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国产液电碎石机(ESWL-Ⅲ/2M型)产生的高能冲击波和10-羟基喜树碱单纯或联合处理人膀胱癌细胞系(BT5637)。实验分对照组,HESW组,药物组和联合组。冲击波条件:200SW(10kV,60次/min),药物浓度(0.1μg/ml),水温37℃。采用α-32P-dCTP标记C-myc癌基因探针,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分析四组癌细胞C-myc癌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对照组C-myc癌基因表达明显,其转录产物为2.7kb,而实验各组C-myc癌基因表达完全被抑制。结论:HESW,10-羟基喜树碱及其联合对人膀胱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C-myc癌基因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国产液电碎同产生高能冲击波和10-羟基喜树碱单纯或联合处理人膀胱癌细胞系。实验分对照组,HESW组,药物组和联合组。冲击波条件:200SW,药物浓度(0.1μg/ml),水温37℃,采用α-^32P-dCTP标记C-myc癌基因探针,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分析四组癌细胞C-myc癌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对照组C-myc癌基因表达明显,其转录产物为2.7kb,而实验各组C-myc癌基因  相似文献   

3.
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myc,增殖细胞核抗原 …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边杰芳  张柏根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2):140-142,I007
目的 研究反义c-my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片断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方法 使用正义、反义及错配反义c-myc、PCNA,分别艇于体外培养的VSMCS,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测定燕经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其对c-myc、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0μmol/L浓度的反义c-myc、PCNA作用于VSMCS后1 ̄5d相庆c-myc和PCAN蛋白表达减弱,计算机图像分  相似文献   

4.
bcl-2、Bax和c-myc基因在前列腺增生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各区细胞bcl-2,Bax和c-myc基因表达在BPH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对32例病人的88份标本采用免疫流式细胞光度术分区检测上述3种基因的标记率和表达量。结果 bcl-2基因在周边区(PZ),移行区(TZ)和中央区(CZ)的标记率分别为17.50%,25.40%、17.70%;TZ明显高于PZ和CZ(P〈0.01),PZ和CZ的标记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相似文献   

5.
骨肉瘤P53、c-erbB-2、c-myc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对不同临床行为骨肉瘤的抑癌基因P53突变蛋白、c-erbB-2、c-myc癌基因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研究。根据临床随访结果分组,高危组10例;低危组24例;巨大肿块组4例;转移病灶组7例。免疫组化实验PCNA及P53单克隆抗体采用ABC法染色,原位杂交实验采用地高辛试剂盒标记c-myc、c-erbB-2基因探针。经统计学处理(Ridit分析)高危组与低危组相差显著。研究结果显示,骨肉瘤P53突变蛋白阳性表达的变化与预后有关,骨肉瘤中c-erbB-2、c-myc癌基因有激活现象,阳性率较高的易转移,生存率低。骨肉瘤细胞PCNA均呈阳性,说明该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研究结果还显示骨肉瘤转移前后的组织学分型往往会改变,癌基因表达亦不同。提出可能存在第二原发灶和多中心性骨肉瘤的观点。最后作者强调术后长期持续免疫治疗和定期化疗对提高骨肉瘤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myc癌基因、Ki-67抗原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myc癌基因,Ki-67抗原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检测10例正常人肝组织,3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C-myc,Ki-67表达水平。结果G-myc,Ki-67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肝癌(86.4%,57.7%)均高于在高分化肝癌(45.5%,9.1%)P<0.05;其在肝癌伴淋巴结转移(86.9%,61.0%)高于在不伴淋巴结转移者(50.0%,14.0%)P<0.05。结论C-myc癌基因过度表达与肝癌的增殖、浸润有关,Ki-67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肝癌的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乳腺癌P62^C-myc蛋白表达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107例乳腺癌标本进行P62^C-myc蛋白检测。结果:P62^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3.55%(68/107),在生存时间≤5年、〉5年〈10年及≥10年者,其P^62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00%(47/50),65.00%(13/20)和 21.62%(8/37),表明P62C  相似文献   

8.
