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病毒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8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经低温乙醇分离制备的免疫球蛋白不传播病毒性疾病.80年代初期随着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的问世,临床上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IVIG被公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制品.然而随着Lane在1983年对输注IVIG后发生非甲非乙肝炎传播的首次报道后,继后又有了多个国家多个制造厂家的数批IVIG输注后上千例的非甲非乙肝炎传播的相继报道,IVIG的病毒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对于可经血/血液制品传播的其它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细小病毒B19、巨细胞病毒(CMV)以及人类朊病毒迄今为止尚未见到经IVIG输注后导致传播的报道,这个现象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 IVIG传播病毒性疾病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密切关系:①IVIG的分离纯化工艺;②原料血浆的病毒性抗原、抗体筛选;③IVIG生产工艺中病毒灭活工艺的加入及灭活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血液制品之一,是否具有传播丙型肝炎的危险性,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目前,保证IVIG安全性的关键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特定的病毒灭活和去除措施。  相似文献   

3.
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制品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近来人们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提出了疑问。IVIG制品最常用的灭活病毒方法有低pH贮存、干热处理及有机溶剂结合表面活性剂处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被灭活的病毒是脂包被的、酸易变的和热敏感的。但不是这种类型的病毒灭活就不适用这些方法。作者描述了一种紫外线(UV)照射IVIG和白蛋白制品以灭活病毒的方法。方法:60ml IVIG或SPPS(稳定的血浆蛋白溶液)与模型病毒以1:20的比例混合,在室温下平衡10分钟。然后装入特制的箱中分别以两种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一种是UVB波长280~320mm.一种是  相似文献   

4.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制剂中病毒灭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制剂中病毒灭活研究的进展许金波(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关键词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制剂是一种血液制品,主要用于治疗某些免疫机能低下和严重感染性疾患,如艾滋病等。近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和评价连续2次低pH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效果,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病毒灭活工艺提供进一步技术支持。方法将一定量指示病毒加入IVIG中,在pH4.1±0.3,24±1℃条件下孵放24 d,并在灭活过程中的不同时间节点取样进行残余病毒滴度检测。结果低pH孵放法可有效灭活VSV、Sindbis、HIV指示病毒,3种指示病毒滴度下降均大于4个Logs,符合国药监注[2002]160号文件要求。结论低pH孵放病毒灭活工艺能有效地增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常用病毒灭活方法对血液制品中登革病毒(DENV)的灭活效果。方法将单采新鲜冰冻血浆(FFP),人凝血因子Ⅷ(FⅧ)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3种血浆及其制品中加入高滴度(8.00-9.25)的登革病毒液,分别采用亚甲蓝(MB)光化学法灭活FFP、有机溶剂/去污剂(S/D)法灭活FⅧ、低pH常温孵化法和巴氏消毒法灭活IVIG;以1×10~6/mL A549细胞接种于T25的培养瓶中作为病毒传代及滴度滴定指示细胞,将灭活前后的血浆及制品接种于A549细胞并检测其DENV滴度,并通过qRT-PCR对DENV RNA做定量检测;评估不同的灭活方法对DENV的灭活效果。结果 DENV滴度下降:MB光化学法灭活FFP下降滴度≥5.92 log,S/D法灭活FⅧ下降滴度≥5.17 log、巴氏法和低pH法灭活IVIG均下降滴度≥5.92 log,其中MB光化学法灭活FFP、SD灭活FⅧ及巴氏法灭活IVIG后DENV RNA(cp/mL)降低1.25 log-2.25 log,低pH法灭活IVIG后DENV RNA(cp/mL)降低0.17 log。所有血浆和血液制品样品经灭活后,在DENV宿主细胞上3代盲传后均未检测到DENV RNA。结论 4种常用病毒灭活方法均能有效灭活血浆及血液制品中的DENV。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由于实施了大规模的供者筛选计划和生产制备工艺的改进,已使因血液制品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性明显地减少.尤其在美国,已获准生产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制剂已赢得了安全制品的声誉.固然,IVIG 能排除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但是否也能排除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的传播,尚难以确定.倘若可能的话,相信在IVIG 中NANBH 安全性的界限极为狭窄。事实上,有好几份报告已表明,有些实验批的IVIG 的输注与NANBH 的发生有关.为此,本文为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输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WIG)仍存在传播病毒的危险,因此,作者着重研究其生产过程中的病毒灭活问题。为此选择4种病毒模型,即HIV、HSV_1、HCMV 和SFV,分别在不同pH 及温度、以及有无胃蛋白酶存在下,考查其灭活情况。实验表明,在低pH 和胃蛋白酶处理,4种病毒均被灭活,这对于IVIG 生产很有用。这都是3种条件即升高温度(37℃)、低pH 及是否存在胃蛋白酶水解活性的贡献。因为,当病毒浓度较高时,病毒呈  相似文献   

