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醒鼻凝胶剂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醒鼻凝胶剂是在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名老中医黄守林主任治疗鼻炎的验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新型鼻用制剂,其君药为徐长卿。徐长卿为萝摩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Kitag.的根及根茎,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paeon01)和皂苷类等。丹皮酚的熔点为49.5℃-50℃,易挥发,能溶于热水,但在冷水中水溶性差,故丹皮酚的提取多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由于文献报道的徐长卿中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不适合于醒鼻凝胶剂的制备,而丹皮酚提取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制剂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徐长卿中丹皮酚的提取率,保证制剂质量,从而确保临床疗效,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了影响丹皮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并从中得到适合于生产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
醒鼻凝胶剂中丹皮酚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醒鼻凝胶剂是在福建省人民医院名老中医黄守林主任治疗鼻炎的验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新型鼻用制剂,其君药为徐长卿.丹皮酚作为徐长卿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易挥发、不易溶于水和黏膜刺激性等特性,为降低其挥发性、增大水溶性、减少黏膜刺激性,文献报道多采用饱和水溶液法[1~3]将丹皮酚制备成环糊精包合物,但对最适包合工艺条件的选择尚存差异,且重复性较差,故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并从中得到最佳包合工艺.  相似文献   

3.
不同天然澄清剂对醒鼻凝胶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壳聚糖、ZTC1+1-Ⅲ、101果汁澄清剂3种天然澄清剂对醒鼻方水提取液的除杂效果,以优选出醒鼻方水提液的最佳纯化方法。方法:以丹皮酚保留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对3种天然澄清剂的除杂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采用壳聚糖除杂后的药液较为澄清,且对丹皮酚保留率略高,101果汁澄清剂、ZTC1+1-Ⅲ对丹皮酚保留率无太大的差别。结论:用量10%的壳聚糖用于醒鼻方水提取液除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养阴清肺糖浆的制备及其含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养阴清肺膏剂型改革及含量控制。方法:采用单提与共煎法,将养阴清肺膏剂改为糖浆剂,并采用示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丹皮酚含量。结果:剂改制剂符合药典糖浆剂通则要求,其丹皮酚含量为(0.06±0.01)%。结论:糖浆剂质量稳定,经临床试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糠酸莫米松鼻用即型凝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结冷胶、甲基纤维素为凝胶基质制备糠酸莫米松鼻用即型凝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糠酸莫米松的含量,并对方法进行考察,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结果 糠酸莫米松在1~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结论 该制剂工艺简单,质量可控,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阿西美辛壳聚糖凝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壳聚糖为凝胶材料制备阿西美辛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西美辛含量.结果 阿西美辛的线性范围为2.8~33.6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2%(n=5).结论 该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可靠、准确、适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颗粒系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品种,为进一步提高并控制其药品质量,选择方中牡丹皮的有效成分丹皮酚的质控指标,进行了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本文采用HPLC法建立了制剂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本法排除了其它中药成分对丹皮酚测定的干扰,重现性良好,可作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理血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理血胶囊中丹皮酚的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正十五烷为内标物,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皮酚在62.64~208.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2%(n=5),RSD为2.3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颗粒系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1]的品种,为进一步提高并控制其药品质量,选择方中牡丹皮的有效成分丹皮酚的质控指标,进行了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本文采用HPLC法建立了制剂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本法排除了其它中药成分对丹皮酚测定的干扰,重现性良好,可作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丹皮酚脂质体凝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凝胶中丹皮酚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中丹皮酚。结果 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丹皮酚质量浓度在8.32~49.92 μg/mL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86%。结论 该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丹皮酚脂质体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积累量与根的粗细、根的组织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为评价牡丹皮质量及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安徽省亳州栽培5年生凤丹根系,将根系中的根依据粗细、长度及部位分别进行划分。同时收集市场常见不同规格的牡丹皮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各样品中芍药苷和丹皮酚含量。结果 在不同等级中,四等牡丹皮中芍药苷含量最高,一等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最高;芍药苷含量在主根中最少,在支根中最多;市场上连丹比刮丹中芍药苷含量高,刮丹比连丹中丹皮酚含量高。结论 细的牡丹皮中芍药苷含量反而高,由此推测芍药苷在周皮中积累量较多。由于芍药苷和丹皮酚积累量的趋势相反,因此牡丹皮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40NF为凝胶基质,制备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剂;以甲醇∶水(5∶95)为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更昔洛韦含量。结果:制备的凝胶剂均匀,测定方法能很好地分离被测组分,被测组分在3.824~15.29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73%。结论:本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有关项目符合眼用凝胶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注入法制备醇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选最佳处方和工艺;采用研和法制备醇质体凝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青藤碱的含量;透析法测定醇质体的包封率。结果:所得制剂为淡黄色透明凝胶,涂展性好;醇质体形态圆整,粒径小而均匀,平均包封率为62.8%。盐酸青藤碱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8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重现性好,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复方罗红霉素凝胶剂。方法以壳聚糖为凝胶材料按药剂学原理制备复方罗红霉素壳聚糖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罗红霉素含量;采用容量法测定谷氨酸锌含量。结果该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质量稳定。结论本品符合中国药典凝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胸腺素α1凝胶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胸腺素α1凝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剂中胸腺素α1的含量。结果胸腺素α1在0.001~0.04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13%,RSD=1.20%(n=3)。结论胸腺素α1凝胶剂制备方法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加替沙星滴眼用凝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74P为凝胶基质,以NaCl为渗透压调节剂,尼泊金乙酯为抑菌剂,制备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替沙星的含量,测定波长为325 nm.结果:制剂为无色澄明液体,质量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加替沙星浓度在15.00~18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1%( RSD=0.63%).结论:该处方工艺简单、实用,质量控制方法可靠、易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重组人干扰素α2 a凝胶剂,并研究部分药效和毒理学.[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质制备重组人干扰素凝胶剂,利用FL传代细胞检测凝胶在体外培养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抑制作用,并进行家兔体内局部用药毒性试验及稳定性试验.[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2 a凝胶剂的稳定性良好,局部用药未见皮肤刺激反应及急性毒性反应,对HSV-Ⅱ的抑制效果优于对HSV-Ⅰ.[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 a凝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及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且对HS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外用新中成药—双柏散软膏剂中总蒽醌的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醋酸镁甲醇液比色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并将两年前制备的软膏和现在制备的软膏进行对比,置于波长512nm处测定,结果显示两者中的总蒽醌含量近相似,制剂的稳定性良好,同时此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为制订软膏剂的质控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