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吻合口瘘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1998∽2003年,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吻合口瘘共32例,其中结肠瘘5例,小肠瘘11例,食道空肠吻合口瘘6例,胃空肠吻合口瘘9例,阑尾残端瘘1例。32例病人均予以禁食、静脉营养、有效的双套管引流等处理。结果 30例自愈,2例经二次手术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 提示绝大部分肠瘘和吻合口瘘均能自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研究食管胃壁内吻合术与机械吻合术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在13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中,70例采用食管胃壁内吻合术,65例采取机械吻合术.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食管反流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壁内吻合术70例中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2例(2.9%);行机械吻合术65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1例(1.5%),发生吻合口狭窄6例(9.2%),反流性食管炎12例(18.5%),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机械吻合术(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手术中食管胃壁内吻合术在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方面优于机械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吻合口瘘22例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德银 《安徽医学》2003,24(6):38-39
目的 总结 10年来食管胃吻合口瘘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年内诊治的 2 2例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部吻合 2 0 0例 ,瘘 6例 ( 3 .0 %) ;胸内吻合 44 2例 ,瘘 15例 ( 3 .3 %) ;腹部吻合 3 5 1例 ,瘘 1例( 0 .0 3 %)。死亡 10例。结论 腹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3例(男20例,女3例)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均经消化道造影证实,其中颈部瘘2例,胸部瘘16例,腹部瘘5例。所有病例均经局部引流,或同时行瘘口修补,深静脉插管,全身营养支持,妥善处理并发症。治愈22例(95.7%),死亡1例(4.3%)。结论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经及时诊断、合理治疗,绝大多数可治愈。  相似文献   

5.
李波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6):516-516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二次手术的体会。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23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再次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23例吻合口瘘患者经再手术治疗后,存活成功率82.6%(19/23),死亡率17.4%(4/23)。其中3例死于重建术后再次发生瘘,致患侧胸腔感染及全身衰竭;1例隐性冠心病急性发作而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吻合口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确诊后有二次开胸手术指征者应争取尽早再手术,可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处理对食管吻合瘘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病人的特点进行手术前后处理,特别是手术操作时注意影响吻合瘘愈合的几大因素。结果吻合口瘘1例,占0.33%远低于国内3~5%的发生率。结论围手术期正确处理能明显减少口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200例食管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病变切除后应用管状吻合器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4例,胸内吻合1116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0.91%),颈部及超胸顶吻合无吻合口瘘发生.前8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2.32%,吻合口狭窄3.1%;近12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33%,吻合口狭窄占1%;进口吻合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86%,吻合口狭窄6.9%.所有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机械吻合是减少胸内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松 《中外医疗》2009,28(5):172-172
目的提高中下段直肠癌患者Dixon手术治疗成功率,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方法5年收治直肠癌206例,采用Dixon手术治疗116例,发生吻合口瘘7例。结果7例吻合口瘘者6例经骶前引流管引流局部冲洗痊愈,1例行经肛骶前引流痊愈。结论采用Dixon术时应注意吻合口血供、张力大小及吻合技术等,避免吻合口瘘发生;如发生吻合口瘘,应及时准确判断瘘口大小,采取相应措施以达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9.
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方法 ]对 4 16例食管、贲门癌施行手术治疗 ,并在围手术期采取系统的预防措施。 [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6例 ,发生率 1.4 4% ,手工吻合发生 5例 ,机械吻合 1例 ,死亡 3例。 [结论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临床应该从多环节采取预防措施 ,才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继延  冯春在 《中外医疗》2012,31(22):40-40
目的探讨一期切除吻合加预防性回肠造口、肛管减压在左半结肠梗阻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过去3年1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左半结肠梗阻急诊手术应用一期切除吻合加预防性回肠造口、肛管减压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推荐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吻合口瘘是消化道重建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极高。近 10抨来 ,我院收治各类消化道重建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30例 ,均采用胃肠外营养 (TPN)和胃肠内营养 (TEN)支持 ,起到了重要作用 ,缩短了病程 ,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现将营养支持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 ,男 2 3例 ,女 7例。年龄 12~ 72岁 ,平均 47.5岁。患者均经 1~ 6次腹部手术 ,平均 2 .4次 ,食管胃肠、食管空肠吻合口瘘各 4例 ,食管十二指肠吻合口瘘 2例 ,十二脂肠残端瘘 3例 ,胰肠吻合口瘘 3例 ,胆肠吻合口瘘3例 ,小肠肠吻合口瘘 4例 ,…  相似文献   

