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妊娠激活了循环和子宫胎盘单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许多组分.研究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循环及子宫胎盘单位中RAS调节的差异有助于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就子痫前期循环和子宫胎盘RAS的变化进行综述.与正常妊娠者不同,子痫前期患者循环RAS的许多组分包括Ang Ⅰ、AngⅡ、Ang-( 1-7)及血浆肾素活性下调,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增加,血清中AT1自身抗体(ATl-AA)增高.胎盘中的总肾素和活性肾素浓度显著升高,AT1受体mRNA、蛋白的表达上调.子宫胎盘床中AngⅡ水平及肾素、ACE mRNA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王丽鹏  王晶  刘颖  曲冬颖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6):3707-37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T1R)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组织中AngⅡ及AT1R的表达。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胎盘组织中AngⅡ表达明显升高(P<0.01)。妊娠高血压组、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AngⅡ表达逐渐增强,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AT1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AT1R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0.01)。AngⅡ的表达与胎盘重量及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244,P<0.05;r=-0.347,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中AngⅡ、AT1R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丽鹏  王晶  盛卫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223-4226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血及胎盘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胎盘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AT1R)水平的变化,以探讨AngⅡ及AT1R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AngⅡ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AngⅡ及AT1R的表达。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较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胎盘组织中AngⅡ表达明显升高(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AngⅡ表达逐渐增强,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AT1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AT1R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正常妊娠组血清AngⅡ水平与胎盘组织AngⅡ表达均呈正相关(r=0.378,P<0.01;r=0.665,P<0.01)。AngⅡ的表达与胎盘重量及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244,P<0.05;r=-0.347,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AngⅡ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病情加重,血清AngⅡ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说明血清Ang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轻重,有望成为一种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监测指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中AngⅡ、AT1R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AngⅡ作用后,对胰岛素抵抗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葡萄糖摄取及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①构建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将颗粒细胞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细胞用地塞米松、胰岛素进行处理,检测两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24 h内葡萄糖浓度、乳酸浓度的差值。②进一步将模型组细胞分别加入不同药物处理24 h:AngⅡ组、Ang1-7组、Ang1-7+AngⅡ组、A779组、Ang1-7+A779组,并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基上清液24 h内葡萄糖浓度差值。③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空白组、模型组、各药物处理组颗粒细胞Akt、GSK-3β、AS160及其磷酸化蛋白(P-Akt、P-GSK-3β、P-AS160)以及Mas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跟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葡萄糖浓度差值小、乳酸浓度差值小,提示颗粒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②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葡萄糖浓度差值大(5.55±0.21,P=0.0021),AngⅡ组差值小,Ang1-7+AngⅡ组、A779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1-7+A779组葡萄糖浓度差值小(4.89±0.20,P=0.0108)。③空白组、模型组、各药物处理组颗粒细胞的Akt、GSK-3β、AS160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P-Akt、P-GSK-3β、P-AS160的表达增强,AngⅡ组P-Akt、P-GSK-3β、P-AS160的表达减弱。与Ang1-7组比较,Ang1-7+A779组Mas受体表达量降低。结论①Ang1-7作用后,胰岛素抵抗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葡萄糖浓度差值增加,AngⅡ作用后与Ang1-7相反,二者相互拮抗,同时Ang1-7、AngⅡ作用后颗粒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Akt、P-GSK-3β及P-AS160也出现相反变化,表明通过细胞葡萄糖浓度差值体现的细胞葡萄糖代谢有可能是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P-Akt、P-GSK-3β及P-AS160表达变化的结果。