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脓毒血症是目前住院患者非冠状动脉疾病中最严重的致死原因。本文就内皮细胞功能以及在脓毒血症时的应答反应以及在脓毒血症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共657例,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15例.总结病例特点,对可能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15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术前尿常规、中段尿培养、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术中液体灌注量等因素与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液体灌注量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充分抗感染治疗、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术中液体灌注是减少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脓毒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脓毒血症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自从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活化蛋白C治疗脓毒血症有效报道以后,炎症时内皮细胞受损引起关注,本文就内皮细胞在脓毒血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背景 脓毒血症本身及其发病过程中产生的炎症因子均可导致患者全身凝血功能的改变,脓毒血症的治疗指南将液体复苏治疗列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目的 液体复苏对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内容 描述了脓毒血症、晶体液、胶体及液体输注策略对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趋向 不同的液体种类及治疗方案均可对脓毒血症患者不同的凝血因子产生短暂的、程度不同的影响,但各种液体输注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相似.  相似文献   

5.
脓毒血症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表现为免疫激活和/或免疫抑制,并伴有一系列免疫活性物质的释放.由于脓毒血症导致机体死亡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血液净化具有强大的清除能力,在脓毒血症治疗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几年体外血液净化治疗在脓毒血症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脓毒血症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临床综合症,其导致机体死亡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也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近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临床治疗和研究脓毒血症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脓毒血症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由泌尿生殖道感染所引起的脓毒血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临床急症,其死亡率在20%~42%,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我们泌尿外科医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结合现在的治疗新进展,重点探索尿源性脓毒血症时白细胞抗原分子的早期改变,从而为我们的早期诊断以及结合机体免疫来达到最佳的治疗寻找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结石微创取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患者328例,根据PCNL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和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统计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各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各个因素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和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在性别比例、结石体积、结石数量、手术时间、存在肾功能不全、是否为鹿角型结石、术中灌注压力、是否存在术前尿路感染和hs-CRP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体积、结石数量、手术时间、肾功能不全、鹿角型结石、术中灌注压力和术前尿路感染是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石体积、结石数量、手术时间、肾功能不全、鹿角型结石、术中灌注压力和术前尿路感染是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尿脓毒血症病情凶险,进展快,患者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仍无有效的预防、早期筛查以及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现结合文献复习,将尿脓毒血症病因、常用诊断指标、治疗及蛋白组学在尿脓毒血症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脓毒血症及其所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是严重烧伤、感染、休克等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强烈的促炎细胞因子,在脓毒血症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发挥着核心而关键性作用。TNF-α抗体治疗脓毒血症虽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在临床试验中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细胞信号通路参与介导了脓毒血症炎症介质的表达。JAK/STAT信号通路与脓毒血症的发生发展有关。体外实验发现JAK/STAT信号通路对TNF-α的产生发挥着一定的调节作用。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可减轻脓毒血症大鼠肾组织损伤,改善肾功能。但通过干预JAK/STAT 途径而调节TNF-α水平的体内实验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JAK抑制剂AG490对脓毒血症大鼠肾组织和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脓毒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急症,进展快,病死率高,医疗花费巨大,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尿源性脓毒血症由泌尿道感染造成,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病率高且后果严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全世界每年大概有几百万例脓毒血症新发病例,其中死亡人数占四分之一甚至更多,并且发生率有上升趋势[1]。仅美国每年新发脓毒血症大约就有660,000~750,000例,约占住院患者的2%,ICU患者的10%。严重脓毒血症死亡率大约为25%~50%,脓毒血症休克患者死亡率则高达40%~75%。脓毒血症已经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治疗脓毒血症三大抗凝药物重组活性蛋白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输尿管镜术前预测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及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输尿管镜治疗的210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一般病史资料,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输尿管镜术前预测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肾积水程度、结石直径以及菌尿是输尿管镜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预测概率模型,公式为P=1/(1+exp-(3.17+1.88×肾积水程度+1.27×结石直径+1.67×菌尿),其作为预测指标,ROC曲线,曲线下面积约为0.891,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2.19%。结论肾积水程度、结石直径以及菌尿是输尿管镜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这3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输尿管镜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概率模型预测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尿脓毒血症有疾病进展快、发病机制不清、病死率高、医疗费用高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泌尿系统微创腔内碎石手术的推广.尿脓毒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早期的敏感指标检测对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对尿脓毒血症早期预警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内、外引流方式在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尿脓毒血症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内引流组(膀胱镜或者经输尿管镜置双J管置入术)和外引流组(在B超的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成功率、尿脓毒血症得到控制的时间、术后尿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发生比例。结果两组引流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引流组尿脓毒血症控制时间相对较短,术后无1例患者复发尿脓毒血症。内引流组输尿管镜碎石术后3例复发尿脓毒血症。结论在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外引流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脓毒血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脓毒血症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多脏器支持治疗、抗炎治疗,液体复苏、强化胰岛索治疗等治疗方法。因为病理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少.脓毒血症的治疗也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Ghrelin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脑肠肽.同时也是生长激素促分泌受体的一种内源性配体。研究发现ghrelin能够在盲肠结扎穿孔所致的大鼠脓毒血症模型中减弱炎症反应、器官损伤和降低死亡率。本文主要关注ghrelin在脓毒血症中的作用机制,为ghrelin将来在脓毒血症中的应用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黄疸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别在危重患者中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脓毒血症合并黄疸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它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很多人甚至简单地认为它就是阻塞性黄疸.本文通过对脓毒血症合并黄疸的发病机制作一回顾性综述,进而提高对脓毒血症合并黄疸的认识,有利于临床中对它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24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行PCNL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CNL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724例患者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13例,发生率为1.80%,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抗感染、扩容及支持等治疗后痊愈.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前尿路感染(OR =2.78)、手术时间(OR =2.55),术中肾盂压力(OR=4.61)、年龄(OR =2.35)性别(OR =2.07)及合并糖尿病(OR=2.39)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结石直径>2 cm、数量、鹿角形结石及肾积水程度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患者术前尿路感染、手术时间>60 min、术中肾盂压力>40 mmHg、女性、年龄≥60岁及合并糖尿病是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识别和警惕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和治疗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血液净化治疗在脓毒血症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脓毒血症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表现为免疫激活和/或免疫抑制,并伴有一系列免疫活性物质的释放。由于脓毒血症导致机体死亡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血液净化具有强大的清除能力,在脓毒血症治疗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几年体外血液净化治疗在脓毒血症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脓毒血症是指感染或创伤等因素引起全身剧烈性炎症反应、致各组织器官出现继发性损伤的临床症候群,是复杂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复杂肾结石围手术期脓毒血症的防治需要高度重视,在临床上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包括积极的抗炎治疗、及时的扩容补液、以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研究表明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细胞内炎症介质级联反应,是脓毒血症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针对复杂肾结石围手术期防治脓毒血症的临床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