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术后恢复、手术部位感染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8例行PCNL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手术部位感染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PCNL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体位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应用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8例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取石成功率、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体位护理可降低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良好,且患者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锦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83-3384
目的对比分析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71例肾结石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均可有效治疗肾结石,在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上,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马龙  王卫妮  张争春  李涛 《西部医学》2017,29(12):1714-1717+1722
【摘要】目的 探讨多通道与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RIRS)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6例, 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交叉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用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RIRS进行取石治疗, 观察组采用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RIRS进行取石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天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较手术前呈现上升趋势(P<0.05);观察组一期术后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期术后平均残留结石直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二期术后结石清除率、残留结石直径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通道或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均能安全有效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单通道联合输尿管软镜术, 但单通道联合输尿管软镜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一定优势, 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人需求选择相应手术方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0例,设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行传统切开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0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石取净率。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发热、感染、肾通道裂伤、出血、肾造瘘口漏尿。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石取净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达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更具优势,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更好地护理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微创手术的护理.方法 采用术前X线照片和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护理,对83例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结果 结石患者肾结石取净率90.3%,肾盂梗阻解除率100%,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净率100%,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要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各种管道及并发症的护理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园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063-4064
目的:探讨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防治效果。方法入选的100例肾结石患者(均为鹿角形结石)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在术前3 d应用头孢他啶或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术前1 h应用头孢他啶或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对照组术前1 h应用头孢他啶或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肾盂内压力、血红蛋白含量、结石清除率、菌尿发生率、发热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肾盂内压力、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菌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发热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 d治疗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感染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俞冬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1946-194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136例复杂性肾结石的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02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34例二期MPCNL取尽结石,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仔细的观察及周到的护理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治疗的效果。方法 122例肾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具有损伤小、取石彻底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体位结合疼痛护理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10月于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17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检查、术中生命体征监测,对照组患者行疼痛护理,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和焦虑程度、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VAS、S A 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结合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疼痛和焦虑情绪,优化各项手术指标,且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40例作观察组,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40例肾结石患者作对照组,行肾切开取石术。观察两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9%,相较于对照组的24%,明显更低;两组在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选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治疗效果甚好。术中出血量状况大为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有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位护理对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中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依据入院时间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碎石成功率及术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应用于复杂输尿管结石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在不降低碎石成功率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术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配合对长期抗凝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择期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配合,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长期抗凝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3.5±4.6)min,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0.0%,术后3月复查结石清除率为100.0%,住院时间为(9.2±0.5)d,术后均未见大出血,无1例并发血栓性疾病。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7.1±1.7)min;一期结合清除率为80.0%,术后3月复查结石清除率为93.3%,住院时间为(17.1±0.3)d,术后2例(6.7%)大出血,4例(13.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栓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长期抗凝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采用全程护理配合方案,可减少血栓事件发生率,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局麻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的9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的研究对象,年龄18~75岁,结石直径1~3 cm。观察组42例行局麻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48例行全麻经皮肾镜取石术。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结石侧别、结石负荷、结石位置及S.T.O.N.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两组病例的总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24 h VAS评分、HGB下降值、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及结石清除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的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均由同一术者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 VAS评分、HGB下降值、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清石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局麻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3 cm的肾盂、肾盏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良好,能缩短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总手术时间和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中,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比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和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均比较好,并发症低,安全可靠,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在该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患者随机选出10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的(16.98%,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景新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01-1902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对照组(43例,给予传统开放式手术),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瘘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肾结石治疗中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泌尿外科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500例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留置双“J”管(单侧或双侧)进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血尿、发热或膀胱刺激征及双“J”管位置改变异常情况,观察组患者不仅采用术后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且术前、术中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按常规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算Ue=5.13,P〈0.01;观察组血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6,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或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3,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双“J”管位置改变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52,P〉0.05).结论:正确的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不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尿管碎石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风险不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