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比较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中药敷脐疗法有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源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敷脐与针刺疗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与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病例自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分别为(8.5±3.1)h与(18.7±8.2)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肛门排气平均时间分别为(30.8±12.4)h与(66.5±19.6)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敷脐结合针刺疗法能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脐部贴敷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5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早期予中药脐部贴敷,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禁食、补液,不采用其他任何措施,自然恢复胃肠功能。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肛门排气平均时间、排便平均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部贴敷可促进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脐疗对术后胃肠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疗法对经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90例经腹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比较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中药敷脐疗法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源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吴菜萸敷脐联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早期活动联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吴茱萸敷脐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4%,对照组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术后怠者采用吴茱萸敷脐联合穴位按摩疗效确切,可缩短肛门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传统医药的方法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自制中药促通膏敷脐,加艾灸,穴位按摩。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和恢复饮食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中医药的方法改善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现象.方法:自制中药通腹散敷脐,加穴位按摩.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肠呜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和恢复饮食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中医药的方法改善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现象。方法:自制中药通腹散敷脐,加穴位按摩。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和恢复饮食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厚朴粉敷脐与针刺足三里疗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将4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厚朴粉敷脐与针刺足三里疗法,观察两组病例至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分别为(7.3±2.1)h与(14.5±5.3)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肛门排气平均时间分别为(18±7.9)h与(49±10.6)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6.4±10.2)h与(60.8±21.5)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厚朴粉敷脐联合针刺疗法能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结合中药灌肠治疗ICU脑卒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ICU脑卒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功能评分情况、耐受肠内营养状况、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耐受肠内营养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结合中药大承气汤加味灌肠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助于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卒中预后,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功能锻炼操在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9例,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给予术后针灸并联合功能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出现腹胀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38,0.024,0.010);治疗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38)。结论:针灸联合功能锻炼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龙汤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灌肠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灌肠组加用黄龙汤灌肠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内压,记录两组28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灌肠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两组治疗前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灌肠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腹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内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灌肠组28 d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的15.22%(P<0.05)。结论黄龙汤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恢复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抬臀运动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除常规的术后护理外,术后第一天开始做抬臀运动;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T1),肛门排气时间(T2)。结果:试验组的T1和T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抬臀运动可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60给予外科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中药热敷。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P<0.01,2P<0.01,3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敷能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优于术后常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术后患者161例并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术后6 h后足三里穴位按摩5 min,早、中、晚各1次,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心理诱导。观察2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均<0.05)。结论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可明显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有2例因术后不愿意配合下床活动而退出,观察组有1例因术后转入ICU而退出。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加艾灸足三里穴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平衡火罐疗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首次进食时间以及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结果:观察组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出现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艾灸可有效促进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外科胃肠功能障碍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科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用临床8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为41.4h,对照组为78.3h(P〈0.001)。肠呜恢复正常时间,实验组为38.2h,对照组为71.9h(P〈0.001),肛门排便时间,实验组为44.4h,对照组为82.5h(P〈0.001)。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能使肠呜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明显减少,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lectric acupoint stimulation on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and motility among geriatric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s,and to explore an efficient and noninvasive method fo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bowel functions.METHODS:For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nd evenly assigned into a regular nursing care group(RNC) and an acupoint electric stimulation group(AES).Patients in the RNC group received regular nursing care and patients in the AES group received regular nursing care plus electric stimulation of acupoints.The serum levels of gastrin(GAS),motilin(MOT),and cholecystokinin(CCK),and an electrogastrogram(EGG)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on the first,third,and fifth day after surgery.The time to first flatus after surgery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side effects such as abdominal pain,abdominal distention,and diarrhea were recorded.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GAS,MOT,EGG,time to first flatus,abdominal pain,abdominal distention,and diarrhea(P 0.05).CONCLUSION:Electric stimulation on acupoints could increase levels of GAS and MOT,promote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and decrease complications among postoperative senile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腹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肠鸣音恢复、第一次肛门排气及腹胀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PO.01);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第一次肛门排气及腹胀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O.01)。结论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对减轻腹部术后疼痛及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疗效明显,对腹部手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