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春霞  陈相健  张寄南 《江苏医药》2002,28(10):775-776
引起人类病毒性心肌炎 (VMC)最常见的病毒包括B组柯萨奇病毒 (CVB)和腺病毒 (AdV)。CVB是无衣壳RNA病毒 ,AdV为无衣壳DNA病毒 ,两种结构完全不同的病毒成为VMC共同致病因子 ,是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有研究推断并证实两者作用于同一受体 ,称CVB AdV受体CAR。 2 0 0 1年 1月~ 10月 ,我们通过RT PCR结合放射自显影半定量检测VMC小鼠心脏、外周血白细胞CARmRNA的表达 ,探讨CAR在VMC发病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模型制作 :Balb/c小鼠 14 4只 (上海西普尔 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  相似文献   

2.
锌诱导扁藻类金属硫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ZnS4对绿藻门(chlorophta)、绿藻纲(chlorophyceae)、塔形藻亚目(Pyramimona-dlneae)、局藻科(Platymonadaceae)、扁藻属(Platymona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crmis)进行诱导培养,当 ZnSO4浓度在1mmol·L~-1以上时,随着ZnSO4浓度的升高,扁藻的生长率逐渐降低,扁藻不能耐受8mmol·L-1以上的ZnSO4。对类MT提取液进行原子吸收测定,结果表明扁藻类MT的合成随着ZnSO4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诱导效果明显。用1mmol·L~-1ZnSO4诱导培养扁藻,每克湿藻能获得 2.1mg类MT。  相似文献   

3.
霍乱毒素 (CT)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LT)均为粘膜佐剂 ,可诱导动物体内的环腺苷酸 (cAMP)。但毒性阻碍了其在人体的应用 ,目前已经研制了多种不同的CT和LT亚单位或基因脱毒突变体。可在粘膜表面产生佐剂效果的另一类型的佐剂是含免疫刺激CpG基元的合成寡脱氧核苷酸 (ODN)。以往研究证实 ,小鼠鼻内 (IN)免疫CpGODN和天然毒素后 ,两佐剂间存在协同作用 ,为此作者进一步研究这种协同作用是否与cAMP活性疫 1 0 μg单纯的破伤风类毒素 (TT)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或加入 1 μg或 1 0 μgCpG…  相似文献   

4.
莲子草属 (AlternantheraForsk)又称满天星属等 ,是苋科 (Amaranthaceae)的一个属 ,全世界有 2 0 0种 ,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暖温带。我国有 4种 ,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南、福建等江南省份 ,但某些品种在北京等地也曾引种。生长于我国的 4种植物有莲子草 (A sessilisL DC A ses ) ;喜旱莲子草 (A philoxeroidesMart )GrisebA phi )又名空心苋、空心莲子草、螃蜞菊等 ,多药用 ;锦绣苋 (A bettzickiana (Regel)NicholsA bet ) …  相似文献   

5.
西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铁梁 《中国药房》2000,11(4):182-183
目前上市的6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西伐他汀)中,西伐他汀(cerivastatin)是作用最强的药物,它的有效剂量在微克级,而其它药物在毫克级[1]。西伐他汀由拜耳公司开发,1997年在英国首先上市,1998年2月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Baycol”。它是新的以单一对映体的形式全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1药效学11抑制HMG-Co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是催化HMG-CoA转化为甲羟戊酸盐(MVA)的限速酶。西伐他汀的结…  相似文献   

6.
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莨菪碱(anisodamine,Ani)是我国首先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ScopoliatanguticaMaxim)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1],属托品类生物碱。其结构为:HOCHH2CCHNCHCH3CH2CHCH2OCOCHCH2OH目前临床上...  相似文献   

7.
尹洪竹  王清朝 《河北医药》2000,22(6):469-470
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其配体是表达在白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CD11aCD18)和巨噬细胞抗原复合体(MAC1,CD11bCD18),ICAM1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白细胞外渗、抗原递呈和效应T细胞行使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还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肝细胞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可用来反映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本文就可溶性ICAM1(solubleICAM1,sICAM1)在各种肝病的表达和意义作一概述。1 sICA…  相似文献   

