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yclinDl、Rb基因产物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cyclinDl、Rb、ER在86例乳腺癌、12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2例乳腺增生病中的表达。分析这些表达结果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cyclinDl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ER的阳性率,Rb与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yclinDl、Rb基因产物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无规律性。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检测细胞凋亡与合理的基因产物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185,cyclinD1,Rb,p53,Bcl-2基因产物与ER的表达及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免疫组化色(S-P)法,检测P185,cyclinD1,Rb,p53,Bcl-2基因产物在107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乳腺癌肿块的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期,年龄及ER的关系,结果,P185与ER的阳性率,cyclinD1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ER的阳性率,Rb与组织学分级,p53与组织学分级和ER阳性率,Bcl-2与组织学分级和患者的生存间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种基因产物与乳腺癌生物学行 为的关系无规律性,p185,cyclinD1,Bcl-2,Rb,p53基因产物的检测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ER、p53及 Bcl- 2基因产物表达在人类乳腺癌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对 86例乳腺癌和 2 4例乳腺良性病变行细胞凋亡检测 ( TUNEL法 )和 p53、Bcl- 2、ER的免疫组化染色 ( S- P法 )。结果 :细胞凋亡水平与 Bcl- 2、ER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 ;p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 ER的表达 ;Bcl- 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细胞凋亡和 p53、Bcl- 2基因产物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细胞凋亡水平高者 ,Bcl- 2基因产物表达亦高 ,患者预后较好。而 p53基因产物表达低者 ,患者生存期亦长。细胞凋亡和 p53、Bcl- 2基因产物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检测细胞调亡和 p53、Bcl- 2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张力蛋白同源物磷酸酯酶(PTEN)、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Rb基因蛋白在150例乳腺癌标本及3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异常表达与乳腺癌若干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TEN、Rb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异常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TEN基因蛋白的失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失表达有一定关系(P<0.05)。Rb基因蛋白的失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只是在乳腺癌Ⅲ级中失表达率较高。ER的表达与Rb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TEN、Rb基因蛋白在乳腺良性病变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在乳腺癌中表达率下降,表明其肿瘤抑制功能丧失,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PTE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ER失表达相关,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的突变和表达及靶基因cyclinD1、c-my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9例乳腺癌,72例乳腺增生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c-my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44例乳腺癌β-catenin外显子3的突变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在细胞膜中强表达,cyclinD1及c-myc 阴性表达.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8.15%vs44.44%,P<0.01),乳腺癌cyclinD1、c-myc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增生症(57.98%vs33.33%;56.30%vs27.78%,均P<0.01).β-catenin异常表达、cyclinD1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c-myc的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相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相关,而与c-myc的表达无关.44例乳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v-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为77.30%.结论 β-catenin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这个过程可能是通过激活cyclinD1实现的.β-catenin异常表达和cyclinD1、c-myc过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内β-catenin异常积聚不是由β-catenin基因突变所致,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中抑癌基因PTEN与cyclinD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乳腺良性、恶性病变中抑癌基因PTEN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的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8例乳腺增生组织(其中20普通型增生,8例非典型增生)、8例导管原位癌、9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TE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非典型增生上皮和导管原位癌的PTEN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乳腺腺上皮(P<0.01);浸润性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为49.0%,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增生的乳腺组织和导管原位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浸润性乳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分级、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微血管密度计数均呈负相关,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TEN表达低下时乳腺癌中cyclinD1蛋白的高表达率与腋淋巴结受累、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TEN高表达时cyclinD1蛋白的高表达率与腋淋巴结受累、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 PTEN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表达的改变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共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PTEN的表达水平低下可作为乳腺癌分化和转移的一个潜在的生物学标志.CyclinD1对乳腺癌分化和腋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可能部分受到PTEN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和雌、孕激素受体(ER、P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40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COX-2、VEGF、ER、P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OX-2阳性率达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阳性率为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ER、PR阴性组中,VEGF、COX-2阳性表达率较高。结论:COX-2、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生长、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MUC1与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测MUC1、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86例乳腺癌及 4 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MUC1、ER和PR的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可见MUC1阳性表达 ,而乳腺癌组织中MUC1高表达 ,MU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ER、PR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MUC1及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ER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良好预后明显相关 (P <0 .0 1)。结论 MU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是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指标 ,与乳腺癌的预后无明显相关 ,ER阳性表达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yclinD2及ERα基因的DNA甲基化,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和特异性MSP方法,检测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cyclin—D2及ER仅基因的mRNA及甲基化状态。结果(1)cyclinD2和ERα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2)cyclinD2和ERα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一例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46.7%和32.4%;(3)cyclinD2、ERα的mRNA表达及甲基化状态无相关性。结论将检测cyclinD2和ERα的甲基化状态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可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β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  张毅  梁燕  姜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1):1090-109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ERβ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α、PR、其他生物学预后标志物以及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比较109 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ERβ表达与ERα、PR、其他生物学预后标志物以及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ERβ蛋白在良性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不同乳腺癌组织类型中59%ERβ表达阳性,其中45 %病例ERβ和ERα同时表达.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ERβ阳性表达组中,HER-2/neu和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ERβ阴性组,而ERβ表达与否同各临床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Rβ可能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指标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