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通过2-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标记99mTc制备了99mTc-BDI-1。质量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标记率为69.9%,分离纯后标记抗体的放化纯度高于90%。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分数为81%,亲和常数为1.22×10-9M-1。在上述结果基础上,研究了标记抗体在荷人膀胱癌裸鼠体内的分布及放射免疫显像。99mTc-BDI-1经尾静脉注射后,分别在4、16及22小时γ照相后断颈处死小鼠,取脏器称湿重并计数。99mTc-BDI-1注射后22小时肿瘤清晰显示,肿瘤对标记抗体的吸收率为20.7%ID/g;平均T/NT为10.52,最小T/NT为2.90(肿瘤/肾脏);最大T/NT为20.7(肿瘤/小肠或肌)。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应用离体细胞体外孵育法研究了反义c myc寡脱氧核苷酸(反义c mycODN)对大鼠黄体细胞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的孕酮(P)和雌二醇(E2)生成的影响及其与外源性cAMP和Ca2+的关系。结果发现,反义c mycODN能呈剂量相关方式抑制黄体细胞hCG诱导的P和E2的生成。在浓度分别为10和5μmol/L时的抑制作用即具有显著意义(P<0.05);而无义tat寡脱氧核苷酸则无此作用。反义c mycODN对黄体细胞hCG诱导的P和E2产生的抑制作用能被加入10-4mol/L二丁酰cAMP逆转,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对此种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结果提示,c myc癌基因参与黄体细胞hCG诱导的P和E2生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烧伤后肾组织内皮素-1(ET-1)升高的效应部位以及效应的ETR亚型。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对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的ET-1及其受体亚型(ETA、ETB)的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烧伤后1小时,ET-1、ETA、ETB、mRNA均明显升高;烧伤后24小时仍维持较高水平。ET-1和ETAmRNA杂交信号于烧伤后3小时达高峰。ET-1mRNA主要分布肾皮质小血管内皮细胞、髓质肾小管和集合管,ETA受体mRNA则分布于上述小血管的平滑肌细胞。ETB受体mRNA于烧伤后6小时达高峰,主要分布髓质肾小管、集合管。结论烧伤后肾脏内皮素受体亚型上调在皮质以ETA为主,在髓质以ETB为主,它们分别与增强表达的ET-1结合可能导致肾皮质缺血和水钠代谢异常,是烧伤后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内在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应用组织细胞培养及分子生物学Northern blot技术,检测经bFGF作用的血管内皮细胞中c-myc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FGF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后c-myc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P<0.05),可在2 h达到高峰,并与bFGF的剂量和作用时间有关.结论 bFG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裂的作用与早期反应基因c-myc的激活与表达密切相关,c-myc基因的参与可能是血管内皮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增殖期的启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携带反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微球并进行理化性质的鉴定,以用于肝癌多药耐药的基因治疗研究.方法 采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聚乳酸-聚乙烯醇(PELA)包被携带反义MR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成微球,体外测定微球的粒径、载病毒量、包封率及释放规律,并用其转染人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ADM,48 h及120 h后检测转染细胞荧光强度.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携带反义MR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微球,直径约1.765 μm,包封率为52.4%,载病毒率为5.5× 108 efu/mg,在120 h内释放病毒量为49.2%,总的释放时间长于240 h.释放出的病毒保持活性,10 mg微球48 h释放病毒滴度为1.0× 108 efu/ml,对HepG2/ADM细胞株转导效率町达90%以上.结论 聚乳酸-聚乙烯醇共聚物(PELA)包载反义RNA重组腺病毒制备的微球,包封率较高,载病毒量较大,能保持病毒活性,较长时间释放,转导效率高,可望有效地将反义MRP导人人肝癌耐药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肝癌耐药机制及其逆转方式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与c—myc,c—fos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myc、c-fos表达的关系,以探讨胃泌素对大肠癌的促增殖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粘膜胃泌素和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阳性率为39.58%,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低分化和粘液腺癌(P〈0.05)。癌组织的c-myc和c-fos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胃泌素阳性组癌组织c-myc和c-fo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94%和73.68%,胃泌素阴性组分别为37.93%和31.0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部分大肠癌细胞通过自分泌方式产生胃泌素,可能通过增加c-myc、c-fos等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刺激癌细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血管吻合口内膜增生的新方法。了解手术缝线携载反义基因对吻合口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用分别浸泡过反义,正义及错配c-myc基因溶液的保护薇乔缝线行兔颈外静脉间置于同侧颈总动脉的血管吻合。实验动物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反义组,正义组和错配组,每组6只,4周后血管造影观察吻合口通畅情况,同时取材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其内膜增生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其内膜,中膜厚度及两者比值;内膜,中膜面积及两者比值。结果:所有吻合口通畅,未见闭塞,扩张或动脉瘤,反义组的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内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比值较其他组均低(P<0.05),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各组间的中膜厚度及中膜面积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用浸泡过反义 c-myc溶液的保护薇乔缝线进行血管吻合,能有效地抑制血管吻合口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5.
