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占上肢骨折的15.7%,高能量损伤及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尤其常见[1].AO分型中的B3、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常伴有关节面不平整,骨折块较多,桡骨远端松质骨塌陷,手法复位不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复位后发生再移位的比例较高,关节面不平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常采用手术治疗,可采用掌侧入路或背侧入路.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们采用背侧入路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B3、C2、C3型)患者1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22例,男43例,女79例;年龄60-86岁,平均74岁;交通事故伤13例,滑倒摔伤109例;伤后到就诊时间30min~7d。均为闭合性骨折。随访内容包括:x线表现,腕关节的疼痛程度、功能状况、活动范围、握力。采用Cooney等修订的Green-0’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15.4个月。8例骨折再次移位(桡侧移位4例,背侧移位3例,掌侧移位l例),再次复位4例,转为手术治疗2例,拒绝再次复位或手术2例。中后期发现桡骨短缩13例。所有患者骨性愈合。按上述标准评定,优46例,良65例,中6例,差5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能较好地克服桡骨远端骨折的再次移位.恢复腕关节功能.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手法复位困难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5-10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33例儿童桡骨远端骨折,透视下于桡骨远端背侧用直径2.5 mm克氏针经皮置入桡骨远端骨折断端,2位助手持续牵引,根据骨折移位方向以骨折近端为支点向上或向下撬拨,直至骨折复位。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26~45 min,平均31 min。术后采用Stewart改良的Sanniento评价标准评定骨折复位固定效果:优30例,良3例。3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6(6~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6(4~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9%。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手法复位困难的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操作方便、简单实用、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的处理中,尺骨茎突是否需要手术固定尚存争议。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至2010年3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HauckⅡ型,移位>2mm)39例,其中单纯桡骨远端切除复位内固定(单纯桡骨固定组)22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尺桡骨远端固定组)17例,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的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的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掌屈及尺偏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尺侧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患者而言,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优于单纯桡骨远端切除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动态外固定架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损伤,是指位于距桡腕关节面2~3cm的松质骨骨折,其发生呈双峰年龄分布,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女性。老年骨质疏松女性的桡骨远端骨折基本属于低能量损伤,但仍能导致严重的关节内粉碎和移位,相当部分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对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如采用闭合复位夹板/石膏固定,治疗中后期难以维持复位,且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易导致腕关节僵硬、功能受限等后遗症。切开复位则创伤大,部分患者还要行二次手术,加重经济负担。动态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该类型骨折可获得和维持骨折复位,且操作简单。本院自2002年4月至2007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单边动态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42例,随访观察表明短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对无明显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采用保守治疗预后满意;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日趋倾向于手术治疗,达到解剖或功能复位标准后进行有效固定,加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中需防范相关并发症发生。该文就桡骨远端骨折分型、治疗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属于AO分型的C型,由于系高能量损伤,骨折又极不稳定,闭合手法复位虽能获得桡骨远端的解剖关系,但复位后难以有效维持桡骨远端的高度和外形,常会再次出现骨折短缩移位及骨折块之间的侧方分离移位.而桡骨短缩将导致腕关节活动活动障碍及疼痛,且会使尺骨的高度出现相对变长,从而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1].如何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及避免桡骨短缩,成为了临床迫待解决的难题.自2005年6月~2010年2月,笔者采用经尺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5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尺桡骨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常发生旋转、成角或背向重叠移位,尤其背向重叠移位在临床上尤为多见[1],其治疗难点,一是复位困难;二是复位后易重新移位;三是儿童骨骺尚未闭合,尽量不考虑手术治疗。若处理不当,可引起腕关节及前臂的功能受限。2009年急诊科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2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柯扬  潘志雄  何家雄 《中国骨伤》2009,22(10):761-762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十分常见,占急诊骨折约17.9%,大多数患者通过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对于中老年的粉碎性骨折,尤其是累及桡骨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后用夹板固定常不能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可出现桡骨短缩及骨折再移位,最终导致骨折畸形愈合,腕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和其他并发症。自2002年至2008年我们采用闭合穿针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2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骨折足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多见于中老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其治疗仍以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为主,此方法对人多数患者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埘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特别是伴有严重骨质疏松者,复位后再移位非常多见。目前,针对桡骨远端的各型骨折出现了许多治疗方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移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移位何志晶何洪生摘译苗旭漫审校采用切开复位,T—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复位困难或闭合复位失败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随访时间4年(3~7年)。