≥3周岁居民200人,调查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1 008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2.9%,其中钩虫、鞭虫和华支睾吸虫分别为9.5%、1.9%和1.0%;总感染率男女类似;以钩虫感染为主,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4.0%;年龄以≥40岁组感染率最高(11.1%);职业以农民感染率最高(14.0%)。结论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2008年感染率下降7.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12.9%),尤其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寄生虫病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乐山市土源线虫感染情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也为国家(省级)卫生城市(乡镇)的创建提供评价依据。方法 2016-2020年连续5年在乐山市监测点抽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查虫卵,用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粪样钩蚴培养分类,对3~9周岁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卵检测,对检测结果用SPSS21.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2016-2020年共检测10 150人,检出4种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8.11%,呈逐年波动下降的特点。钩虫、鞭虫、蛔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6.45%、0.98%、0.67%和0.01%。92.83%为轻度感染;6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最高10.99%(P0.001);幼托儿童感染率12.63%,高于学生(9.23%)及农民(8.04%)(P=0.004);钩虫感染全部为单一美洲钩虫。结论乐山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属于中度流行区水平,感染者数量多但感染程度轻。钩虫感染率仍较高,应作为乐山市肠道寄生虫病防治重点;金口河区应重点关注鞭虫、蛔虫感染。为了从根本上控制土源性线虫感染,乐山市须持续改善卫生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及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寄生虫病流行概况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掌握我市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 ,便于有计划地开展防治工作。方法 :将我市主要寄生虫病包括疟疾、丝虫病、肝吸虫病、肺吸虫病、肠道线虫 (钩虫、蛔虫、鞭虫 )等的历史发病资料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 ,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 :疟疾 2 0世纪 50年代发病率在 10 0 /万以上 ,至 90年代末年发病率已控制在 1/万以下 ,达到基本消灭疟疾部颁标准。原 13个丝虫病流行区县 ,1997年已消灭丝虫病。肝吸虫病 18区县有感染 ,仅有潼南、垫江局部地区感染率 >10 % ,其余地区呈点片状分布。肺吸虫病感染血清学 (EL ISA)阳性率 <10 % ,有零星病例发生。肠道线虫 ,1956年市郊钩虫感染率在 79.76%~ 90 .0 7%之间 ,1989~ 1990年 ,钩虫感染率在 18.40 %~ 82 .2 0 %之间 ,平均感染率为 3 8.63 % ;蛔虫感染率在 3 9.80 %~ 92 .2 8%之间 ,平均感染率为 58.55% ;鞭虫感染率在 8.3 0 %~ 42 .2 0 %之间 ,平均感染率为 2 5.2 6%。结论 :我市在主要人体寄生虫病发病率和感染率普遍下降 ,已消灭丝虫病。今后应根据不同病种 ,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山东省人体肠道蠕虫感染流行现状及全民服药驱虫效果,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对34 384名山东农村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在感染率≥20%的重点县市,以阿苯达唑全民服药法控制土源性线虫感染并考核其疗效。结果调查农村居民34 384人,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3.51%,其中蛔虫感染率为0.49%,钩虫为0.1%,鞭虫为2.57%,蛲虫为3.27%,华支睾吸虫为0.01%;农村居民全民化疗人群141.19万,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化疗前大幅下降。结论山东省肠道蠕虫的虫种、感染率、感染度、多虫种感染现象均有大幅下降;阿苯达唑全民化疗降低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分析京山县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评价多年来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和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531人,感染总人数为452人,总感染率为29.52%。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5.21%、4.18%、2.29%和13.36%。鞭虫感染率女性高于男性,钩虫感染偏高龄,其余没有差异。结论近年来卫生部门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出现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肠道线虫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了解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肠道线虫感染现状。  [方法 ] 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上海市闵行、宝山、浦东及崇明等 4个区县 2 383名外来流动人口进行粪检。  [结果 ]  2 383名流动人口中肠道线虫感染者 40 5例 ,总感染率为 17.0 0 %。共查见肠道线虫 3种 ,其感染率分别为蛔虫 8.10 %、鞭虫 8.0 6%和钩虫 0 .84%。 96.37%的感染者属轻、中度感染 ;1人感染 2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 8.5 8%。男、女人群 3种线虫感染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 ( χ2 =0 .0 4~ 3.5 7,其P值均 >0 .0 5 ) ;不同年龄组感染率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 χ2 =33.0 5 ,P <0 .0 0 1) ,其中 5~ 9岁组感染率为最高 ( 2 3.18% )。在校学生与散居儿童肠道线虫感染率分别为 2 1.5 2 %和 2 3.17% ,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 ( χ2 =0 .19,P >0 .0 5 )。  [结论 ]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肠道线虫感染率高于本地人口的感染率 ,其中少年儿童的肠道线虫感染偏高 ,应列为本市对外来人员防治肠道线虫感染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群肠道蠕虫感染流行趋势,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阜宁县肠道蠕虫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累计监测23个村12 962人次,检出肠道蠕虫阳性者251人次,人群总体感染率为1.94%,感染率由2006年的5.78%下降到2015年的0.56%,有逐年下降趋势(χ_(趋势)~2=13.58,P<0.01)。