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肱骨内外髁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损伤,因其多属骨骺骨折,如果治疗不当可遗留肘部畸形并引起功能障碍[1,2],本文在复习内外髁独特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3,4]文献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张力带法治疗儿童内外髁骨折的术式,经6年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邢繁斌 《中国骨伤》2010,23(2):153-154
<正>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占肘部骨折首位,其中伸直型骨折最多[1]。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畸形。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其后果易并发肘关节粘连或骨化性肌炎,给患儿遗留终身肘关节功能障碍。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在C形臂X线机下手法复位,经皮于肱骨内外髁上打入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技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7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入路显露内髁及外髁,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 4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参照Flynn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优39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3.6%。结论经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儿童肱骨内外髁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损伤,因多属骨骺骨折,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遗留肘部畸形,并发肘部功能障碍[1].我们1999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钢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内外髁移位骨折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曹进  仲肇平  周龙  徐荣明  陈秋  彭琳瑞  任荣 《中国骨伤》2008,21(10):780-782
目的:探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8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男54例,女27例;年龄2.5~11岁,平均6岁。根据Gartland分型:Ⅱ型25例,Ⅲ型56例。采用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方法治疗,患者均闭合复位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周。结果:81例获得随访,患者术后均获得即时稳定性和远期骨性愈合,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肘关节功能均获得满意恢复。结论: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术是一种稳定而可靠的治疗不稳定髁上骨折方法,术中尺神经损伤完全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骨折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手术治疗36例肱骨髁部粉碎骨折患者,采用Cassebaum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术后平均11个月即可达到骨性愈合。按照Cassebaum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15例,可3例,差3例。结论采用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操作方便,损伤小,骨折端暴露相对充分,能满足操作要求,术后早期即可行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目的传统手术切口显露股骨后髁困难、复位固定不理想,探讨应用腘窝后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股骨内外侧后髁骨折的显露优势及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8例股骨后髁骨折患者采用腘窝后正中切口入路,用2枚拉力螺钉垂直关节面固定。男6例,女2例;年龄20~68岁,平均44.6岁;右侧5例,左侧3例。术后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全部病例跟踪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2个月。根据膝关节损伤的功能评定方法评定结果,优秀3例,良好4例,尚可1例,优良率87.5%。未发生因关节疼痛影响行走,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髁坏死引起膝内外翻或关节不稳现象。结论腘窝后正中入路是治疗股骨内外后髁骨折的理想入路。腘窝后正中入路具有切口隐蔽,出血少,术中对股骨内外侧后髁及骨折端显露充分,有利于直视下从多个平面解剖复位骨折端和拉力螺钉垂直于骨折平面的加压固定,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并不常见 ,需切开复位 ,使用内固定、外固定或两者结合治疗。骨折通常在矢状面上 ,可以通过前方入路看到骨折线。有时胫骨平台内髁或外髁后部发生骨折。如果通过前方入路而不借助于关节镜帮助 ,很难甚至不能发现胫骨平台后部冠状位骨折。本文是用改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后部双髁骨折的个案报道。2 3岁 ,女性 ,跳跃后左膝屈曲位左脚着地 ,患膝肿痛 ,不能负重。体格检查发现左膝软组织肿胀。小腿间隙软 ,神经血管无损害。X线片发现胫骨平台内外髁后部骨折。轴位CT示胫骨平台 1/3以上内髁和 2 /3以上外髁呈冠状位骨折。冠状位…  相似文献   

