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方法研究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不同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学特性,确定后踝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材料,为临床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建立后踝空心螺钉固定+内踝空心螺钉(A组)、后踝支撑钢板固定+内踝空心螺钉(B组)和后踝重建钢板固定+内踝空心螺钉(C组)三种不同内固定材料固定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行生物力学分析,比较各组内固定材料的优劣性。结果 两组钢板固定模型的最大主应力和胫骨应力要明显低于3枚空心螺钉固定模型组,而重建钢板组的应力又低于支撑钢板组;三组模型中内踝处空心螺钉的应力重建钢板组最小,空心螺钉组最大;胫骨的总位移变化范围空心螺钉组最大,支撑钢板组次之,重建钢板组最小。结论 重建钢板固定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强,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和空心钉治疗内踝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分别对40例可吸收螺钉和空心钉治疗的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至两年(平均11个月),两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感染和移位。结论聚-DL-螺钉和空心金属螺钉治疗踝部骨折同样内固定可靠,疗效相同。聚-DL-螺钉可免去内固定物取出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固定外踝,后踝和内踝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骨不连和畸形愈合,采用Cedell标准进行评定,优25例,良11例.结论 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联合空心螺钉治疗三踝骨折,适应证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加拿大蒙特利尔学者Mutch等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肱骨大结节骨折形态学分型方法,将肱骨大结节骨折分为3种类型:撕脱型骨折、劈裂型骨折及压缩型骨折。 目的:比较传统钢板螺钉和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对宜昌市夷陵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肱骨大结节患者按Mutch新分类方法分类,选择83例获得完整随访的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采用钢板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钢板螺钉组);60例采用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空心螺钉组)。采用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分析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及肩关节功能变化。结果与结论:8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1年取出内固定物。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美国 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取出后1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空心螺钉组优于钢板螺钉组。提示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临床修复效果优于钢板螺钉置入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防滑钢板和空心加压螺钉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Ⅲ、Ⅳ度、旋前外旋Ⅳ度合并有后踝Pli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合并有后踝Plion骨折患者,按照后踝骨折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防滑钢板组和空心加压螺钉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防滑钢板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空心加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9.47±12.23)min vs(121.33±17.32)min,t=2.103,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足踝肿胀、张力性水泡、切口裂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采用防滑钢板还是空心加压螺钉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Ⅲ、Ⅳ度、旋前外旋Ⅳ度的合并有的后踝Plion骨折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粉碎性且较大的后踝骨折块建议采用钢板固定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电视透视下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34例,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5例。结果 随访时间0.5~5.5年,平均3.2年。36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2.3—11.1月,平均5.6月。2例股骨头坏死,1例骨折不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36例,良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 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愈合率高,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总结应用切开复位加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28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在C臂X线机监视下行切开复位三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结果28例病人术后用Garden对线指数法作复位评价,Ⅰ-Ⅱ级者100%,骨折愈合率100%。结论切开复位加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生物力学合理,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折块间的静力加压作用由内固定本身(如张力带钢丝和螺钉)产生,而动力加压作用在关节屈曲时产生。髌骨横行骨折张力带固定方法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优势明显,但尚缺乏对这些内固定方法的静力和动力加压作用的量化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目前4种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的动力和静力加压作用的强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新鲜牛髌骨制作相同横行骨折模型,随机分成4组,钢丝组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技术固定,钢缆组用改良张力带钢缆固定技术固定,螺钉组用单纯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固定,空心螺钉组采用空心螺钉+张力带钢丝联合固定。进行骨折固定前,于骨折块间放置富士压力敏感膜,用以测量内固定后骨折块间的压力,即静力和动力加压强度。每组骨折固定模型再分别进行以下两种力学测试:①固定完成后即拆除内固定,取出压力敏感膜。②完成内固定后,使用材料试验机,对样本进行3点弯曲试验(5000 N载荷),模拟膝关节弯曲时产生的骨折块间动力加压作用,而后取出压力敏感膜。使用 prescale FPD-8010E 压力分布图系统软件对每个取出的压力敏感膜进行测量,获得骨断端间的平均压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骨断端间的静力和动力加压强度。结果与结论:钢丝组骨折块间的平均静力加压强度显著低于钢缆组、螺钉组和空心螺钉组(P〈0.05)。5000 N载荷下动力加压后,钢丝组与钢缆组、螺钉组和空心螺钉组相比较具有相似的骨断端间压力强度(P 〉0.05)。钢丝组的动力加压强度高于其静力加压强度(P〈0.05)。结果证实,比起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技术,使用钢缆或螺钉可以更显著的增加骨断端的静力加压强度,但同时也削弱了骨断端的动力加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漏诊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1例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诊治过程。结果 7例于术前发现后踝骨折,其余4例分别于术中、术后发现。经皮空心钉内固定8例,石膏外固定2例,1例因骨折块小未予内固定,术后未发现骨折块明显移位,亦未行外固定。平均随访13.2个月,后踝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石膏外固定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胫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常合并隐匿的后踝骨折,单纯X线检查易漏诊,CT检查可明确诊断。后踝骨折超过胫骨远端关节面25%者,可行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3管型接骨板和空心拉力螺钉在踝关节后踝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56例。其中后踝采用1/3管型接骨板固定者35例为观察组,后踝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者21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影像学疗效、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中,3例术后切口感染(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1例空心螺钉松动(对照组);6例长时间行走感踝部酸痛不适(观察组1例,对照组5例)。