术后腕关节掌侧倾斜角、桡骨下端长度、关节对合及关节内骨折片的复位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掌骨持续牵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复位及财移位的新术式。方法:采用掌骨持续牵引治疗12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结果:由于克服了前臂肌肉的作用,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该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移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掌侧切口桡骨远端低切迹钛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块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07—2015-03对34例骨折块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切口复位低切迹锁定钛板内固定,采用钛板置入新技术,依靠钛板与掌侧骨皮质形成角度(此角度即为背倾成角加上正常掌倾角),复位时先固定远端锁钉再通过按压钛板远端使其与骨皮质接触,间接撬拨复位桡骨远端关节面。结果 30例获得12~18(10.03±16.3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骨折均获得愈合,关节面均平整无明显塌陷,且桡骨远端高度无明显短缩(1 mm);腕关节掌倾角为(9.8±6.7)°,尺偏角为(19.8±2.7)°。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经掌侧切口桡骨远端低切迹钛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块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有效,并发症少,可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后单纯石膏外固定与经皮克氏针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9例。手法复位后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随访6~18个月,再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疼痛缓解及腕关节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石膏托外固定,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再移位发生率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动力性外固定支架(dynamic external fixation,DEF)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两者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96例急性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49例应用动力性外固定支架、47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 治疗后均随访1年。9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按AO分型属B型或C型骨折复位评分及Lidstrom功能评分标准评定:(1)石膏固定组:复位评分:优良率为44.7%,一般为36.2%,差者19.1%。功能评分:优良率为46.8%,一般为31.9%,差者21.3%。(2)动力性外固定支架组:复位评分:优良率达95.9%,一般及差仅占4.1%。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1.8%,一般及差为8.2%。结论 动力性外固定支架组的复位和功能评分明显优于石膏组,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严重移位、粉碎性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使用钢板预置关节镜复位技术(PART)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将腕掌侧锁定钢板技术与腕关节镜有效结合,提高C型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9年2月~2011年7月使用PART技术对13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后予克氏针及预置掌侧锁定钢板临时固定骨折,在腕关节镜下对关节面处骨折行进一步复位,满意后用钢板螺钉将骨折完全固定.结果 桡骨远端关节面台阶移位及水平移位均在2 mm内.掌倾角0~15°,平均13.4°,尺偏角17~26°,平均22.3°.桡骨远端高度无短缩.采用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8例,良4例,中1例.结论 PART技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将腕掌侧锁定钢板技术与腕关节镜有效简便结合,提高了关节面骨折复位水平,骨折固定坚强,可早期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临床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17.
经皮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预后往往因为复位不良及复位后的轴向再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出现外观畸形、握力减弱、疼痛、功能受限。为预防这些并发症,重点在于早期良好复位及有效固定。2001年6月~2006年12月,笔者采用经皮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5例,疗效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Cooney[1] 、HiroakiSakano[2 ] 等关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特点:(1)桡骨远端背(掌)侧皮质粉碎,关节面移位>2mm ;(2 )掌侧角向背侧倾斜>2 0~2 5°;(3 )桡骨短缩>5mm ;(4 )复位后不稳定,易发生再移位;(5 )涉及关节面的粉碎骨折。这种骨折可发生在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中。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由于其局部的稳定性已丧失,加之固定需跨越多个关节,固定强度较差。而前臂肌肉对桡骨远端始终起着挤压作用,石膏固定不能提供持续对抗前臂肌肉的力量,经常发生再移位[3 ] 。若处理不当多遗留有腕关节畸形,关节肿胀时间长,功能恢…  相似文献   

19.
硬纸板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移位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桡骨远端骨折较为常见,老年人尤为多见,女性明最多于男性,约占全身骨折的6.7%~11%^[1]。国内骨伤科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以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2],外固定方法较多。硬纸板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移位骨折,易于取材,剪裁方便,经济实用,临床获得了满意疗效。1989年至2009年,采用硬纸板夹板外阎定法,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病例资料完整的672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谯波  蒋电明 《中国骨伤》2021,34(2):97-100
桡骨远端骨折好发于60~65岁的老年人,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治疗方式仍以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为主,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而老年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关节外骨折仍然是桡骨远端骨折最常见的类型[1],这类骨折容易获得满意复位。部分骨折复位不满意或再移位的患者,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掌侧解剖锁定钢板是目前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方式,掌侧钢板的发展是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开展逐渐增多的重要原因,但手术治疗效果是否明显提高,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献证实。本期刊出了几篇关于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文章[2-4],在桡骨远端非手术治疗、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面进行了相关报道,笔者针对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折诊治中一些争议的问题作如下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