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孙德芝  梁蔚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404-2405
目的:观察多方位成角快速牵引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分别采取多方位快速牵引和传统的直线型慢牵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按摩、超短波、运动等疗法。采用“腰腿疾病治疗成绩评分表”对治疗前后患的腰椎功能情况进行评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改善率及康复效果。结果:多方位成角快速牵引方法在提高康复效果及提高优良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方位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提高,且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多方位快速牵引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多方位快速牵引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取多方位快速牵引配合超短波治疗与常规牵引治疗。结果:多方位快速牵引法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止痛效果明显,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牵引的疗效。结论:多方位快速牵引定位准确、安全并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多功能牵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方法以电脑牵引为主综合治疗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参照“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评定。结果采用多方位三维多功能牵引治疗年龄在25—50岁之间无手术适应证之腰椎间盘突出症183例患者,5年随访观察总有效率达96.72%。结论多方位三维多功能牵引方法简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多方位快速牵引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蔚  孙德芝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103-2103
目的 探讨多方位快速牵引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多方位快速牵引与常规牵引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治疗后应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腰椎功能评定。结果 多方位快速牵引法止痛作用明显,疗效显,明显优于常规牵引法(P<0.01)。结论 多方位快速牵引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好的牵引法。止痛作用明显,治疗效果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成角旋转快速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90例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统计分析优良率为70%;总有效率为90%。结论成角旋转快速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程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成角旋转快速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 90例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统计分析优良率为 70%;总有效率为 90%。结论成角旋转快速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程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方位快速牵引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多方位快速牵引与常规牵引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治疗后应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腰椎功能评定。结果多方位快速牵引法止痛作用明显,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牵引法(P<0.01)。结论多方位快速牵引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好的牵引法。止痛作用明显,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与腰椎纵向牵引比较,评价多方位快速牵引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2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多方位快速牵引和纵向牵引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1年后进行活动能力(RMDQ)、疼痛程度(VAS)和直腿抬高试验(SLRangle)检查。RMDQ提高超过3分,VAS提高超过20分,就被认为临床有效。结果:多方位快速牵引和纵向牵引均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RMDQ,VAS和SLR angle评分产生明显的改善(均有P<0.05),两种方法的改善效果相似(P>0.05),但前者对活动能力(RMDQ)的改善更明显(P<0.05)。临床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有关,但与突出大小、突出节段和类型的关系不大。所有的患者在治疗1年后症状都没有恶化。结论:多方位快速牵引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且疗程短、见效快,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良好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泰州制造DFQ-400型多方位牵引装置,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0例,取得显著疗效,明显优于进行常规牵引治疗的940例患者.  相似文献   

10.
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腰椎牵引、按摩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超短波、针灸和运动等方法。采用“腰腿疾病治疗成绩评分表”对治疗前后患者腰椎功能状况进行评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改善指数、改善率及康复效率。结果 综合性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方法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提高优良率及康复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多方位牵引、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92例患者分为多方位牵引组、手法复位组和手术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评定百分法进行评分.结果各组治疗前3组评分无明显区别,但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同时治疗后手术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多方位牵引组和手法复位组(P均<0.05).结论虽然手术疗法疗效优于非手术疗法,但后者仍是许多患者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变化的MRI表现,判断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物理因子、药物、牵引、推拿、医疗体操进行30d的综合康复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腰椎MRI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突出椎间盘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变化。结果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为82.5%,治疗前、后的腰椎间盘MRI信号强度、厚度、突出的程度、椎管前后径与横径、侧隐窝宽度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疗法不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态改变产生明显影响,但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牵引方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很高,本研究比较了传统牵引疗法及多方位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和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0例。传统牵引治疗组(甲组)115例,男78例,女37例;年龄18~67岁,平均46.5岁;病程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2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采用理疗、牵引、电脑中频治疗配合整体康复护理。结果:经过14~21 d的治疗,显效220例,有效44例。结论:临床上常规的康复治疗配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臭氧注射联合电脑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臭氧注射联合电脑三维牵引治疗,术前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护理配合,术后行电脑三维牵引护理和指导康复锻炼。结果:经6个月后随访评定疗效,显效10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6.0%。结论:臭氧注射联合电脑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新方法,科学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并巩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5例,分别采用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结果: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VAS疼痛量化评分和改良后的Macnab疗效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康复护理组在疼痛改善、治疗效果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三维正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牵引前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牵引中患者有效配合 ;牵引后予以全面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36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顺利完成牵引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 ,减轻了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 ,提高了精度 ,康复时间短 ,费用低 ,疗效好 ,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腰椎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索一种有效、经济、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方法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组67例(间隙牵引组),电针配合理疗治疗组61例(电针组),持续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组52例(持续牵引组),观察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3组从疗效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起效快,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经济、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天全  邹方亮 《现代康复》2000,4(8):1162-1163
目的比较多方位牵引、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92例患分为多方位牵引组、手法复位组和手术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评定百分法进行评分。结果各组治疗前3组评分无明显区别,但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同时治疗后手术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多方位牵引组和手法复位组(P均<0.05)。结论虽然手术疗法疗效优于非手术疗法,但后仍是许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群 《中国康复》2007,22(1):42-42
目的:探讨不同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70例,均给予水疗、泥疗及按摩等治疗,A组并增加骶管注射、腰椎成角旋转牵引及银质针松解术。结果。治疗45d后好转率评分,A组优于B组(P〈0.01)。结论;综合物理疗法配合骶管注射、银质针松解术等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