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ET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中药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选择126例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65例,给予通心络胶囊3粒(0.38g/粒),每日3次和鲁南欣康20mg,每日2次;对照组61例,给予鲁南欣康20mg,每日2次;8周后对心绞痛、心电图、临床症状及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8%,对照组为75.41%(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46%,对照组为52.46%(P〈0.05);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2%,对照组为73.77%(P〈0.05)。结论 中药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栓前状态(PTS)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通心络胶囊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通心络胶囊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tPA抑制物-1(tPAI-1)、D-二聚体(D-D)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前血浆tPA、tPAI-1活性、D-D和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浆tPA活性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5),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浆tPAI-1活性、D-D和vW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改善冠心病SAP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和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PTS。  相似文献   

4.
方光虎  王勤 《中国康复》2009,24(6):398-398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通心络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60例,均口服尼莫地平和谷维素片。A组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A组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85.0%与51.7,P〈0.05);其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5.0%与13.3%,P〈0.05)。结论:偏头痛联合通心络胶囊冶疗可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通心络胶囊4片/次,3次/d,口服;对照组36例,采用消心痛10~20mg/次,3次/d,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疗效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检查有效率治疗组为75.0%,对照组为52.8%,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心绞痛缓解及心肌缺血改善等方面有明显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而安全的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60例,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tid;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5片/次(生药1g/片),tid;疗程1个月。结果通心络胶囊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6.67%和65%,明显优于对照组50%和6.67%。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改善心肌血供,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其机理可能与改善心肌侧支循环从而改善心肌供血和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及抗应激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患者接受通心络胶囊每次3片,每天3次。连续16周。两组病人均联合应用降压药治疗。治疗前后查血糖、血脂、BUN、Cr、24h尿蛋白定量,并作对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无变化(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有一定程度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BUN、Cr均有降低,但组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改善肾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能使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尿蛋白减少。  相似文献   

8.
肖红  李彦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93-2594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西药加通心络胶囊,对照组西药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病残程度分级以及hs-CRP、FIB.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FDS评分和病残程度分级、hs-CRP、FIB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组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以促进神经缺损功能恢复,实现脑梗死患者的脑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瑞舒伐他汀钙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心肌缺血总负荷量,评估治疗后各组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峰值流速变化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峰值流速变化率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应用通心络胶囊,能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与心肌缺血总负荷,可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疗程为14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心脏指数和心输出量、FEV1、PaO2、PaCO2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后肺动脉压、心脏指数和心输出量、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量)及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苯那普利可以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粘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劳累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0例劳累性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通心络胶囊4粒tid口服;对照组用消心痛10mgtid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9/5,对照组为66.7%,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ECG、血脂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是治疗劳累性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与对照组32例比较,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显效率76.09%,有效率95.65%;心电图显效率39.13%,有效率76.09%。对照组心绞痛显效率40.62%,有效率75.00%;心电图显效率12.50%,有效率43.75%。心绞痛和心电图的疗效,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硝酸甘油消耗量,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  相似文献   

13.
杨军  杨琴  承欧梅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126-128,i0004
背景:通心络具有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取得较好疗效,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可以客观、灵敏地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目的:应用SPECT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设计:病例分析。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2-03/2003—07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0-78岁,病程3h-3d。方法:将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通心络组11例及对照组11例。对照组服用丹参片,4片/次,3次/d;通心络组: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二组均服用15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SPECT ROI技术测定其病变及健侧镜像ROI区域内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以了解其局部脑血流量变化,每个患者在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其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OI区域内的平均放射性计数。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PECT核素显像。结果:22例脑梗死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治疗后通心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9.182&;#177;5.3445),(28.364&;#177;4.6103)分,P〈0.001)。②ROI区域内平均放射性计数: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患侧皆有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减低;治疗15d后,服用通心络后原脑血流减低区有改善(66.536&;#177;18.676,39.518&;#177;11.853,P〈0.05)。③SPECT核素显像通心络服用后血流灌注改善明显,而对照组不明显。结论: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功能改善有肯定作用,随着脑血流功能改善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改善,说明其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联吡啶酮(米力农)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连续1周;对照组34例,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定心功能,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患者经米力农治疗后心排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显著增加(P<0.01)。同时血液流变学示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定量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其心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94.5%及50.0%;对照组为70.6%及26.5%,观察组疗效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米力农能显著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性,是治疗肺心病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益气活血角度观察感复冲剂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防治机制。方法 治疗组口服感复冲剂,口服玉屏风口服液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服药前后患儿免疫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及黏附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98例,痊愈率10.2%,显效率51.0%;对照组48例,痊愈率4.2%,显效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而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机与中医气虚、血瘀密切相关,感复冲剂有调节免疫功能,强壮机体的作用,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理想药物,且不良反应少,很安全。  相似文献   

16.
乌灵胶囊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后衰弱状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乌灵胶囊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后衰弱状态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阳性症状得到控制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应用乌灵胶囊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程6w,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失眠、衰弱、抑郁、焦虑症状及社会功能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认知功能无显著改善;研究组失眠、焦虑、社交因子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后衰弱状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治疗组(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治疗组治疗4周和8周均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但通心络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弹簧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通心络胶囊,能增加调脂效果,改善冠脉血流。  相似文献   

18.
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亮 《新医学》2009,40(3):178-17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对照组20例偏头痛患者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每晚5mg口服,治疗2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贾斌  牛玉顺 《临床医学》2009,29(12):55-56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2粒口服,每日3次,川芎嗪160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葛根素400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川芎嗪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ViminB1 100mg,VtiminB12 0.5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治疗组在次基础上使用通心络胶囊2粒每日三次口服,疗程均为四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肌电图、腓神经的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血常规、尿常规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较对照组50%有显著差异性。神经传导速度在通心络胶囊治疗组前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亦有差异性。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使用通心络胶囊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