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7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复杂,与血糖控制不良密切相关。预防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残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治疗当以辨证论治(气虚血瘀、阴虚血瘀、阳虚寒凝、痰瘀阻络、肝肾亏虚)和针灸治疗为主,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5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预防感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护理。结果:52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2年,行走正常,患肢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加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其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比较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依据Mon-gensen分期标准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DN(III、IV、V期)患者363例,收集其中医症状信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DNIII期主要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痰湿为主;IV期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痰湿为主,但阴虚呈现下降趋势,而阳虚呈现上升趋势;V期则以气虚、阴阳两虚为主,兼有血瘀、痰湿。结论:糖尿病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虚证以气阴两虚为多;实证以血瘀、痰湿为多。本病不同发展阶段,病机重点有所不同,但气虚血瘀为其共有病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及并发症预防对策。方法对我科13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回顾性护理分析并总结对并发症预防的有效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护理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精心细致护理、实施有效的关节康复训练,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10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等,将其归纳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肾虚肝郁型.结果发现各型所占比例依次为气虚血瘀、肾虚肝郁、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盛.分析认为五脏虚弱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内在原因,血瘀贯穿于疾病始终,肝与本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约40%~60%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选择有效的方法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十分重要。中医学认为,高龄患者本身气血亏虚,伤后再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气血虚亏合并气滞血瘀,"虚"与"瘀"并见,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本研究采用清·王清任名方补阳还五汤口服加外用预防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8例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进而为有效的指导临床论治,提升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该病的分型标准,按照统计学方法,探讨该病的征型分布规律。结果:本病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型〉痰瘀阻络型〉肝肾亏虚型,病机演变过程:随着糖尿病的发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按照气(阴)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虚血瘀→肝肾亏虚血瘀的规律而演变。结论:阴亏是发生DPN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贯穿DPN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证为主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青 《国医论坛》1994,9(1):26-27
用辩病与辩证、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相结合的方法,对43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进行了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以气阴两虚血瘀、阴虚燥热血瘀、肝肾阴虚血瘀、阴阳两虚血瘀和脾肾阳虚等证型为主,气虚、阴虚、血瘀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应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要方法。所治43例,有效率为89.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济宁地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近两年济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及眼科病人,将200例观察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对其四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两组病人的症状、体征分布和中医证候分布。结果:在单纯糖尿病组人群中气虚、阴虚、血瘀的证型最多,在视网膜病变中,中医证型在气阴两虚基础上多伴随血瘀、痰热。结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病机表现为气阴两虚、血瘀痰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中医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就诊的2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进行体质问卷调查并根据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诊断,统计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和中医证候分布,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2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主;证候类型主要以阴虚热盛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为主;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候类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是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类型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与中医证候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临床观察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规律。结果:其中虚证占76.9%,实证占23.1%。虚证中又以肾虚为主(占100%),其次为阴虚(88.5%)、气虚(56.25%)和肝虚(54.16%);实证则主要是血瘀(78.13%)。其中气虚、血虚、阴虚、肝虚、脾胃虚、肾虚、血瘀、燥热有并发例数的是无并发症的一倍以上,而阴虚、阳虚、心虚、肺虚、气滞、痰湿、湿热有并发症的例数与无并发症的例数相等或相近。结论:老年糖尿病和辨证特点是肝肾阴亏、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瞻性研究益气活血法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辨证分型为阴虚热盛型23例,气阴两虚型39例,阴阳两虚型14例,血瘀气滞型24例,均在原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牛脉注射液分别静脉滴注,疗程2周。同时以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每搏心输出量(SV)、每分钟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结果:组间比较发现益气活血法增加SV的顺序为:阴阳两虚型〉血瘀气滞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增加CO的顺序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血瘀气滞型〉阴虚热盛型;增加EF的顺序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血瘀气滞型〉阴虚热盛型。但气阴两虚型与血瘀气滞型之间CO、EF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异常,无论辨证属于气阴两虚型、血瘀气滞型还是阴阳两虚型,都可因益气活血法治疗而获益;但辨证属阴虚热盛型者不提倡用益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15.
万华  耿捷 《中医药导报》2012,18(11):115-116
目的:总结中医护理在高龄高危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高龄高危患者120例,在围手术期中实施中医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本次120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脱位1例,应激性溃疡3例,平均住院14 d,出院时参照Harris评分优良76例、中等40例、较差4例。结论:对高龄高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手术治疗护理的48例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髋关节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症状改善,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达到手术的预期效果.结论: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髋部疾病患者的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危险性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对42例老年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5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多中心调查的MHD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一般资料及中医症状信息,同时采用舌象仪采集舌象信息,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症状及舌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公因子中医证候含义。结果:共提取12个公因子,病位证素有肾、脾、肝、心、胃,以肾、脾、肝为主,病性证素有气虚、阴虚、阳虚,以气虚、阴虚为主,病邪证素有湿、热、血瘀、风动,以湿、热、血瘀为主。结论:CKD5期MHD患者本虚标实并见,本虚包括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实证包括肾络瘀热、肝胆湿热,虚实夹杂包括脾虚湿浊、肾虚湿热、气虚血瘀、阴虚风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16例DPN患者分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4型。分别记录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结果:糖尿病病程以肝肾亏虚型最长,空腹血糖在痰瘀阻络型中最高,糖化血红蛋以肝肾亏虚型较高,痰瘀阻络型的血清总胆固醇较高,阴虚血瘀型的甘油三脂平均水平较其他型高,但各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在气虚血瘀型最低,低密度脂蛋白以阴虚血瘀型最高。结论:DPN证型不同,其危险因素的指标值也不同,这些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DPN病变提供理论和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