腭横缝牵张环上颌缝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腭横缝牵张后各有关缝的组织学变化及其与上颌各部结构变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四环素荧光标记和组织学方法对腭横缝牵张犬和相同年龄的正常犬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额颌缝和前颌缝等进行观察。结果 正常幼犬各缝成骨活动较活跃,随年龄增加缝细胞成分减少。实验犬则表现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剧增,新骨和结缔组织纤维循张力方向排列。腭横缝分离宽度最大,新生骨质最多;颧颌缝和额颌缝由于多骨性交错,骨沉积和骨吸收同时存在;颧颞缝新生骨小梁和胶原纤维由于滑动而改变排列方向;前颌缝表现牵张侧受压呈退行性变,对侧呈增殖性改变。结论 腭横缝牵张可以诱发环上颌诸缝广泛的组织反应;各缝因受力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超微载体介导反义端粒酶RNA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用体内可降解的聚乳酸 (PLA)和o 梭甲基壳聚糖 (CMC)制成的超微载体介导端粒酶RNA(hTR)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对TJ90 5人脑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PLA和CMC制成超微载体 ,并用其介导hTR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转染TJ90 5细胞 ,通过噻唑兰比色法(MTT)、改良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细胞转染情况作检测。结果 超微载体在体外能有效转染hTR反义寡核苷酸 ,48h后细胞存活率为 46.84% ,hTR、端粒酶催化亚基mRNA和端粒酶的活性水平分别为 0 .3 16、0 .0 2 4、5 1.40 0 ,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hTR可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靶点 ,超微载体能有效转染基因药物 ,可替代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反义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联合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效果。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携带p16基因,p53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利用基因合成仪体外合成N-ras,c-myc反义寡核苷酸,并将N-ras,c-myc反应寡核苷酸与pcDNA16-53融合表达载体转染到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中,观察肝癌细胞生长情况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结果 联合治疗组肝癌细胞增殖速度最慢,软琼脂集落形成个数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反义cDNA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生长的影响。 方法 脂质体介导反义PC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膀胱癌EJ细胞后 ,接种到裸鼠皮下组织 ,观察体内致瘤及生长情况 ;免疫组化检测瘤体PCNA蛋白表达 ,RT PCR分析瘤体PCNA、wt p5 3、c myc基因mRNA水平 ;并进行瘤体病理学评估。  结果 反义PCNAcDNA导入后 ,EJ细胞体内致瘤活性降低 ,同对照组比较瘤体体积缩小 5 4 .2 3% (P <0 .0 5 ) ,重量减轻 4 2 .5 4 % (P <0 .0 1) ,瘤组织PCNA蛋白及mRNA水平分别减少 6 1.6 2 % (P <0 .0 1)和 72 .13% (P <0 .0 1) ,c myc基因表达下调4 7.34% (P <0 .0 1) ,wt p5 3表达活性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 ,瘤体病理学特征改善。  结论 转导反义PCNAcDNA能有效逆转肿瘤的恶性表型 ,是膀胱癌基因治疗的合理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9.
Wang YX  Gao L  Ji ZZ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1):1387-1390
目的探讨针对于胰腺癌K-ras基因点突变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C-2的作用。方法用脂质体将针对于K-ras基因点突变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细胞株PC-2(反义组),转染正义寡脱氧核苷酸(正义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靶基因表达,人工计数、噻唑蓝(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转染48h后,反义组ras蛋白和K-ras基因mRNA的表达强度较正义组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人工计数、MTT检测和集落实验均证实反义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针对于K-ras基因点突变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对靶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