12.
徐尔侃  华汉巨  李念  黄雄  皮健 《四川医学》2011,32(6):835-838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15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7.7%)。肿瘤距肛缘距离≤5cm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7cm(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有无合并心血管肺疾患、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单双吻合技术、肿瘤侵犯肠管周径、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距下切缘距离、肿瘤是否侵出浆膜、肿瘤大体或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肿瘤分期的吻合口瘘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中下段直肠癌患者Dixon手术治疗成功率,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方法:10年收治直肠癌208例,采用Dixon手术治疗118例。发生吻合口瘘6例。结果:6例吻合口瘘5例经引流管局部冲洗愈合,1例行骶前引流痊愈。结论:采用Dixon术式时应注意吻合口血供、张力大小及吻合技术等,避免吻合口瘘发生;如发生吻合口瘘,应及时、准确判断瘘口大小,采用相应措施,以达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吕效忠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690-69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并发症的处理,为临床腹部手术围术期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70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心血管系统14例,呼吸系统10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感染中毒性休克2例,脑血管意外2例,肾功能衰竭2例,胰瘘1例,胆瘘1例,死于并发症4例。结论高龄患者腹部手术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肺疾病,其次是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免疫力低下、急诊手术等。应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加强监测和支持,以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115例直肠癌行前切除保肛手术,6例出现吻合口瘘.5例通过及时有效的引流、局部处理治愈,1例经回肠造瘘和盆腔引流治愈.结论吻合口瘘是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操作技巧、吻合口血供、张力和骶前引流通畅情况有关;在不同阶段做好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和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在 2 0 %左右。在临床医疗工作中 ,手术所致的肠外瘘约占 80 %左右 ,其中以肠粘连分离、肠切除吻合、胃大部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最为常见。肠外瘘处理不当 ,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都产生不利影响 ,我院 1989年 5月~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2 1例肠外瘘患者 ,现就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12~ 71岁 ,平均 36岁。术后至发生消化道瘘的时间为 4~ 2 0天 ,平均7 3天。 2 1例肠外瘘共有瘘口 2 2个 (有 2处瘘口者 1例 ) ,胃肠吻合口瘘 5例 ,十二指肠瘘…  相似文献   

17.
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为61例食管癌或贲门癌病人施行肿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主动脉弓下吻合3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29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本文介绍了器械吻合的手术方法,并重点讨论减少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发生食管癌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16例曾经做过上腹部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胃代食管4例,空肠代食管胸内吻合2例.经左颈、右胸、上腹三切口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7例.经上腹左胸结肠代食管胸内吻合3例,均采用手工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并发症为颈部吻合口瘘2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3/16).结论术前详细了解病情,设计手术方案,根据术中腹腔粘连情况,选择适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胡新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1,(5):61+63-61,6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及资料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行食管癌手术患者422例,发生吻合口瘘36例,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5%。分析吻合口瘘相关情况和临床表现。结果本组34例吻合口瘘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22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病死;2例患者行瘘口修补术,手术失败,患者死于脓胸、多器官衰竭。共14例患者病死,病死率为38.8%。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积极预防有助于降低发生率,有效的治疗能够降低吻合口所导致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瘘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6-2010年住院诊治的膀胱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膀胱瘘25例,主要病因是手术损伤(12例,48%)、恶性肿瘤(6例,24%)和慢性感染/炎症(5例,20%),表现为粪尿(9例,36%)、气尿(5例,20%)、尿路刺激症(11例,44%)、腹部包块(7例,28%)、排水样大便(9例,36%)等。对膀胱瘘阳性发现率较高的检查是膀胱镜(73%,11/15),膀胱造影(73%,8/11)和 CT (67%,8/12)。18例(72%)患者接受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漏3例、瘘复发2例;死亡5例(27.8%)。7例(28%)给予非手术治疗,5例瘘口愈合。结论膀胱瘘的病因主要是手术损伤、恶性肿瘤和慢性感染/炎症。 CT、膀胱镜和结肠镜是诊断膀胱瘘及寻找病因的首选方法。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可尝试用于某些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