9.
γ-射线辐照对蛋白制品中病毒灭活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浆蛋白制品是从混合的多份血浆中分离制备而成,因此,理论上经血浆成分传播的疾病一般也可经血浆蛋白制品传播〔1〕。现有蛋白制品的病毒灭活/去除方法有其局限性,如S/D法(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法)只对包膜病毒有效,因而导致蛋白制品的应用仍有一定的风险。有研究报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产品可能传播丙肝病毒〔2〕,输注血浆蛋白制品可能传播人类细小病毒B19〔3〕。因此寻找一种能灭活所有病毒,且对蛋白制品活性影响较小、操作方便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蛋白制品应用的安全性,γ-射线辐照法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1γ-射线灭活病原体的…  相似文献   

10.
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因子与动力学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血液制品特定灭活因子的时效动力学曲线,科学性地评价与改进不合理的病毒灭活参数。方法系统性整理针对水疱性口炎病毒、黄热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伪狂犬病毒、脑心肌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血白蛋白采用巴氏消毒法,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采用低pH常温孵放法,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采用低pH/巴氏消毒法;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因子Ⅷ采用有机溶剂/去污剂与干热法灭活病毒的验证资料,统计3批样品多个取样点的残余病毒滴度均值、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制作灭活病毒动力曲线图并进行分析。结果人血白蛋白巴氏灭活VSV与Sindbis病毒,HRIG低pH灭活VSV和Sindbis病毒,HRIG低pH灭活HIV病毒,IVIG低pH/巴氏灭活HIV病毒,WIG低pH灭活HIV病毒,HBIG低pH/巴氏灭活VSV、Sindbis与Polio病毒。结论建议改进病毒灭活验证标准与不合理的灭活参数;采用终产品样品通过合适细胞或方法直接培养目标病毒来有效监测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制品Fc段在IVIG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而 IV IG制品Fc段生物学活性是考核制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病毒灭活/去除工艺是否影响IVIG制品Fc段生物学功能? 现综述如下. 1 病毒灭活工艺对IVIG Fc段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尽管仔细筛选献血员及进行病毒灭活,然而通过输注血液及其衍生物而传染病毒仍是一个威胁。接受高纯去除免疫球蛋白的凝血因子浓制剂的血友病病人中甲型肝炎的爆发,使得在血液衍生物中进行病毒免疫中和的重要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和抗体可以阻断病毒感染细胞的几个步骤。包括从病毒结合细胞受体至细胞摄入病毒后病毒的脱壳。抗体中和活性的效率依赖于中和表位的适合性及稳定性。甲型及乙型肝炎病毒可被抗体极为有效地中和,几乎没有免疫逃逸突变体出现。抗-细小病毒B19不能全部灭活病毒,至少在低浓度是如此,但可以阻止疾病的发展。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中和表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用Cohn低温乙醇法结合聚乙二醇(PEG)制备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过程中,对各种血源性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和Sindbis病毒(SV)的灭活情况。制备方法:收集抗-HIV阴性血浆,加入病毒,经Cohn低温乙醇法分级分离后,得(?)组份(Fr)-Ⅱ+Ⅲ或组份Fr-Ⅱ。将Fr-Ⅱ+Ⅲ或Fr-Ⅱ悬于冷水中,用HCl调至pH 5.3-5.8,使悬液离子浓度低于1/10浓度的生理盐水,加入PEG 4000于2±1℃20小时,离心收集上清(IVIG),检测病毒灭活情况。结果:(1)在血浆及Fr-Ⅱ+Ⅲ悬液中加入1/40体积的HTLV-Ⅲ溶液,并经Cohn低(?)乙醇法  相似文献   

