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求体外冲击波碎石(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联合自拟中药"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7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口服自拟中药"排石汤"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对照组:给予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总有效率90.4%.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自拟中药"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排石效果。方法:将1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体外碎石,观察组在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后应用坦索罗辛可以促进结石排出,提高结石排净率,减少肾绞痛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普鲁本辛片组)和治疗组(坦索罗辛组),对比2组患者2周后肾绞痛发生率、结石排净率、平均排石时间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肾绞痛发生率、结石排净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5;平均排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具有口服方便、肾绞痛发生率低、结石排净率高、平均排石时间短和药物不良反应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研究组予以盐酸坦索罗辛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石排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排石汤促进上尿路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残余结石排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中药排石汤辅助治疗2周。于术后第4周、第8周观察两组患者肾绞痛发生率及净石率,同时监测观察组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观察组肾绞痛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2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及术后8周的净石率分别为96.1%和98.0%,对照组分别为82.4%和86.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用中药排石汤过程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排石汤能有效促进上尿路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残余结石的排出,提高净石率,降低肾绞痛的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而中药排石汤辅助输尿管软镜术后排石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中药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A组(中药+ESWL组)和B组(ESWL),观察A、B两组治疗结石的有效率、治愈率.结果:A组治愈率有效率排石效率及不良反应明显优于B组.结论:A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高、安全有效,B组的并发症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中药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A组(中药+ESWL组)和B组(ESWL),观察A、B两组治疗结石的有效率、治愈率。结果:A组治愈率有效率排石效率及不良反应明显优于B组。结论:A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高、安全有效,B组的并发症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肾绞痛的49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首次碎石肾绞痛缓解率100%,首次碎石有效率95.3%,复震率8.3%,3个月结石排净率99.4%。结论: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肾绞痛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急诊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6例非急诊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体外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一周结石排尽率,综合评价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时行体外震波碎石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体外震波碎石术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4.6%,1周结石排尽率为98.2%;对照组体外震波碎石术1次性碎石成功率为66.1%,1周结石排尽率为62.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行急诊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能有效提高结石排净率及减少肾积水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及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排石汤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复杂性榆尿管结石58例并观察疗效.结果:58例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获痊愈,无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采用此联合治疗的方法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易操作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排石方配合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半发输尿管结石的.;I亍效。万法70例旱发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碎石后给予我院自拟中药排石方(药用海金砂、金钱草、石韦、车前子等),对照组给予1:7服坦洛新缓释片,以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74.3%,2组比较,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体位性低血压。结论中药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可扩张输尿管,减少输尿管痉挛,有利于结石排出,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李生元 《吉林医学》2013,(20):3988-399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为输尿管结石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结石排净率在上段、中段、下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首次结石排净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肾绞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治疗效果明显,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ESWL)术配合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9例泌尿系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自拟排石汤联合ESWL术组(试验组)264例,单用ESWL组(对照组)22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1.32%、56.44%;总有效率分别为96.21%、83.1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排石汤联合ESWL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用ESWL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肾绞痛率及镇痛药人均使用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可提高结石排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及其引发绞痛的效果。方法本组498例输尿管石,体外冲击波电压根据患者体层厚薄选用10~14 KV,每例冲击800~3000次,(平均1920±300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常规给抗生素、解痉药及排石汤。结果498例中1次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排出者为164例(32.9%),2次以上体外冲击波碎石者322例(64.6%);10例(2.0%)发生石街;无效2例转外科治疗;总有效率99.6%。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能迅速有效安全地治疗输尿管结石及其引发的绞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84例单侧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结石的清除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的疗效,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效果更佳,但后者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7.
张庆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59-4160
目的探讨尿石通丸对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排石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督促两组患者多饮水、适量运动以及蹦跳。患者均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尿石通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净时间以及治疗期间肾绞痛发生率、膀胱刺激征发生率、镇痛药使用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71.05%(27/38)、92.11%(35/38)。观察组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石排净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肾绞痛发生率、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和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NR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使用尿石通丸可提高结石排出效果,减少肾绞痛、膀胱刺激征的发生以及镇痛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急诊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次碎石成功率74.4%,总成功率82.6%。碎石成功结石与失败结石平均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尿管不同部位排石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对梗阻时间短、长径较小的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排石汤加用黄体酮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自拟中药排石汤加用黄体酮,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94例,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3例,治愈率56.4%;有效28例,有效率29.8%。治疗组总有效率86.2%。单用中药排石汤治疗76例,治愈33例,治愈率43.4%;有效20例,有效率26.3%。对照组总有效率6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自拟中药排石汤加用黄体酮具有显著的缓解肾绞痛及促进输尿管排石作用,在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辅助排石的疗效。方法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直径6 mm~15 mm)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肾石通4 g,每日2次,同时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 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肾石通4 g,每日2次,观察3周。结果在观察时间内,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33例(82.8%),对照组22例(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发生肾绞痛4例(10%),对照组12例(30%),2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具有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作用,且能减少肾绞痛发生,可作为输尿管下段中等大小结石碎石后的一种辅助排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