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变化,分析Treg对IM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于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行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均低于观察组治疗前;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M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Treg细胞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IM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崇州市妇幼保健院的10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阿糖腺苷,每次7 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天1 g/kg,均治疗5 d,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意识清醒时间以及惊厥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8+、CD4+、CD3+和CD4+/CD8+等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水平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可以显著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血清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程鹏  赵阳  杨红杰  韩倩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0):2536-2541
目的 探讨安替可胶囊联合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术后复发转移、晚期转移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75 mg/m2。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安替可胶囊,2粒/次,3次/d。3周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生存质量(QLQ-C30评分、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42.00%)、疾病控制率(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00%、52.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QLQ-C30评分、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中位生存期、肿瘤无进展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替可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免疫功能抑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云芝糖肽胶囊联合TP方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20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同时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奈达铂,80 mg/m2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100 mL。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云芝糖肽胶囊,3粒/次,3次/d。21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降低,CD8+均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CEA、SCC-Ag、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云芝糖肽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免疫抑制,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1),对照组予以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予以他克莫司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血液黏度(blood viscosity,P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4%vs 68.63%)(P<0.05);观察组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LB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而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观察组血清TG、TC、FIB及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56%vs 19.61%)(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予以他克莫司治疗,不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还可改善T淋巴CD4+、CD8+、CD4+/CD8+细胞水平及血脂相关水平,且安全性高,利于肾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马静  许银梅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0):2044-2048
目的 探究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榆林市星元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牙周袋底部缓慢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0.2 g/次,1次/周,边注射边后退。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槽骨吸收、附着丧失(CAL)以及牙周袋深度(PD)、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龈沟出血指数(SBI)、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表面PD-1、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2.9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I、PLI、PD、CAL和牙槽骨吸收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液中CRP水平和SBI评分均显著降低,而龈沟液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龈沟液中CRP、IL-10水平和龈沟出血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和CD4+/CD8+均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和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和PD-L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和PD-L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牙周指标,改善牙周组织炎症反应抑制作用,在慢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东台市中医院就诊的10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TAC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注射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注射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80 mg/m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3粒/次,2次/d。以21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在持续治疗6个周期后分析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淋巴细胞相关指标、肿瘤标志物、血清指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QLSB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8+比治疗前小,LMR、CD4+、CD4+/CD8+比治疗前大(P<0.05);治疗组的CD8+比对照组小,LMR、CD4+、CD4+/CD8+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糖蛋白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血清CA153、CEA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脂联素(ADP)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AD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方案有助于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晓丽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44(12):2646-2650
目的 探究珍芪补血口服液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 2020年6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孕妇均遵医嘱口服维生素C及叶酸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口服,0.3 mg/次,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珍芪补血口服液,10 mL/次,2次/d。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孕妇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贫血相关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铁幼素(HJV)、膜铁转运蛋白1(FPN1)水平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成熟T细胞(CD3+T)、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T)],观察治疗后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SF、MCV、HJV、CD4+T、CD3+T、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TfR、FPN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珍芪补血口服液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孕妇免疫功能,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红细胞生产速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帕博利珠单抗,2mg/kg,药物给药时间为30min以上,每3周给药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50mL/次,1次/d。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FACT-L)、卡氏功能状态量表评分(KPS)、CD3+、CD4+、CD8+、CD4+/CD8+及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是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痰、胸闷、胸痛、痰中有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ACT-L评分、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FACT-L评分、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VEGF、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IFN-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清神经肽Y(NPY)、P物质(SP)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尺评分(VAS)、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CD3+和CD4+、CD8+、CD4+/CD8+)及NPY和SP水平。结果 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意义(χ2=8.67,P <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CD4+/CD8+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CD4+/CD8+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NPY和S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NPY和S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加巴喷丁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轻患者的神经疼痛,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功能,降低外周血NPY、S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香菊胶囊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在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就诊的122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1 mL/次,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香菊胶囊,2~4粒/次,3次/d。两组患儿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97%(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鼻塞、流涕、喷嚏、鼻痒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IgG)、白三烯B4(TB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E、IgG、LTB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3+、CD4+、CD8+、CD4+/CD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辅助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配122例CVA患儿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3,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和25羟维生素D3[25-dihydroxyvitamin D3,25(OH)D3]、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肺功能指标中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肺活量及呼气峰流速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D4+及CD4+/CD8+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CD8+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25(OH)D3、IL-10水平升高(P<0.05),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均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维生素D3联合常规疗法可明显改善CVA患儿咳嗽等症状,提高肺功能,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改善气道高反应及气道炎性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0 mg采用2.0 mL生理盐水溶解后以氧气为驱动力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流量控制在6 L/min以内,2次/d,15 min/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次,1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33%(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正向调节机体免疫水平,疗效确切,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舒康胶囊联合替诺福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乙肝舒康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BeAg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III型前胶原肽(PC-III)、Ⅳ型胶原(IV-C)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eAg、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BIL、ALT、AST、LN、HA、PC-III及IV-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BIL、ALT、AST、LN、HA、PC-III及IV-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舒康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CHB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唐萍  骆洋  李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44(8):1751-1755
目的 探讨肿痛安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沙利度胺片,5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肿痛安胶囊,0.56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8.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水肿消失时间、渗出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痛安胶囊联合沙利度胺可提高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进一步降低临床症状和疼痛程度,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头孢他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资阳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8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他啶,10 mg/k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10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 vs 73.17%,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4以及IL-6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8+和CD4+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头孢他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头孢他啶钠,可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期间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0 g/m2,1次/d,第1~3天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25 mg/m2,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胸腺肽肠溶片,15 mg,2次/d。21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客观有效率(ORR)为47.50%,观察组为5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比例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8+、CD4+/CD8+及NK细胞比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胸腺肽肠溶片联合GP方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降低了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