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慢性宫颈炎的最新诊治策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生殖道炎症,也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也有的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症状,直接发生慢性宫颈炎。其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慢性宫颈炎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宫颈内膜外移伴感染、宫颈息肉、宫颈黏膜炎、宫颈腺囊肿及宫颈肥大。1慢性宫颈炎的基本概念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过去惯称宫颈糜烂。这种糜烂与上皮脱落、无上皮覆盖的真…  相似文献   

2.
对于宫颈急、慢性炎症的治疗有个普遍遵循的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与其对生育的愿望,宫颈受累的程度、存在的并发症(如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以及先前的治疗,选择最适宜的处理;在急性炎症期与经前期有上行感染的可能时,应避免器械操作与强烈的局部表面治疗.因此,在宫颈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36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特指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管炎和宫颈肥大5种病理表现。我院妇科门诊自2004年2月~2005年1月采用LEEP对3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慢性炎症和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宫腔镜宫颈环切术是在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对宫颈病变进行切除的微小创伤技术。我院自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宫腔镜宫颈电切环治疗宫颈病变10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10例经病理检查的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 310例患者中,发现慢性宫颈炎252例,HPV亚临床感染14,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6例,宫颈癌5例,宫颈黏膜下肌瘤3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可以识别肉眼不能发现的宫颈病变,尤其是HPV亚临床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宫颈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宫腔积脓是指子宫内的化脓性炎症同时伴宫腔引流受阻导致脓液在宫腔积聚而成。不论是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所导致的宫颈阻塞,还是严重的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宫颈肿瘤及宫颈手术,以及老年妇女的宫颈萎缩,均可导致宫颈狭窄、阻塞,如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均可形成宫腔积脓。  相似文献   

7.
《中外妇儿健康》2008,(6):31-31
定期进行宫颈疾病筛查,是保持宫颈健康的唯一方法!宫颈炎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囊肿、宫颈管炎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阻止宫颈疾病的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近年不断增高,已成为妇科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因而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宫颈的电熨、冷冻,激光和锥切等治疗宫颈炎的方法广泛应用,使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也随之增加.但有关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尚未完全引起妇产科、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医务人员重视.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宫颈内异)通常有两种类型:①深层的:发生在宫颈的纤维、肌肉实质  相似文献   

9.
正论及女性疾病,宫颈病变仍是个热点话题。广义的宫颈病变包括宫颈炎症、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等。本文提到的宫颈病变主要指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在宫颈病变发病率增长及年轻化趋势的同时,宫颈手术的演变和进展日益突破我们的想象。然而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及女性生育  相似文献   

