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92年 10月印度和孟加拉国发生了O139群霍乱弧菌 (O139VC)引起的霍乱大流行以来 ,国内外陆续有此菌报道〔1,2〕。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海水产品和水的媒介作用仍是沿海地区O1群霍乱弧菌(O1VC)和O139群霍乱流行的主要原因〔3- 5〕。为提高对O139VC的检测效果 ,对免疫荧球法进行改良 ,并应用于O1、O139VC的检测。现将 2 0 0 0年 5~ 10月间 ,我们用此法检测外环境自然水体水源和贝壳类、鱼类 (简称鱼介类 )等食品标本中O1和O139VC的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1 1 改进型荧球法器材 :普通生物显微镜和上海科艺厂轻…  相似文献   

2.
从井水检出1株O138霍乱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引起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主要有O1群和O139群2个血清群。为加强霍乱的监测工作,2004年5月对我市区23只井水进行监测,从某村的井水中检出1株O139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3.
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O139群霍乱弧菌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O139群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按照霍乱弧菌的系统鉴定方法。结果:O139群霍乱弧菌在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致病力与O1群霍乱弧菌基本相同,其临床症状与O1群霍乱极为相似,但首选药物有差异。结论:治疗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首选药物应为头孢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珠江水中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与珠江水体中理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每月在珠江河沿岸24个采样点采集珠江河口水体,参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1999年版《霍乱防治手册》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菌型鉴定,用7500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水样各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共采集水样576份,检出51株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为8.85%。夏天检出O1/O139群霍乱弧菌数占30%以上。Al、Mn及Ni与O1/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市内、外珠江水中Mg2+、K+、Ca2+、Mn2+、Ni2+、Se4+、Sb3+含量和PH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珠江河口水中检出O1/O139群霍乱弧菌与珠江河口水体理化因素Al、Mn及Ni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菜州市外环境水体霍乱弧菌的存在及分布情况,为监督监测和预防霍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莱州市外环境水体504份按<霍乱防治手册>规定方法进行霍乱弧菌检测.[结果]在外环境水体标本中检出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2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145株.[结论]外环境水体存在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应加强霍乱监测工作,避免霍乱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厦门市外环境水体中霍乱弧菌的存在和水产品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霍乱病例,为指导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霍乱监测方案》及《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的规定,于2004—2013年在全市六个区选择监测点,对外环境水体、水产品及腹泻病人标本进行监测,监测数据由各区疾控中心每月汇总上报,由市疾控中心统一整理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共采集外环境各类标本15 351份,检出O1群霍乱弧菌165份(1.01%),未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共采集食品标本20 545份,检出O1群霍乱弧菌248份(1.21%),未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共对45 284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粪检率为82.09%,共发现霍乱病人2例和带菌者2例。结论厦门市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存在O1群霍乱弧菌,是外环境水体中的正常菌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致病菌及传染源,以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白山市外环境水体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菌型分布和致病性,掌握其流行规律,为感染性腹泻的控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4月-2008年8月对鸭绿江水系白山段水体进行了连续定点的监测,并对部分菌株进行了霍乱肠毒素的检测。结果共检测水样200份,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70株,可以用诊断血清分型的有41株,可分型率为58.57%,未定型29株,占41.43%。分离出携带霍乱肠毒素毒力基因(CT)的非O1群霍乱弧菌5株。结论通过对鸭绿江水系白山段水体的监测,证实该水体中广泛存在着非O1群霍乱弧菌,其血清分型是复杂和分散的。首次分离出携带霍乱肠毒素毒力基因(CT)的非O1群霍乱弧菌。鸭绿江水系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污水排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时发现水产品中的霍乱弧菌,防止在人群中发生霍乱暴发流行。方法定期对常德市城区各类水产品市场进行采样,及时送实验室检测,对检测出的霍乱弧菌进行毒株鉴定。结果水产品采样检测1 530份,检出霍乱弧菌39份,阳性率2.55%;其中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样20份,O1群稻叶型阳性样18份,O1群彦岛型阳性样1份。结论水产品确实携带有霍乱弧菌,可以引起霍乱。  相似文献   

9.
O139霍乱弧菌的毒素和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139霍乱弧菌 (VCO139)是引起 O139霍乱的病原菌 ,1992年 10月 19日起源于印度南部城市马德拉斯 ,几周之内传播到印度其他地区 ,同年 12月孟加拉国出现 O139霍乱流行 [1 ]。到 1993年 3月两国报告 10多万病人 ,一千多人死亡 ,同年泰国、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报告了 O139霍乱 ,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输入性 O139霍乱病例 [2 ]。由于O139霍乱在临床上与 EL Tor霍乱无法区分 ,有些专家甚至担心由于人群缺乏对 O139的免疫力 ,极易发生爆发与流行 ,甚至有可能引发第八次世界霍乱大流行 [3,4] 。霍乱弧菌产生多种毒素 ,在构成霍乱弧菌的…  相似文献   