②Ang1-7作用后受体Mas表达上调,加入Mas受体拮抗剂A779,细胞葡萄糖代谢受抑制,P-Akt、P-GSK-3β及P-AS160表达降低,提示Ang1-7改善葡萄糖代谢过程中,有受体Mas参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骨转移蛋白-7(BMP-7)及其受体Ⅱ(BMPRⅡ)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在该院产科住院,临床确诊为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30例;选取同期行择期剖宫产的正常相应孕周产妇的胎盘组织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胎盘中BMP-7和BMPRⅡ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者在胎盘中的表达定位。结果 BMP-7、BMPR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升高,且在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P-7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层和绒毛外滋养细胞的细胞质,BMPRⅡ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的细胞膜。结论胎盘组织中BMP-7和BMPRⅡ的表达量增高有可能参与了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常及子痫前期胎盘滋养细胞分化前、后胎盘表达的主动转运因子ATP结合匣式转运子G2 (ABCG2)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正常及子痫前期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经传代与纯化后免疫鉴定滋养细胞及其纯度。收集培养后72 h (未分化状态)及培养后6 d (分化状态)的细胞,裂解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BCG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自正常及子痫前期胎盘中原代培养人绒毛滋养层细胞,未分化状态下子痫前期滋养细胞ABCG2mRNA及蛋白的表达平均值为正常的2. 54及2. 06倍,分化状态下子痫前期滋养细胞ABCG2mRNA及蛋白的表达为正常的1. 65及1. 53倍;正常胎盘滋养细胞分化后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3. 55及4. 06倍,子痫前期组仅增加2. 31及3. 03倍。结论自子痫前期及正常胎盘原代培养滋养细胞区分不同分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子痫前期滋养细胞不同分化时期ABCG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但滋养细胞分化后子痫前期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增长的程度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产妇血管紧张素(Ang) 1-7和AngⅡ及受体在疾病变化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妇产科收治的HDCP孕产妇106例(HDCP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0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健康组)。将HDCP组根据病情发病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n=52)、轻度子痫前期组(n=35)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19) 3个亚组。检测并比较HDCP组与健康组、HDCP组不同亚组孕产妇生产前后Ang 1-7、AngⅡ水平,检测胎盘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 (AT2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产前HDCP组母血Ang 1-7水平高于健康组,AngⅡ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HDCP组母血AngⅡ水平和脐血Ang 1-7高于健康组,母血Ang 1-7和脐血AngⅡ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Ang 1-7、AngⅡ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HDCP组胎盘组织标本AT1R、AT2R阳性率高于健康组(P0.05);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标本AT1R、AT2R阳性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CP孕产妇Ang 1-7、AngⅡ异常表达可能和胎盘组织局部的AT1R、AT2R较高有关,且上述指标与HDCP发展变化存在紧密关联,为HDCP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预测和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Ang-2及HIF-1α的表达,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子痫前期患者52例,并随机选择正常晚期妊娠妇女20例为对照组。两组胎盘组织HE染色高倍镜下计数绒毛滋养细胞层增生细胞结节数和绒毛间质的血管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Ang-2及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增生结节数与正常晚孕组比较数量明显增多,绒毛间质血管密度显著下降(P<0.05)。子痫前期组Ang-2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IF-1α的表达水平与滋养层细胞增生结节数呈正相关(rs=0.794,P<0.05),Ang-2表达与绒毛间质血管密度呈负相关(rs=-0.38,P<0.05)。结论:胎盘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下降致绒毛血管密度减少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原因,Ang-2和HIF-1α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此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胎盘及血清中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factor-1,VCAM-1)和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nti-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autoantibody,AT1-A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取30例正常分娩孕妇(对照组)、30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和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3组孕妇分娩前外周血清中VCAM-1和AT1-AA水平,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3组胎盘组织中VCAM-1 mRNA和AT1-AA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3组孕妇外周血中VCAM-1和AT1-AA、胎盘组织中VCAM-1 mRNA和AT1-AA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VCAM-1、AT1-AA含量以及组织VCAM-1,AT1-AA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9.8±13.5)μg/L、(148.7±12.7 )ng/L、(0.67±0.15)、(0.59±0.14)]高于对照组[(42.7±5.5)μg/L、(59.8±6.7)ng/L,(0.20±0.04)、(0.18±0.05)]和子痫前期组[(99.2±8.7)μg/L、(113.7±10.8)ng/L,(0.35±0.09)、(0.33±0.10)],子痫前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和子痫前期组孕妇中,外周血VCAM-1和AT1-A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胎盘组织中VCAM-1 mRNA和AT1-AA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胎盘及血清中VCAM-1和AT1-AA表达上调,且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子痫前期发生可能与AT1-AA诱导V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胎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定位及表达水平,初步评估TGF-β1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及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妊娠组14例和子痫前期组36例的胎盘组织中TGF-β1的定位及半定量检测TGF-β1在滋养细胞中的表达。结果:TGF-β1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部分表达于蜕膜细胞,偶见于胎盘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子痫前期组滋养细胞中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并随病情的发展而增高,轻、重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TGF-β1的增加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子痫前期的部分病理生理变化有关。②TGF-β1表达随病情发展而增高,提示可能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AngⅡ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Wistar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收集不同AngⅡ浓度和作用时间下的细胞和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和二者联合作用组的细胞,以逆转录(RT)-PCR检测细胞中TNF-α和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TNF-αmRNA表达量随AngⅡ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AngⅡ浓度为10-7、10-6、10-5、10-4 mol/L时表达量分别为(0.43±0.05)、(0.81±0.13)、(0.97±0.17)、(1.09±0.19),与对照组(0.11±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一定浓度卡托普利(5×10-6mmol/L)、氯沙坦(5×10-6 mmol/L)可明显抑制AngⅡ这一作用;TGF-β1 mRNA表达量随AngⅡ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明显增加,具有浓度依赖性;在AngⅡ10-7、10-6、10-5和10-4 mol/L时,卡托普利组mRNA表达量分别为(0.19±0.03)、(0.23±0.05)、(0.38±0.14)、(0.34±0.07),较AngⅡ组分别降低了59.57%、73.26%、54.44%和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氯沙坦组分别为(0.17±0.03)、(0.39±0.11)、(0.41±0.12)和(0.39±0.08),较AngⅡ组分别下降了63.82%、54.65%、54.44%和6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TNF-α、TGF-β1 mRNA表达,且有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卡托普利、氯沙坦对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TNF-α、TGF-β1 mRN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二者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辛英  温彦静  马天辉  郭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03-180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及两者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正常妊娠及68例子痫前期患者TGF-β1与PLGF的表达强度。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TGF-β1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PLGF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TGF-β1与PLGF的表达在各组中呈负相关。结论:TGF-β1与PLGF不仅与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浅着床有关,并且还参与调节了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过程,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TNF-α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子痫前期胎盘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NF-α和Caspase-3在子痫前期胎盘的表达,并采用Morphology/BX51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TNF-α与Caspase-3在正常孕妇、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定位和分布基本一致,但表达强度逐渐增高(P<0.01).阳性细胞为细胞滋养细胞与合体滋养细胞以及蜕膜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等.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TNF-α在胎盘组织的表达升高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与外周循环TNF-α的增高和胎盘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寒冷季节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孕妇循环肾素(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孕妇血浆PRA和AngⅡ的水平.结果:与同季节型正常妊娠相比,冬季及过渡季型子痫前期组血浆PRA水平降低,过渡季型子痫前期组血浆AngⅡ水平降低,冬季型子痫前期组血浆AngⅡ水平升高(P均<0.05);与过渡季型正常妊娠相比,冬季型正常妊娠AngⅡ水平升高(P<0.05);与过渡季型子痫前期组相比,冬季型子痫前期组血浆AngⅡ水平升高(P<0.01);各组血浆PRA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寒冷刺激时,子痫前期患者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显著激活,血浆AngⅡ升高,导致血管收缩增强,血管痉挛、组织缺血,可能是寒冷季节子痫前期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中肝素结合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20例正常胎盘、35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HB-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HB-EGF mRNA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胎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盘中HB-EGF表达减弱严重影响了细胞滋养细胞的浸润。