10.
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T  Wu YM  Song F  Zhu L  Li BZ  Hao X  Kong WM  Duan W  Fan L  Zhang W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7):497-500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官颈活组织检查(活检)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8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初次检查的孕13~34周、1年内未进行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孕妇,先进行TCT筛查,对TCT结果异常者,在知情同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 (1)TCT:TCT筛查孕妇共计17 828例,其中TCT结果异常1502例,发生率为8.425%.(2)阴道镜检查:204例孕妇进行了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图像满意度为92.6%(189/204),阴道镜拟诊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125例,CIN Ⅱ25例,CIN Ⅲ或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4例.(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204例行阴道镜检查者全部进行了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炎及宫颈湿疣共33例,CIN Ⅰ 95例、CIN Ⅱ28例、CIN Ⅲ36例(包括官颈原位癌13例)、SCC Ⅰ a期12例.(4)符合度: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比较,阴道镜检查拟诊炎症和CIN Ⅰ 125例,其中113例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相同,符合率为90.4%(113/125),125例炎症和CIN Ⅰ患者中无一例病理结果为SCC.阴道镜检查拟诊CIN Ⅲ或SCC共54例中,23例活检病理结果为CIN Ⅲ、10例为SCC Ⅰ a期,符合率为61.1%(33/54例).(5)并发症:阴道镜检查及官颈活枪后,8例孕妇因官颈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行创面缝合止血,发生率3.9%(8/204),未发生其他与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对1年内未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杏的孕妇进行TCT检查是必要的,对TCT结果异常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拟诊官颈炎或CIN Ⅰ者可以随诊,对阴道镜检查拟诊CIN Ⅱ及更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孕妇,应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明确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298例。其中,环状锥形切除治疗慢性宫颈炎251例(中度宫颈糜烂83例,重度宫颈糜烂168例);切除宫颈内突肌瘤47例(有蒂肌瘤21例,无蒂肌瘤26例)。术后随访3~31个月。结果:宫腔镜锥形切除治疗手术之后2个月左右,治疗的一次成功率为98.01%。有90.43%左右的患者宫颈恢复到了正常的大小。表面润泽,光滑。患者在宫腔镜切除肌瘤之后的一个月治疗的成功率为100%。38例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了有效治疗。结论:宫腔镜锥形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内突肌瘤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自凝刀射频热凝固治疗重度宫颈肥大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高达50%以上,其中部分可继续发展为宫颈癌。目前,临床上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宫颈肥大患者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基本无效。我们自1999年9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因宫颈重度肥大(包括同时伴有宫颈其它良性病变及CINⅠ-Ⅱ级)而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和)腰底部酸胀不适要求手术治疗者320例,其中自愿选择射频热凝固治疗171例,自愿选择传统宫颈锥切手术治疗14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子宫切除的宫颈去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子宫切除术是包括宫颈(全切)还是不包括宫颈(半切)许多年前已有过争论。多年来人们似已趋向全切,故目前所称之子宫切除术通常包括了宫颈,而认为半切手术技巧要求不高,只用于手术尚未熟练者或盆腔严重粘连致子宫直肠陷凹消失等特殊情况。如英国1992年报告2000例子宫切除中仅0.7%行半切。全切指征为脱垂(6.5%),恶性疾患(5.6%),慢性宫颈炎、腹痛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评价细胞学和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1例宫颈涂片和阴道镜检的结果,与活检组织病理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31例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9例、CIN Ⅱ 36例、CIN Ⅲ 32例、宫颈鳞癌11例和宫颈湿疣27例,其余286例为慢性宫颈炎.宫颈涂片检出了93.5%宫颈病变,阴道镜检出了95.9%宫颈病变,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无漏诊.结论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阴道镜检查能明显提高宫颈湿疣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宫颈息肉169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690例宫颈息肉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宫颈息肉的人群发病率为2.5%,好发年龄在30~49岁组,已婚妇女占98.3%。阴道出血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病理类型以宫颈慢性炎型和鳞化型为多见。分析表明:慢性宫颈炎是导致宫颈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宫颈息肉存在癌变的危险性,故必须及时诊断和积极手术处理,其手术标本须常规作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电切术在诊断与治疗宫颈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段华  曲静  夏恩兰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5):394-394,396
为拓宽安全有效诊治宫颈病变的方法,我们为263例宫颈炎症病变、宫颈赘生物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Ⅰ~Ⅱ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刀电切整形术在治疗宫颈陈旧性裂伤伴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电刀电切宫颈陈旧性裂伤伴宫颈炎性增生组织。治疗352例,术后随访2周~10年。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ml,术后2个月复查:352例宫颈陈旧性裂伤伴慢性宫颈炎患者一次治愈343例,有效9例,治愈率97.4%,有效率100%,远、近期随访,无一例复发。并发症术后出血29例,占8.2%。结论 电刀电切整形术治疗宫颈陈旧性裂伤伴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操作简单、方便、费用低。  相似文献   

18.
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与不明原因不孕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3例不孕患者的23个周期及对照组15例20个周期的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进行测定。放免法测定血清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和孕酮(P);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宫颈粘液改良Insler评分,尿LH酶联免疫测定和基础体温测定(BBT)综合评价预测和确定排卵日。被研究对象均于围排卵期进行性交后试验(PCT)。结果:43个月经周期均为有排卵周期。不孕组(PCT正确组7周期,PCT异常组16周期)宫颈粘液改良Insler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不孕PCT异常组卵泡期、排卵前、排卵后、黄体期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PCT正常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颈粘液葡萄糖果糖水平低落可影响精子的穿透和存活,是不明原因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宫颈是胎儿与阴道之间的屏障,是动态变化的组织结构,妊娠期宫颈内在组织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继而引起的解剖结构的变化,包括宫颈软化、成熟、延展,称为"宫颈重塑";宫颈组织结构先天发育异常或者宫颈手术可致妊娠中、晚期宫颈不能承受宫腔内压力,引起羊膜囊脱出,继而导致早产或中期流产。本文系统阐述宫颈在妊娠前、妊娠后及分娩后组织结构的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学变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慢性宫颈炎是妇产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我院妇科门诊从1998年8月开始采取保妇康栓与宫颈电锥切整形术联用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