10.
O139霍乱弧菌是O139霍乱的病原菌,经水传播是霍乱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水传播与食物传播还常有因果关系.因此,及时有效地消毒O139霍乱疫区内各种水体,对控制O139霍乱的传播和流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实际工作中对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和加入浓度往往有些盲目,既缺乏科学指导,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此,我们对消毒剂对不同水体中O139霍乱弧菌的杀灭作用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鸭绿江水及水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鸭绿江水及水产品中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了解霍乱弧菌在其中的存活及菌型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鸭绿江水及水产品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符合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者,按国标法进行系统菌株鉴定。〔结果〕从216份(江水189份、水产品27份)标本中检出9株O1群霍乱弧菌,全部为江水中检出,总检出率为4.17%。其中稻叶型2株,占22.2%;小川型7株,占77.8%。〔结论〕检出的9株O1群霍乱弧菌均属非流行株,江水中霍乱弧菌的检出率高于水产品的检出率。总检出率较高,提示在今后霍乱监测中,鸭绿江水应继续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奉贤区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霍乱防治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同时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从活白水鱼体表检出1株O139剪群霍乱弧菌。结论本次检出的1株O139势群霍乱弧菌为流行株,具有引起流行和大流行的潜力,因此要加强对海水产品的主动监测,预防霍乱的散发和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奉贤区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霍乱防治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依据<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同时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从活白水鱼体表检出1株O139剪群霍乱弧菌.结论 本次检出的1株O139剪群霍乱弧菌为流行株,具有引起流行和大流行的潜力,因此要加强对海水产品的主动监测,预防霍乱的散发和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广西首次分离 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用经典的微生物学、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法进行生化、药敏和流行菌株的分型,并用家兔肠段结扎方法进行霍乱肠毒素检测。结果 4株菌与O139群霍乱诊断血清发生强凝集反应。与O1群多价血清不凝集;在庆大琼脂平板上菌落较O1群霍乱弧菌混浊、隆起。霍乱肠毒素检测均为中等毒力,对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霍乱肠毒素检测为中等毒力,具备引起流行的能力,为流行株。因此加强监测,及时做好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食源性霍乱暴发中由食用水产品引起的疫情占了较大比例,本文于2005年7-10月对舟山市销售的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和带病毒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舟山市定海、普陀两区的农贸市场和夜市大排档中采集314份水产品标本。标本采集后室温条件下1- 3 h内送检。试剂与仪器为碱性胨水、TCBS、4号琼脂、O1群和O139群霍乱诊断血清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16.
在霍乱的传播因素中,食源性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霍乱关系最密切的是海产品。国内外都有从海产品中检出霍乱弧菌的报道。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霍乱中心在1999年9月1个月内3次从进口活甲鱼中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对这3起事件,检验检疫部门依法进行了处理。上述事件提示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水产品的霍乱检测,杜绝霍乱通过水产品途径传入我国,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2003~2007年厦门市海沧区外环境中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水体和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方法]2003~2007年,厦门市海沧区5~10月采集水产品和水体,检测O1群霍乱弧菌和O139群霍乱弧菌。[结果]5年合计,从922份水体中检出3株霍乱弧菌,从1040份水产品中检出6株霍乱弧菌。9株霍乱弧菌均为O1群,其中小川型4株、稻叶型5株,均为霍乱弧菌肠毒素CT阴性的无毒株。[结论]厦门市海沧区外环境中的霍乱弧菌主要是O1群非流行株。  相似文献   

18.
霍乱弧菌是强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原菌 ,霍乱在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 7次世界性大流行 ,前 6次均起源于印度恒河三角洲 ,由古典生物型引起 ,第七次起源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 ,由Eltor生物型引起 ,从 196 1年开始至今尚未停止 ,已持续 38年 ,波及五大洲 14 0余个国家和地区 ,引起数以百万计的病例。 1992年 10月在印度的马德拉斯和孟加拉湾又爆发了由一种新的霍乱血清群O139引起的类似霍乱的疾病 ,非O1群霍乱能引起胃肠炎 ,又能引起全身各部位的感染 ,其中某些菌株产生霍乱肠毒素。本文对部分非O1群霍乱弧菌的生化特性、VBO血清分型、药敏实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饮食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检出3株O139型非O1群霍乱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0月以来,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先后发生霍乱样疾病的严重流行,临床表现与即往和当今流行的、由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古典型或埃尔托型霍乱无异,且临床症状严重者居多.但病原体即不与O1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发生凝集,也不与O1群霍乱单克隆抗体A、B、C发生凝集,该病原体后被命名为O139型非O1群霍乱弧菌.我国自1993年以后该菌在新疆等地相继检出.我们在1998年4月初饮食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粪便中检出3株,该菌在我市尚属首次检出,在健康体检者粪便中检出更属罕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O139群霍乱弧菌核糖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国内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的遗传多态生,方法:以16s rRNA和23s rRNA核糖体基因作探针,对内切酶消化的菌株染色体DNA进行Bouthern杂交,分析杂交图谱。结果:选择的122株O139群霍乱弧菌得到10种核糖体基因型。9株ctxAB,zot和RS均为阴性的无菌菌株,分离于4种独特的核糖体基因型。结论:O139群霍乱弧菌在遗传分化及克隆群的地区分布上存在多态性,提示国内O139霍乱流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