虫种主要为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11%、0.78%0.20%。10年累计检出多重感染患者21例(8.37%),均为二虫感染。<12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3.32%,总体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1.80,P<0.01)。结论阜宁县人群肠道蠕虫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应继续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龙岩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现状与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08—2015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以Kato-Katz法检查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EpiInfo 2000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5年,在全区7县(市、区)37个乡(镇)41个村共检测标本14 060份,感染率5.2%;其中钩、蛔、鞭虫感染率分别为3.7%、1.4%、0.4%,复合感染率0.25%。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从事农业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大年龄组和低文化水平者感染率高;儿童蛲虫感染率8.8%。结论龙岩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与1987—1992比较,下降了约73个百分点,钩虫是主要感染虫种,旱作种植区域人群和低文化水平、高年龄组人群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合山市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用Kato-Katz法检查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结果 全市调查3个镇5个村共1 072人,查出感染土源性线虫6人,感染率0.56%.其中蛔虫感染5人,感染率0.47%,鞭虫感染1人,感染率0.09%,未发现钩虫感染.6例感染者年龄均在35岁以上;男性2例、女性4例.结论 合山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下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东山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及分布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确定调查点,用Kato-Katz法检查粪便中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卵,以问卷形式记录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相关流行因素。结果全县共调查5个镇个8个村1 797人,查出感染土源性线虫233人,感染率13.0%。其中钩虫、鞭虫和蛔虫感染率分别为12.74%、0.2%和0.06%,蛲虫调查205人,感染率19.02%;35岁以上感染率显著高于35岁以下,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感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东山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在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乡镇钩虫感染率仍然较高;儿童蛲虫感染率也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2002~2003年贵州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贵州省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现状。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进行。结果抽样10个县30个点,共查15958人,肠道线虫平均感染率47.52%,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12岁以下)的感染率分别为4.71%、42.41%、10.77%和1.67%。在30个监测点中,感染率超过50%的点有12个,钩虫感染率超过10%的有6个,鞭虫在4个点的感染率超过30%,蛔虫在8个点感染率超过50%,最高的点达83.15%。感染者中,女性感染率48.92%,高于男性的46.24%(P<0.005);年龄分布以10-14岁组少年儿童感染率56.30%最高;不同职业人群中,农民感染率最高为48.02%;调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不同民族中,感染率居前3位的为回族(70.70%)、彝族(60.57%)、汉族(49.75%)。钩、蛔、鞭虫的轻度感染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71.77%、62.85%、94.41%,重度感染者分别占0.98%、5.81%和0.06%。一人感染两虫者1600人(21.1%),感染3虫者67人(0.88%)。结论贵州省常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较普遍,某些地方处于较高水平,要达到控制肠道线虫流行,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深入持久的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舒城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按地理位置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行政村,每个村抽取200名常驻居民,采集粪便标本,对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常见肠道寄生虫卵,钩蚴培养法鉴定钩虫虫种,透明胶带肛拭法检查3~9岁儿童蛲虫卵。结果共调查1 000人,寄生虫感染人数35人,总感染率为3.50%;其中34人感染钩虫,1人感染蛲虫。有10名钩虫感染者存在家庭聚集性,钩虫感染以低学历、高年龄人群为主,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58,P<0.05),不同年龄人群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28,P<0.05)。结论舒城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小于5%,呈低感染状态,虫种以钩虫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市目前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现状调查方案。[结果]本次调查3个村,人群感染率为42.8%,有蛔虫、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鞭虫和蛲虫5种;以5~20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高于5岁以下及20-60岁组;南镇村未发现钩虫感染者,总感染率小于大坪村及外墩村;大坪村钩虫感染率高于外墩村,而鞭虫感染率则低于外墩村。[结论]我市肠道线虫感染率较高,且不同地区感染虫种与感染率不同,这与我市农村不同地理位置及农民耕作、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应有针对性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