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欣母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7月—2009年7月在我院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术中使用欣母沛的孕妇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术中常规方法促子宫收缩的36例孕妇作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子宫切除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欣母沛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卡前列甲酯栓联合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 将100例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填塞纱布止血,观察组患者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 mg舌下含服,联合应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止血。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统计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的出血量、舒张压、收缩压、脉搏及血红蛋白。结果 观察组有效止血率、输血率等预后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在治疗后24 h出血量的比较上,观察组远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收缩压明显优于治疗前,而两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脉搏以及血红蛋白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发生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确切,预后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缩宫素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接收的行剖宫产的60例产妇,根据产妇的住院单双号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30例,常规给予缩宫素处理;研究组共3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治疗.详细记录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情况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并观察产妇术后的子宫复旧状况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术中、术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与参考组产妇相比明显更少,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的宫腔深度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前,宫腔积液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缩宫素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用药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产妇的出血量,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尹维  何芬 《临床军医杂志》2014,(11):1169-1171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前置胎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采用传统止血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近期并发症、子宫复旧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量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子宫复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形环状缝合术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麻醉中出现的各种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158例次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麻醉中出现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总结手术麻醉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结果158例次患者术中出血量1 500~6 500 ml,平均3 500 ml;输血量1 000~6 000 ml,平均3 300 ml;术中行肿瘤切除时出现平均动脉压(MAP)下降至6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66例,发生率为41.77%(66/158),术中发生严重过敏反应8例,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术中采用高容性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方法与单纯使用控制性降压比较,术中行肿瘤切除前者(血液稀释组)的血红蛋白与血球压积均较后者(对照组)下降(P<0.05),术后1 h行血液稀释组的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在手术方式及术中出血量和输液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中输血量对照组较血液稀释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骶骨肿瘤手术出血量大,术中情况复杂,采用高容性血液稀释法及合理地控制性减压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输血量,围术期可能出现如过敏反应,交感反射,以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等特殊情况,及时有效地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防治孕妇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4例有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预防性治疗,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出后2 h、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防治孕妇产后大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腹腔镜辅助下全子宫切除术与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妇科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辅助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给予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子宫血管处理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2015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子宫血管的不同处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电凝后剪断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子宫血管钳夹阻断血流后电凝切断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血管钳夹法处理子宫血管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ARV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7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其中LAVRH组24例为研究组,开腹组52例为对照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恢复、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RVH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应用LigaSureTM经阴道切除子宫及附件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及附件切除手术的方法,提高手术水平.方法借助器械LigaSure TM行阴式全子宫、附件切除术(第一组)582例,与同期由同一医疗组医生以传统手术方式完成的阴式全子宫附件切除术(第二组)430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病情况(术后3个月阴道残端情况),第一组明显优于第二组( P <0.05).结论借助器械切除子宫附件使术中操作难度明显降低,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副损伤,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及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更快,达到了微创的目的,使阴式手术切除子宫更易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举宫杯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03-2012-10我院收治有手术指佂的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功能性子宫出血、CIN3患者10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举宫杯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50±12)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0±2.0)h。术后住院时间为5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举宫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优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将75例剖宫产术中经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研究组(n=40例)及对照组(n=35例),治疗方法分别选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及传统的宫腔填纱、结扎子宫动脉和子宫切除术,同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产褥病率也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中全部止血成功,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而对照组有5例因止血失败而行子宫切除术,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既能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量及由严重产后出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又能有效地保留子宫,且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7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对72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及75例开腹子宫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液日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输液日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改进传统的子宫全切、保险受术者健康,提供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108例有子宫全切指征的病人实行筋膜下脱袖式子宫全切术,受取从子宫AV血管结扎线结上宫颈肌层上方锐性剥下宫颈筋膜,至宫颈外口平面环行切开,切除子宫及颈管腺体。结果 本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少,损伤小,病人恢复快。结论 凡有子宫全切指征的良性病例均可采用术式,除有上述优点外,术中由于子宫骶骨韧带和主韧带来损伤,不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经腹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58例(研究组)及经腹传统子宫切除术50例(对照组)相互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经腹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切口小而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病人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LAVH)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治疗大子宫的临床疗效,为大子宫肌瘤的术式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997年10月—2005年5月间因子宫肌瘤(子宫>如孕12周)行全子宫切除的240例患者,其中120例行TAH,120例行LAVH,两组病例术前一般情况相似。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与否、术后有无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AVH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TAH组短;术中出血量较TAH组少;术后疼痛较TAH组轻。两组术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LAVH组手术时间较TAH组长。结论LAVH行大子宫切除,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同时体现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王月芳  陈钢 《西南军医》2009,11(3):419-4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随机抽取同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115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IS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与TL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腹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新术式。方法 对 6 8例如孕 3个月以上大小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腹小切口子宫粉碎切除术 ,与同期随机选择的 5 0例经传统术式行子宫切除术者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经腹小切口子宫粉碎性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术后病率、术后腹胀率 ,术后排气时间及伤口愈合和术后病人自觉症状方面等均无任何差异性。结论 采用小切口子宫粉碎切除术进行大的子宫肌瘤或子宫良性病变的子宫切除 ,是一种相对安全性高 ,创伤性小 ,并发症少 ,且符合微创要求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接受子宫切除术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阴式子宫切除术60例,腹式子宫切除术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具有对患者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