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兵虹  李九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64-3765
目的:探讨在产科术后静脉镇痛中使用地佐辛的临床效果,寻求效果较好的镇痛药物.方法:选取北京市上地医院产科接受手术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采用地佐辛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疼痛评分情况以及药物不良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使用镇痛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用药前(P<0.05).实验组患者给予镇痛药物lh、8h、24h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在产科术后静脉镇痛中,镇痛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药物,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复合地佐辛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腰方肌阻滞组(Q组),各60例。术毕Q组于患侧行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患者术后每24 h静脉滴注地佐辛5 mg,共48 h。记录术后不同时间段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及48 h时两组使用静脉镇痛泵行补救性镇痛的例数、术后不良反应和总体满意度。结果 Q组各时段内舒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P0.05)。与C组比较,Q组术后24 h及48 h时需要使用静脉镇痛泵进行补救性镇痛的比例降低(P0.05),Q组恶心、呕吐及瘙痒发生率均降低(均P0.05),总体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腰方肌阻滞复合地佐辛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胸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喷他佐辛组:喷他佐辛180mg和昂丹司琼8mg行PCIA;芬太尼组:芬太尼1.0mg和昂丹司琼8mg行PCIA.两组PCIA均采用负荷剂量5 ml,背景剂量2 ml/h,患者自控镇痛剂量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的镇痛模式.比较患者Prince-Henvy镇痛评分、镇静评分、PCIA综合满意度、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Prince-Henvy镇痛评分和术后24 h PCIA综合满意度、各时段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他佐辛组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6)分、3.3%(1/30),芬太尼组分别为(2.9±0.4)分、16.7%(5/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胸科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地佐辛与布托啡诺在妇科宫腔镜术后镇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8年7月-2019年9月在该院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低剂量地佐辛,34例)、B组(高剂量地佐辛,33例)、C组(布托啡诺,33例)。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点的生命体征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Ramasy评分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3组患者术后4、8、24 h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平均动脉压(MAP)、呼吸率(RR)水平、镇痛模拟评分(VAS)及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7.6±5.8) min明显低于B组(36.8±6.5) min和C组(34.6±6.2)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17、4.774,P<0.01),B组和C组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7,P=0.16)。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静脉自动镇痛的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高剂量地佐辛及布托啡诺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其中使用低剂量地佐辛者术后可较快恢复肛门排气,建议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5.
张鹏  程向荣  胡小燕  王勇  朱亮  滕华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552-1553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塞来昔布分别用于扁桃体切除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扁桃体切除手术需要镇痛的患者38例(ASA 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塞来昔布组)和B组(地佐辛组),每组19例.术后A组使用塞来昔布200 mg口服,2次/d;B组使用地佐辛5 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3d.在术后6、24、48、72 h进行患者的双盲疼痛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的镇痛效果.结果 术后6h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时间点的VAS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76,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与塞来昔布相比镇痛效果更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更适合扁桃体切除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手术后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静脉镇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分级Ⅱ~Ⅲ级择期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0例,镇痛泵配方分别为舒芬太尼+氟哌利多、舒芬太尼+地佐辛+氟哌利多、舒芬太尼+氟哌利多(联合地佐辛肌肉注射).各组镇痛泵的背景输注量2ml/h,视觉模拟评分(VAS)>5肌肉注射哌替定75 mg.观察各组术后6、12、24 h VSA评分、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额外镇痛药用量.结果 三种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Ⅱ组的VS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Ⅰ、Ⅲ组,Ⅲ组术后6 h Ramsay评分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术后需额外镇痛患者数也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提高术后镇痛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优越性.方法 将120例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孕妇按术后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地佐辛组、舒芬太尼组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联合组),每组40例.三组在婴儿取出后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舒芬太尼1μg/kg、地佐辛0.1 mg/kg和舒芬太尼1μg/kg,手术结束后均接静脉镇痛泵持续泵注相应药物.比较三组术后1、4、8、1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三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地佐辛组和联合组[45.0%(18/40)比30.0% (12/40)和12.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35.8士6.2)h]明显晚于地佐辛组[(23.6±4.3) h]和联合组[(22.1±2.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具有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下床活动早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先镇痛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华亭县中医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地佐辛预先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h、6 h和1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数据每两个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h、6 h、12 h、24 h和48 h 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较术后3 h、6 h,术后48 h较术后12 h Ramsay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均较术后3 h镇静效果好(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预先镇痛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复合地佐辛在骨科肩关节镜手术后病人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2例ASAI~Ⅱ级择期行骨科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1例.