8.
苦豆子类生物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黄秀梅  李波 《中国药事》2002,16(3):175-178
苦豆子 (sophoraalopecuroidesL)系豆科槐属植物 ,味苦性寒 ,有清热解毒、驱风燥湿和止痛杀虫等作用 ,主要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荒漠地区 ,资源蕴藏量甚多。自 2 0世纪 30年代开始研究 ,迄今从中已分离出 2 0余种生物碱。其中的8种主要生物碱研究较多 ,它们是 :苦参碱(matrineMT) ,氧化苦参碱 (oxymatrineOMT) ,槐果碱 (sophocarpineSC) ,氧化槐果碱 (oxysophocarpineOSC ) ,槐胺碱 (sophoramineSA ) ,槐定碱(sophoridineS…  相似文献   

9.
PharmacologyInhibitoryEffectsofShikimicAcidonPlateletAggragationandBloodCoagulationMAY ,SUNJN ,XUQP ,GUOYJ ( 3 )…………EffectsofSulfurCompoundsfromCaucas (AlliumvictorialisL .)ontheSpontaneousBeatingofMyocardialCellSheetsinVitroZHAOHQ ,WANGXY ,NAMBOT ( 6)………………………………  相似文献   

10.
五种海藻多糖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主要对海带(Laminaria japenioa Aresch)、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l(Mert) o'Kuntge]、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us(Lyngb)J.Ag]、石莼[Ulva.lactucal]、刚毛[cladophora kutzing]5种海藻多糖的硫酸基含量以及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萱藻多糖的硫酸基含量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高于其他海藻多糖,其他依次为鼠尾藻、海带、石莼。刚毛多糖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不显著。5种海藻多糖的抗凝血活性与其硫酸基含量是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食物成分影响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metastaticcascade),包括:肿瘤细胞增殖(proliferation)与基底膜(basementmembrane,BM)及ECM中的一些大分子蛋白质成分粘附(adhesions),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浸润(invasions)、移动(migration)、蛋白水解作用(proteolysis)和次级生长(secondarygrowth)。1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肿瘤转移的影响PUFAs主要包括:n6PUFAs(polyunsatu…  相似文献   

12.
AE活性酯 (MAEN)是生产半合成头胞类抗生素头孢三嗪 (Ceftriaxon)及头孢噻肟 (Cefotaime)的重要中间体之一。MAEN本身通过无水氨噻肟乙酸 ,促进剂DM (二巯基苯骈噻唑 )和三苯基磷在三乙胺催化下 ,以二氯甲烷 (CH2 Cl2 )为溶剂反应而得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的合成工艺 ,其反应原理为氨噻肟乙酸与DM在三乙胺催化下缩合成硫酯结构 ,三苯基磷吸收反应生成的水。在工艺比较成熟 ,缺点是溶剂沸点低 (bp39℃ ) ,普通条件下 (常压 ,水冷却 ) ,其蒸馏回收率偏低 (约 70 % ) ;而且二氯甲烷对MA…  相似文献   

13.
蒲丛  秦进才等 《中国药事》2002,16(2):113-117
恶性肿瘤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原因 ,是其侵袭性 (invasion)和转移性 (metastasis) ,这也是肿瘤药物治疗的难题[1] 。侵袭和转移的过程十分复杂 ,影响因素众多 ,但其共同点都是癌细胞必须先要突破肿瘤原发部位周围正常组织的细胞外基质(ECM ,extracellularmatrix)。而ECM中占优势组成的玻璃酸或称透明质酸 (hyalunonicacid ,orhyaluronan ,简称HA)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将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HA是细胞行为的调节者HA是机体…  相似文献   