妊娠高血压疾病时,HB-EGF表达减弱,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减弱,以至螺旋动脉缺乏妊娠期生理性变化,导致子痫前期。HB-EGF表达减弱是子痫前期发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及与滋养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子痫前期(轻、重度)和10例正常孕妇胎盘中TGF-β1的分布和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3组胎盘滋养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TGF—β1在正常妊娠和予痫前期患者胎盘的滋养细胞、内皮细胞、基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以滋养细胞表达为主。TGF—β1在对照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积分光密度逐渐增高,实验组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34,P〈0.01);实验纽2与实验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56,P〈0.01)。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的滋养细胞、内皮细胞、基质细胞均存在凋亡,以滋养细胞凋亡为主。实验组1和组2均较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增高(,值分别为18.42、48.87,均P〈0.01);随着病情加重,实验组1、实验组2细胞凋亡率呈上升趋势(χ2=7.70,P〈0.01)。滋养细胞TGF—β1表达与胎盘绒毛细胞凋亡率在实验组2、实验组1均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910、0.520,均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TGF-β1高表达可能与其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患者各31例胎盘组织中IGF-Ⅱ及IGFBP-1的表达特点,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间质细胞均有IGF-Ⅱ、IGFBP-1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子痫前期组IGF-Ⅱ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IGFBP-1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结论IGF-Ⅱ、IGFBP-1表达失衡,可能与妊娠期胎盘滋养细胞侵入异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46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16例、重度30例)胎盘组织中的HlF-1α和TGF-β3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①HIF-1α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和蜕膜细胞,与正常组胎盘组织(65.2±1.77)比较,子痫前期组HIF-1α的平均光密度(78.10±3.84)显著升高(P<0.05),重度子痫前期(81.49±1.81)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74.71±1.53)(P<0.05)。②TGF-β3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和蜕膜细胞,与正常组胎盘组织(63.55±2.10)比较,子痫前期组TGF-β3的平均光密度(75.34±3.73)显著升高,其中重度子痫前期(78.05±3.14)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72.64±1.79)。③子痫前期组HIF-1α和TGF-β3的表达呈正相关性(γ=0.351,P<0.05)。其中轻度子痫前期γ1=0.549,P<0.05。重度子痫前期γ2=0.577,P<0.05。结论:胎盘滋养细胞HIF-1α和TGF-β3表达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Netrin-I在正常足月妊娠、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及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胎盘中的定位及表达,探讨Netrin-1与妊娠过程中胎盘形成及胎儿生长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4例正常足月妊娠、18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胎儿生长受限及18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胎盘中Netrin-1蛋白定位、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etrin-1定位于细胞滋养细胞及合体滋养细胞的胞浆。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正常足月胎盘相比,重度子痫前期胎盘Netrin-1mRNA及蛋白水平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胎儿生长受限组及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组中Netr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孕期滋养细胞是Netrin-1的重要来源之一。Netrin-1参与了妊娠期胎盘形成的调控,可能在胎儿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及IL-6、TNF-α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的变化,探讨TLR4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NRK-52E按AngⅡ浓度梯度(10-6~10-10M)培养24 h以确定最佳干预浓度,按时间梯度(6~48 h)分组培养选择最佳干预时间,均设正常对照组;同时建立稳定转染TLR4 RNA干扰(RNAi)质粒Si525、Si526的NRK-52E细胞株.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LR4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的IL-6、TNF-α仅分泌水平.结果 10-6~10-9 M AngⅡ均可诱导NRK-52E中的TLR4 mRNA明显上调(P<0.05);10-7MAngⅡ作用NRK-52E 6 h即可见TLR4 mRNA表达增高,高峰维持12~24 h(P<0.05);10-7M AngⅡ作用NRK-52E 24 h后可显著刺激其上清中的IL-6、TNF-α分泌增多(P<0.01).TLR4 RNAi后NRK-52E中的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被不同程度抑制(P<0.01或P<0.05),其中Si526基因沉默效应较Si525强(P<0.05).10-7M AngⅡ作用稳定转染Si526的NRK-52E 24 h后,其上清中的IL-6、TNF-α分泌水平与作用于正常NRK-52E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AngⅡ可刺激NRK-52E中TLR4及IL-6、TNF-α的表达,阻断TLR4可抑制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TLR4与下游炎症因子存在密切关系,可能是高血压肾损害中存在微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