地佐辛组(Ⅰ组):地佐辛20mg+氯诺昔康32mg;芬太尼组(Ⅱ组):芬太尼0.5mg+氯诺昔康32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背景剂量2ml/h,自控静脉镇痛剂量为每次1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患者术后4、8、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值(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术后4、8、12、24、48h Ⅰ组的VAS值与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在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和尿潴留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氯诺昔康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骨科肩关节镜手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15-61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泌乳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29)与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腰硬联麻复合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腰硬联麻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镇静效果、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 h、 5 h、 10 h、 12 h及48 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麻醉后24 h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尿潴留、下肢麻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腰硬联麻复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增加血清泌乳素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8例择期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4例.实验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进行术后镇痛,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方式进行术后镇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24h内的哺乳次数、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人工喂养添加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48h内各时间点的Bromage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0.52、1.22、0.27、0.38、0.54,均P>0.05),而实验组在4h、6h、12h、24h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4.23、2.89、4.32、18.38,均P<0.05).实验组患者48h内的哺乳次数为(15.92 ±9.06),显著高于对照组(11.12±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1);实验组人工喂养添加率为24.1%,显著低于对照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62,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3.7%,显著低于对照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28,P<0.05);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和皮肤瘙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816、0.626,均P>0.05).结论 临床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作为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方式比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更好,并且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地佐辛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及康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30)患者在术前2h给予静滴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g+生理盐水100mL),术后硬膜外镇痛泵用药(地佐辛25mg+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50mL);对照组患者于术前相同时间点给予静滴安慰剂(生理盐水100mL),术后硬膜外镇痛泵用药(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50mL).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h、6h、12h、24h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值,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A)使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及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1h、6h、12h VA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09、3.601、3.369,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PCA使用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及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8.152、-5.875、-5.065、-5.705、5.079、5.963,均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糖皮质激素应用可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剖宫产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浓度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11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随机分为3组,先椎管内单纯预注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A组37例0μg/mL、B组42例0.4μg/mL、C组40例0.6μg/mL,后用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行PCEA.比较三组镇痛前、镇痛后10min、20min、30min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第一、二产程的时间及血压变化,产后1h内出血量,剖宫产率,先兆子痫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三组镇痛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138、10.142、3.341、5.883,均P<0.05),B组镇痛后10min、20minV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25、9.418,均P<0.05),镇痛后30min、宫口开全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镇痛后10min、20min、30min VAS评分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76、13.650、2.365,均P<0.05),宫口开全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镇痛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第一产程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119、6.202,均P<0.05),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989、7.536;13.650、6.281,均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第二产程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6.703、5.113,均P<0.05),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38、8.627;7.489、7.343,均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15、0.042,均P>0.05).三组第一、二产程时间、产后1h内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72、4.589、2.664,均P<0.05),且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8,P<0.05),A组均最高.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B组(χ2值分别为7.112、5.319,均P<0.05),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χ2值分别为3.902、6.794,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镇痛以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为最佳,不仅镇痛效果好,而且可有效维持血压平稳、缩短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地佐辛复合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下肢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20~5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术毕按三种方案施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每组用地佐辛0.2mg/kg分别复合布托啡诺0.14,0.16,0.18mg/kg加0.9%氯化钠稀释至100ml。