14.
姜科豆蔻属(AmomumRoxb)植物大多可作药用,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矫味止呕之功效。该属药用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林中阴湿处,需要较高的气温和湿度。目前,国内外可供药用的主要品种有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红壳砂仁、长序砂仁、海南假砂仁及草果(AtsaokoCrevostetLemarie)、小豆蔻(A.repensSonner)、爪哇白豆蔻(A.compactunSoland.exMaton.)、白豆蔻(A.kravanhpierreexGagnep.)、非洲豆蔻(A.melequeta…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电鳐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构功能关系,探讨AChE负矩部位是否是其构象决定簇的一个组成部分.方法:用ELISA及酶抑制实验观察AChE负矩部位探针2PAM对AChE与其McAb3F3之间的免疫反应性的影响.结果:McAb3F3不能与2PAM及AChE的复合物反应;2PAM浓度依赖性地降低McAb3F3对AChE的抑制率;但不能解离AChE与3F3构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论:电鳐AChE活性中心负矩部位构成其活性中心构象抗原决定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稳定表达诱导型NO合酶的NGLNCXiNOS细胞,观察阿片类药物对受体介导ACcAMP系统的影响。方法:竞争性蛋白结合法和完整细胞受体结合实验测定cAMP含量和受体结合力。结果:阿片类药物短时程作用抑制AC活性,受阿片受体介导的、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信号通路调节。阿片类药物长时程作用和纳洛酮急性戒断引起受体脱敏,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伴有受体下调。结论:成功地建立阿片耐受和依赖细胞模型,可用于研究ACcAMP系统和NOcGMP系统在阿片耐受和成瘾中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 ,TDM)是近代临床药物治疗学最重大的进展之一 ,过去 30年间 ,TDM对临床常用抗癫痫药 (antiepilepticdrug ,AED ,亦称老AED)的合理应用起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1] 。近几年又有数种新AED在美、欧和日本陆续上市。这些新AED大都是预先经过作用机制设计而人工合成的 ,较那些偶然发现的老AED有很多药代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PK)方面的优点 ,如蛋白结合率很低或者为零 ,与其他药物的PK相互作用较少等[2 ,3 ] …  相似文献   

18.
天然去甲二萜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崇胜  王锋鹏 《药学学报》2000,35(12):932-938
二萜生物碱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天然产物 ,主要存在于毛莨科 (Ranunculaceae)乌头属 (Aconitum )、翠雀属 (Delphinium )和飞燕草属 (Consolida)植物中。该类化合物有广泛的生理活性 ,尤其在抗炎、镇痛等方面作用显著。目前 ,已有 3种化合物高乌甲素 (lappaconitine)、草乌甲素 (crassicaulineA)和 3 乙酰乌头碱 (3 O acetylaconitine)作为镇痛药物应用于临床。此外 ,高乌甲素在国外临床上己用于抗心律不齐。而国内关附甲素 (gufubaseA)作为抗心…  相似文献   

19.
由非洲灌木一种风车子属植物Combretumcaffrum所取得的一类化合物中 ,开发进展得最快的是风车子抑碱 (combretastatin)A4 (CA4 )的前药。CA4为一结构较简单的二苯乙烯 ,它与秋水仙碱竞争微管上的结合部位 ,尤以其顺式构型活性更明显。它难溶于水 ,但其磷酸钠前药溶于水 ,并在血浆中释出CA4分子。已有大量文献表明 ,CA4在多个临床前实验癌症模型中都具有活性 ,例如在小鼠皮下种植的可移植肿瘤中显示有使其血管闭塞的抗血管效应 ,而且产生此效应的剂量仅为其最大耐受剂量的 1/ 10。CA4对快速增殖的…  相似文献   

20.
刺尾鱼毒素细胞毒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尾鱼毒素(Maitotoxin,MTX)是由岗比甲藻类产生,经食物链蓄积于刺尾鱼体内的一类结构独特的海洋生物毒素。MTX是已知毒性最强的非蛋白海洋毒素,已成功地从岗比甲藻和刺尾鱼体内分离纯化MTX,其化学结构基本清楚,它呈梯形聚脂醚结构,其二钠盐的化学分子式为CH64H256O68S2Na2。分子量为3422μ。MTX毒性剧烈,其毒性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实验从细胞水平研究了MTX的毒性效应及其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的拮抗效应。MTX对LLCPK1细胞,Hela细胞及BGC823细胞均具有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