14.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混合正常多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的治疗制剂。作者曾对几种商品IVIV制剂存在抗磷脂和抗DNA的自身抗体(Auto-Abs)及其体内致病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作者用ELISA对IVIG制剂中Auto-Abs和抗独特型抗体的存在进行了检验。用IVIG制剂和用抗心磷脂(CL)或抗DNA的致病性单抗(mAbs)主动免疫幼鼠,试图引起自身免疫状态,然  相似文献   

15.
人免疫球蛋白24℃病毒灭活恒温室的设计安装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经输注和血液制品传播的疾病,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有效,保证IVIG达到高质量和有可比性的生物活性[3].本所在IVIG的生产中采取低pH孵放法[pH(4.0±0.3),23℃~25℃放置21d]灭活病毒.实验证明,IVIG在孵育间升温到恒温(23.0℃~25.0℃)时间应控制在72h内,而大批量连续生产需同时灭活多批制品,建造一个高精度空气浴恒温室,对于确保保温良好、气流组织合理、各点温度均匀、能精密控温、温度记录真实准确,以及保证按工艺要求灭活病毒必不可少.本所设计安装的高精度病毒灭活恒温室,通过验证和分析,证明其技术性能和应用效果完全达到了工艺要求. 1 温室的设计与安装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不同的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s)被发现呈GB病毒C/庚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GBV-C/HGV-PCR)阳性。作者研究了PCR阳性IVIG批号可能传染这一病毒给受者。 材料和方法:不同厂家和用不同病毒灭活方法生产的多克隆IVIG,用GBV-C/HGV-PCR和抗-E2-ELISA进行测试。继而用GBV-C/HGV-PCR阳性批号进行了临床试验的13份参与者的血清,回顾性地检查其GBV-C/HGV血清转变(特异抗体,病毒RNA)。  相似文献   

17.
国内静注丙种球蛋白Fc段生物学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静注丙种球蛋白 (IVIG)制品Fc段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了解国内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的IVIG制品Fc段生物学功能及IVIG制品的二级结构。方法 采用激活补体方法、抑制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方法 (ADCC)检测国内 7种工艺生产的IVIG制品 ,用圆二色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IVIG制品的二级结构。结果 在制品激活补体和抑制ADCC的活性方面 ,低pH制品平均高于中性IVIG制品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0 0 1) ;低 pH孵放与低 pH孵放加纳米膜过滤制品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 低 pHIVIG制品在保持IVIGFc段生物学活性方面可能比中性IVIG制品有更好的稳定性 ;低 pH孵放法与低pH孵放加纳米膜过滤双重灭活 /去除病毒方法相比对IVIG制品的活性无影响 ;在低 pH孵放法病毒灭活工艺中 ,是否加入稳定剂对IVIG制品的活性无影响 ;有稳定剂条件下巴氏消毒加低 pH孵放双重病毒灭活方法对IVIG制品的生物学活性无影响 ;无稳定剂条件下进行巴氏消毒加低pH孵放双重法灭活病毒的某厂家生产的IVIG制品几乎没有Fc段生物学活性 ,圆二色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其制品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制品的纯度是该制品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采用低温乙醇法分离所得到的IVIG半成品IgG含量一般在97%~98%,通过低pH孵放灭活病毒 [1,2] 过程后,可使IVIG中杂蛋白(主要是白蛋白)部分降解,从而使制品纯度提高约1%~2%. 在 IVIG半成品中加入一定量人血白蛋白经低pH孵放后也证实了这一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凝血因子产品SD灭活病毒效果的验证200240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沈积慧徐俊龚鹏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法(SD法)是一种有效的病毒灭活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蛋白质产品的制备〔1〕。用指示病毒研究表明,在凝血因子浓制剂、免疫球蛋白和血浆中,SD有快速、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成分输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的安全性愈来愈受到关注。虽然对输血相关病原体检测方法的不断进步极大程度的减少了由输注血液成分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但由于病毒感染血液后“窗口期”的存在;现行的检测方法不能将病毒检出;对已知病毒有效的检测还不能100%检出;新出现的病毒和微生物还不能检测出来。因此,血液输注仍无法达到“零风险”。而血浆也是病毒含量较多的血液成分之一,未经病毒灭活处理的血浆常传播病毒影响输血安全。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必须将加强血液筛查与病毒灭活结合起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浆病毒灭活技术是提高血浆安全性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血浆病毒灭活的技术有很多,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有:溶剂/去污剂方法和亚甲基蓝联合可见光照射方法,以及以病毒核酸为靶点的光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