所有患者骨折3~6个月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1/3管型接骨板内固定患者的影像学评价及Mazur踝关节评分均优于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者患者,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少于空心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管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较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更有优势,能提高其影像学疗效与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钛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是我院近几年来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的一种新方法,2000年~2004年采用钛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空心螺钉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Schatzker A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11月我院采用空心螺钉及钢丝加压固定治疗尺骨鹰嘴Schatzker A型骨折32例,观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经空心螺钉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Schatzker A型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理,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Tillaux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空心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laux骨折12例,观察切口、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12例获得随访12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功能恢复情况按Barid-Jackson(1987)踝关节评分系统:优10例,良2例。结论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Tillaux骨折临床疗效满意,适合于Tillaux骨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陈维东 《中国临床康复》2013,(52):9017-9022
背景: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目前多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但其固定方法目前尚有争议。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应用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医师建议分为空心螺钉组(n=25)和缝线组(n=21),分别在关节镜下行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结果与结论:空心螺钉组与缝线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固定后 Ikeuchi 膝关节评分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空心螺钉组患者固定后功能训练时间明显比缝线组短(P 〈0.05)。提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比缝线有利于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踝关节骨折48例,其中内踝骨折14例,外踝骨折16,双踝骨折13例,三踝骨折5例。内踝后内侧+外踝后外侧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的整复顺序复位骨折。采用祝天经等研制的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后伤口无感染及渗出。术后定期临床及X线随访。结果:48例随访8个月-9年,平均4.6年。48例达到骨性愈合,无断钉及退钉,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术后1.2年逐渐吸收消失。按Limbird评定标准评定。优31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92%。结论:踝关节骨折用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疗效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可自行吸收,不需二次取出,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与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3例髌骨横行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27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B组26例行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术后并发症少于A组,而恢复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x^2=10.439、4.160,P〈0.05、0.01)。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后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共26例,采用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1个月至6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3.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3.2周。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其中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采用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股方肌骨瓣、松质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4例股骨颈骨折采用股方肌骨瓣、松质骨移植治疗,同时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及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随访3~13年,术后骨折全部愈合。股骨头坏死3例,优良率94.4%。结论:采用股方肌骨瓣及松质骨移植,空心加压螺钉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可以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年轻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较好,但有关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少见报道.目的:比较采用不同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998-01/2008-12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237例,年龄60~96岁.采用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32例,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23例,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41例,双极股骨头置换1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0例.比较各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空心加压螺钉、解剖钢板、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均高明显于双极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治疗(P<0.01);空心螺钉组、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优良率明显低于双极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治疗(P<0.001,P<0.01).结果提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应首选人工关节置换(双极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对Garden型可选用空心螺钉固定,转子间骨折Jensen-EvansⅠ~Ⅱ型可选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置入内固定;Jensen-EvansⅡ~Ⅲ型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关节置换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结合非吸收性聚酯缝线(TI.CRON线)微创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106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21例髌骨中段横行骨折患者采用AO空心螺钉+TI.CRON线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个月至3年随访21例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其中:优16例,良4例,差1例。结论空心螺钉结合TI.CRON线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疗效确切,内固定强度可靠,组织创伤小,但2枚空心螺钉吃骨量较大,不适合于粉碎严重的髌骨骨折,其最佳适应证为髌骨中段横行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