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陈康文  刘元生  韦天彬 《广东医学》2007,28(10):1710-1713
脐带血(umbilical cord blood)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废物而丢弃,KNUDTZON[1]1974年发现脐带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以来,有关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88年首例同胞之间脐带血治疗Fanconi贫血[2]获得成功以来脐带血移植逐渐被专家及学者们所推崇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进行了近5 500例脐带血移植[3],已成为某些白血病、淋巴瘤和遗传性造血干细胞痰病治疗的一场革命.本文就脐带血移植和胎盘造血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HSC)在治疗白血病、恶性肿瘤、重症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中有肯定的疗效,是某些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唯一根治手段[1].HSC移植包括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自体骨髓移植(Auto-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及脐带血(UCB)移植.但不论是异基因或自体骨髓移植,还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都存在一些不足,而UCB移植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1972年,Ende等首次报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小量血型相合的UCB输注后获得短期植入.尽管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为UCB移植奠定了一定的临床基础.1988年,法国医生Gluckman等[2]首先应用HLA相同的同胞UCB干细胞移植治疗范科尼(Fanconi)贫血患儿获得成功.近年来,很多学者对UCB干细胞移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UCB干细胞不仅可以替代骨髓HSC,甚至在一些方面更优于骨髓HSC而被临床所认可.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只有30%需要骨髓移植的病人有可配伍的家庭供者。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某些癌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某些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可选择的一种治疗处理。其余的只有25%寻找世界登记处3 000 000非亲属的骨髓供者,如可配伍接受移植,剩下的超过50%病人不能进行骨髓移植。而脐带血是具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是可供移植的造血干细胞的丰富来源。  相似文献   

4.
脐带血采集方法及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佳  韩俊领 《医学综述》2006,12(22):1393-1394
脐带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在治疗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等疾病方面,它是除骨髓及外周血外的另一种造血干细胞来源。由于移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输入的脐带血中所含造血干细胞数量,因此如何提高脐带血采集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采集方式对采集质量的影响,得出结论,即在经阴道顺产的情况下,体内采集法可比体外采集法获得更多的采集量、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细胞数(CFUs),但在剖腹产时两种采集方法产生相似的结果。随后分析了一些常见的产科和胎儿因素对采集质量的影响,发现胎盘重量和出生体重是采集质量的最佳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温建芸  吴学东 《广东医学》2014,35(15):2464-2466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之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根治重型β-地贫唯一的治疗方法,通过HSCT治疗的重型β-地贫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输血和去铁治疗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应作为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同胞供者的重型β-地贫患者首选治疗方案.对于无HLA全相合的同胞供者的重型地贫患者,可选择其他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自1988年Gluckman等对1例Fanconi贫血患者成功实施首例HLA全相合同胞脐血移植(CBT)以来,CBT得到迅速发展,全世界以脐血作为造血干细胞(HSC)代替骨髓供体移植逐年增加,脐带血HSC已成为HLA不全相合血缘或非血缘HSC供体的新来源[1].  相似文献   

6.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召力  李宁宁 《医学综述》2001,7(6):374-375
70年代初 ,人们就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 祖细胞 ,80年代末脐带血代替骨髓移植取得成功 ,因此有人预言 ,脐带血有可能成为未来骨髓外移植和基因治疗的造血干细胞来源[1 ] ,从此以后 ,人们对脐带血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将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 ,综述如下。1 开展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意义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骨髓衰竭、白血病、恶性肿瘤和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最有效办法 ,这已经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但是骨髓移植要求供受体间HLA必须相合 ,而实际上这…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移植是一个总的概念 ,包括几种不同的移植技术 (图 1 )。异基因移植是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相合的健康供者的骨髓、外周血或脐带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供者可以是患者的家人或无血缘关系的自愿者。自体移植则采用患者自身的骨髓或外周血中的干细胞。异基因移植最先用于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骨髓衰竭和血液恶性肿瘤 ,现在也常规用于一些非恶性疾病 ,如地中海贫血的治疗。自体移植则首先用于接受大剂量化疗患者骨髓的挽救 ,并逐步成为一些实体肿瘤如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的基本治疗方案之一。目前正在试验性用于治疗严重…  相似文献   

8.
美国最近利用新生儿的脐带血移植,治疗一个4岁儿童的白血病,取得成功。脐带血含有丰富的干细胞,能直接进入骨髓。先用化疗破坏了患者的骨髓,再输入脐带血。因脐带血量不足,不能用于成人。  相似文献   

9.
王少冰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807-1808
骨髓移植(BMT)是指对病人实施免疫抑制预处理后,使机体失去排斥异体组织的能力,通过输注骨髓来重建造血功能的综合性治疗措施。由于骨髓中含有丰富造血细胞,因此,BMT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1]。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BMT、胎肝造血细胞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脐带血造血细胞移植[2]。BMT一词,一般是指同基因BMT和同种异基因BMT[3]。1BMT的分类1.1同基因BMT在人类是反映同卵双胎间的移植,即供、受者基因型完全相同。1.2同种基因BMT是指将非同卵双胎的他人骨髓植入受者体内,世界上到1962年6月已进行了4万多例BMT,其…  相似文献   