9.
田少渠 《中国骨伤》1993,6(5):37-38
肱骨髁上骨折即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多发生于5~12岁的儿童,占小儿全身骨折的7.5%,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常见合并症为损伤或压迫肱动脉致缺血性肌挛缩,以及牵拉或损伤致正中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一、使用指征 围关节锁定钢板系统可以用于截骨或骨折处做暂时内固定及稳定作用,具体用于:①粉碎性骨折,②髁上骨折,③髁部关节内外骨折,④骨质稀少区的骨折,⑤骨不连接,⑥骨错误连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胫骨外髁截骨联合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外后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17例胫骨平台外后髁骨折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24 ~ 59岁,平均40.8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V型10例,Ⅵ型7例.均采用胫骨外髁截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后12周内患肢不负重. 结果 17例患者术后获12 ~ 17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17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4周(12~18周).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Rasmussen 评分为18 ~ 26分,平均23.6分,其中优13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4.1%.结论 胫骨外髁截骨显露胫骨平台外后髁骨折联合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外后髁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常见的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易出现肘内翻畸形。传统的经内外上髁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存在钢针损伤尺神经、桡神经的情况,易造成不良后果。我院自1996~2001年采用改良钢丝张力带治疗26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胫骨平台内外侧前髁冠状位劈裂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内外侧前髁冠状位劈裂骨折的损伤机制、分型及手术方法.方法 收治胫骨平台内外侧前髁冠状位劈裂骨折7例,手术采用垂直双钢板技术进行固定;并对损伤原因、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例因胭血管损伤导致截肢,其余6例骨折复位评估:4例获得满意的关节面复位;5例获得满意冠状面力线;5例获得满意的矢状位力线;6例双髁复位增宽在25 mm.MFA问卷评分平均27.37分(2~59分).结论 胫骨平台内外侧前髁冠状位劈裂骨折采用垂直双钢板技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其形态学定义、分类归属、手术径路的解剖学基础、内固定植入物的研制及复位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经肘关节内外侧小切口行骨折复位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5例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采用经肘关节内外侧小切口行骨折复位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患肢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外固定3周后,拆除石膏托,逐步进行功能锻炼。结果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0~60个月,25例均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6周,肘关节功能评价:优23例,良1例,可1例,无畸形愈合、感染、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经肘关节内外侧小切口行骨折复位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具有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操作快捷、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诗杰 《中国骨伤》1989,2(1):21-21,3
肘关节损伤多见于肱骨髁上骨折,髁间骨折,内外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对上述损伤,经手法复位固定及手术内固定术后,由于固定时间较长,关节活动不适时,肘关节形成僵直和屈曲型,肘关节不能伸屈,局部肌筋皮肤发紧发硬,并导致疼痛麻木难受,甚者肘关节功能基本丧失或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6.
应用推按骨突的方法整复肱骨髁上骨折及Colles骨折共286例。肱骨髁上骨折194例,整复时以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为施术着力点,成功率891%;Colles骨折92例,整复时以尺桡骨茎突及Lister结节为施术着力点,成功率100%。我们认为,上述骨突居骨折远端前后或左右侧中间,位置浅表,无血管、神经走行,故复位用力集中,手感明显,安全,成功率高,具有合理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内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山西省潞安集团总医院五阳医院自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对31例合并胫骨平台内外髁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全部31例患者均进行了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8个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良29例,中3例,优良率93.5%,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痊愈.有l例皮肤切口坏死,行皮瓣转移后治愈.结论 关节面解剖复位,塌陷处植骨、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内外髁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折顶复位法结合二期石膏托加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肱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在肱骨髁与肱骨干之间骨质相对薄弱部分的骨折。最常见于5~8岁的儿童,约占全部肘部骨折的50%~60%[1]。其并发症常见于肘内翻畸形、Volkmann缺血性挛缩、骨化性肌炎等。如何纠正骨折的内外侧偏斜、旋转及预防  相似文献   

19.
1 一般资料男 3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68岁 ,平均 3 6岁。按骨折分 :股骨髁间骨折 12例 ,单一股骨外髁骨折 6例 ,股骨内髁骨折 4例 ,Holf骨折 2例 ,髌骨骨折 2 0例 ,胫骨平台骨折 16例。2 治疗方法所有骨折均行解剖复位 ,股骨髁间骨折L型髁加压钢板 ,单一股骨内外髁骨折松质骨加压螺钉 ,髌骨骨折克氏针张力带 ,胫骨平台骨折解剖钢板或T (L)型钢板内固定 ,术毕透明质酸钠 2ml注入关节腔 ,弹性绷带包扎。术后硬膜外麻醉管置止痛泵即刻CPM机屈伸膝关节功能锻炼 ,3d后口服止痛药 ,疗程 3周 ,间歇期主动屈伸膝关节 ,CMP机功能锻炼达最…  相似文献   

20.
段凯迪  黄建荣 《中国骨伤》2019,32(12):1173-1176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是指胫骨内外侧平台后1/3区的骨折,与Schatzker、AO等其他临床分型相比,三柱理论在诊断、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中应用更为广泛。开放手术治疗中常用的后侧、外侧相关入路以及环形外固定架、球囊扩张等微创治疗方法在学习曲线、术中风险、治疗效果等方面各有利弊,对于最佳术式尚无共识。本文就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诊断、分型、治疗方法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