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填写不规范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规范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逐项核查统计临床输血申请单2017份,以项目填写完整、规范为合格。结果临床输血申请单2017份中,合格的1606份,占79.6%;不合格的411份,占20.4%,不合格项目共计532处。输血申请单不规范填写情况在ICU、血液科及感染科最为常见。结论输血申请单不规范填写情况相对明显,主管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及自我保护意识,规范申请单填写,提高输血安全性,防范输血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分析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情况,为职能部门制订临床医师培训计划提供依据,使临床输血更合理有效。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共4 011份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专业人员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85号令)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输血申请单的填写要求逐份审核,统计临床申请单不合格率,对不规范处进行归类登记。结果 4 011份临床输血申请单有1 961份不合格,占48.89%;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处共有3 249处,其中以输血适应证漏填最多,共1 983次,占61.03%。结论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较高,差错类型较多,临床输血申请单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3.
杨帆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28-1129
目的了解长寿区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防止因输血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方法抽查长寿区人民医院2011年7~9月的临床输血申请单1 017份,以项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公整、有经治医生和审核医生签字者为合格。结果 1 017份输血申请单中,规范填写的共计752份,占73.9%;未规范填写的265份,占26.1%。结论通过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的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使临床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的重要性,以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防范因输血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的 通过分析医院输血申请不合格的原因,探讨改进对策。 方法 对我院 2009 年 1 月- 2010 年12 月发生的 698 例不合格输血申请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结果 不合格的输血申请各个科室均有,主要集中于输血量较大的血液科、胸外科、ICU 等科室,不合格的原因包括申请单不合格(主治医师未审核盖章、护士未签名、申请单污染或打印不清晰)与合血标本不合格(血量不够、样本泄漏、标本联号与申请单不一致或不清晰、未重新抽合血标本、抽错患者),其中合血标本不合格占 92%。 结论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教育,强化操作培训以及细化临床使用手册,可减少输血申请环节的差错,以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输血申请不合格的原因,探讨改进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698例不合格输血申请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结果不合格的输血申请各个科室均有,主要集中于输血量较大的血液科、胸外ICU、SICU等科室,不合格的原因包括申请单不合格(主治医师未审核盖章、护士未签名、申请单污染或打印不清晰)与合血标本不合格(血量不够、样本泄漏、标本联号与申请单不一致或不清晰、未重新抽合血标本、抽错患者),其中合血标本不合格占92%。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教育,强化操作培训以及细化临床使用手册,可减少输血申请环节的差错,以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华西医学》2009,(7):1744-1745
目的:了解我院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规范输血申请单填写,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防范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临床输血申请单(包括手术备血输血申请单)进行调查,以项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工整、有经治医生和审核医生签字者为合格。结果:共调查7863份输血申请单,其中规范填写共6391份,占81.3%,未规范填写1472份,占18.7%。结论:通过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超填写的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及临床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防范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该院2008~2012年临床输血信息的回顾分析,探讨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所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该院临床输血中血液制品、输血申请单填写规范、标本以及输血不良反应4大类,17小类质量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输血安全隐患事件以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备血标本及输血不良反应问题,血液制品问题所占比例最低。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以缺少上级医生签名、输血前检查不全、用血量申请错误及患者病史不全等较为常见;备血标本问题以标本量不足和标本溶血多见。结论输血安全需要医院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及规范临床用血行为,明确岗位职责,才能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13-2015年输血科拒收的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总结,提出方案,不断持续改进,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输注。方法分别列出2013-2015年各项拒收不合格标本原因,计算各拒收原因占百分数比例,统计χ2值与P值,对拒收不合格标本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实施持续改进方案。结果 2013-2015年不合格标本数分别为251例(占2.53%)、185例(占1.39%)、157例(占0.91%),χ2=11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分别为非医护人员送血标本、血标本采集管用错、血标本采集管无标签或填写不清、血标本量3 m L(儿科除外)、血标本被稀释、血标本溶血(溶血疾病除外)、血标本经肝素或大分子物质治疗过、申请单血型漏填或填错、申请单输血史及妊娠史漏填或填错、申请单Hb、Hct及输血前4项漏填或填错、申请单血液品种及血量漏填或填错、申请单预定用血日期漏填或填错、申请单两级医师签字漏填或填错。总共13项原因,前11项原因百分比都有逐年下降趋势,只有最后两项百分比却逐年上升。结论重视输血科标本接受核对问题,增强对护理人员"输血采集血标本的管理制度"的培训,输血科工作人员及临床送检标本人员严格执行"输血标本验收核对制度",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该院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情况统计分析,寻找原因,提高对输血申请单规范书写的重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范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统计分析该院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的临床输血申请单13 800份,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7"临床输血申请单"所列项目检查评分。结果 13 800份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合格5 400份,合格率为39.1%。结论目前本院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欠佳,填写不规范,存在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值得医院管理部门和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在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中的优化效果。方法比较本院进行信息化管理前后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变化,统计差错类型,进行缺陷分析。结果对照组输血申请单共16 251份,合格8 760份,不合格处共7 792次,实验组输血申请单共35 532份,合格份数35 271,不合格261份,通过信息化管理,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由干预前的53.90%提高至99.27%,2组相比χ2=17 625,P0.05,比较各差错类型P值均0.000 1。结论采用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规范临床用血行为,提高用血安全,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医院输血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要点体会如下。1认真核对血液标本,了解患者的病史(1)认真核对血液标本是保证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准确无误的前提。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由医护人员和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逐项核对。绝对不允许患者家属送血样。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本必须是输血前3 d之内的。安全输血的关键是准确无误地采集患者的血液,并作好标记进行输血前检查[1]。(2)输血申请单必须详细填写,方便输血科…  相似文献   

12.