10.
本期发表的综述“干细胞移植”一文 ,阐明了发达国家在这一热点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启迪我们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考虑和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和对策。一、干细胞移植术的普及和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系列技术组合的代名词 ,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前者有自体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后者包括异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近年尚包括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此项技术可用于多种血液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和淋巴瘤以及一些非肿瘤性疾病如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β地中海型贫血和某些遗传性代谢性…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1-3],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严格的HLA配型,否则,会导致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而使移植失败[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无GVHD的发生,但原发病复发的机会较高[4]。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是近年来应用的新的移植方法,由于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因此,移植后能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此外,脐带血中的T淋巴细胞不成熟,对异基因组织细胞的耐受性较好,无需严格的HLA配型,且脐带血来源广泛,因此,特别适合于儿童移植[5-8]。最近…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近 30年来血液学的重大进展 ,不仅成为治疗乃至治愈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治疗某些遗传疾病、代谢疾病、免疫异常疾病及某些实体瘤的根本途径〔1〕。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分为骨髓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根据移植物的来源分为异体移植和自体移植。 1970年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开始用于临床 ,在白血病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难治性血液病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的疗效 ;1980年开展了自体骨髓移植 ,标志着自体骨髓中肿瘤细胞体外净化技术的开展 ;1986年首例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地治疗恶性淋…  相似文献   

13.
骨髓移植作为根治顽固性血液疾病的方法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造血干细胞来自骨髓或周围血,但最近脐带血作为第3个干细胞来源,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已表明采用脐带血的同种干细胞移植是可行的,欧美应用此法的临床病例正在不断增加。脐带血干细胞的基础研究 8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脐带血移植可以挽救受放射线照射小鼠的生命。Broxmeyer等人全力进行面向临床应用的研究。许多研究发现,脐带血的未分化干细胞多于骨髓中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李博玲  刘心 《医学综述》2004,10(7):396-398
自198 8年Gluckman等[1 ] 用脐血代替骨髓对1例小儿Fanconi贫血患者进行抑制并重建其造血功能以来,脐带血移植(umbilicalcordbloodtransplant,UCBT)已应用于数十种疾病的治疗[2 - 4] 。UCBT的成功率取决于输入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数量,对于人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相匹配的供者脐血MNC至少需2×10 7 kg以上,低于这一剂量,植入率降低,不足1×10 7 kg则难以植入[5,6 ] 。脐血移植后造血重建较骨髓移植慢,这亦与脐血所含CD+34 细胞数量少有关[4 ,5] 。单份脐血造血干细胞数少,在体外对脐血造血干细胞扩增后,只有造血祖细胞和成…  相似文献   

15.
脐带血替代骨髓进行干细胞移植已成为近10年来移植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脐带血来源广泛,富含造身干细胞,易于采集与冻存;查寻手续简单,一旦相合,就可以立即取用;排异反应较小,传播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也较少。自1988年世界上首例脐血移植成功治愈了一例范可尼贫血患儿,1991年又一例脐血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儿成功。随之,脐血移植在临床上迅速推广。1993年国际上第一个脐血库建立,脐血移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用于治疗60余种疾病,已进行千余例,确实已成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一种有效替代手段。我国在近一两年才进行…  相似文献   

16.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输注和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及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辅助性治疗已引起广泛重视,而脐带血在血干细胞的分离和保存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输注和移植的关键,本文采用3种方法分离脐带血里白干细胞,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分离及冷冻保存效果。材料与方法脐带血的采集:无菌条件下,将新生儿已经结扎的脐带进行脐静脉穿刺,取脐带血。冷冻保护剂:取DMSO缓慢加入1640液中摇匀,配成含20%DMSO的1640保护液。细胞分离液:①6%右旋糖酐:分子量20~30万。②泛影葡胺聚蔗糖淋巴细胞分离液:比重1.007。分离:Ⅰ:离心法。Ⅱ:沉降法。Ⅲ…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分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等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愈来愈受到重视 ,而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有赖于骨髓供体登记体系和脐带血干细胞库的建立 ,为了给选择建立合适规模的骨髓供体登记体系和脐带血干细胞库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根据中国汉族人群HLA A、B、DR位点基因频率及单倍体分布进行了我国汉族人群骨髓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中无关供体HLA相合概率的研究。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0 5份外周血标本HLA A、B位点分型结果 ,取自 1997年 12月~ 1999年 8月…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海峰  李尚珠  周斌  杨仁池 《医学综述》2006,12(21):1289-1291
周围血管病变是导致肢体缺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改善肢体缺血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逐渐深入。本文从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这三个方面,对目前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剂量化疗辅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来缓解化疗后骨髓抑制已经成为上皮性卵巢癌病人很有前途的一种治疗方法.虽然这一方法使许多病人获得了较长的无瘤生存期,但仍有部分病人最终复发,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即为回输的干细胞中含有肿瘤细胞.另外,外周血中含有肿瘤细胞的病人远处转移可能性大,预后可能不好.所以,建立一种高度灵敏的检测方法来检测病人外周血干细胞及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中心尝试了将细胞角蛋白19(CK19)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应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病人外周血干细胞或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谭三勤 《医学与社会》2007,20(9):63-64,F0003
1970年,Boyse等首先发现,经致死剂量照射的成年小鼠在注射胎鼠血之后,出现了长期造血功能重建[1];1974年Kundtzon等首先发现脐血中含有造血祖细胞[2];1988年Broxmeyer首先证明脐带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3];1989年G luckman等成功进行了首例同胞脐带血移植治疗范柯尼贫血患者[4];此后,世界各地逐步开展脐血移植工作并相继建立了脐血库;我国首例脐血移植始于1991年。脐血作为一种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源,具有造血干/祖细胞含量高、来源丰富、易于采集、对供体无危害、致命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 isease,GVHD)发生率低、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