在术后2,4,8,12,24h观察并记录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评分、PCIA给药次数、不良反应,计算出综合满意度。结果B组和C组PCIA方案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B、C组在术后4,8,12hVAS和Ramsay评分均优于A组(P〈0.05),A组在术后4,8h按压PCIA次数多于B、C组(P〈0.01),C组嗜睡人数多于A组和B组。B、C组满意度高于A组(P〈0.01)。结论地佐辛0.2mg/kg复合布托啡诺0.16mg/kg可以较好地用于下肢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舒肝宁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改善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儿科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肝功能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4,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总胆红素、ALT及AST水平均显著降低(f=3.98~6.3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75、5.78、5.55,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PTT及PT均显著降低(t=4.23 ~6,12,均P<0.05),PLT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5.11、6.4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1、5.68、5.88,均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05).结论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两种术后镇痛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旨在选择一种适宜于产妇的术后镇痛方式。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50),B组为静脉自控镇痛组(n=50)。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的发生情况、24h内哺乳次数、人工喂养添加率。结果 A组VAS评分在4h、6h、12h、24h时点明显低于B组(t值分别为4.17、2.80、4.21、18.24,均P<0.01)。两组Bromage评分在2h、4h、6h、12h、24h、48h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00、0.51、1.25、0.28、0.39、0.56,均P>0.05)。 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χ^2=5.10,P<0.05),两组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61、0.84,均P>0.05)。 A组48h内母乳喂养次数明显多于B组(t=3.04,P<0.01),人工喂养添加率低于B组(χ^2=4.40,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为更适合于剖宫产的术后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子宫收缩、产程的影响,为推广应用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至1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12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有分娩镇痛要求的60例作为镇痛组,无分娩镇痛要求行常规分娩的60例作为对照组.镇痛组宫口开大3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不行分娩镇痛.结果 ①镇痛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10min、15min、30min、60min、120min、t/P值分别为-3.256/0.031、-6.134/0.004、-5.218/0.006、-7.137/0.002、-7.107/0.002.镇痛起效时间10.5±6.4min;②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镇痛后10~60min镇痛组宫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10min、15min、30min、60min、t/P值分别为-2.487/0.016、-2.224/0.029、-3.013/0.004、-4.185/0.000,镇痛后120min两组宫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值为-0.234/0.816);③子宫收缩间隔时间:镇痛后60min镇痛组较对照组宫缩间隔时间延长(P<0.05),χ2/P值为14.253a/0.003,镇痛后120min两组宫缩间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χ2/P值为0.244/0.970;④两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比较:镇痛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t/P值2.261/0.026,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分别为0.298/0.767、-0.374/0.709,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较对照组高(P<0.05),χ2/P值为5.635/0.028,两组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为0.693/0.490.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为0.189/0.851.结论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宫缩在一定时间内有一过性减弱.在严密观察下合理使用催产素,不延长产程,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对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会阴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操,运用会阴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静息、缩肛时、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耻骨直肠肌宽度的变化;检测静息到瓦氏动作患者膀胱颈位置变化.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静息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189、4.024、4.385,均P<0.05),而常规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075、0.816、0.139,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 =3.001~4.365,均P<0.05),康复组耻骨直肠肌宽度显著高于治疗前(t=3.257,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耻骨直肠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f=0.012,P>0.05).治疗后康复组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值分别为3.871、4.582、5.347、3.562,均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0.871、0.492、0.323、0.435,均P>0.05),且康复组治疗后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3.281、4.134、4.762、3.511,均P<0.05).结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会阴超声能有效地评估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0例ASAⅠ~Ⅱ级患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分别予以地佐辛+罗哌卡因(观察组),芬太尼+罗哌卡因(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时视觉模拟法(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8 h时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对儿科呼吸道感染短程抗菌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儿运用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检测指导治疗,对照组患儿运用常规经验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患儿为87.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00 ~22.091,P<0.05);白细胞计数(WBC)值在治疗前五天时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结束时恢复至正常水平(t=11.413 ~6.059,均P<0.05);C反应蛋白(CRP)值在治疗第三天时升高,后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171 ~ 17.276,均P<0.05).观察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57、5.286、10.357,均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抗生素治疗方案的调整,并对短程抗菌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