本院输血科自2003年成立就建立了床边复查血型制度,即需输血患者由临床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护士抽交叉配血标本送输血科第1次鉴定血型,同时输血科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去患者床边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后,床边采集其耳垂血或指血用平板法复查血型(8 h外由值班人员1人实施)。本院于2004年6月23日和2010年1月15日,各发现1例护士将标本标签贴错和抽错血的情况,避免了2起严重输血事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近6个月内临床输血申请单质量缺陷的种类及比例,探讨缺陷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 分析统计近6个月内临床输血申请单中3大类,共17个小类质量缺陷.结果 经整理统计分析:配备血用途填写混淆、输血检查项目不全,无妊娠史(女性患者)占输血申请单前3位.相对于其他14类质量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临床输血申请单整体信息中17小类质量缺陷仍需要同等重视.结论 规范临床用血行为,增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真正提高临床用血安全,避免因输血产生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12年1~7月本院输血前试验结果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解决疑难配血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对输血住院患者标本进行输血前3项试验。结果在11 776例患者血标本中发现正反定型不符合的20例,检出率0.17%;在7 386例受检血标本中检出29例有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39%;不规则抗体包括Rh、MNs、P、Duffy、Lewis、Kidd 6个血型系统,所占比例依次为Rh(72.42%)、MNs(6.9%)、其余均为3.45%;在21 860例交叉配血标本中,发现疑难配血58例,检出率0.27%。结论 Rh系统抗体是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输血前3项试验对临床用血安全有效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在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7中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要求结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重新设计新版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并要求临床规范填写,每天对申请单填写完整性进行审核,发现存在缺填错填现象。成立申请单填写质量改进小组,针对我院输血申请单填写状况,以提高申请单填写合格率为目标,确定以PDCA循环加强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合格项目项次呈下降趋势,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合格率由原来的53.0%上升至71.7%,持续改进的合格率为90.0%。结论采用PDCA循环进行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质量管理成效良好,但要实现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持续改进,需要院领导对临床用血工作的重视与支持,需要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充分行使职责制定本院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及输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重视申请单的规范填写。质量改进小组应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使PDCA循环管理持续不断地运转,方能实现申请单规范填写合格率达到95.0%以上乃至99.9%的最终目标,从而避免因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引起的输血纠纷的发生,有效地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本市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对2010年本市24家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开出的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的5 862份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情况为红细胞类3 693例,血浆类2 169例,其中合并输血1074例,占18.32%;按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情况分类:红细胞类用血不合理1 295例,占35.07%,血浆类不合理1 132例,占52.19%;外科系统、内科系统红细胞申请输注目的不合理率分别为52.7%、9.04%;血浆输注目的不合理率分别为55.92%、46.61%。结论血浆类不合理使用较多,内科系统对除血浆外的血液成分输注适应症掌握较好,而外科系统对输血指征掌握欠佳。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对科学合理用血知识的培训,制定本市临床用血规程,严格临床输血指征,严格审批,提高血液保护技术,对临床输血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输血病历,以指导临床规范输血病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内科、外科(手术及创伤)患者输血病历2 000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2 000份输血病历中,合格输血病历1 528例,占检查输血病历的76.4%,不合格输血病历472例,占检查输血病历的23.6%。结论输血病历书写的不够规范,临床医师输血指证不明确,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55-4456
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前检查的应用价值。选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178例(采集标本178份)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输血治疗,并在治疗前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在178份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标本中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温自身抗体、冷自身抗体及混合自身抗体;其中温自身抗体138份(77.53%)、冷自身抗体10份(5.62%)、混合自身抗体30份(16.85%);同时存在同种抗体25份、自身抗体存在特异性33份、自身抗体无特异性120份。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输血前实施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能保证输血安全,与此同时,严格把握输血指标,并做好输血过程记录及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输血评估情况,督促临床输血评估的完善。方法统计分析贵港市2017-2018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输血病历100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00份输血病历当中,含输血评估不合格病历56份,其中未评价输血后疗效占46.4%、未做输血前评估占35.7%,具体室分布在骨科(16.1%)、妇科(14.3%)、普外科(12.5%)、神外科(10.7%)等科室中。结论临床输血评估工作是减少临床不合理输血、提高血液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针对医疗机构存在的不合理输血评估情况,应通过积极的改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医学实验室近年来特别强调全面质量管理,而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1]。本文对我院10 614份凝血常规标本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不合格标本对凝血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分析前质量控制意见。1对象和方法对我院2006-01-01~2007-01-01血凝常规不合格标本分别按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不当、血液凝固、采血部位不当、乳糜血、溶血、申请单与血标本姓名不符、抗凝剂种类使用不当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2结果(1)共收到10 614份标本,其中不合格标本201份,占共收标本1.89%。(2)在201份不合格标本中,依次对抗凝剂比例不当、血液凝固、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